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多媒体运用论文

发布时间:2013-08-22 19:43: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徐宏魁

要:多媒体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实际取得的教学效果显著。它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不过,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等一些误区,合理使用多媒体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课堂教学

人类社会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下面就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谈一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何为多媒体?

多媒体是什么?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它的概念,“它是融文本、图形、动画、影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强大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处理功能的一种媒介”[1]。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它,能够充分营造出符合学生视觉、听觉、思维特点的认知教学环境,使教学轻松简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心、脑等器官,使学生产生的认识更加深刻、记忆更加持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一)多媒体能够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环境。

现在的课堂教学早已抛弃过去那种全靠老师“满堂灌”、学生被“逼”着学的模式。如今对于一堂课成功与否的评价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出来,是否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只有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由于多媒体是融合文本、图形、动画、影像、声音等于一体的,它在课堂中投入使用后,更加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做到这一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利用音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必须依靠声音;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也必须依靠声音,它是进行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把录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册《9、二泉映月》这一课时,我就充分发挥了利用录音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势。在提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简单了解了华彦钧的坎坷人生后。我在课堂上首先播放《二泉映月》这首二胡名曲,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倾听,用心去感受华彦钧这位历经坎坷、饱经风霜的音乐家的内心世界。然后在音乐声中仔细默读课文后,再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都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最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了:“《二泉映月》饱含了阿炳饱经风霜、充满苦难与坎坷的一生,但他身残志坚,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伟大精神,更应该珍惜我们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用勤奋学习去回报这幸福的生活!最终这一堂课超出了预期的效果,而这正是得益于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了音频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为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影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像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方面,它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能够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只要把它应用得当,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19、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还较小,认知能力还比较差,他们是无法从字面上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台湾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因此必须利用他们好奇心特别强,在课堂中融入多媒体影像资料,才能把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便于他们记忆、理解的画面,让他们从直观形象上去感受蝴蝶谷的绚丽多彩。通过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那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蝴蝶聚集在一起的美,“使学生理解“色彩斑斓”在课文中的意思(即:蝴蝶数量多,一群群,而且颜色多,很鲜艳,所以就叫“色彩斑斓”)通过播放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的动态影像,让学生体会到“飞过、穿过、越过、赶到”这些动词的用法。”[3]这样本来枯燥乏味的书面文字,通过引导学生对静态和动态画面的观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把影视资料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影电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渠道之一,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它们,对它们非常熟悉,兴趣也异常浓厚,是学生最熟悉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它的优点是能够逼真的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形象结合生动直观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在某些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影视资料进行教学,也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4、开国大典》时,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查找相关的资料,在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电影《开国大典》相关片段,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刚看完的片段,说说自己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特别是当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回答:“骄傲、自豪”;有的回答:“受尽百年屈辱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有的回答:“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然后我再对这些发言进行概括和总结,使学生对答案感到非常熟悉和兴奋,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智慧的结晶。因此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的重难点。

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否被学生掌握、理解,也是评价一堂语文课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而多媒体把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象化和多样化的手法表现出来,能够把静态事物转化为动态事物、抽象事物转化为形象事物。这也符合心理学研究所表明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这一说法。[4]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各项因素的限制,课文中许多内容学生都无法直接看到,一旦我们借用多媒体把抽象变为直观,把教学情境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表象,为他们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跨越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多媒体演示,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语文课的每一篇课文内容都是多方面的、丰富的,都有难易和主次之分。以前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出于教学设备的匮乏,总是靠一张嘴去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总是“云里雾里”、“恍恍惚惚”,造成实际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教学目的达不到、课文重点仍存在、课文难点未克服。如果在教学中针对一些课文,适当的穿插一些图片,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八册《17、生命的壮歌》一课时,针对第二个小故事《生命桥》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是“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做桥墩的生命桥。”为此我设计了几张幻灯片,分段演示老羚羊从跃起直至下落的过程,并把他们的背部所运动的轨迹用红色线条勾勒出来,而年轻的羚羊正是踏在老羚羊的背部(红色曲线部分)才跳到了对岸而获得新生,老羚羊却壮烈牺牲。在演示幻灯片的基础上再加上我通俗的讲解,学生对这一个本文难点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

2、利用多媒体将静态画面与动态画面进行互换,帮助理解重难点。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编排有许多插图,它们的作用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但是篇幅有限,直观形象感不强,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转化为动态、动静互换,把抽象变为直观形象,以促进课堂教学。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八册《3、燕子》一课中有一句:“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在这里许多学生对于“横掠”这个词的意思总是感到难以理解。为此,我在上课时特意准备了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当讲到这一句时适时播放。这样一来把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都去参与到学习中,让它们引导学生通过自身观察和实践去发现、领会词语含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把课文中编排的插图由静态变为动态,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新的幻灯片,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师生互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幻灯片把课文编成故事进行演绎,把课文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以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把合适的课文改编成“课堂情景剧”,让学生来表演课文内容,把气氛沉闷的课堂变成生动活跃的剧场,让学生去充当演员、做观众,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突破了课文中的重难点。要使学生充分融入书中的角色,让表演获得成功,就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表演创造一定的氛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我在教学《景阳冈》这一课时,首先播放一首豪迈的《好汉歌》,使得课堂气氛首先被调动起来,学生异常兴奋、活跃,再带领大家观看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叮嘱大家注意武松打虎的动作和老虎攻击武松的动作。最后我选取两位模仿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分别扮演武松和老虎,把这一精彩片段表演给全班同学看。就这样,把本来是堂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变成了一场气氛热烈的表演剧,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强化了记忆,又使学生的表演模仿能力得到了锻炼,课文的重难点又不攻自破,从而使这堂课的教学超过了预期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学生不仅使他们能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要重点加强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在这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去认识事物的基础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一个人认识一切事物必须依靠观察能力,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把抽象事物转变为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分析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还以《台湾的蝴蝶谷》为例,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它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在教学中,我先用录像播放有关蝴蝶谷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1)蝴蝶谷的位置;(2)为什么把这些山谷叫蝴蝶谷;(3)从哪里可以看出蝴蝶谷聚会的蝴蝶特别多?蝴蝶谷究竟是怎样的热闹?”[5]通过观察后,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然后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从中体会出作者对事物是如何观察,描述的,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培养了学生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有了观察能力后,教师还要注重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勤于开动脑筋,自己通过思考问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小学语文第八册《7、人类的“老师》一课,“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收获。”[6]那么在教学中,我分别制作有关的动物和之对应的飞机、轮船、建筑等事物的幻灯片,并分别剪辑了它们各自运动中的视频。通过引导学生对幻灯片和视频进行观察,形象巧妙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相互之间的共同性,理解了“什么是仿生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概念。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3、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敢于展开丰富的联想,敢于创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之后,做为老师就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而由于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图像、文字、声音处理功能。因此在课堂适当运用它,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的去思考创新。

例如在教学第八册练习二的说说写写《受骗以后》时,针对这道题不仅是学生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我准备了多张幻灯片并配以音乐供学生观察,在说话前指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狐狸与乌鸦》的内容,并简要复习一下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一下乌鸦被骗后的“后悔”心情,再发挥合理的想象续编这个上当之后它们再次相遇的故事。我让学生先思考,再自己说或小组内相互说,最后选出代表讲给大家听。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局,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象、边讨论总结,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该避免一些误区。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带来的优势是独特的,犹如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设了一座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能够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环境,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但做为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用时却很难避免走入一些误区,本人结合自己吸取的教训,觉得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避免:

(一)避免多媒体是万能的,可以替代一切。

由于多媒体是把文本、图像、声音融合于一体,在课堂上使用时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声情并茂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许多任课教师觉得只要在课前把多媒体资料准备充分,上课只播放就行了,一切都依赖多媒体。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除了看课件资料,教师除了播放什么都没做。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学生还是“一头雾水”。这种状况大部分都是初次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老师容易出现。其实多媒体技术它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要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掌握,才能成为一个教学平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必须在熟悉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创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教师在使用这一平台时必须紧扣教材要求,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课堂上要避免学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观看多媒体资料上,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初始阶段,他们对身边一切新鲜的东西都感到好奇,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柄“双刃剑”,好处在于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坏处在于容易使学生兴奋过度,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之外的内容上了,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尤其是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学生转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三册《狼和小羊》时,就遇到了这一教训。我在课前花时间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剪辑狼和羊的视频制作了课件并配以音乐。课堂上我首先激起学生兴趣,引入课题,然后播放有关狼的视频。时间没有控制好,过长了一点,过度引起了学生的兴奋。但二年级学生毕竟是低年级的学生,有的学狼吼,有的学狼捕食,甚至有的学生唱到“狼爱上羊啊!并不荒唐……”结果不等到播放课件,教室里已经开了锅,弄的我好尴尬,只好草草收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这也是我至今铭刻于心的一个教训。因此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运用多媒体时,一定要注意调控好学生的情绪,千万不可让学生过度兴奋而忘乎所以。

(三)教师应该避免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完全地依赖多媒体。

多媒体的功能是强大的,在课堂中使用的效果是显著的,它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为此有些老师喜欢经常使用多媒体甚至每节课必用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时,在脑海形成了一种不使用多媒体就会觉得不是一堂好课的片面观点。这种片面的认识就是过分强调多媒体的巨大优势,而忽视了教师这一因素在课堂中应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师生互动并在课堂上进行情感交流,才能上好课。不能削弱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和授课艺术。如果只是简单的把图片、教材、教案等素材融合到多媒体课件中,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那样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就如同一个美丽而虚无的“肥皂泡”,不能够取得多大的实际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意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的关系。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把多媒体与传统手段融合好,提高授课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而千万不能一味以多媒体取代,抛弃传统教学手段。只有它们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做为一名基层教师,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停探索,掌握好这一新型技术,让多媒体这一绚丽多彩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为语文教学服务,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合格人才!

释:

[1]陈小艳:《今日科苑》,2008年20期,《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2]《小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五年级(下),73页;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2月第5

[3][5]《小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二年级(下),238页;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2月第4

[]刘丽娟:《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6]《小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四年级(下),84页;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2月第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fd4a2c844769eae009ed4a.html

《小学语文多媒体运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