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发布时间:2019-11-25 13:59: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作者:赵文雪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2

        【摘 要】贝多芬作为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创作了许多广泛流传的音乐作品。本文立足于贝多芬的《悲怆》(Op.13)第一乐章,对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要点等方面进行简析。

        【关键词】贝多芬;曲式结构;演奏要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060-01

        一、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涉及到了不同的题材类型,例如奏鸣曲、变奏曲、协奏曲、交响乐等。在他创作的众多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裁是奏鸣曲,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新约圣经。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巨人,同时也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他将主调音乐的发展推向了高潮,为后人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模范作用。

        二、曲式结构

        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其中,引子为1-10小节;呈示部要进行一次反复,为11-134小节;连接部分为135-138小节;展开部为139-196小节;再现部为197-296小节;尾声部分为297-312小节。

        在引子部分中,调式调性为c小调,可以分为4+4+2。第1-4小节采用了模进的手法,旋律线条的不断的上行,fp-fp-fp-sf-sf-p-sf的强弱进行,使情绪更加动荡不安,推动音乐材料的不断发展。

        在呈示部中,它的主部(11-26小节)中,左手持续的八度震音与旋律声部上行走向是一种抗争性的体现。在连接部(27-50小节)中,调式调性具有多变性:由c—G—A—B构成。连续使用调性模进起到了巩固主题的作用。在副部(51-112小节)中,调式调性为降e—D—E。可以将其分为第一主题(51-88小节)和第二主题(89-112小节)。这两个主题运用不同的音乐材料及音区的扩张,凸显了这个部分贝多芬的内心反抗及斗争。在结束部(113-134小节)中,调式调性为降E大调。主和弦的运用巩固了调式调性。第130 小节的阻碍终止引出了新的音乐材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4b1c33e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e.html

《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