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6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1-06-11 21:58: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重庆市2006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00号)文件要求,我市于9月召开了全市200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部署暨培训会,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技术指导,并组织人员赴各区县(自治县、市)进行检查、督促,圆满完成了全市200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现将今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一、年末各地类规模和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

(一)各地类规模

截至2006年年末,全市农用地为104121938.8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4.38%,主要以耕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7.25%40.01%11.27%,体现重庆大农村的特色;建设用地为8663168.0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2%,主要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主,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量的82.62%;未利用地为10617868.2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60%,主要以未利用土地为主。

1 全市土地分类面积(过渡分类) 单位:亩

(二)各地类变化情况

2006年度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总量为1036091.1亩,主要体现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农用地主要反映在内部结构的调整。从本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来看,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大,其中减幅较大的为耕地、其他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幅较大的为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各地类变化情况见表2

2 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各地类变化表 单位:亩

1、农用地

2006年末我市农用地104121938.8亩,年内减少158400.0亩,年内增加105208.8亩,增减相抵净减53191.2亩,主要是未利用地的荒山造林和土地开发利用量小于建设占用所致。本年度农用地的内部结构调整数据量较大,变化幅度集中体现在耕地、园地和林地上。

其中耕地由2005年年末的33940460.4亩下降到2006年年末的33629333.3亩,净减少311127.1亩。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为旱地,净减139988.5亩,占耕地年内减少总量的44.99%;其次为望天田和灌溉水田。旱地减少的主要去向是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160002.8亩、48649.9亩和29137.3亩;灌溉水田减少的主要去向为建设用地,面积为34990.5亩。

园地较2005年年末净增128105.9亩。年内减少65214.1亩,主要去向农业结构调整为耕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用;年内增加193320.0亩,主要来源是耕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别为118276.5亩和42831.6亩。

林地较2005年年末净增275956.0亩。年内减少43009.1亩,主要去向是建设用地和耕地;年内增加318965.1亩,主要来源是耕地、其他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分别为187262.7亩、77419.4亩和40009.1亩。

牧草地较2005年年末净减7318.4亩。年内减少21296.3亩,年内增加13977.9亩。

其他农用地较2005年年末净减138807.6亩。年内减少186961.0亩,减少去向主要是林地和园地,面积分别为77419.4亩和42831.6亩;年内增加48153.4亩,主要来源是耕地。

2、建设用地

2006年末建设用地为8663168.0亩,较2005年度净增127095.4亩。其二级地类较去年均有增加,增幅较大的主要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较2005年年末净增81644.3亩。年内减少17381.2亩,主要去向是交通用地中的公路用地和其它土地中的河流水面;年内增加99025.5亩,主要来源是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其它农用地,面积分别为52229.7亩和18399.2亩,主要体现在城市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的增加。

交通用地较2005年年末净增41590.3亩。年内减少4788.5亩,主要公路用地变更为城市用地,面积为2484.8亩,属城市规模的拓展;年内增加46378.8亩,主要来源是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其它农用地,面积分别为21188.5亩和7611.4亩,在交通用地增加中主要是公路用地的增加,增加面积为39216.4亩。

水利设施用地较2005年年末净增3860.8亩。年内减少273.1亩,主要是水库水面变更为城市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年内增加4133.9亩,主要来源为耕地和林地,主要是九龙坡区和荣昌县的水库淹没用地。

3、未利用地

2006年末未利用地为10617868.2亩,较2005年度净减73904.2亩,主要是未利用土地的大量减少。

未利用土地较2005年度净减104706.6亩。年内减少105954.9亩,主要去向是农用地中的耕地和林地,面积分别为45271.5亩和39745.3亩,主要是土地开发为耕地和荒山造林;年内增加1248.3亩,主要来源是地质灾害。

其它土地2005年度增加了30802.4亩。年内减少2877.7亩,主要是对滩涂的开发利用;年内增加33680.1亩,主要是长江三峡蓄水淹没导致。

二、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

全市年初耕地为33940460.4亩,年内减少421182.1亩,年内增加110055.0亩,年末耕地为33629333.3亩。

(一)耕地减少去向分析

本年度我市耕地年内减少421182.1亩,具体流向情况见表3

3 耕地减少去向 单位:亩

1、建设占用耕地状况

2006年度重庆市建设占用耕地75123.7亩,占耕地减少总量的17.84%,较2005年度同期建设占用耕地减少8246.2亩。建设占用耕地主要去向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

一是本年度建设占用耕地67852.4亩,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90.32%,主要是城市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公路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分别为14624.0亩、21754.9亩和19174.9亩,具体分布在重庆的主城核心区和万州区、永川市、江津市等重庆重点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以及重庆绕城高速公路、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宜万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其中以前批准本年度建设30265.3亩;当年批准当年建设35785.2亩;未批先建1801.9亩。

二是本年度前建设占用耕地7271.3亩,占建设占用耕地总量的9.68%,其中主要是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和公路用地占用耕地,分别占用2789.8亩、1926.8亩和1360.8亩。其中以前批准本年度建设6042.4亩;当年批准当年建设452.5亩;未批先建776.4亩。

2、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状况

本年度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124065.0亩。主要为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步伐,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和基地。

3、生态退耕情况

本年度生态退耕201900.7亩。根据重庆市退耕还林办公室提供数据本年度计划退耕面积为30万亩,目前正在计划实施,本年度重庆未对这部分进行变更,变更数据主要是往年计划完成的退耕。

4、灾毁耕地状况

全年灾毁耕地123.7亩。主要集中万州区,灾毁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植被很差、地质结构不稳定的山体两侧,导致地质滑坡以及季节性洪水,这些基本难以复耕。

5、其他原因造成耕地减少情况

其他原因减少耕地19969.0亩,主要三峡库区淹没。

4 耕地减少分析统计 单位:亩

)耕地增加来源分析

本年度我市耕地增加110055.0亩,主要来源是土地开发、整理和农业结构调整,另有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新增园地175.6亩。耕地增加的来源情况见表5

5 耕地增加来源统计 单位:亩

1、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

全年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77026.1亩,占耕地增加总量的69.99%。其中土地开发41997.6亩,土地复垦5274.1亩,土地整理29754.4亩。耕地增加类型:一是开发未利用地,如荒草地、裸土地和滩涂的开发;二是对废弃的农村居民点工矿压占地进行复耕;三是对通过对劣质的耕地,进行坡改梯,增大耕地垦殖率。

2、农业结构调整和其他增加耕地

全年农业结构调整和其他增加耕地33028.9亩,占耕地增加总量的30.01%。主要是农民自发地把一些低产量收益,加上今年重庆遭遇百年一遇旱情灾毁的园地和林地改造为耕地。

3、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新增园地

全年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新增园地413.9亩,主要是荒草地开发变成园地。

)坡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重庆市2006年年末耕地总面积为33629333.3亩,其中小于15°坡耕地有19274365.6亩,15°—25°坡耕地有10386601.1亩,大于25°以上坡耕地有3968366.6亩。2000年末到2006年末耕地总共减少了4214500.4亩,其中小于15°减少了731705.1亩,15°—25°减少了1387478.8亩,大于25°减少了2095316.5亩。

三、建设用地增减变化情况分析

2006年随着重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本年度建设用地继续扩大,共计净增加127095.4亩,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81644.3亩、交通用地增加41590.3亩、水利设施用地增加3860.8亩。本年度建设用地增加量比上一年度同期建设减少24750.3亩,主要是水利设施用地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减少。

(一)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全市本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为140384.4亩,其中占用农用地133755.4亩,占用未利用地6629.0亩,具体见表6

6 建设用地来源统计 单位:亩

随着近几年重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等,重庆市从2000年开始建设用地量持续增加,2003年受到三峡库区淹没影响建设用地量达到了最高峰,之后受到国家土地市场整治等因素宏观调控的影响,新增建设用地量有萎缩现象,但新增建设用地量(扣除水库用地)仍然呈上升趋势。

从新增建设用地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减和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自2000年后,重庆的GDP保持了12%左右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25%左右的增长速度,新增建设用地在2003年后受到三峡库区淹没影响导致新增建设用地量异常变化,如将库区淹没导致的新增建设用地扣除,重庆市的新增建设用地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成正比例增长趋势。从数据和趋势图分析可以发现,重庆社会的发展和新增建设用地的适度扩展相辅相成。一方面,社会发展成为城镇用地规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城镇用地规模的适度扩展保证和推进了重庆市社会的发展,两者良性互动,发展态势良好。同时从数据和趋势图分析也可以发现, 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大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扩张(扣除库区淹没影响),说明我是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在加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得到了控制,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

(二)建设用地变为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情况

7 建设用地变为其它地类 单位:亩

本年度变更调查中建设用地减少为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共13289.0亩(见表7),其中建设流向量较大的是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其它农用地,以及未利用地中的其它土地。主要原因:一是农民新村规划后,对废弃宅基地和集体独立工矿的复垦;以及撤乡并镇,对场镇空闲地的整理;二是对三峡库区乡镇道路建设占用农村居民点;三是长江三峡156蓄水淹没。

(三)新增建设用地细化调查分析

2006年度重庆市新增建设用地按《土地分类(试行)》划分合计新增94646.9亩,其中商服用地5212.5亩,工矿仓储用地42958.4亩,公共设施用地4666.5亩,公共建设用地16196.4亩,住宅用地24121.1亩,街巷1492.0亩。

进行细化调查的新增建设用地中,城市用地新增25751.8亩,其中商服用地3042.4亩、工矿仓储用地3907.9亩、公共设施用地2504.2亩、公共建设用地11022.7亩、住宅用地4853.0亩、街巷421.6亩。

建制镇用地新增13672.0亩,主要是公共建设用地和住宅用地,面积分别为3273.9亩和5630.6亩。

农村居民点新增13953.7亩,其中主要是住宅用地,面积为13134.1亩,占农村居民点新增的94.13%

独立工矿用地新增41269.4亩,其中主要是工矿仓储用地,面积为36472.6亩,占独立工矿用地新增的88.38%

四、耕地总量平衡、占补平衡及年度用地计划执行情况

()耕地总量平衡情况

全市2006年末耕地面积为3362.93万亩,加上可调整地65.58万亩,合计3428.51万亩。根据《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市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是3555.71万亩,现已突破2010年耕地保有量127.20万亩。

(二)占补平衡情况

本年度建设用地占用耕地75123.7亩。同期耕地增加110055.0亩,除去农业结构调整和其他增加耕地33028.9亩,加上413.9亩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新增园地,本年度实际补充耕地77440.0亩。

本年度全市补充耕地和建设占用耕地相抵,实现了占补平衡并节余耕地2316.3亩。

五、未利用地改变为园地、林地、牧草情况

据调查统计,2006年度我市由未利用地改变为园地、林地分别为3297.8亩和40009.1亩,无未利用地改变为牧草地情况,共计43306.9亩。2006年度我市林业部门荒山造林到目前还未下达计划。

六、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情况

根据国土资发200379号《关于开展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土资厅函2003342号《关于开展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的复函》,我市主城九区被列为全国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项目示范区,面积为5479.3平方公里。从20046月开始启动,200510月全面完成,并于20064月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预检,现正上报国土资源部地籍司申请验收。

七、抽查检查情况

我市在变更调查及汇总阶段展开了对全市部分区县的检查,特别是耕地减少量和建设增加量位于前5名的单位,具体情况如下:

1耕地减少量位于前5名有巴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云阳县、五桥区,面积分别为5.46万亩、4.19万亩、3.25万亩、2.16万亩和1.97万亩。巴南区、九龙坡区和南岸区主要是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调整导致减少,云阳县和五桥区主要是退耕还林。

2建设增加量位于前5名有渝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江津市和巴南区,面积分别为2.00万亩、1.66万亩、1.03万亩、0.78万亩和0.76万亩。渝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和巴南区属主城区范围,是重庆都市功能的直接承载体,渝北区、九龙坡区和沙坪坝区用地量集中在开发区建设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巴南区用地量集中在城市规划建设。江津市用地量集中在双福、德感等工业园区。

八、有关政策、措施及建议

1对即将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议进一步建立完善土地调查制度,统一土地调查技术标准,协调各部门之间调查统计口径,能通过立法落实土地调查专项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后续工作的延续性。

2提高土地调查成果资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调查成果在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秩序规范、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实施以及建设用地审批等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中的基础作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以图管地”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

3加强土地的开发、复垦、整理力度,协调控制林业部门生态退耕数量,确保“十一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e78cfc04a1b0717fd5dd0b.html

《重庆市2006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