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原论文 - 以人为本

发布时间:2018-05-20 01:01: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以人为本——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社会发展观

n101201109

季静叶

论文摘要:以人为本是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进步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正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使这一科学理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演绎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彩篇章。执政为民的理念,亲民的形象,爱民的情怀,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提示我们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人民群众

1.马克思社会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标志,从人类的本质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条分外鲜明的红线。

2.马克思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的依据

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唯物史观从客体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也从主体的角度的回答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1、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因而,在唯物史观中,人也应该以主体的身份出现。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创立自己的新哲学的标志性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由此可见,从创立唯物史观起步始,对人类社会历史,马克思就非常强调要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和把握,并把这一点视作自己的新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正因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所以人们在思维中就应把人放在本位来把握,这样,以人为本就成为唯物史观的中心。如果不把人放在本位,那么,社会就变成了无主体的、失去了活生生的人的空壳。正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如实地把握了人是主体,要以人为本,所以它不仅是科学的、辩证的,而且具有崇高的价值观。2、人又是社会活动的客体。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但当人们去研究人是怎样在社会历史中活动时,人就成了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而且,人与人在交往时,也都是把对方当作客体来对待的,就是人们把自己当作主体、把他人当作客体的称谓。唯物史观中一系列概念、范畴,以及这些概念、范畴所反映的矛盾运动及其逻辑体系,都不是先验地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大脑之中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在社会历史中实在的人作为客体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科学抽象和概括。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时所说费尔巴哈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不仅被确立为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而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即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甚至被恩格斯作为唯物史观的同义语来使用了。列宁也说过唯物主义的社会学者把人与人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当做自己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个人的活动组成的。(《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1卷)。人作为科学客体的确立,人的客观必然性之揭示,很自然地就导致了对人们的活动规律的认识,即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3、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我们已经看到在唯物史观中,人是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而存在,是既包含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着客观规律性的,是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辩证统一。完整的人,在唯物史观中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是一个客体化了的主体,也就是说,当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时,他们是受着客观制约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规定性的主体,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这种客观规定性的范围内或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而他们的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唯一真正主体,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着历史的创造,同时也改变了自己。马克思恩格斯在预见未来理想社会时说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又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资本论》)。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言之无愧的。

②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得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民,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得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级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广大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在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和地位

关于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坚定地向人回归,走进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核心,它基于对人民利益的关切和人们多方面需求的满足,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继承了西方传统人道主义这一以的现实的利益、需要,作为理论出发点的思想,它关注民生,解决民困,强调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以人民的需要的满足与否为出发点,继承了西方传统人本主义这一将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视作满足人的需要和发展的前提的思想,将团结友善、关爱他人作为基本内容,更是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准确理解和把握什么是以人为本,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怎样实现以人为本,对于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端正发展方向,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成效至关重要。另有人认为,以人民为本是我们的价值观,从以非人的神物为本,到以人间的强势群体为本,再发展到以全体人民群众为本,从以实现人的某些片面需求为目的,到逐渐走向以社会和自然相互协调、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这里有一个人类以人为本价值观不断发展的逻辑所在,也是社会历史进步的逻辑所在。在我国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人为本的方针,为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指明了基本的价值导向,这就是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利益为本,以人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历史原则与党的宗旨高度结合的必然结论。其实,我们党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同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党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是指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主体来进行的,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中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人的全面发展的举措才刚刚起步。以人为本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基础,只有以此为原点才能迈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坚实步伐。因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面临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即人为什么要全面发展,有什么资格全面发展。这就涉及到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合法性奠基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消除异化和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本性要求与不可剥夺的权利;这种权利不仅基于人是世界之本,而且还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平等的关系,个体全面发展的理由就是全体人普遍发展的根据。马克思说: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做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平等……表明人的本质的统一、人的类意识和类行为、人和人的实际的同一(《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8)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普遍的权利和总体性概念, 以人为本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底线和基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 发展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贯彻以人为本是个巨大 的实践工程,当前我国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为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深入实践和具体落实,我国人民的全面素质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社会发展也必将出现新的腾飞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3年、1980.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a6cf10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0.html

《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原论文 - 以人为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