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发布时间:2020-05-14 12:03: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睛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 
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 
开端________发展__________高潮和结局__________ 
2.从结构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___这种手法来表现主人公。 
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文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200多户人家送报纸,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18000多级台阶。 
5.文章结尾处打“【】”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有哪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补丁》

一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递给我说:妈妈,扔了吧。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那是我花了280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我能不心疼吗?
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更好看些。看来,也只好这样了,我放下鞋子走了。
过了几天,我去取鞋。果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裂缝呈树枝状,针脚也有些歪歪扭扭,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把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抗日战争题材,我就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
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的程序。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上的补丁啊。
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的补丁。我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
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一遍地缝补。那时,我多么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
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
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我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大,这是门口老师傅的杰作。
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每双鞋子好像都是新的,可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我心里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的了吧?
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涌了出来。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都买了新鞋,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儿……”
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
我想:孩子们思想上的补丁该如何打才好呢?
 
1.上文为什么以补丁作为标题?结尾中的补丁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
2.第段中的心疼和第段中的心在疼痛各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
3.第段对老师傅所打的补丁作了具体的描写,这样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上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B. 上文选材立意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C.上文第段的记叙顺序是倒叙。D.  上文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了这个人物。     
5.文中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将买来的新鞋划破后再拿去打补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答:__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1322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14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14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9、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4分)

10、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2)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

11、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4分)12、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4分)

书籍的变迁

我们的祖先在有文字以前,是用结绳纪事的。到了3000年前的商朝,有了最早的书籍实物――甲骨刻成的文献。甲,就是乌龟的腹甲、背甲;骨,就是牛的肩胛骨。用象形文字刻在甲骨文的书,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书金文和刻在石鼓上的书――石鼓文。

我国正式的书是用竹片和木板做的,也出现在商代。就是把树木和竹劈成薄片,叫根木简的竹简,在这上页写字。每一册书要用很多的简,用丝绳或皮带编结起来。这样的书很笨重。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重达一百二十斤。西时,东方朔写了一篇文章给汉武帝,共用竹简三千根,要由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吃力地抬进宫廷去。春秋末年,人们把字写在绸上面,叫帛书,可以卷起来,一部帛书就是一卷绸。

到了东汉,蔡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的方法,选出了一种质量较高的纸,既轻又便宜。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用纸做的书和帛书一样,也是一卷一卷的,古时候叫卷子。

用纸装订的书,是在印刷术发明以后才出现的,雕版印刷的书大约出现在公元六到八世纪,现在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书,是公元八六八年唐代刻的《金刚经》。到了公元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布衣”毕升又在杭州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4的发明比德国人古腾贝尓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大约早四百年。宋代刊印的书流传至今的约有六百多种。

到了近代,又有用石印的书。现代主要是铅印的书。据报道,目前世界上一年出版的文献量约五百万篇,且每年按百分之十的速度持续增长。大量的印刷,图书资料的保管方法就必须来一个革命。现在,我国已有了显微缩印胶卷,就是将图书资料摄在胶卷了,阅读时再用专门的阅读机放大。

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 已经实现了图书资料储存的电子化。一部大型电子计算机能储存图书资料百万册甚至上千万册,同时,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还能将全国图书资料网连成一片。那时图书的样子,将和今天迥然不同了。

1、“迥”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在查_____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差得远。“迥然不同”中的“迥”应取第_____种解释。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迥然不同的。

2、读下列的句子,分别加以缩、扩、合并

(1)相传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一种既轻巧又便宜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子迥然不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文字以前,没有书籍。 有文字以前,人们用结绳记事。(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意思转折 C、声音延长

4、仔细阅读全文,填写书籍变迁的过程。

甲骨文献--- ----- ---- --- ---- --- ---电子读物。

5、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除了文中提到_______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的_________,另外两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都用了些什么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分) 因为补丁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或: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1分),结句中的补丁是指针对孩子们思想的缺失,采取补救的教育措施(2分)。

2.(4分)第段中的心疼过惯了节俭的生活,舍不得把刚穿一周的价值不菲的鞋子扔掉。(2分)  第(12)段中的心在疼痛则指因孩子们不理解老一辈的良苦用心,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而感到难过。(2分)

3.(3分)突出老师傅的手艺巧夺天工(1分),在全文中起到铺垫作用(或: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2分)。

4.(2分)B   

5.(3分)提出观点(1分),讲明理由(2分)。

答案

9.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10.(1)可见老师们当时是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11、在灾难来临的那一时刻,老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这种无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其微。

12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相信怀里的孩子可以装点更灿烂的春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86f0f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fa.html

《课外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