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徐健顺 吟诵的前景

发布时间:2013-02-02 11:07: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吟诵的前景

徐健顺

我更想说的是另一件事。这个吟诵周,我听到的(很多没听到,因为忙后勤)最震撼的话,是在吟诵周之后。在送各位专家走的时候,辛意云教授跟我谈了一个多小时。当时只有我和一个志愿者听到。幸好她录了音,会整理出来。我会发给所有吟诵周的朋友。在景山学校,辛老师还讲过一次。这两次讲话加起来,是我在吟诵周最重要的收获。

先介绍辛教授其人。他是钱穆先生最亲近的弟子之一,也师从过别的大师。钱穆一派,在大陆不旺,实际上却是最有可能走通到未来的。辛老师是早产儿,从小说话就慢,结巴,考试总是最后一名。他说他清楚得记得每次拿成绩单回家,妈妈的那一声“啊——”。“孩子啊,怎么都是红的啊?”“妈妈,有蓝的啊。”原来是写的名次,第78 名,最后一名。学校一直在劝他退学,因为那个学校的升中学率是99.9%,他可能就是那0.1。他体育都不及格,被全班骂猪。但是,现在,他是台湾书院(相当于政府办的国学最高学府)首席讲师,马政府高官的美学老师。他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他有个好妈妈。他的妈妈很了不起,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抗日战争打过空战。这么一位坚强的妈妈,可想而知。辛教授讲,他回想起来,他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虽然他在学校经常挨老师打,挨同学骂,但是心灵没有创伤。他笑说,是太傻了,以至于不会受伤。其实不是,他说,是因为他有自己疗伤的地方。他有自己的小天地,一旦进去,就什么都忘了。他依然很快乐。这个天地,就是书。他就是因为阅读和朗诵(吟诵),所以走出了童年的阴霾。妈妈带着他大声朗诵,鼓励他大声读书,他爱上了书。妈妈也是会吟诵的,还会唱戏,平常就唱啊,也带着他唱。他是靠背诵考上的中学、大学。他说来到吟诵周,他的记忆忽然都复活了,他忽然明白了。

于是他讲了他对吟诵的看法。(以下是我的理解,已经经我生发了,不是他原话,原话过些天发给大家。)

他说,吟诵是情感教育,是美育。人是有理性有感性的,教育也要有理性有感性,这样的人才完整,这样的教育才完整。以前,每个中国人,都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文人会随时随地作诗、吟诗,自己唱自己听,或者给别人听。还会画画、下棋、观山、听雨、舞剑、刻印。农民,会随时随地唱山歌,自己编词自己编曲,还会扭秧歌、剪纸、绣花、唱戏、吹唢呐。剪纸怎么剪,不是奶奶教的剪兔子,一共兼十剪子,就每次剪兔子,十剪子,这叫什么剪纸?剪纸,是把红纸拿在手里,想剪什么就剪什么。心里喜欢什么,就剪什么,剪完贴在窗上,自己看,啊,真美啊。没有别人看,就是自己看。当然也可以给别人看。这就是情感抒发。每个人,首先要不害怕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给别人知道,或者自己调节自己的情感。其次,要有正确的抒发方式,有分寸的,不伤害他人的,又是美的抒发方式。以前中国人都有的。现在都没有了。现在从幼儿园到大学,从不教这个,教在全是理性。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们不知道。只教给他怎么表达虚假的情感。情感是真实的才叫情感呀。现在的表达,是说假话的方式。为什么说假话?因为害怕说真话,不知道怎样说真话。这是不行的。这样就只有发泄了。发泄不是抒发,那是无节制的,并且也是假的。整夜地唱卡拉OK,直到筋疲力尽,也不能满足。因为那不是你的歌。现在的艺术(中国有艺有术,就是没艺术,艺术是西方概念),是极少数人的职业,绝大多数人只能享用他们的产品。他们的产品不是自己的情感啊,所以怎么都不行。而那些艺术家们,是为了别人生产产品的,也不是自己的情感。于是大家都在自欺欺人、互相欺骗。没有了艺术的民族,没有了情感抒发的民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表演艺术永远是二流的,生活艺术永远是一流的!自己有了情感,抒发出来,才是艺术。《毛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首先是有情感啊,然后是用语言来抒发啊,然后不足才有歌唱和舞蹈啊。诗言志的传统,非常重要。志,心之所之,心向往之。我(徐健顺)的女儿上一年级时,老师就让她写作文,就是把每篇课文抄一遍,然后加一句:我真高兴啊。凭什么就高兴,不高兴不行吗?不高兴该怎么写、怎么说?没有人教。慢慢的,她就学会了隐藏情感。隐藏是可以的,但是必须隐藏是可怕的。辛教授说,他看完杨杰老师的讲述后,明白了为什么吟诵有那么大的魔力,因为它把孩子们打开了,让孩子们用吟诵表达自己的情感,打开了自己的声音、身体、表情,这一点太重要了。吟诵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可以全国推广,人人都可以学会,很简单,又很美,又有分寸的正确的情感抒发方式,所以也是美育。有了情感的表达,才有情感的交流,理性的东西也才能入心。

人是完整的,心是健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辛老师的话让我很激动。我没想过吟诵会有这么大的价值。我说它是中国式读书法,已经很重要了。如果像辛老师说的那样,那吟诵还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也许它真的可以改变中国。

我想开始一些实践。具体说有两个。一个是从诵读到创作。这次吟诵周我也讲了这个问题,说吟诵的目的不是诵读诗文,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创作诗文。因为会吟诵,创作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从对对子开始,我女儿很喜欢的,教她只用了几分钟,她就缠了我很多天,要跟我对对子。对子长一点,就是诗。古文可以晚一点,但也绝对是可以做的。另一个更重要,就是把吟诵引入白话文。

我几个月前跟陈琴老师、薛瑞萍老师都商议过中国式读书法问题。我为什么没有把吟诵叫中国古诗文读书法,或者接受泰勒吴的最初提议,叫中国传统读书法?因为我一直想打通古诗文和白话文。这次特意请了窦桂梅老师讲朗诵,就是想打通。最早我曾经在国家语委会议上说过,所有汉语作品都可以吟诵,现在网上还有。后来我就缩回去了,说古诗文吟诵,白话诗文朗诵。因为白话诗文,当他创作的时候,心里的声音是朗诵的,所以要朗诵。古诗文在创作的时候,作者心里的声音是吟诵的,所以当吟诵。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想做个冒险的改变。

吟诵的意义之一,就是恢复汉语的声音。古人的创作,一大半都是声音的创作,直到创作结束,文字都没有参与。是声音在创作!汉语的声音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书面语(诗文)还是长言的,声音被放大,文字还照旧,所以声音的意义是汉诗文意义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话文为什么行之不远?除了理念等各方面简单拷贝西方的比较多以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用声音创作了,只用文字。为什么白话诗、白话文的典范至今还是五四那批人?因为他们还保留着用声音创作的传统。诗文,是讲究节奏、韵律、开合、起伏的。如果孩子们学会用声音创作,下一代的文学将是白话文学的真正的开端,他们的成就,将在前面百年之上。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声音表达情感。用声音、动作、神态、表情,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与人交流,给予爱和得到爱。不管是不是艺术家,自己要有自己的艺术天地,自己的创作,自己的陶醉,自己的调整,自己的满足。创作,不是弹肖邦,是弹自己的曲,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作自己的诗。让孩子学会表达,不是直接说,那是口语,是无节制的方式,要学会正确的、美的、有分寸的表达方式。

从哪里开始?还是诵读,只能是诵读。先从诵读开始,再模仿,再创作。如果没有彻底的身心打开,创作就是拘谨的,害怕的,那就没有真实。所以诵读应该是自由的,当然又是有节制的,有规则的。

一百年来,虽然绝大多数白话诗文是文字作品,但也有少数有声音的参与,那些声韵优美的文字,像戴望舒的雨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卞之琳、罗莫辰、舒婷、郭小川、席慕容的诗,汪曾祺的散文。可以尝试吟咏。所以我吟了《天黑了》。窦老师在吟诵周演讲时计算机没电了,她就朗诵了这首诗。我在机场闲来无事,就吟了一下。矿泉水调。很简单的。每个人都会,每个人都可以不同的调子。我先吟给薛老师听,她说很好,我就有了信心,现在录给大家听。

吟诵就是中国式作曲法。实际上不必作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你想说这些话,怎么可能倒字呢?你想说这些话,怎么可能没有抑扬顿挫呢?如果你想说,就一定是声韵有致的。如果你的情感是美的,是指向人性的,而不是粗俗的,那就一定能唱。用声音表达,音律和声,就是唱出来你想说的话,自然就可以。这就是白话诗文的吟咏。现在还没有人这样去创作,也许我们的小朋友们,会教给文学家们怎样作诗、怎样作文。希望他们才是真正的白话诗文的文学家。首先是个幸福的人。

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能不能做?

祝大家健康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71468db9d528ea81c77946.html

《14 徐健顺 吟诵的前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