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含义

发布时间:2019-04-04 13:31: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词语、短语在文中的含义

命题说明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有的词语在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能否准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关系到对文章主旨、思路或局部语意的正确解读。

(1)能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2)能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3)能根据语境选择适用的词语。

方法思路

(一)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的语境。

(语境义:词语所在的上下文,即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上下篇等,也就是语言自身所构成的环境条件,它对语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

(2)解题步骤:

1、关注文本或文段的阐述对象。

2、把握词语或短语本义、词性、结构、感情色彩。

选用某个词语放入文本中,这个词语的本义一定与语境有着某些关联,这是无需多言。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或忽视词性;或忽视词语短语的结构;或未准确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最终失分。

3、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或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有时要对相关文字思路加以整合),圈画与本义相关的内容。

4、按照词语原有的词性要求或结构要求,把从文中圈画的内容进行整合。

5、放入原文检验。

典型例题

例题一:2012年高考《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3.第③段加点词“倾听”在文中的意思是              (2

解析:“倾听”的本义是用心听取;根据“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和“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两句判断,“倾听”的对象是文献,故“听”实为“读”;依据“倾听”的结构,即可得出语境义为“认真阅读”。

答案:认真阅读

例题二:200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一

③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今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2.3段中“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一句中“败笔”的意思是

解析:“败笔”的本义是不好的一笔;根据“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这一句可以判断——阐述的对象是地标建筑,“不好”体现在“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按照词语原有结构整合,答案就轻松得出了。

答案:与所在城市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新地标。

例题三:2019宝山区一模《“标准化”生活是否就完美

3)对于智能工程师来说,智能科技则是人类实现从现实生活的不完美向完美转变的关键,然而,在由电脑决定的“标准化”未来里,我们不会犯任何错误,但是却同样不会有任何惊喜发生。

……

7)在智能革命暗潮汹涌的今天,人们应该反思,智能科技会为我们找到最完美的道路,智能科技也会为我们解决所有潜在的问题,但这样标准化的完美真的是人类所期待的吗?标准化的完美为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也必定会扼杀我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如果所有的错误都被智能产品挡在门外,那么生活中灵感和创意也不会涌现。人类之所以能够在科技和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前进,正是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曾犯了一些错误、出了一些差错,而这往往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突破。如果没有了错误和创新,那么我们与通过程序设定好的机器人又有什么两样,不再有差异、矛盾甚至冲突的出现,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都会被一板一眼的固定模式取代。

3.联系下文看,第(3)段中“惊喜”是指:________(2)

解析:“惊喜”是个褒义词;依据“惊喜”所在句“我们不会犯任何错误,但是却同样不会有任何惊喜发生”,我们可以在第7段找到相关的句子: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曾犯了一些错误、出了一些差错,而这往往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突破/不再有差异、矛盾甚至冲突的出现,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都会被一板一眼的固定模式取代。根据“惊喜”的感情色彩,我们很快就能筛选出相关的短语。

答案:意想不到的突破,与多样丰富的人生体验。

例题四:2019虹口区一模《小议“伪善”》

1)知道恶而为恶,或故意为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伪善”。真正的“伪善”,就是把出于自己主观意图的行为理解为对恶的铲除或消灭,认为只要出于主观意图,即动机上善的意图的行为,就一定是善的。所以重要的是动机上的善。

……

(7)前面是孔子的,后面是康德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个“己”字,都只在强调人的主观意愿的纯正,使一切行为本身从一开始就“出于义务”,而不是“合于义务”。“做买卖童叟无欺”,要“出于义务”,而不能仅仅理解为“合于义务”。其实,对人性、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理解,让我们确信要求“合于义务”要远好于对“出于义务”的要求。或者说,赚钱是对的,但要有制度和规则,使那些在行为上总是“合于规则”的人总能赚到钱,越“合规则”就越发财,而违反规则就一定让你人财两空。客观化的规则越强硬,越普遍,就越好。当然,规则总是人“出于义务”而制定的,一旦制定出来,就不管你的行为出于什么动机了,只管行为本身是否“合于规则”。做买卖你“童叟无欺”是不是出于义务,没有人管你;但时间长了,因为越合于规则就越能赚钱,“合于义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出于义务”。这就说明重要的是行为本身要合于规则,而这套规则又出于义务,慢慢就变成了对每个人而言的“出于义务”的习惯。

3.第(7)段中加点的词“义务”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义务”一词,有“在道德或伦理上的应尽责任”和“依照身份、地位或职业,由命令或习俗责成的工作、行为、服务或职务”之义。根据加点词所在句,“出于义务”是缘于“人的主观意愿的纯正”;而根据第一段的叙述,“主观意愿的纯正”即“动机上的善”。而“合于义务”,根据后文的阐述即为“合于制度、规则”。

答案:动机上的善的意图/动机上的善

拓展练习

练习一:2018年秋考《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对于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等,历来的哲学家和一般社会大众,无不认为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人为情感、情绪所使唤,即使是少得可怜的理性、理智,也只是居于被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真是可悯和可悲。

3.“境况”在文中具体指 的状况。(2分)

答案:情感控制理智、理智是情感之奴

练习二:2019嘉定区一模《微时代彪悍登场,无微不至还是集体迷失?

1最近的微博很给力。微小说比赛一把火点燃了网民们的创作激情,以至于主办方不得不顺应“民”意将投稿载止日延迟一周至124日;羽泉则借力微小说大赛吆喝起了自己的买卖,“微小说内容前面加上#羽泉卖歌#,将有幸你来点歌,我们当面唱歌给你听”;125日微直播首播就选中了同步直播国内人气最旺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动扰》;《微博日报》上,无论你想减肥,还是招聘、加薪,抑或爆料,八卦,甚至仅仅是“求关注”“求粉丝”,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号召……

2)所有“微 ”字头词语正在引领我们的生活,微时代正在来临,内容复制的速度如同单细胞分裂,它们无孔不入,润物无声,大到制造與论的工厂(如微博),小至生活的私家分享(如街旁、切客),微生活无处不在。

4.第(2)段加点词语“润物无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微现象悄然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练习三: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家园城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

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4.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4分)

答案:4段的“空间”是指(公共活动)场所:作用是便于人与人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第5段的“空间”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空地:作用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得到精神山的放松和愉悦,而不感到压抑与紧张。(每个要点个1分)

练习四:2009年秋考《专家与通人》

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是通人。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

⒈第⑴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答案: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法、方向和立场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087caa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24.html

《词语的含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