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化学学科应对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11-05-20 11:58: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化学学科应对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教学建议

徐州市高中化学学科中心组

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组

我市普通高中从2005年秋起,高一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鉴于与新课程配套的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已获得教育部批准,在分别征求高中化学教材编写专家、省内高考化学命题专家、省教研室和兄弟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以及广泛听取本市各县(市、区)、学校意见并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我市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应对2008江苏新高考的意见,供参考。

一、对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认识

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是一次高考模式的全新改革。从总体上看,新方案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全部考。即所有学科均要考并与高校录取挂钩。这就要求学校开齐、开足、开好所有学科,切实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学生全面打好基础和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二是分时考。即高二学年的4月上旬进行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学年的6月上旬进行语、数、外高考和选修科目水平测试。这就要求学校统筹安排课程和课时,保证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学习均达到测试的要求,保证学分制的实施。

三是分层考。即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按原始分定等级,选修科目水平测试按全省各科参考总人数排序定等级,按语数外原始分划线投档。这样,既体现出不同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又保证了学生的选择性与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每个学生既要打好语数外基础,又要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

二、对高考新方案中化学试题特点的认识

试题将充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走向和趋势

传统的知识立意命题着眼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多地考虑知识点及覆盖面。知识型试题注重知识的记忆、解题技巧的运用,形成固定的解题模式、记忆性的操作步骤,从而使解题过程变成一系列机械的操作程序。

但是,一个人再聪明,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极其有限的,重要的是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有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以能力立意命题是近年来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走向和趋势。只有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校才能选拔出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有后劲、有发展潜质的可造之才。

能力立意主要检测学生能力的强弱,而不是主要检测考生知识的多少,不仅关注分数更关注分数背后的不同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试题无需死记硬背,思维容量大,完成这些题需能力的培养和积累,依靠题海和大量操练无法应对。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的把握、及将原理运用于新情境之中的能力,强调知识基础上的拔高,试题目标指向学生的认知过程。其考查视角主要有:从加强基础角度,考双基、思想方法、思维能力;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角度,考获取新知、独立学习的能力;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角度,考应用学科的意识,分析解决在相关学科、 生产和生活中问题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角度,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研究性试题是以能力立意的题型之一,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的呈现形式主要有:一是无背景材料直接提出问题要求分析解答或者提出解决计划方案等;二是以材料构筑情景,设问题要求解答或解决;三是以材料构筑情景,但不设问题,由考生自己归纳或提出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

近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新课程对接方面已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强调三维学习目标考查的有机融合。注意将化学问题置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实际背景中,命制了一些探究性、研究性较强的综合性化学问题,强调研究性学习,答案也有一定的思辨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处理信息形成结论的能力、对化学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对探究方案的评价能力、建立模型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引导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些都为新高考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参照。

例如06循环系统光分解水制氢气的计算题,有关的反应原理、概念和理论等是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准确接受题给信息、对图示有效识别、建立模型等思维并回答问题是能力,树立积极的能源观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下高三化学的课时与教学进度建议

1.目前我市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化学学科的问题比物理、生物这两个学科还要严重。原因不再重复。具体问题有:

1)部分学校对化学新课程教学重视不够。部分学校对2008年高考方案及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对学生高考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不清,对化学学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课时严重不足,有一部分学校一周只开设2课时,与苏中、苏南多数学校的4—5课时相差较大。课时太少,使正常的新课教学难以完成,更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训练和系统复习。少部分学校没有给老师和学生配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

2)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校分科过早,再加上一些不恰当的引导(如,对新高考方案理解的偏差,课时安排少,不允许布置课后作业,必修达C级就行,必修学业测试的考试管理可能不规范、可以像原来的综合考试一样去应付等),致使不选修化学的学生对化学学习根本不重视,这些学生的化学学习流于形式(课堂上老师苦口婆心地讲,但学生根本不听而干别的事情),学生对化学在高考中地位的认识出现了较大偏差。

3)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然沿用过去的经验,没有认真地学习、执行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难度的把握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分化,降低了教学的效率。

2. 高考新方案下高三化学的课时与教学进度建议

新一届的高三化学复习是为选修化学的学生参加省来年69日的选修科目水平测试的复习。建议高三化学的周课时不少于6课时。

08届高三的教材、高考方案均与07届及以前的高三不同,因此,新一届高三的复习教学决不能完全走以前的老路,要转变原有的复习思路、教学顺序,有所创新。

根据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研讨,08届高三化学复习的基本思路是仍按3轮进行。

1轮复习的内容安排顺序主要有两个方案供各学校选择。

一是可以按模块进行复习。具体教学时可以按“必修1、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的顺序进行,当然各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而调整各模块的复习顺序。

二是可以按必修模块的内容顺序为教学主线,将各选修模块统筹、整合进行复习。具体可安排以下章节进行教学:

第一章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第一节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状态)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第四节 溶液 胶体(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

第五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组成、化合价、基本反应类型、无机物相互转化等初中内容)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配平、计算)

第三节 离子反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第三章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氯及其化合物(单质和重要化合物,下同)

第二节 溴、碘及其化合物(卤素)

第三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氧族、HH2O2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氮族)

第五节 硅及其化合物(碳族)

第四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

第二节 镁及其化合物(主族)

第三节 铝及其化合物(主族)

第四节 铁及其化合物

第五节 铜及其化合物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素、同位素等)

第二节 核外电子排布(电子云、能层、能级、电子自旋、三原理、电子排布式等)

第三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非金属性、对角线规则、电子跃迁等)

第四节 元素周期表(结构、位构性关系)

第六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和分子结构(电子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σ键和π键、键参数、配位键、手性分子等)

第二节 离子键 离子晶体(电子式、晶胞、晶格能等)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分子晶体(电子式、等电子体、氢键等)

第四节 原子晶体

第五节 金属键 金属晶体(合金等)

第七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等)

第二节 燃烧热 中和热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等)

第八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等)

第二节 化学平衡(概念、平衡常数等)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九章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测定PH方法及计算等)

第三节 中和滴定

第四节 盐类的水解

第五节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第六节 沉淀的溶解平衡

第十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和化学电源

第二节 电解池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十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同分异构)

第三节 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十二章 常见的烃

第一节 甲烷 烷烃(石油等)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第三节 芳香烃(煤等)

第十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 卤代烃

第二节 苯酚

第三节 乙醛 醛类

第四节 乙酸 羧酸(酯)

第五节 有机合成

第十四章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油脂

第二节 糖类(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第三节 氨基酸 蛋白质和核酸(多肽、酶催化等)

第四节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结构、体型和线型结构、单体、聚合度、链节、反应类型、三大合成材料等)

第十五章 实验化学

第一节 常用化学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

第二节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第三节 常见物质的制备(气体)

第四节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离子)

第五节 综合实验设计

当然,1轮复习的内容安排顺序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案,恳切希望各学校、各县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实验,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好的、适合自己实际的内容顺序。

1轮要以教学要求为纲、以课本为中心,辅以详细的复习资料,进行课本的系统复习、加强知识点训练、夯实基础。时间安排:20079月初——20081月底。

2轮复习分两步走,加强知识的归纳、综合、训练。第1步:20082——3月中旬,以知识块为单位做好专题复习,巩固第一轮成果,提升化学综合能力。第2步:20083月中旬——4月中旬,以主干、热点知识为单位做好专项复习,提升化学成绩。

3轮综合模拟,耐心细致加强题型训练。具体安排是:20084月中旬——20084月底,综合模拟的同时辅以选择题专题训练、框图专题训练。20084月底——20085月中下旬,综合模拟的同时辅以实验专题训练、探究专题训练、计算专题训练。20085月下旬——200866日,看考试大纲、课本、热点错题,并配合少量错题试卷训练。

四、应对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高三化学教学意见

1. 进一步加强对2008年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学习理解

学习理解高考新方案一定要站在实施新课程,推进新课改,稳定、规范高中教学秩序,是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的高度,要站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增加高校自主权,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教育良好环境的形成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支持这一方案,转变思想观念,化被动为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高考方案的教学中。

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关系的充分认识与深入理解,是准确把握复习教学要求的依据。新课程、新教材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新高考必然要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教学中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哪?新教材作了很好的尝试与体现,所以,复习过程中用好教材、落实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2. 进一步科学安排教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

科学安排、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针对新课程、新高考,各县区、各学校要全面研究、细致分析、广泛交流,形成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切实保证教学符合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

高三年级的三轮复习,基础、专题、综合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教学时更要根据考纲和本校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制定出详细的学年及每一阶段的复习计划。计划要全面、具体,包括教学进度计划、集体备课计划、中转优与边缘生辅导计划、学生的化学自主复习计划等。将整个化学内容全盘考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3. 进一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才能提高教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做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和原来的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学(包括教材)、对比学,与第1批实验区的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结合起来学,真正领会精神,把握教学要求和高考方向。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使用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从而对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有较好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和复习中减少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无论什么样的高考改革,基础与能力都是考查重点。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必须要打好基础,狠抓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与重要规律的通过率,尤其做好补差工作,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成功率。目前,随着我市学校规模的扩大与学生人数的增加,随着高考中化学地位的改变,要改变先前的教学观念,要切实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求与起点要降下来,难题要少下来,效率要提上去,在训练上,要由知识系统转向能力系统,要由智力系统转向综合系统,要切实加强变式教学,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注重能力的提升,切忌不合时宜地抢进度。

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仅是手段,正确使用才是目的。检验是否使用好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就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做到具体化,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的具体化,就是要将其规定的考试内容系列化,每个考点题目化,考试热点明朗化,题目解答技能化,能力要求品质化。

针对江苏的新课程、新高考,从科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分析研究越细致、对问题的把握越客观,那么我们对事物的把握程度就越高、越到位。所以我们只有多方面开展研究,才能确保把握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的实质。

4. 进一步学习贯彻市教育局《关于加强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

市教育局每年的《关于加强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高考全局的高度科学、全面地规划了学年的高考备考工作的要求、办法和措施,是指导各县区、各学校、各学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三教学和管理工作、争取高考优异成绩、确保高考奋斗目标的达成的纲领性文件,高中化学教师要认真地学习贯彻执行。

按照意见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新课程教学和高考复习中要牢固树立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高考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的观念,一定要按照党和政府提出的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确立以成败论英雄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的一切的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迎战新高考的工作当中去,认真落实、抓好高考复习的各项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落实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辅导、检测与考试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提高教学效益,从早、从严抓起,一着不让,力争实现使更多的学生在必修、选修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要指导好学生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认真落实高三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使学生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认真参加考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调整学习心理,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学会学习。

5. 进一步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实验。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中,都应结合模块的特点强化化学实验,特别是要落实好必修模块中的所有实验。在必修模块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程还专门设置了实验化学课程模块。在该课程模块中增加了定量实验和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介绍了现代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学的基本思想,并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学习的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在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分享与合作,激活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去分析解决问题,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分析与揭示问题的原因与本质的能力;尝试问题解决而提出对策、落实行动方案的实践能力等。所以探究活动开展很有必要。不是可搞可不搞的问题,而是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好的问题。化学新课程已经将探究学习方式引入了教科书,每单元都有,但是许多老师不够重视或觉得课时紧张而不上。实际上,还是重视不够。如果现在按教材安排完成综合探究有困难,建议先每学期集中一段时间认真搞一次,可以全班选一个课题,也可以分组自选教材中提供的某一个课题,还可以选择一个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因地制宜,自行设计课题,教师组织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然后班级交流分享。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来进行。在具体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要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改革的精神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教师要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增强驾驭和开发新课程的能力。

6. 进一步加强教研网络建设,认真做好研究、指导和服务

要进一步完善教研室、学科基地、中心组和学校教研组的教研网络,针对新课程、新高考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制订研究计划,定期交流经验,充分分享成果,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做好研究、指导和服务。

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新高考的研究。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准确把握教学要要求,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加强对新高考试题的分析,把握特点,发现规律,领悟其借鉴意义,揣摩其可能的思路。要加强对各地模拟试题的研究,总结命题规律,进行考题预测。

要认真贯彻执行《徐州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动态管理评估细则》、《徐州市学科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意见》、《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目标监控工作的意见》、《关于边缘生转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徐州市县(市)、区中小学教研室考核办法》的精神,进一步抓好教学视导、教学常规的检查、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学科命题和成绩分析等工作,认真做好检查、检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和发布,抓实教学过程的精细管理,切实落实学科教研员对本学科教学质量负总责的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对高中化学常规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常规化学课有无机元素化合物课、有机化合物课、概念(理论)课、化学计算(技能)课、学生实验课、复习课、测试后的讲评课、平常作业练习的讲评课等。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和实践,认真研究各种课型的特征及课堂教学优化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理念的化学教学新模式,使学生逐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要认真选编教学资料。要进一步集中全市有经验的化学骨干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借鉴各地复习资料的优点,吸收最新的高考信息,精心编好我市高中化学教学资料,不断提高资料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考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和交流。要加强与省有关专家和外地市的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机会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使有效信息成为我市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资源。In the modern time, mainl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shan steel industry is the speed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upstream, but also face factors of production such as energy, raw material cost, continuously high indirectly lead to cost pressures in iron and steel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2c8d92db4daa58da0114ae8.html

《面对高考化学学科应对2008年江苏高考新方案的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