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晓波大败局有感

发布时间:2020-05-31 00:06: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吴晓波《大败局》有感

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共和国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踏平了多少坎坎坷坷,一路走来实为不易。回眸历史,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扑面而来……

今天,一场意外的小雨把长沙突如其来的秋天渲染得淋漓尽致,这个秋天有点冷,冷得让我有点彷徨,有点忧郁。历时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把《大败局》看完了,一种理性的冲动让我觉得很有必要写点什么,的确很有必要的。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经济,欣喜之余难免有些遗憾,《大败局》让我在对中国经济体制失望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失望背后潜藏的希望。或许,他们的失败是历史必然与偶然的会合,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相辉映,更是血与泪的累累记忆。毕竟,任何时代的变革都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这样的过去才会更刻骨铭心,更发人深省。

80,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只是冰山一角,然而对于一个被压抑了几十年,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一刻似乎来得太晚了但来得也恰是时候。该书精选十九个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浓缩了那一段段让人扼腕的中国年华。从当时的时局来看,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无疑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活力与动力,被束缚了几十年的国有企业除了对生产资源与市场的垄断性占有以外,犹如“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国有企业高度集权的生产体制与分配式的消费既不能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使国家丧失发展经济的信心,使人民产生极大的失望心理。

一元化的经济格式,政治化的管理体制,模糊化产权结构,低能化的生产方式……这一切让众多的国有企业走到了历史的边缘,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当时的国家政府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兼顾一些支柱性的国有企业,而在其它方面必须有所放权。鉴于当时法制不健全,经济性质又不十分明确,很多胆大心细的“民营企业家“应运而生,他们充分洞悉到国有企业的漏洞并且以其敏锐的眼光窥看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倾其全力去施展压抑在心中的抱负,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虽然,现在看来他们当时的很多所谓创造性的经济举措看似是游走在法律与政策的边缘实质上是法律与政策的投机者。

在这个看似没有规则的市场中,发展无疑就是硬道理。与国有机构相关联的“企业家”依托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而构筑自己的商业帝国,而纯粹草莽出身的“企业家”完全依靠自己的勤劳与聪明来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两相比较而言,前者不仅拥有雄厚生产资源与技术基础,还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与丰富的人力资源,看似只需稍加改造便可使国有企业活力四射,恢复元气;而后者似乎显得弱不禁风,上不了台面,即便如此,后者也有其独到的优势:虽是草莽出身无依无靠,但却没有日后的产权纠纷带来的困扰;虽底子薄,基础差,但更易于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吸收科学的管理经验;虽是身份卑微,受尽歧视,但更能克服国有企业官僚主义的作风,贴近人民大众。或许正是基于以上的巨大差别造就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的历史命运。

的确,在一个经济体制不成熟,法制建设不健全的市场背景之下,忽视道德的底线来吸取暴力无疑是众多刚刚崛起的“企业家”的必然选择,因为他们坚信“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当然,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人物,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桎梏,然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破坏市场经济规则的害群之马。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能把自己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固然难能可贵,但是这种发展是绝对不能以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或者破坏某种社会制度作为代价的,否则他个人的成就越大对人民的危害就越深。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单靠一个或者几个企业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或许正是那一代人过于狂热的商业激情和过于激烈的爱国情感让他们过于理想化地去打造他们自己的商业王朝而片面的追求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忽视客观商业规律才让他们的一切成为梦幻泡影。

哪些曾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几乎都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那些曾今辉煌的企业,如今几乎都淡化在人们的记忆里;而那些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除了让后人引以为戒,更多的是百姓人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本书收录的这十九个案例之中,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幸免于破产而被人收购或兼并,凄惨的状况可想而知。他们成功的过程少有相似之处,而失败的原因却相似地让人吃惊。透过历史的门缝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窥见到当时的社会背影,30年前的中国还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人们的思想保守而僵化,政治色彩及官僚主义相当浓厚,市场观念淡薄更无竞争可言……一切似乎还都处于混沌之中---旧的制度趋于被打破而新的制度还未建立。可喜的是他们大多数崛起于国有企业的产业制度改革,可悲的是他们大多数又崩溃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他们的发展的确创造了奇迹般的速度,然而素来信仰“欲速则不达”的中国人却在暴利的诱惑之下用“作古”把自己非理性的血性诠释得淋漓尽致。

深思之后,我觉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企不分,产权模糊。当时的地方政府迫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进而大张旗鼓地响应国家放权的号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他们既想充当改革的先锋,又唯恐误入国家政策的禁区,于是乎,建立在国有企业基础之上的民营企业无疑是个一举两得的新选择,官企不分家的理念毫无争议地被人们接受了。在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民营企业家“的智慧的双向推动下,这些企业奇迹般的崛起力度和梦幻般的发展速度一次又一次书写不朽的传奇,然而,背后潜藏的危机正在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而风起云涌,正是因为产权模糊的困扰致命性地阻碍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国际化知名品牌的道路。

2.理念落后,缺乏远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效益固然重要,但是一个有远见性的发展理念似乎更重要。再次思考这些企业的成长足迹,猛然间发现他们的生命竟是如此的短暂,短暂地让人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虽然其中不乏浙江大学的史玉柱,中国科技大学的张树新以及清华大学的孙宏斌,但终究还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理念而被迫出局,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而只是为了盈利的”企业家“。在那个暴利横流的时代,他们的心发生了倾斜。当连续获得7年F1赛车总冠军的舒马赫认为赛车最关键的是懂得刹车的时候,当通用电器的传奇总裁杰克·韦尔奇在听了中国知名企业家激情澎湃的演讲后说”他们好像在演戏“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感性代表不了理性,梦想更代表不了现实,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在其高速发展壮大的时候更应该懂得节制,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激情澎湃的演讲固然能激发人的斗志,空前绝后的规划也固然能满足人的欲望,但是企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到比说到似乎更有说服力。落后的理念注定了中国企业不会走得很远,而有些理性的企业家却因为”过于保守化的理念“而被时代抛弃,此时此刻,或许在大雾中领跑而迷路的女强人张树新(瀛海威的创始人),仰天长叹的李经纬(健力宝的创始人),愤而不言的潘宁(科龙的创始人),出局的”拯救者“仰融(华晨的创始人),心怀钢铁梦的农民戴国芳(铁本的创始人)更能够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

3.体制涣散,管理不善。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开始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的体制也是一种生产力“,而这种用血性换来的教训似乎来得有点晚。如果教训可以移植,或许十几年前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信不疑的他们还能幸存些许吧,但是现实就是这般的冷酷无情,而死去的不一定就是残渣,活下来的必定是精华。或许,把一个企业的成败过多的归咎于体制问题难免有失经济的本分,但是对于”大败局“的思考,又不得不从体制上寻找问题的根源。这当然会谈到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官僚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极其严重,不仅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市场化发展,而且还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进行强行干预,特别是在企业的人事管理方面,有些政府官员出于个人私利认亲不认贤,既损害了有才华的人才发挥其才能的积极性,又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低下,责任混乱。效益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生存谈何发展!浓厚的政治色彩不得不让企业家与政治有所染指,以至有些企业家在入狱之后还分不清楚自己的真正角色。而”饭桌型的经济“和”会议型经济“似乎成为中国经济独具一格的企业文化,明明知道不行,但还是主动的去应对这一切,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宿命,被迫的承认与主动的接受让中国民营企业丧失诸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而无形之中为自己戴上了沉重的镣铐----颇有些负重前行的风味。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企业家都非管理出身,忽视管理只重技术的现象甚为严重,有些企业家甚至还天真的认为,管理的缺陷可以用技术去填补。新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只得用旧的,落后的制度去代替,这使得新兴成长的企业颇有点”新瓶装旧药“的意味。畸形式的成长,掠夺式的发展和神秘性的消失,给中国式的企业失败平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韵味。

再次回首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如今的成功者踩过失败者的身躯一路走来,这一路走得实在太艰辛,太久远了。我想,任何社会的改革和进步都得付出血的代价,甚至更为惨重的代价,没有刻骨铭心的痛苦,就没有绝地重生的欣慰,没有叫人扼腕的遗憾,就没有后发有为的冲动,没有惨不忍睹的代价,就没有带着血性的奋进。他们的创业历程是中国经济在黑夜中凭空而来的一道闪电,劈开了黑夜中的黎明,然而,当我们苏醒过来之后他们又都睡着了----起了过大早,却赶了个晚集。我很想知道,大家现在来谈海尔,联想,TCL,华为……的创业经验的时候还会不会提到当年的爱多,健力宝,中科……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定论吧。对于那些曾今辉煌一时的企业家:一些在牢狱中已经度过了几度春秋,一些被迫流亡海外,漂泊不定,幸存的则早已泯然众人已,安享晚年度尽余生。对待他们,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几分理解与宽容,少几分挑剔与怨言,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去尊敬他们,如今只能为死去的祈祷,为活着的祝福!

再抬头,中国的市场经济犹如一场在30年前就开始的马拉松长跑,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原因,一些人跑在了前面,一些人在后面追赶,然而,他们也只是跑了几百米而已,跑在前面的人不一定就是最先到达终点的人,更何况跑在前面的人说不定就是最先出局的人,没有到达最后的终点,我们就很难定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大败局》是一部中国企业发展征途中的血泪史,它目送一段峥嵘岁月的远去,注目辉煌年华的到来,从过去但现在,3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也一起走了30年,无怨无悔,永不言弃,奋然前行吧!

近来一直在看吴晓波的《大败局》这本书,由于时间太紧张而且每天大脑处于疲乏状态所以进度很慢。到现在为止,才看到关于史玉柱的那个章节。

  在我个人看来,很多时候一个管理者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但是,忽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提供民营企业生长的环境很不成熟。我要说的是媒体,央视竞标根本就是忽略民营企业的实力,只要拿钱来即可。这样的媒体是成熟的吗?是不是有违国家媒体喉舌的本质了?还有媒体的本职是什么?它怎能成为宣扬成者为王败者的工具呢。

从秦池的崛起以及败走麦城说起,如果不是央视招标,如果不是央视一再宣称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宣传之后的效果,那么秦池也许正处于缓慢的发展中,也许不会那么快的老化死亡?

  从史玉柱巨人大厦从38层向70层的变化,媒体以及政府充当了一个加快其死亡进程。史玉柱关于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中又好多处设计涉及到媒体与政府监管部门。这样的环境,造成民营企业生存存亡的结果媒体与政府会负责吗?甚至在企业出了问题的时候,政府部门还充当了落井下石的角色。不知道阅读这本书的人有没有注意到一点:就是政府关于地方任务的内容,居然罚款也成了既定的指标,真的不太明白,这不是给政府腐败、权利至上找条件吗?

  看到这里,这本书让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与媒体打交道慎重;与政府最好没有关系,因为相关政府部门是最不靠普的,最容易形成外行指导内行,自认为权重而瞎指挥。

《大败局》中述说的失败案例,这些企业无一不是当时年代的奇迹创造者,他们中间有一夜之间就名声大振“标王”秦池、建立过中国第一营销网络的三株,还有利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在短短两年内就实现年利润2个亿的飞龙,等等。。。。。。但是,这些奇迹创造者们,他们的生命线就像璀璨的烟花,在瞬间光鲜,万人瞩目之后,最终均消失在无尽的黑夜中,终究也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而他们体内也都同时蕴含着一种共同的“失败基因”:

1、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这里并不是指经营者本身的个人品质,而是指他们的市场行为。他们对民众智商极度地蔑视,在营销和推广上无不夸大其词,随心所欲(特别是在保健品行业)。同时,他们对市场游戏规则十分漠然,对待竞争对手冷酷无情,兵行诡异,例如当年VCD行业老二的爱多不惜重金,大打行业价格战,使中国的VCD行业从暴利的天堂进入微利时期,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家电行业频频上演。

2、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这些失败的案例中,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以“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为标榜,于是他们天马行空,百无禁忌,他们所获取的超额利润,其实是以伤害大多数按牌理出牌的人的利益为前提的,是通过以破坏市场秩序为策略而乱中取胜的。可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就在很多企业家兵败落难之际,往往冷眼旁观者、落井下石者、冷嘲热讽者多,挺身救险、雪中送炭者少。例如当年一夜之间声名鹊起的标王秦池,那个要实现年营业额15亿的秦池,就因为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新闻报道,引来了全国上下,各大媒体、行业同仁的一致严厉声讨,不到两年时间,就一蹶不振,从传媒视野中消逝。失败是后来者的养料。

书中介绍的那些草创的企业家们,用一个个鲜活的失败案例,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了后来者一个道理: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仅仅靠一个创意或一则神话取得长久的成功,知识、理性已经成为新经济年代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2bc2177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5.html

《读吴晓波大败局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