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发布时间:2013-03-13 17:22: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日常的琐事处处渗透着悠久的古文化

                                                  ---------读《礼记》有感

    时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行为,都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着,和谐顺畅地存在着。并不觉得在遵循某种规则,并不觉得在是在某个框架内活动。

    然而,近读《礼记》发现,我们时下的语言和行为,都是在延续着《礼记》的规范在活动。不得不让人对我们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出慨叹!屈指算来,《礼记》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这三千年,我们的日常行为,有的一直以《礼记》做出的规则为行为准绳。三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也曾有过干扰,和试图改变,但都是徒劳的。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大规模入侵,甚至主政(元,清),非但没有改变大汉民族,他们自己倒是被同化了。看看清朝皇帝们的书法,都写得很好啊,满族人和汉族人已经没有了明显区别,这就是例证。

    下面我们就看看日常琐事是怎样处处渗透着悠久的古文化的:

    (一)平时做家长的,都要求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或者比喻为: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在《礼记》曲礼上中就有要求: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尸:古代用活人扮作先祖形象以代先祖之神位,接受拜祭,此人即称为。齐:通古人祭祀前斋戒。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坐,就要像尸那样矜持庄重,站立,要像斋戒那样恭敬严肃。

    这就是古人要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二)平日外出,必定要见到很多陌生人,大街上,公交车上等公共场所,见到不同年龄的人,我们会很自然地称呼对方,大爷,问个路。”“老奶奶,您好。”“大叔,借个火。”“小妹妹,让让路。

    这都是很自然的话语,其实,这都是古代规定好了的。《礼记》曲礼上要求: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意思是说:比自己年长一倍的人,要像对待父辈一样来侍奉。比自己年长十岁的人,要像对待兄长一样来侍奉。比自己年长五岁的人,可与他并行而稍后一些。这就是规定了对待陌生人也要长幼有序。

    (三)平时我们去串门,进了院子,都会大声说:家里有人吗?或者“* * 在家吗?我们都知道,一声不响往屋里闯是不对的。

    这些规矩在《礼记》中也有规定。曲礼上将上堂,声必扬。意思是:你将要进别家屋子时,一定要发声示意。不可盲目闯入。

    (四)平日,如果到别人家做客,当发现主人不断地看手表,那就是要客人走了,做好起身告辞的准备。

    这在《礼记》中也有记载: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意思是说:在君子身边坐着,如果君子打哈欠,拿手杖,穿鞋子,看天色早晚,那你就应该请求辞别了。

    (五)平日家里待客,都讲究适度。无度的挥霍铺张,反而让客人觉得不好意思。作为我们普通的平民之家,来了近亲客人,弄几个小菜,小酌几杯便可。如果你无度的铺张,弄来了阳澄湖大闸蟹”“海龟鲍鱼鲨鱼翅等等,结果弄的客人不好意思了。

    古人讲究平平淡淡才是真。《礼记》礼器第十载: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意思是:表示尊敬并不一定穿上有文饰的衣裳,见到父辈没必要讲究仪容,真正的好玉石是不用雕琢的,最好的佳肴是不用佐料调和味道的。

    仅举几例,来说明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是来自悠久的古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e1a5dc195f312b3069a50d.html

《礼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