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20-05-17 03:15: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 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二、字词书写

4 .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拟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逸。cháng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连于指间心上。

(1)拙                  (2)cháng          

5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qì(______)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zhēn(_______)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一笑,这是一种huò(______)达;处于jiǒng(______)境的时候能自嘲的一笑,这是一种智慧。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火车

许锋

①母亲也算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年轻时她就开始坐火车。

②母亲年轻时,市场还很死板。她生活的村庄周围百里,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可以想象,那时能够坐火车是多么的不容易。

③她可能一个人坐过。我所知道的是她带着两个孩子,从西部的一座小城上车,然后开始漫长的旅行。那时火车很慢,似乎站站都停。那时有卧铺,但她们只能坐在硬座上。那时两个孩子还小,不需要买票,但不买票也就意味着没有座位,一个座位坐三个人,那么,孩子们多时就得坐在母亲腿上。那时可能有方便食品,但孩子们从没有过什么奢望,母亲或许背着家乡特有的蒲扇那样大的饽饽。那时没有民工潮,但车厢里仍然满是人,母亲和孩子们蜷缩在车厢里,动弹不得。母亲的行程一点都不短。她需要带着孩子经过两天两夜先到达北京。

④北京站更大,人更多。母亲背着大包,一手牵一个孩子,去办中转签证。火车不是自家的,所以,从办完中转手续到重新登上列车,需要时间,那个时间有多长,不清楚。半天,8个小时,都有可能。在这段同样漫长的时间里,母亲要让孩子们吃饱饭,要让孩子们别把屎尿丢在裤裆里,要看好行李,更重要的,要看好孩子。孩子们很小,虽然不是非常调皮,从小地方到了大北京,心虚,但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只要稍微跑一跑,母亲就手足无措了。但是母亲最终还是背着大包,牵着孩子,登上了新的列车。

⑤列车开往北大荒。从首都到北大荒,同样是漫长的。同样,只有一个座位,人很多,孩子们闹。白天还好说,到了晚上,那么小的地方,如何睡得下三个人呢。尤其母亲晕车,非常晕车,一晕就吐,一吐就浑身无力,脸色蜡黄,脑袋像一罐糨糊。那时,她实在需要一张铺,哪怕睡那么一会会儿。但是没有。可她不敢对火车有丝毫的不满,她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人,谨慎地回答着列车员的问题,她还不能因为分神而使孩子们受到伤害。

⑥穿过漫长的黑夜,列车到达终点。足足一个礼拜的旅行,孩子们伸伸懒腰,就又有了精神。但对于母亲来说,那是颠簸,所以,她笑得很疲惫。

⑦后来,她老时,提起坐火车,她头皮都麻。除非万不得已,她是不会再坐火车的。她对火车有骨子里的惧怕。

⑧60岁时,她再一次上了火车。她带着三岁的孙子,就俩人。这时的母亲已经浑身是病,高血压、心绞痛,都是要命的病。她又没有手机。这一次的旅行需要36个小时。她是去另一座城市看望另一个孩子。在她以往坐火车的经历中,这是最短的一次。送她的孩子问,您行吗?她笑笑,没问题。孩子指着一大堆水果、罐头、面包说,一定要吃好。母亲说,行了,你们走吧。

⑨另一个孩子焦急地等待了36个小时后,母亲乘坐的列车到站了。孩子等旅客下得差不多了,进了车厢,拉开了包厢门,看见母亲正和孙子在上铺玩呢。母亲呵呵笑道,如今火车就是不一样,没晕车。细节是,在终点前的一个大站,母亲那个包厢的人都下车了。整个一个包厢,就祖孙俩。60岁的母亲抱着孙子上蹿下跳。

⑩从20多岁开始坐火车,母亲终于彻底地“放肆”了一回。

(选自《深圳特区报》2018年05月23日B03版)

6 . 通读全文,然后概括母亲“对火车有骨子里的惧怕”的原因。

7 . 第①自然段中说“母亲也算是个有见识的人”,请说说你对词语“也算是”的理解。

8 . 第⑨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凝练传神,请你赏析。

9 . 结合原文,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 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了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10 . 选文第一段开头“我”提的建议,表现了“我”是个怎样的人?

11 . 选文第一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 好处?

12 . “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一句中的“这种 风气”是指什么?

13 . 王选先生能一心一意地扶持年轻人,这表现了老一 代科学家怎样的精神?

14 . 文中画线的语句与下文中哪个句子相照应?

四、句子默写

15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但感别经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

(3)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4)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

(6)剧哉边海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8)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9)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峦之奇,古来共谈。《三峡》群山连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答谢中书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流见底”,而《与朱元思书》中富春江的山却是充满活力,“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乙)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①,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②者也。儒生不博览,犹为闭暗,况庸人无篇章之业③,不知是非,其为闭暗,甚矣!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④弥深,所见弥大。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

(注)①类,种类。②痈:毒疮,这里指失去嗅觉的鼻病。③篇章之业:指读书经历。④道:指先王之道。

16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犹为闭暗  

(4)其为闭暗,甚矣

17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8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

19 . 甲乙两文论述学习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六、综合性学习

20 . 2018年1月31日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152年后再遇“月全食”。请你借助图例,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月全食”形成的过程。

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_______

材料一 十一期间,湖北黄鹤楼景区推出优惠活动,游客背诵出《黄鹤楼》,可以免费领取价值60元的景区门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一时间书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文学名篇与亭台楼宇交相辉映。在现场,大家边排队边捧着书本和手机突击背诵。截止十月八日,共6000人通过背诵登上了黄鹤楼,好多家长特意带着孩子从外地赶来参加活动。通过背诵获得门票最年长者84岁,最年幼者才4岁。

材料二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被视为天上文曲星下凡,到他山东高密老家参观的已有上万人,莫言老家屋边的草、地里的菜,都给人揪了去,抠墙皮、挖砖块的也不少,据说是想沾沾莫言的“文气”。

21 . 《文苑》主编打算采用材料一发一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2 . 对材料2中人们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材料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文气究竟从何而来。(100字左右)

七、作文

23 . (一)话题作文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只有突破这些阻碍,才能不断成长。当我们不够自信时,要突破自卑的阻碍;当我们不够勇敢时,要突破怯懦的阻碍;当需要沟通、需要理解时,要突破隔阂的阻碍……

请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要面临或大或小,或轻易或艰难的选择,而艰难且正确的选择常常让我们成长得更快更好。当我们在勤奋与懒惰、真诚与虚伪、善良与丑恶、坚强与软弱,坚持与放弃等一对对矛盾中经历纠结、艰难的心路历程并最终做出正确选择时,我们的成长便已真实而扎实地进行了。

请以“________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请用“艰难”“明智”或“正确”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a9a15b0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c.html

《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