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读书记录文本

发布时间:2020-07-03 12:30: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

作 者: 王兴

word/media/image1.gif学 院: 国际关系学院

word/media/image1.gifword/media/image1.gif专 业: 国际政治

word/media/image1.gif年 级: 2011级

word/media/image1.gif学 号: 2011200690

word/media/image1.gif指导教师:

word/media/image1.gif日 期: 2014年6月10日


《大国的兴衰》是一本以综合视角观察描绘1500年以来世界大国变化兴衰的经典之作。其引人之处不仅在于以一种全新的宏观视野展现大国兴衰的历史,还在于作者保罗·肯尼迪在书中所明示或隐含的若干战略观点思想。这些观点或思想,无论是对于想要了解历史上大国兴衰秘密的人们,还是试图从书中找到现实教益的读者来说,都是具有相当价值的。

1、经济力量:大国实力的基础和来源

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无疑是作者对于各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变迁及其对于大国兴衰之深刻影响的表述。似乎在作者看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的相对兴盛和衰落与该国的总体力量强弱和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高低有着大致同步的趋势,简而言之即一国经济力量的多寡乃决定该国兴衰的首要因素。而就对于国家力量的意义而言,经济力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在工业革命之前,一国之经济力量更多地体现为其国家财政能力即筹集资金的能力。无论是舰队、常备军的供养还是雇佣军的花费,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在战争时期尤其如此。对于16-19世纪的欧洲各国君主来说,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金钱似乎总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金钱的来源主要有两类:其中一类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包括王室领地的直接收入、各种名目的税收,对某些国家来说还包括殖民地运来的金银、公开卖官鬻爵的收入等等;而另一种则是国家的借贷,包括从富商和金融银行家获得的贷款以及后来政府债券的发售。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欧洲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在16-19世纪中借贷收入对处于战争中的欧洲各国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来源,舍此便无法从事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因此,对于这时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来说,发展国内工商业、建立完善高效的税收机制与保持良好的支付记录和可靠的金融信用都是相当关键的。而自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信用和财政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便成为了生产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并且这种生产能力开始日益密切地与科技相联系。国家的经济实力集中体现在其工业化程度和水平及制造业的产量上。

一国经济力量的作用,不仅在于其本身就是一种权力资源,且更在于它还是一国军事力量的基础。从历史上来看,经济力量的转移总是伴随着国家间权势的转移。“两个最好的例证是: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对于历史上的大国来说,其兴衰无一不伴随着经济上的起落:西班牙的兴起伴随着其殖民地财富的大量涌入,而其衰落则与西班牙工商业和农业的衰败密不可分;英国在19世纪的显赫地位与其繁荣发达的工业、贸易、金融息息相关,而其在20世纪前半期的持续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其工商业优势的一去不复返。

从书中的具体内容来看,笔者总结经济力量对于国家兴衰有着三重基本影响。第一,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石。近代早期的士兵需要薪饷,而现代的军队则还需要大量的装备和各种补给支撑,维持一支令人生畏的武装力量从来都需要巨量经济资源的支持。第二,经济力量能够满足国内民众的物质需求,保持国内政治稳定。除了为国民提供基本安全,国家的另一基本目标就在于为国民提供福利,满足其经济需求。无法满足国民基本经济需求的国家最终会陷入统治危机,导致国家发生某种程度的经济与政治改革或革命,有时这种改革或革命还会带来国家长期动荡或分裂的灾难。18世纪末由法国财政和经济困难引发的旧制度的崩溃、一战期间俄国与德国国内人民的不满和革命,都是国家没有满足国民经济需求而导致政权更迭甚至国家崩溃的典型例子。第三,在旷日持久、耗费甚靡的战争中,胜利往往属于拥有更持久经济忍耐力或更雄厚经济基础的一方。一战和二战尤为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德国与其说输给了对方的军队,不如说是输给了对方恐怖的生产能力,在两次大战后期,德国及其盟国所生产的枪支、汽车、坦克、飞机等装备都难以与对方阵营匹敌,前线的物资供应也远不如对手。因此,在保罗·肯尼迪看来,国家综合经济力量和生产能力与其在国际上相对地位有着因果关系的观点是颇有道理的。

当然,仅仅指出经济力量是大国兴衰中的首要影响因素还不够。作为当代杰出的研究大战略的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书中给大国和想要成为大国的国家开出了”药方”:即在“为国家利益提供军事安全,满足老百姓的社会经济需求,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三者之间“保持大体的协调”。其中,他尤为强调为经济发展而进行投资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国家以足够的投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期军事与经济安全,维持其强国地位;历史上的大国大都是未能实现这一点而导致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实力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最终导致其大国地位的下降乃至丧失。而对于如何达到这种协调,他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而是指出这种协调受各国各种具体条件如地理、政治、文化的影响。根本上说,国家资源在这三者上的分配实际上反映国家在追求短期安全繁荣和长期安全繁荣上的倾向;而历史上的大国与人们常常犯的错误相似:注重短期利益而缺乏长远考量。

2、过度扩张:衰落的原因还是结果?

在书中,作者提出的另一概念——过度扩张也十分引人注目。在笔者看来,过度扩张似乎是大国在其衰落期常会遇到的一项战略困境,简单来说就是其承担的义务(往往是海外义务并主要是军事性的)超出了其经济或军事能力(或兼有两者)的限度。过度扩张有两项主要危害:其一是使国家的大量资源用于国防来维护既有的领土和利益,军事开支挤占了过多的资源,从而影响了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其二是由过度扩张而导致树敌过多,从而在军事上陷入多线作战的不利境地,甚或直接导致严重的军事失败。在书中,大国陷入过度扩张不能自拔而陷入严重困境的例子数不胜数:16世纪下半叶的奥斯曼土耳其、菲利普二世治下的西班牙、上世纪40年代的纳粹德国与日本等等。既然过度扩张与大国的衰落关系如此密切,那么一个问题便自然而然地被提出来:过度扩张是大国衰落的原因还是结果呢?笔者认为,过度扩张对于不同类型国家衰落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对于守成大国如菲利普二世治下的西班牙、19世纪的英国等来说,过度扩张固然是大国衰落的一项重要原因,但往往不是大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度扩张往往是大国相对衰落、力不从心的表现,只是加剧而非根本导致了大国的衰落;而对于持修正主义、希望改变现状的国家如拿破仑法国、纳粹德国、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来说,过度扩张是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但反过来说这也是由于其国力不足以支撑其扩张目标而导致的。

在历史上的大国中,英国可谓是在“调控衰落”中最为成功的国家了。19世纪末的英国很显然地处于过度扩张的状态:西半球的利益受到了美国崛起的挑战;近东、波斯湾的势力,乃至在印度的统治受到俄国的威胁;在中国的商业利益受到其他新势力的侵害;在太平洋和非洲的相对地位受到列强争夺殖民地加剧的冲击;在欧洲,欧陆均势日益受到德国的挑战,其野心勃勃的世界政策和造舰计划对英国构成了极大安全威胁。庞大的帝国与其相对虚弱的防卫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种狼烟四起的严峻情势下,英国明智地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处理这种困难局面:第一,通过在西半球向美国妥协、在远东和日本结盟、与法俄达成协约解决其殖民地争端等一系列行动减少其在海外的敌手;第二,通过培养与海外殖民地的亲属关系,使其在帝国防卫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从而相对减少英国本土的海外义务;第三,最终将主要敌手确定为德国,并为此与法俄达成协约在欧陆遏制德国扩张,同时通过至庞大的造舰计划维持对德国的海上优势。藉此,英国大大缓解了其过度扩张的困境,在一战后保住了自身庞大的殖民帝国且还有所扩张。即便如此,对一战结束后的英国来说,其过度扩张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且其处境变得日渐糟糕了:一方面,英国的海外利益乃至本土安全受到日本、德国和意大利日甚一日的威胁;但在另一方面,英国自身力量已大不如昔,而在外交上也只有更加虚弱的法国可以倚靠。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绥靖政策便成为了看上去最佳的选择。而在绥靖政策日益显现出其无能之处时,英国只能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以遏制其在欧陆的扩张。在二战中,英国虽然仍是三大国中的重要一员,但它在战争中“严重地损耗了自己的实力”,不再具有一流强国的资格了。英国也主动开始了其最大的一次战略收缩,通过允许印度等殖民地独立、放弃对希腊和土耳其等国的保证等举措减少其海外负担。但随着英帝国的逐渐解体,英国也最终完全丧失了一流大国的地位,沦为了二流强国。但相较于其它拥有殖民地的国家来说,其主动放弃殖民地的举动比法国在越南和阿尔及利亚的无功而返要明智得多。发人深思的是,英国种种缓解其过度扩张的努力虽对延缓帝国的衰落起到了重大作用,使之免于类似菲利普二世的西班牙那种力战而竭的命运,但却不能阻止英国的最终衰落。其原因便在于,英国的衰落根源于其工商业优势的削弱,这种趋势从19世纪末就开始显现,两次世界大战则加速了这一趋势,使英国经济愈加衰颓。在英国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基础受到严重侵蚀的情况下,恐怕再高超的外交和军事策略也难以挽回日不落帝国昔日之荣光了。英国衰落的事例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保罗·肯尼迪对于经济力量首要地位的观点。过度扩张只是英国实力削弱的表现,而非其首要原因。对于其它历史上的大国如土耳其、西班牙等国来说,情况也较为类似,只是过度扩张给它们衰落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更加重大。

而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与日本的过度扩张则是大国由于过度扩张而带来灾难性后果的严肃教训。无论是纳粹帝国的“千年帝国”迷梦还是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妄想,其扩张计划都远远超出了其能力所限:其扩张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定遭到其它大国的反抗和干预,而这些联合起来的大国是它们所不可能彻底击败的;其占领的广大土地固然给侵略者带来了好处,但也致命地分散了其本身就有限的力量。因此,虽然德国和日本都有着相当高效的战争机器,但由于其制订了与其总体实力远不相称的战略目标而必然导致最终的失败。因此,人们很容易设想当初控制了苏台德区后就停止扩张或是侵占了中国东北之后就不再前进或许对德日两国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事实似乎是,两国都在坚定地一步步迈向自我毁灭的深渊。对于这些国家来说,胃口太大似乎才是其最终彻底失败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情况,过度扩张都意味着能力和目标是不相称的:只不过一个偏重于能力受限,导致无法保护原有既得利益;而另一个问题主要在于是目标太大,完全超出其能力范围。对于衰落和崛起中的大国来说,谨慎地衡量自己的真实能力并据此确定自己的合理目标都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必修课。

三、保罗·肯尼迪的预言:印证还是颠覆?

在书中的最后一章,这位杰出的历史学家给出了自己对于未来大国发展趋势的预测。事后看来,这种预测自然算不上精准,有许多错误之处:该书出版几年后苏联就解体了,而日本经济在九十年代开始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但笔者仍然认为,最后一章中作者对各国发展前景优劣势的分析仍然是相当精到的;而本书出版后二十多年之后世界事态的种种发展,无论是否与作者的预测相一致,大都印证了书中的主要观点。下面笔者就分别对作者对世界总形势及各大力量中心的预测加以评述,并考察最近二十年来它们的实际发展变化能否印证书中主要观点。

首先,保罗·肯尼迪指出了两个总趋势:太平洋地区的崛起和军费开支的螺旋上升。这两点都日益得到了验证。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军费开支在经历九十年代的削减并在较低水平维持之后,在新世纪各国的军费大都有所增加,尤其是美俄两国,当然中国的军费也有所增长。但就对整个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而言,显然前者意义更为重大。

接下来便是作者对于这五大国家或地区未来前景的分析预测。对中国,作者对中国推行的专注经济发展的大战略表示了赞扬,并且对其前景表示看好。并且,作者还特别指出中国未来的军费开支必定会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大幅上扬而增加,中国的军队那时将更加强大。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作者对于中国的预测应该是大致准确的,恐怕唯一不足之处是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国牺牲国防开支而专注进行经济发展的举措,体现中国着眼于国家长远利益,也印证了作者关于国防开支与经济投资之间关系的看法。对西欧,作者认为其未来的挑战主要有二:能否更加团结一致和能否成功应对未来科技挑战。虽然随后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化,欧盟也通过东扩大大增加了其规模,但是恐怕欧盟在外交和军事上仍然无法保持一致,也就大大减弱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对日本,作者充分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认为日本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向前,并预测日本可能会扩张其军备。遗憾的是,之后日本经济长期陷入了停滞,但仍保持其强大竞争力,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在重新审视肯尼迪对日本经济发展优劣势的分析时,不难发现他对日本劣势的分析大都准确,而对其优势的看法则过于乐观:日本在新一轮高科技竞赛中落在了美国的后面;通商产业省被证明在后发追赶时期作用显著,却难以引领国家经济迈上更高的台阶;日本在美国的大量海外投资铩羽而归,并未取得预期的利益;等等。以上这些优势的缺失使得日本似乎提前进入了作者文中提到的抛物线的顶点。而日本扩张其军备这一预测,在近些年似乎越来越得到了证实。对苏联,作者对于其在经济等方面所遇到的困境的描绘十分切中要害。虽然作者并未预计到苏联的寿命如此短暂,但苏联的衰落和解体则恰恰印证了作者的观点:过多的军事开支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发展,而经济和科技上的衰落则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诱因。对美国,作者认为其主要由于经济相对衰落和伸展过度而相对衰落,但其综合实力之强仍然使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较于其它国家远为举足轻重的大国。可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和美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再一次独占鳌头,美国依靠其繁荣的经济和举世无双的军事力量享受了十多年的独霸时代。虽然美国在近些年中受到了伊战泥潭和金融危机的困扰,关于美国衰落的言论再次甚嚣尘上,但应该看到:美国的经济实力依旧强盛,且裹挟着科技上的领先优势;美国的海外义务虽然繁多,但是其盟友如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经济繁荣的国家(或地区)能够承担基本的自身防卫义务,并不会拖累美国,而更多地构成加强美国权势的要素。虽然肯尼迪在关于美国前景的分析预测上可能有种种误差,但这却不影响其观点的正确性:美国在九十年代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是美国继续保持其全球地位的最重要基础;而伊战与金融危机引发人们对美国衰落的预期反过来也证明了作者关于军事开支与经济发展的看法以及对经济实力对大国地位的首要性影响的强调。

总而言之,尽管在最后一部分中保罗·肯尼迪的分析和预测不能完全尽如人意,但是如果考虑到预测未来本身就是极为困难的,笔者以为作者在这短短一章中对世界各大国的优劣势及其前景的分析与把握仍可谓鞭辟入里,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历史和大战略学家所应有的洞察力。并且,在该书出版后的二十余年来国际形势和大国动向表明,即使有些事实与保罗·肯尼迪的预测和分析并不相符,他在书中所显露出的若干重要战略观点和思想也远未过时。

四、启示与思考

《大国的兴衰》中的内容及其中所蕴含的战略思想当然远远不局限于笔者以上所述的寥寥数点。在作者的叙述与分析中,地理位置、军事组织、民族士气、联盟体系乃至领导人素质等等同样也十分重要:它们都是解释大国兴衰原因的重要因素。但是作者在论述这些因素的影响时,根据历史时期和国家的的不同而有所侧重,而非机械列举。然而,书中作者对于国家经济实力的探讨却是一以贯之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对于经济因素对大国地位所起的首要作用的观点。当然,本书虽然强调经济因素的作用,但却并未陷入“经济决定论”的窠臼。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阅读这本书时不禁要从书中为当今中国的崛起寻求一些教益。而依笔者浅见,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应该在战略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防务、消费和投资上保持适度的平衡。具体来说,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应继续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在保证投资支出的基础上更多地照顾国民福利,同时建立适度规模的军事力量,尽量不强大到令邻国感到安全忧虑。第二,与周边海陆邻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切不可与周边国家尤其是周边大国交恶,更要坚决避免陷入邻国的战略包围之中。第三,真正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只有在科技创新上走在世界前列才能在大国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仅靠学习和模仿的国家和民族从长远来看是没有前途的。而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恐怕是一项异常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它可能涉及到教育制度、社会文化乃至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于中国来说,既要避免像菲利普二世的西班牙和路易十四的法国那样在与四邻的斗争中耗尽了气力,也不可像苏联一味追求经济速度而忽视国民福利并最终自身不保,还不要重蹈日本与苏联在第三轮科技革命中由于种种原因而落后于人的覆辙。笔者也衷心希望中国能够在未来发展成为像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那样令每一个国民感到自豪的真正大国。


参考文献

[1][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2.

[2]魏长春,李运成.保罗·肯尼迪的战略思想:可供中国借鉴之教益和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07:56-59.

[3]时殷弘,魏长春.保罗·肯尼迪的战略思想[J].美国研究,2001,02:36-53+4.

[4]苏鹏宇.大战略的历史启示——读《大国的兴衰》的几点体会[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1:197-19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17939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85.html

《《大国的兴衰》读书记录文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