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古诗词诵读(教案)

发布时间:2020-02-26 07:14: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词诵读

1 采薇(节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把握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便是我国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我们常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就是指诗词曲这三种文学形式的巅峰时期分别在唐朝、宋朝、元朝。细心的同学可能会问,诗歌起源于哪个朝代?最早的诗人是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品味《采薇》中的一个经典片段,来感受我国最早的诗歌的魅力。(教师板书诗题:采薇。)

1.引导学生了解《诗经》。

预设:教师出示《诗经》简介,学生齐读,抓住重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其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其中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内容多歌颂祖先功业。

2.释题。

了解“薇”:薇菜,植物名,花紫红色,结长扁荚,其中有五六颗种子,可吃。

二、多样读诗,感悟诗韵

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需要注意的字音:雨(yù)(这里用作动词) 霏(fēi)

◆读准多音字的音:行(xínɡ)道迟迟 载(zài)渴载(zài)饥

2.教师范读,学生把握节奏。

节奏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师生共同评价。

4.学生齐读,在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

三、研读诗句,精读感悟

过渡: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诗经》这部最古老的诗歌总集的韵律美。如果我们能读懂诗句内容,就能穿越时空,欣赏诗歌中的美景,感受诗歌中的人物的心情了。

1.学生自读自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把读懂的诗句讲给同桌听。

(2)分组讨论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

译文示例: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没有人能够体会!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提示学生在表述时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

2.师生合作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这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里看出来的?(“杨柳依依。”)“依依”写出了杨柳怎样的特点?(写出了柳枝的婀娜姿态。)

(2)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去了哪里?

预设:教师补充介绍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这八句诗抒写了征夫当年出征和此时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

明确:“昔”字表明这是征夫回想当年出征的情景,所以“我”去了战场。

(3)此时,“我”的心情如何?(依依不舍。)从哪里体会到的?(从“杨柳依依”中体会到的,在古代有离别之时折柳送别的做法。)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征夫归来时的景象。)从哪里看出来的?(“今”。)

(2)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征夫归来的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3)“雨雪霏霏”是单纯写景吗?(不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征夫在征程中经受了许多磨难,还感受到征夫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的心情。)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1)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描绘的是征夫在漫漫的归途中遭遇险阻,行路艰难;再加上行囊匮乏,又渴又饥,更是雪上加霜。)

(2)此时,“我”的心情如何?(眼前的困境又加深了“我”的忧伤。)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这两句诗中哪个词语点明了“我”的心情?(“伤悲”。)

(2)你怎样理解这种心情?(征夫在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在漫天飞雪中返回故乡,无尽的相思和沉重的焦虑萦绕在心头,归途中的饥渴让他倍感孤独和伤感。)

四、总结全诗,背诵积累

1.教师总结。

小结:《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表现了征夫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读罢诗句,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2.学生背诵古诗,激发学习《诗经》中经典篇目的兴趣。

板书设计

2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进而把握古诗大意。

3.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送别》,激起学生学习送别诗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听完了《送别》这首歌,你们是否感受到友情的珍贵?是否感受到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学生自由发言。)其实,友情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歌。在古人眼里,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那么,在诗人王维眼里,友情是什么?与好友元二分别时他的感受如何呢?

2.导入新课,学生齐读诗题。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随诗人王维一起去阳关送别友人。(板书:送元二使安西。)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理解诗题,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理解诗题的含义。

明确:送,送别。

元二,名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是王维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送元二使安西,即送别好朋友元二出使安西。

(2)指名说一说王维的相关知识。

(3)介绍背景知识。

明确: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2.读准字音,理解重点字词。

(1)这首诗中有两个多音字,在朗读时要注意结合诗句读准字音。

[朝(zhāo)雨、更(ɡènɡ)]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

预设:这首诗中的“浥”和“尽”较难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明确:浥,湿润,沾湿。尽,喝完,喝尽。

3.反复朗读,读出诗味。

(1)学生先自读古诗,再听音频,对照比较,师生共同评议。

(2)根据评议的结果划分节奏。

明确朗读节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带着节奏朗读古诗,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4)学生分组朗读古诗,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有节奏、有韵味。

4.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明确: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请你再喝完一杯酒,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情

1.品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感受送别景。

(1)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预设:宋代大诗人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诗,说一说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生思考后交流。

明确:清晨一场小雨润湿尘土,尘土不再飞扬,到处是那么干净、清爽,空气是那么清新,天地是那么明朗。客舍外的一棵棵青翠的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绿得更加亮了,直晃人的眼。

过渡:渭城的景色真美啊!这样的良辰美景正适合王维和好友愉快地游玩,可他们却没有机会再赏美景,因为好友就要远去安西,王维的心中不免惆怅、难舍,景越优美,情越伤感。渭城里的景物众多,王维在这里为什么偏偏选了“柳”这一景物呢?

(3)学生齐读这两句诗,体会写“柳”的作用。

(4)教师介绍古代折柳送行的习俗。

明确:古代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表示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非常巧的是,柳树的“柳”跟“留下来”的“留”字音相近,表示停留的意思。可见,诗人王维把柳写得如此美,透露了其对好友的留恋之情。

(5)教师小结前两句诗的作用。

小结: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暗中酝酿送别的气氛。次句紧承首句,为送别布景设色。这两句诗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2.品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体会送别情。

过渡:在渭城早上的美景中,王维是怎样送别元二的?

(1)齐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①指名说说自己读诗句后想象到的画面。

②教师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你感受到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

(2)引导学生了解路途遥远,体会诗人的担忧。

预设:安西距渭城路途遥远,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的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3)教师创设情景导读,引导学生体会依依不舍之情。

师:朋友,还记得我们一起饮酒赋诗,纵马驰骋的快乐时光吗?可现在,我们就要分别了,怎不让人伤感呢?来,再饮一杯酒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朋友,你这一去,路途遥远,千山万水、千难万险都在等着你,你要保重啊。来,再饮一杯酒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朋友,我真舍不得你啊,出了阳关,谁陪你喝酒?谁陪你聊天?来,再饮一杯酒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朋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们就此分别吧。祝你马到成功,早日凯旋。来,再饮一杯酒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五年后就病逝了,在这期间,王维和元二是否重逢过,我们不得而知。现在,你理解了王维的依依不舍之情了吗?

(4)重点探究: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劝君更尽一杯酒”是眼前之景,“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想象元二西出阳关后无朋友做伴的情景,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线,扩大了古诗的内涵。

(5)教师小结后两句诗的作用。

小结:这两句诗由写景转入送别,诗人既不刻画饮酒的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酒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也是劝慰友人旅途珍重、一路顺风。一个“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饮了多杯,写出了诗人的盛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1.师生共唱《阳关三叠》,感受曲中深情。

2.再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渭城景色的清新明朗和诗人与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

板书设计

3 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背诵这首诗。

2.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领略古诗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感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如果把我国古代的诗人比作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杜甫必将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春夜喜雨》。

2.关于杜甫,你知道些什么?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对较出名的诗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此处引导学生回顾有关诗人杜甫的知识,一方面能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背景知识。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的感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的诗作。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读古诗的题目,理解诗题。

预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读了诗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从诗题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诗题中的关键字“喜”来理解其含义。

明确:“春夜喜雨”一方面点明了诗人写诗的时间(春夜)、描写的对象(雨),另一方面奠定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喜)。

2.练习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诗,读正确、读通顺。教师相机点拨。

教师点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qián)入夜,润(rùn)物/细无声。野径(jìnɡ)/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ɡ)/锦官城。

(2)指名读诗,师生共同评价。

预设:正确地朗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但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其中的丰富内涵却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诗人的内心世界更不是我们轻易可以触摸到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沉下心来,静静地读,细细地品。

3.齐读古诗,感悟诗意。

预设:这首诗意境开阔,以写景为主,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就基本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对于个别难理解的字词,可以在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由教师补充解释。

◆难词预设:

[知] 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潜] 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晓] 天刚亮的时候。

4.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朗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三、研读诗句,深入感悟

1.学生齐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明确:及时的好雨像知道时节似的,正当春天的时节就飘洒起来。

(2)思考:为什么说这场雨是“好雨”?从哪里可以看出它的“好”来?

①以农谚引出理解。农谚说:“春雨贵如油。”说明了春雨对于自然万物的重要性。

②教师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思考。

预设:结合背景资料可以理解为杜甫由于经历过旱灾,所以更懂得雨水的可贵。

2.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重点理解“潜”字,说说为什么用“潜”而不用“飘、洒、落”呢?体会古诗炼字的妙处。

(1)理解诗句的意思。

明确:细雨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着,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2)理解“潜”字。

预设:“潜”的学习要与“细无声”相结合:“潜”说明雨很细很小,很难让人察觉到。而且“潜”有“偷偷地,不想让人知道”的意思,说明春雨不想大张旗鼓,有心润物,无意讨好。所以它才选择了在夜晚,随风悄悄地来了。换成“飘、洒、落”等动词则显得太平淡,达不到这种效果。

过渡:寥寥二十字,既写出了春雨的及时与无私,又道出了作者对这场春雨的无限赞美与喜爱。 那第五和第六句诗又分别写了什么呢?

3.指名读“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理解诗句的意思,说一说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并想象画面。

预设:这两句诗是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非常具有画面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插图来展开想象。

明确:诗句的意思:田野与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停泊的小船上透出明亮的灯光。

描写的景物:“野径”“云”“江船”“火”。

(2)这两句诗写景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找出表明景物特点的字词——“黑”和“明”,这里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4.学生齐读“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预设: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诗句,明白诗句的意思;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这两句诗不是写实,而是诗人的猜想;最后重点理解“重”字,进一步体会古诗炼字的妙处。

(1)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明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一定满是红色的花瓣,成都的大街小巷必将是万紫千红的景象。

(2)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花重锦官城”的猜想?

预设:引导学生紧扣诗题中的“喜”字来理解诗人产生“花重锦官城”的猜想的原因。“喜”表明这“好雨”来得及时,况且“好雨”下了整整一夜,万物都得到了滋润,就会繁茂地滋长起来,最能代表春色的花,就会更加生机勃勃,而显得“重”了。

(3)体会“重”字好在哪里。

明确:“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滋润之后,锦官城内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诗人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四、感悟情感,背诵积累

1.见诗如见面,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示:杜甫同情人民,他创作的诗歌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他的诗多以普通百姓为主角,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时代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被称为“诗史”。

2.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一场春雨会让杜甫如此欣喜若狂。因为这场春雨带给诗人的是无限的希望,他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民而喜,大家说对吗?让我们带着欣喜之情再来读这首诗。

预设:学生练习朗读,把杜甫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读出来。

3.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同桌相互检查。

师: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读读、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这样,古典诗文将会在大家纯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丰富大家的语言积累。

板书设计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朗读、背诵全诗。

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主旨,体会本诗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3.领悟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品味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介作者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还记得吗?(学生回忆,自由表达。)看来大家对这些诗句都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歌咏春天景物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读诗题,你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早春”二字点明了季节;“呈”表明诗人写这首诗是送人的,并且交代了呈送的对象——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3.简介作者。

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背景知识。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学生把握节奏。

节奏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

3.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自学古诗,理解诗句的大意。

译文示例:长安街头蒙蒙的细雨润滑如酥,草色远远望去一片淡青,走近却看不到绿意。 早春的景色是一年中最美的,远胜过晚春的满城烟柳。

4.作者是怎样写早春景色的?

预设:首先明确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其次分析写法的具体运用——这首诗咏早春,诗人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早春的草色与春末的满城烟柳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给读者带来了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三、重点研读,赏析诗句

1.研读“天街小雨润如酥”。

(1)“天街小雨”有何特点?(滋润细腻。)诗人是怎样表现出这一特点的?(运用新颖、传神的比喻,“润如酥”把小雨比作酥油,生动地表现了其滋润细腻的特点。)

(2)这句诗中的“润”字用得很好,为什么?

明确:一个“润”字,写出了蒙蒙的细雨雨丝的轻细和柔和。“润”有滋润的意思,又有无声的隐含意思,表现出了在草色呈现之前,雨滋润小草而不被众人发现的原因。

2.研读“草色遥看近却无”。

(1)学生朗读诗句,展开想象,感受早春的小草的特点。

(2)怎样理解这句诗?

明确: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绘出了早春的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也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3.研读“最是一年春好处”。

朗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明确:这句诗直抒胸臆,赞美了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好的东西。

4.研读“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暮春时节。)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满”字写出了烟柳生长旺盛的特点,这是暮春时节才有的景致。)

(2)怎样理解“绝胜”?

预设:学生结合注释能理解“绝胜”是远远胜过的意思,诗人说早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色绝胜暮春“烟柳满皇都”的景致,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之情。

四、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预设:这首小诗,诗人只用寥寥数语就将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为远胜于暮春时节的“烟柳满皇都”的绝妙景致。刻画细腻,语言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以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5 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渔民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3.结合实际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锄禾》一诗,引出新课。

导语:同学们,大家对《锄禾》这首古诗还有印象吗?谁能背一背?(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原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了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的确,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首表现劳动人民艰苦生活的古诗。(教师板书诗题:江上渔者。)

二、理解诗题,初步感知

1.读诗题,理解诗题。

明确:“江上”点明了地点,“渔者”即打鱼的人,合起来就是“在江上打鱼的人”的意思。

2.简介作者。

范仲淹 (989—1052) 字希文,苏州南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喜好弹琴、读书,擅长创作诗词、散文。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其《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诵。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4.教师范读,提示易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节奏。

示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lú)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mò)/风波里。

5.指名朗读诗歌。

预设: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如果有读错的地方,帮忙指正。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句

1.解词连句知大意。

过渡: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老师补充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理解的字词圈画出来,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1)教师出示补充注释。

[往来] 来来往往。 [但] 只。 [美] 鲜美。

[一叶舟] 像树叶一样的小船。 [出没] 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 风浪。

(2)学生自由朗读诗句,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字词,说一说诗歌的主要意思。

示例: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喜爱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但是请你们看一看可怜的打鱼人吧,他正驾着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在波峰浪谷中出出进进,飘摇不定。

2.引导学生自由抒发自己对渔民的感受。

师:看到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你有什么感受?

生:渔民完全是为生活所迫,才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在江中打鱼的。

生: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鲈鱼捕捉不易,渔民的生活很艰辛。

生: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体现了世道的不公平。

3.教师小结。

小结:种地的农民劳动很辛苦,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的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

四、体会情感,背诵古诗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歌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但爱鲈鱼美”的江上人的规劝之意。

2.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明确:在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中,表达了诗人鲜明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6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采用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

导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离开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为了排解心中的思念之苦,往往把浓浓的乡思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诗歌中。今天,我们一起品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怀。

2.出示诗题,齐读诗题,释题。

预设:学生结合注释可以弄明白“瓜洲”其实是一个地名,理解诗题的难点在“泊”字上。“泊”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动词,是停泊的意思,应该读

“bó”。

明确:诗题的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瓜洲”,诗题既点明了事件,也点明了诗人观察的立足点。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王安石(102—1086) 字介甫,晚年号半山,谥号“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善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精辟精绝,有情韵深婉之作,也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古诗中多音字的读音。

提示:间(jiàn) 数(shù) 重(chónɡ) 还(huán)

3.引导学生把古诗读通顺,留意节奏。

节奏示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指名读,齐读。

预设:读古诗,我们不仅要把它读得准确、有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来。

5.引导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明确: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三、研读诗句,感悟诗情

1.学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结合诗意弄清楚“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点的位置关系。

预设:引导学生弄清楚“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点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揣摩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这样更容易弄清楚三者的位置关系。

明确:“瓜洲”是诗人所处的位置,在长江北岸;“京口”在长江南岸,与“瓜洲”隔着一条江遥遥相对;“钟山”是诗人的家乡,在长江南岸、“京口”西面。

(2)这两句诗哪一句是写诗人所见?诗人看见了什么?

明确:“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

(3)诗人由眼前所见之景想到了什么?

明确:“钟山只隔数重山”写的是诗人由眼前所见的京口与瓜洲只隔一条江想到家乡所在的钟山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

(4)你从“一水间”“只隔”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了解京口、瓜洲、钟山三地的实际距离并不如诗人所说的非常近,但是在诗人的心中,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水间”,钟山与瓜洲也“只隔数重山”,这就缩短了三地之间的心理距离,仿佛近在咫尺。从中能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及归心似箭的心情。

2.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

(1)如何理解“又”字。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诗意来感悟“又”字中蕴含的诗人企盼早日回到故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说一说从“绿”字中看到的景象。

示例: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多么美丽的江南春景啊!

(3)引导学生体会“绿”字的妙处。

预设:教师补充介绍——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炼字的妙处。

明确:“绿”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了出来,给人以动的感觉,用得绝妙。

3.学习“明月何时照我还”

过渡:家乡近在咫尺,但由于种种原因,诗人却不能回到家乡,这是多么难耐的情感啊!诗人远望天边的一轮明月不由地感慨——(学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

预设:理解这句诗前,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由“春风又绿江南岸”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出来的。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

(1)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2)引导学生说一说借写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四、升华情感,背诵积累

1.教师总结。

小结:人是故乡的美,水是故乡的甜,思乡之情像一首委婉而动人的诗,令人百读不厌;又像一个甜蜜而美好的梦,让人回味无穷。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也会离开家乡,也会有乡愁,到那时,一定更能理解王安石的那种“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无可奈何的心境。

2.熟读成诵,再次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板书设计

7 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题,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出诗题。

导语: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读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游园不值》。(教师板书诗题:游园不值。)

2.学生读诗题,理解诗题。

(1)学生齐读诗题。

(2)借助注释理解“不值”。(值,遇到。不值,没有遇到人。)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示例: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3.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去游园呢?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预设:《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

叶绍翁 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清逸,龙泉人,南宋中期诗人。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其诗长于绝句,写景尤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认认真真读两遍。

朗读难点预设:应怜/屐(jī)齿/印苍苔(tái),小扣/柴扉(fēi)/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指名读、比赛读、同桌之间检测读。

2.借助注释,和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

3.将学习成果和同学分享,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可补充,也可提出自己的疑惑。

三、研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习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学生汇报。

难理解的字词:[印] 本意指痕迹,本诗作动词用,踏坏。

[苍苔] 绿色的苔藓,丛生于人迹罕至的潮湿处。

诗意示例:大概是怜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青苔。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

(2)教师补充。

①词语释义。

[屐齿] 古人喜欢穿的皮面木底鞋叫木屐,后来传入日本。(出示图片。)木屐底下有两齿支撑,叫屐齿。雨天便于在泥上行走,以防滑倒。潮湿阴雨的南方,人们把木屐当雨鞋穿。明末清初,木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便鞋。叶绍翁穿着这样的鞋来游园,说明他很悠闲!

[苍苔] 绿色的苔藓。(出示图片。)生长的地方多为阴凉潮湿处,如背着太阳的台阶上,茂密的树丛中,潮湿的小河边,是一种生命力很旺盛的小植物。

[柴扉] 用木柴和树枝编成的门。(出示图片。)

②思考质疑。

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预设: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大概是因为园主人爱惜这里的景物,不想让我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里的青苔,所以不愿开门迎接我。

2.学习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学生汇报。

诗意示例: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2)教师补充。

[红杏] 早春二月开花,是一种很美丽的花。(出示图片。)

3.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

4.诗人来游园没有遇到园主人,却遇到了什么?(学生答:青苔和红杏。) 带着这份意外的喜悦再读一读诗歌吧。

四、深入诗境,感悟诗情

过渡:诗人游园所见的景物都很普通,却带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学生答: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如此迷人的春景怎能不惹人喜爱呢?

1.默读全诗,品一品诗中哪些字眼包含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春景的喜爱之情。

预设:学会读诗句,找出相关字眼,与同学交流讨论,再在班级汇报。

示例:(1)“怜”。有怜惜、舍不得之意,这里是诗人对园主人的猜想,体现出了诗人对园内春景的喜爱之情。(2)“印”。本意是痕迹,在诗中作动词用,有踏坏的意思。诗人不用“踏”,而用“印”,显示出了动作很轻柔、很小心,体现了诗人对苍苔的喜爱之情。(3)“扣”。“扣”字前加一个“小”字,同样显示出动作很轻,隐含着爱惜眼前的春景的意思。(4)“关、出”。“关”的结果是“关不住”“出墙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色满园”“春意盎然”,能让人感受到春天里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游园不值的心理变化。

预设:诗人满怀喜悦的心情去园中赏景,却因为没有遇到园主人不能进去,此时心情难免有些失望、扫兴;但当诗人无意间抬起头,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使诗人不由得发出感叹。

3.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寓意。

(1)学生交流这两句诗在写法上的特点。

明确: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联想,使读者受到哲理的启发。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示例:“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们必能冲破所有的束缚,蓬勃发展。

五、总结全诗,背诵积累

1.教师总结。

小结: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景中含情,景中寓理,这是叶绍翁的这首诗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2.朗读古诗,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3.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感受诗词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送别词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你们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了六年,即将告别小学生活,“毕业”“分别”这两个词离你们越来越近了。“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假如分别的日子明天就到来,面对同窗六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们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王观写的一首送别友人的词,去体会古人在送别朋友时的感受。

2.板书题目,齐读,解题。

预设:这是一首宋词,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是题目。

明确:“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在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鲍浩然,词人的朋友。之,去、到。浙东,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题目的意思是“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3.简介作者。

王观 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宋代词人。宋仁宗时中进士,曾作《扬州赋》,神宗阅后甚喜。其词才思新颖,用语巧妙,不落俗套。

二、初读词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生难字预设:卜(bǔ)算子鲍(bào)浩然

2.听音频范读,划分节奏。

节奏示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指名读,读流利,读出节奏,师生共同评价。

4.齐读,边读边思考诗词的大意。

三、再读词文,理解大意

1.学生读词的前两句,借助注释了解词中所写景物的特点。

预设:词的上阕描写的景物有“水”和“山”,水的特点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的特点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水和山的优美姿态。

2.学生读词的三四句,了解行人的去向。

预设:这两句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交代了行人的去向,这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理解这两句词的难点在“眉眼盈盈处”,学生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的上阕的意思。

示例:清澈的流水如眼波深情地顾盼,团簇的山峦似黛眉含愁地蹙聚。要问朋友你此行将去哪里?哦,是那青山簇拥间,秀水盈盈处。

4.学生自由朗读词的下阕,与同桌交流词的意思。

预设:词的下阕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来理解。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难,纠正理解不当之处。

5.学生展示交流结果,说说词的下阕的意思。

示例:才送走芬芳消歇的三月暮春,又要送你归去。如果回到江南赶上春光,千万要与春光住在一起。

四、精读赏析,品悟词情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学生齐读词句,根据对词句的理解,想象画面。

预设:引导学生用“‘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词中有画,读了这两句我仿佛看到了。”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

(2)指名说一说读了这两句词后的感受。

示例:词人运用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3)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写景的目的。

预设:“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这两句词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的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示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之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的山峦,也似乎是她紧蹙的眉峰。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有着深切的怀人的感情,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眉眼盈盈”。

预设:这是理解本首词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会局限于字面的含义,不能结合词句内容来深入理解,教师要重点点拨。

明确:“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紧承上文,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让人不禁联想到友人的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2)体会词人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同时也写了友人要见到的人。这样写极富有人情味,也暗示了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词人在这里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巧妙地表达出了惜别深情。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1)这两句词所写的内容与上阕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两句由写景转而叙事,正面点明送别。

(2)词人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朋友,此时,词人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词人连用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巧妙相连,言下之意春归人也归,将词人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指名读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词与下阕的前两句词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预设:这两句词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不写离别的愁苦,而写对远去的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明确:词人将心中愁苦之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的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祝福之意。

(2)理解“和春住”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对友人真诚的祝愿,希望友人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成人之美,替代了离别的依惜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

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背诵诗词,同桌相互检查。

2.引导学生搜集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词。

教学设计

9 浣溪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能背诵。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词意,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

3.感悟词中描写的精妙,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4.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导语:古诗有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江水东流不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的呢?让我们跟随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从中寻找答案。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解题。

明确: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3.简介作者。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皆有杰出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极大。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4.教师简单介绍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初读全词,整体感知

过渡: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一个鉴赏诗词的好方法。

1.学生自由朗读诗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奏。

节奏示例: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学生试着读出节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读懂词句的意思。

预设:同桌合作学习,一人读词句,另一人说出词句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疑难,实在解决不了的向老师请教。

词意示例: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溪水,松林间沙路上清净无泥,傍晚细雨中传来杜鹃的阵阵啼叫声。谁说人老不能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着奔流向西!不要再发“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5.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齐读本首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预设: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三、赏析词句,体悟情感

1.“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预设: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这是词前小序,点明了写作词的缘由;接着引导学生读一读,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指名读,抓取关键信息。

明确:交代地点——蕲水;交代事件——游清泉寺;简单介绍环境——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2)引导学生思考词前小序的作用。

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齐读词句,找出表明时间的字词,说一说词句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明确:“兰芽”一词点明了时间,春天里兰草发芽。

(2)齐读词句,圈出词句中的景物,说一说这两句词描绘了哪些画面?

明确:描绘了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这三幅画面。

(3)这些画面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兰草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浸在涨满水的小溪里;松林间的沙路一尘不染;黄昏时,潇潇细雨声中杜鹃在啼叫。

(4)反复朗读,说一说这些画面渲染出了一派怎样的春景?

明确:渲染出了一派爽人耳目、沁人心脾、优美洁净的春景。

(5)教师小结。

小结:词的上阕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虽只是写实景,却唤起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阕对人生的哲思。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指名读“谁道人生无再少”,说一说这个问句的类型及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词人以诘问引出自己的感慨,增强了气势。

(2)指名读“门前流水尚能西”,师生合作探究其含义。

预设:人们经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水流一般都是向东流。而兰溪的水偏偏逆向而行,水往西流。这让苏轼产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倒流,人生为什么不可以再年轻呢?人生之“再少”,这是说应该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

(3)齐读“休将白发唱黄鸡”,借助资料理解其含义。

①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理解“黄鸡”的意义。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

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白居易《醉歌(节选)》

●“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意思是说人是在黄鸡的叫声里,白天的流动中一天

天老去的。白居易借这两种常见的现象来感叹时光的无情与流逝。

②引导学生明白苏轼在这首词中是反用其意。

预设:“休将”即“不要用”的意思,表明了苏轼对“白发唱黄鸡”的态度。苏轼不同意白居易的话,认为人即使到了老年,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也不应该有颓废的心态。所以他说不要在年老时感叹时光的飞逝,这充分体现了苏轼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

小结:词的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苏轼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定,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精神,是苏轼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升华情感,背诵积累

1.总结、感悟,深化认识。

小结:苏轼旷达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感慨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也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启迪我们要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勇往直前。

2.背诵全词。

板书设计

10 清平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积累背诵。

2.发挥想象,理解词意,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导语:春天里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无限的希望,令人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因此古代诗文中有许许多多赞美春天的名篇。然而,春天却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面对逝去的美景,人们又情不自禁地发出惜春、惜时的感慨。今天,我们共同走进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惜春的。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了解词牌名。

明确:“清平乐(yuè)”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名曲,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命名,又名“清平乐令”,是小令的一种。

3.简介作者。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擅作散文、诗词,尤工书法。著有《山谷词》。

二、初读全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预设:学生借助课本上的注音准确认读“啭”,借助工具书读准“蔷薇”的读音。

2.学生听音频示范朗读,画出朗读节奏,通读全词。

节奏示例: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教师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4.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与同桌交流讨论。

词意示例: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5.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理清本首词的线索。

明确:线索——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无人能解)。

6.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词人是如何寻春的,体会词人惜春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赏析词句

1.自行寻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1)指名读词句,思考:词人发出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词的首句以疑问句对春的归去提出疑问:春天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连个踪影也没有?

(2)齐读词句,结合对词句的理解,分析这两句词运用的写作手法。

预设:“归”和“无行路”本是人的动作,词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寂寞”一词,体会词人抒发的情感。

提示:词人因春天消逝得无影无踪而感到寂寞,从中能体会到词人惜春、伤春之情。

(4)教师总结,板书。

思春(归何处)→惜春(无行路)

2.请人唤春——“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过渡:春天消逝得无影无踪,词人追寻之后“无行路”,词人是否放弃了呢?

(1)引导学生从“若”字认识到这两句词所描写的内容是词人的设想。

(2)这两句词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预设:这两句词紧承上文而来,继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人格化的手法赋予春天以生命。

(3)从词人“唤取归来同住”的行为中,你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感受到词人追求美好事物,希望春天归来的情感。

(4)教师总结,板书。

唤春(归来住)

3.询问黄鹂——“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1)指名读“春无踪迹谁知”,体会情感。

预设:“春无踪迹谁知”紧承上文而来,以反问句强调没有人能知道春天的去处。“春无踪迹”四个字铿锵有力,说得明明白白,也更令人惆怅、伤感和失望。

(2)词人为什么又去追问黄鹂?

预设:既然无人知道春天的踪迹,词人只好去询问和春天一同出现的黄鹂。因为词人想象着黄鹂应该知道春的消息。

(3)教师总结,板书。

问春(知踪迹)

4.无人能解——“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1)词人从黄鹂那里得到答案了吗?

预设:黄鹂用清脆婉转的歌声回答词人,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 留给词人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2)如何理解“因风吹过蔷薇”?

预设:这一句是对现实的描述——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3)结合整首词体会词人此时的心情。

预设:词人原本设想春天的踪迹也许黄鹂可以知道,然而嘤嘤鸟语,谁人能解?它不过也是自然中的一个生物而已,随着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到蔷薇花那边去了。于是春之踪迹终于无法找寻,而词人心头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4)教师总结,板书。

解春(蔷薇开)

四、体悟情感,背诵积累

1.反复诵读诗词,体会词人惜春的情感,与同桌自由交流。

预设:这是一首惜春词,上阕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阕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词人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e0639cc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9.html

《六下古诗词诵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