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发布时间:2019-08-20 02:45: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新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

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 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 303户、 1296,主要特产:山茶 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 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 石碧出口 8公里。 江西石城县 20公里, 江西瑞金市 67公里。 江西南昌市 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 路建设中, 完工后距离火车站 10公里左右。 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 --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 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 ---龙华峰、 ---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 3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 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 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 造成日夜温差悬殊, 干、 湿、 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 -3℃。年日 照总数达 1900小时, 相应湿度 81%, 平均年降雨量为 1633.6mm, 雨量时空分布不均, 一般中低 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 710~750毫米,水面蒸发 890毫米,无霜期 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 城有常住人口 63.6万多人,流动人口近 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 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 5

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 300~400,龙华峰 海拔 500米。最高东华山 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 多年生山油茶 3.5万亩。 黄连木 - 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 村有耕地 870多亩, 可开发利用 500亩。 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 水库资源 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非常适合发展养 殖业及种植业。 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 是亚热带特定 的生物气候形成的, 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 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 泥田土。 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 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 黄壤、 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 100%:电话,宽带、水 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 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 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 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 利。 当前, 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 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 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 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 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

+公司 +生产 +农户合作 +深加工 +市场销售 +服务; 场地规模化, 产品品牌化发展, 对吸纳周 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 政策优势。 海西建设大开发战 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 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6888, 农民人均纯收入 2574, 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 休闲娱乐功能滞后, 开发 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 农耕文化为前提, 以规划、 设计、 修建为手段, 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 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 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 把农业生产与旅 游观光结合起来, 讲求原汁原味”, 避免视角污染”, 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 生态系统、 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 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 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 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 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 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 , 尽力体现田园风光; 建设 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 建设 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 植园; 达到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 建设 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 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 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 和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 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 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 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 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 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 尽力达到 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 25亩人工水库工程,可以投放鱼、鸭、鹅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 网栏养殖, 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 另外建设 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 10亩山地养土 鸡区、 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 25亩的水库一 ,建造 200亩的栽植园, 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 改造 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 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在生态园区建造休闲宾馆一座,可以接待 200人左右,配套建设会议室、 ktv 、餐厅、茶座,包厢。土特产批零门店;小吃店;建标志性门庭 2,改造提升一条专职

旅游公路 3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 1公里;建停车场 2,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 落小路; 依托雷公山风景区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 修建休息亭, 架桥等安全设 施连成自然山水园。管理房、清理河道、简易码头,设置攀岩、速降、溜索、蹦极、素质拓 展、 野外生存、 帐篷野营、 模拟探险等项目。 旅游公厕、 保洁设施、 观景设施、 修复古建筑、 完善标识系统等。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 休息亭台、 一座游泳 池。

7、基础设施配套;规划 5000平方土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种养基地的 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耕作机械、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 能齐全,节能高效、 循环利用。 通过以生态农业园林的实施建设。 把寒谷建设成闽赣农特产 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农产品深加工;自创品牌,加工地瓜干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 生产、 销售辣椒干、 长豆角干等农产品原材料可以周边农户集体合同化生产专供出口及各全 国大型超市;

2、观光:一是风貌观。观赏闽赣省界武夷山脉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 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生态风光观看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 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 ,三是寻找古迹文化,看尽东华山、龙华峰的自然博大胸怀;红色革命遗址,世界客家祖 地文化博览。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3、休闲;泡温泉,游泳,垂钓,伐舟,享受自然给以轻松自在;

4、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 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 赏田园风光, 即增长见识, 又感受劳作。 5 购物。 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 规格不同的筐、 篮、 篓将生产的杂粮、 野菜、 蔬菜、 水果、 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 进行包装, 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6、品尝。品尝原生态的蔬菜和肉类美食,客家米酒,客家特色小吃,按照客家人习俗, 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客家的热情和饮食文化。

7、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 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 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 ,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

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 而且把旅游、 农业、 新农村建 设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了结构调整, 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 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 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 二、 三产业交叉渗透深, 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 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 和众多的家事活动、 传统文化、 风俗等无形资产, 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 中资金不足的矛盾, 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 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 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 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 1个就业 机会, 就能带来相关行业 5个就业机会 ,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 农业的多项、 多次增值, 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 找到 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 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 而且增强城乡交流, 加快观念更新、 提升 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 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 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 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 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 5, 投资约合人民币 5000-6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 年可创纯收 3000万元, 2年可收回成本。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预期最 佳高峰期年收入可达到— 5000万元。 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 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八、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示范,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客家文化建等 项目的支持力度, 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 招商引资。 采取联合、入股、贷款、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 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生态农业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县政府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 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建议经营者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并坚 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 者。

5、强化管理。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 规范开发。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安全卫生工作。 五是要搞好促销。六是要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xegeubpvse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c42950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ce.html

《最新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