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1)

发布时间:2014-06-05 20:04: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大起步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下列批驳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依据是(  )。

 

A.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多党合作

 

B.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

 

D.“依法治国”健全了民主政治制度

 

4.假设你作为一名民主人士,参加了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次会议.在会上你拥有的权利是(  )。

 

A.选举国家领导人   B.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等的制定

 

C.参与制定修改宪法  D.选举党的领导人

 

5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亡周期律问题,对此毛泽东认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公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

 

6.新中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直接目的在于(  )。

 

A.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B.对少数民族实施特殊的保护

 

C.维护民族大团结,防止可能出现的民族压迫情况

 

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7.流行歌曲能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主题。“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这是某一时期非常流行的歌曲。这首歌曲开始流行最有可能是在哪一时期(  )。

 

A.土地革命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建国前夕    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后

 

8.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近年来,我国一个法律名词──政府听证变得炙手可热。天津、江苏等地相继举行了听证会,问计于民,对一次性统一收取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学校、学生家长和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论证、质询。国家决策的“问计于民”说明(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开展

 

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D:民主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程度

 

10.“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11.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一国两制”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A.①③ B.①⑦ C.②③ D.①②③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

 

①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有利于保证祖国的统一 ③有利于调动各民族的建设积极性 ④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电视连续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工作回家。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1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主要是由于(  )。

 

①“文革”对民主法制的严重践踏 ②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影响 ③小农意识的影响④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6.邓小平指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个观点表明(  )。

 

A.统一的前提是社会主义    B.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中国政府一定要解放台湾

 

17.中新网200984日电,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逾八成受访台湾民众不反对胡锦涛与马英九会面,其中72%的民众希望在马英九本届任期内举行,30%的民众希望胡锦涛能来台湾。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①两岸之间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 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 ③国共两党交往的不断增多 ④“一国两制”在台湾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转变的有利条件是(  )。

 

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 ③中美建交,美国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 ④台湾国民党当局要求缓和同大陆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2007919日,由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被第62届联大拒绝列入本届联大会议议程,这是自1993年以来,联大连续第15次明确拒绝所谓涉台提案。2008322日,陈水扁当局处心积虑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被大多数台湾民众否决,“台独”分裂势力以“公投”之名行“台独”之实的阴险图谋遭致失败。上述材料表明(  )。

 

①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得到国际法的充分确认 ②违背了“九二共识”达成的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说明“一国两制”两岸统一的构想已被台湾多数民众所接受 ④违背了台湾同胞与整个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有的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突破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建立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C.统一后允许台湾保留军队 

 

D.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15分,第2215分,第2320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2 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

 

材料二 196785日,由江青、康生等人策划的在中南海举行的针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同志的斗争会结束后。刘少奇拿着宪法义正辞严地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的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历史在这里沉思》第一卷

 

材料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已把建立法治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之后,中国现在正在采取措施以恢复法律的作用。

──法国《人道报》1984年《中国人民正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司法制度》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建法制以来,我国加快了立法的进程。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60件,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法律63件,七届全国人大上升至87件,八届全国人大117件,九届全国人大113件。

 

1)根据材料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党是怎样体现“人民性和民主性”精神的?你认为我国这一重大举措有何现实意义?(8分)

 

2)材料二反映出一些什么重要问题?(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今天的民主是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步的。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取得解放战争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以后,没有独霸政权,而是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共商国是,采用政治协商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材料四 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点类似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参议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政协与不少国家的参议院或议会上院有过交流与接触。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特点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4分)

 

2)综合材料一、二,你认为材料二中维吾尔族老人歌颂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什么基础上确立的?(4分)

 

4)你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西方国家的参议院是否类似,请说明理由。(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年前的8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教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人员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人员也有7 000多人次。

 

材料三 2008322日台湾举行了“入联”、“返联”公投,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法定成案门槛,遭到否决。关心台湾与两岸前途的人都应同意,此番公投未过关的意义不比马英九以空前高票当选“总统”、终结八年绿色恶政来得小。

 

材料四 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台湾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了,不但可以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性,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厦门的后花园”了。

 

1)据材料一,归纳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5分)

 

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5分)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5分)

 

4)对比材料一、四,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5分)

 

 

参考答案

 

1.解析:背景印发生在这一历史事件之前的情况。人民政协召开于19499月,D项的时问是1949101日。C项是人民政协的内容,而A项在内战一开始就有所体现。

 

答案:B

 

2.解析: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起步。

 

答案:D

 

3.解析:本题为观点论证式选择题。迁移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通过三大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因而这一点是最有力的证据。

 

答案:B

 

4.解析:本题易错选A项或D项,错选的原因是认为政协一届会议曾经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正确的理解是: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A项是全国人大的职能,D项是党的代表大会的职能。

 

答案:B

 

5.解析:由材料中“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体现的是人民民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人民民主最好的体现。

 

答案:A

 

6.解析:题目的落脚点是“直接目的”,A项是原则,B项是政策,C项是建立在D项基础上的目标。

 

答案:D

 

7.解析:由歌曲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等内容可知其创作背景应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答案:D

 

8.解析:从《关于文革博物馆》中“文革”,题干也就是要求回答“文革”的“教训”,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9B

 

10.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问题,实际上是要判断出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①③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制度策略方针,而不是政治制度,排除②,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12A

 

13.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泛滥,使得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A

 

14.解析:考查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艰巨性的理解。④是民主法制建设必要性的原因,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A

 

15.解析: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绝非完全的自治。涉及外交、国防等主权国家才具有的根本权力仍然由中央人民政府掌握。

 

答案:B

 

16.解析:A项不符合“一国两制”构想;C项不符合事实,“一国两制”也适用于香港、澳门;D项“解放”一词不妥。

 

答案:B

 

17C

 

18.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改革开放的方针制定干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②可排除;④与史实不符。

 

答案:C

 

19.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材料中没有体现“一国两制”,故排除③。

 

答案:C

 

2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内容主要是从两种社会制度的角度来阐释问题,因而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答案:B

 

21.(1)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进行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意义:以宪法的形式保障人权,是中国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宪政;更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对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有利于推动社会现代化的进步与发展。

 

2)①建国初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尚不健全。②“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3)①党的十一届二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恢复和强调了法律的作用。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建立法制摆到了优先地位,加快了立法进程,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民主与法制日益完善。

 

22.(1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先后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答出《民族区域自治法》也可)(2)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享有民主自治权利,开始当家作主。(3)是在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相结合的基础上确立的。(如答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或“解放战争胜利”也可)(4)不类似。前者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政府机构;后者属于议会(或国会),是政府机构。前者没有立法权力;后者拥有立法等权力。前者接受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后者不受执政党领导,不同党派议员经常抗衡。

 

23.(1)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状态。由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2)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3)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国际反华势力。(4)由台海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直接联系的桥梁。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c7a91cf7ec4afe04a1df56.html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