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县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2012-10-10 16:08: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二章 香河县自然资源条件

香河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东经116°51′117°12′,北纬39°45′39°51′。全境呈枫叶形,东西最长25.5公里,南北最宽23.5公里,总面积458平方公里。截止2001年末,全县共辖淑阳镇、安平镇、五百户镇、刘宋镇、安头屯镇、渠口镇、蒋辛屯镇、钳屯乡、钱旺村乡等9个乡镇,区内有安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与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国家级),总人口306585人,人口密度669.4/平方公里。

一、地理区位

香河县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京津唐地区中部,东与天津市宝坻县毗邻,南隔青龙湾河与天津武清县相望,西与北京市通州区为邻,北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接壤。全县距北京50公里,距天津60公里,拥有京沈高速公路京东河北第一出口,是香河县最大的区位优势。北京938路公交车直达香河,从县内半小时可达北京或天津市中心,一小时可达首都机场和天津新港。紧邻京津,吸纳两地因产业升级转移的产业、资金、技术与人才,发展互补型经济技术合作。

尽管县境内无铁路,构成对外联系的一大不足,但香河县发达的公路交通,使其与区内外的物资交流与经济联系仍然非常便利。京塘103国道在安平镇穿过县境西南部,连通京津;京沈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北部,并在蒋辛屯镇设有出口;通唐公路也横穿县境中部,经香河、渠口,连通北京通州区与天津宝坻、塘沽;夏安公路则纵贯县境西部,经蒋辛屯、香河、安平,连通廊坊、大厂、三河与蓟县等邻近县市。





二、历史沿革

1、概况

香河县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生息。春秋战国属燕。秦时隶属渔阳郡。西汉至隋隶属雍奴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雍奴县为武清县。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归辽。契丹会同元年(938年),此地置榷盐院,与武清划界分壤置县,因县城东南滨水,掬觉微香,故名香河,逐渐成为香河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58年香河并入宝坻县,1962年恢复香河县制,辖17个人民公社298个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共建413乡,辖300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1996年设72乡,辖300个行政村。

香河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至清,属顺天府。民国17年(1928年)隶河北省。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河北省通县专区、唐山专区、天津专区、廊坊地区。19883月,改属河北省廊坊市至今。

2、历史文化遗产

香河县城所在地淑阳镇西依京杭运河,北靠京秦驿路,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自元代起即设县筑城,城垣近方形。至明万历年间,城内已形成以观音阁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条主街的格局。规模较大的建筑有西街的衙署、文庙等。1933年后至建国前,频繁的战乱致使县城城垣、古建筑及庙宇等多被破坏。1951-1966年,城墙和城楼逐渐被拆除。现存文化遗产及文物古迹情况:

八户遗址:位于刘宋镇八户村西北,面积10万平方米。1986年出土的部分陶器确定为夏家店文化遗物。

五百户兴隆庄遗址:在兴隆庄村北300米处,面积1万平方米。现已发掘出绳纹砖等春秋战国和汉代文物。

渔阳院弹唱坡遗址:在东鲁口渔阳院村西。东临古窝头河。据传,此坡为过往船客娱乐场所,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遗物有铁斧、碎瓦片等。为辽宋时期遗物。

宣教寺后花台遗址:位于渠口镇宣教寺村西北。遗址东北300米处有运粮河古河道。遗址名后花台,为辽代萧太后运粮歇脚之处,原有花园、寝室。为辽宋时期古遗址。

仓头官坟遗址:位于梁家务乡苍头村西,潮白河的东河坡一带,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确定为战国至汉代墓葬遗址。

以上古遗址因无足够的资金,无力挖掘地下文物,周围环境也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安平事件谈判遗址:在香河中学礼堂。1946729日发生安平事件,国、共、美三方在此开会调停。1963年定为省级文物单位,19767月,在唐山地震中变为危房,1982年拆除。

文庙:又称孔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街路北县衙东侧,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所建,明清两代,曾数次修复。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县文化馆,现仅有正殿三间,其余均拆改。1999年县文体局两次维修,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险情,仍为危险建筑,大殿周围环境未做计划保护。

香河白果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香城屯村西北,雌雄异株,南北斜列,树龄近千年。

三、自然条件

香河县地处燕郊南麓,属洪积扇缘向冲积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受北运河与潮白河影响,全境为海河流域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9—15.9米,自然坡降1/3000。地形平坦利于房屋建造与道路建设,节省工程造价,利于城镇发展。同时,全县地处燕郊南麓强烈构造差异活动带,为京津地震重点监视区,城镇建设需按不同地震烈度要求设防。

香河县系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秋短夏长,冷暖干湿变化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1.3,年极端最高温40.2,极端最低温-27.4。年平均降水量616毫米,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大。年均日照时数2674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0%,太阳年总辐射128.7/平方厘米,年均风速2.7/秒,无霜期179天。总体而言,全县气候条件较优越,适于多种农作物与林果生长。

香河县四面环河,属海河水系。过境河流多,主要有北运河、潮白河、青龙湾河、引泃入潮河等,以及凤港碱河、窝头河、牛牧屯引河等季节性河道,但河道过水量并不多,一般年份,大部分河流干涸断流。此外,各河道水质均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一般矿化度0.539/升,PH值在7.58.7之间。

四、资源条件

2001年,香河全县土地总面积671289亩,其中,耕地41749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19%,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与交通用地占总面积的16.56%,未利用土地17717.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6%。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与人口增长,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耕地面积有日趋减少趋势,需制定合理的建设用地发展规划,严格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全县地上和地下水资源近期总量为18.46亿立方米,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268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年可用水总量为3725万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8962.15万立方米。这与全县近期年均1.2545亿立方米的用水量大体持平。随着工农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水量会有大幅增高,远期缺水量大,水资源将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的引进应慎重考虑,同时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

受第四纪沉积物覆盖,香河县金属矿藏较少,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也有限,但境内地热资源较为丰富。沿马家窝至西延寺断裂,和后马房至荆庄断裂深10002000米处,均可找到大量40—60热水,进一步勘测后可供城镇开发利用。

香河县自然条件好,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物资源丰富。全县适宜北方各类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为主,辅以小麦、荞麦、薯类、稻子、豆类等,而经济作物以蔬菜、棉花、芝麻为主,兼有瓜菜、烟叶、麻等。但全县畜禽产品较少,以牛、羊、猪,鸡、鸭、鹅为主,且多为农户家庭散养,尚未形成系统规模养殖。水产资源也不足,县境内河道均为行洪河道,难以发展养殖,而全县1000余个坑塘的养殖利用也较少,难以适应人民生活需要的提高。

香河县虽然缺乏自然风景资源,但位于安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下第一城以恢复明代北京城为基调,再现华夏古都,集天下景观大全,并已开发高尔夫球场,是京郊度假旅游的好处所。

香河县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40%以上。这些剩余劳动力,将成为城镇人口机械增长的主要来源。

2-1:香河县现有农田林网基本情况调查表(资料来源:香河园林局)

乡镇

名称 现有林带 缺株断带 需更新林带 林龄(%

长度

(公里) 其中 长度

(公里) 占林带

% 长度

(公里) 占林带

% 幼龄林

% 中龄林

% 成林(%

1

% 2

%

合计 1248 80 20 62.4 5 249.6 20 60 30 10

淑阳 196 80 20 9.8 5 39.2 20 60 30 10

安平 133 80 20 6.7 5 26.8 20 60 30 10

钳屯 130 80 20 6.5 5 26 20 60 30 10

五百户 154 80 20 7.7 5 30.8 20 60 30 10

刘宋 115 80 20 5.7 5 22.8 20 60 30 10

安头屯 79 80 20 4 5 16 20 60 30 10

钱旺 100 80 20 5 5 20 20 60 30 10

渠口 190 80 20 9.5 5 38 20 60 30 10

蒋辛屯 151 80 20 7.5 5 30 20 60 30 10

注:香河县幼龄林占60%,中龄林占30%,成熟林占10%



第三章 香河县城历次规划回顾

香河县自解放以来曾编制两次县城总体规划。

一、1984年版县城总体规划(1984—2000

1、城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香河城市建设在19501960年代,因缺乏规划,城市建设无序,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经济发展很快,为有效指导下一步的县城建设,为城市的改造和新区的发展确立明确目标,1984年,县城建设领导小组和规划领导小组成立,10月编制完成了第一版《香河县县城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期限至2000年,近期规划到1990年。

2、规划要点

1)城镇性质

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以发展轻工、外贸出口加工为主体的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多功能新型城镇。

2)城市人口规模

1983年,县城总人口172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22人,亦工亦农、中学生、个体户3908人,城区内农业人口5468人。

规划确定,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机械增长率为8%,县城人口1990年发展到20226人。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8‰,机械增长率9%2000年县城人口规模为26337人。

3)城市用地规模

县城建成区面积,现状为2.41平方公里,人均占地140平方米;

规划近期(1990年)县城建成区为2.44平方公里,人均120平方米;

远期(2000年)县城建成区为2.9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

4)功能分区

根据规划,香河县城建设以改造老城为主,城区布局可分为六个功能分区。

工业区:布置在县城东部,维持县城原有沿通唐公路两侧布局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商业区:结合老城改造,将县政府西废坑塘进行改造;将淑阳大街、香宋路两侧三角地辟为市场;沿淑阳大街、迎宾路两侧发展商贸服务;迁出城区中原有的大牲畜市场。

行政区:分为两个区布置。一是沿府前街两侧向东发展,二是在永明路南段进行布置。

文化区:文化区以老城工人俱乐部、文化馆为中心,由县城中部向西部发展。

卫生区:布置在离闹市区较远的康宁路南部西侧。

生活区:早期于一环路南侧建家属楼4万余平方米,南台村北侧建职工住宅9000平方米。

5)道路交通

城市中主要道路原已建成柏油路面,但由于按公路设计,与地面标高设计不统一,排水不利,且道路狭窄,人车混行,交通时有堵塞。因此道路规划重点在于结合现状,采取拓宽、取直、新建、降低路面等措施,规划建设主干道8条,总长13380米。淑阳大街、府前街、迎宾路、康宁路红线宽度24米,香宋路红线宽度22米,安福路红线宽度20米,新开街红线宽度36米,新华大街红线宽度40米。为适应经济发展,拟修建环城路,与香宋路、香五路、香钳路、香安路、香大路连通,形成一个完整道路系统。

6)市政基础设施

规划建议打深井一眼,建100吨水塔一座,增设供水管解决供水问题。

采取分区排水,规划期内增设排水管线12000米,同时疏通西护城河现存段及北排干渠,解决下游排水堵塞问题。

3、评价

1984年总体规划是香河县城的第一版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梳理城区的内部结构,试图创造一个比较合理的功能布局,并完善香河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保证城区未来发展过程中空间布局的合理。

但此次规划在城市功能布局结构上还是比较迁就现状,城区居住布局的结构并不明确,规划的预测较为保守。实施总体规划以来,县城建设发展迅速,至1989年底县城人口已增至21554人,占地面积增至3平方公里,比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规划的发展用地有所突破。

根据县城发展的需要,经县政府批准199011月城市规划区面积调整至10.2平方公里,1993年再次扩展城市规划区,新增河南止务、河北止务、前小屯、后小屯、赵庄、前店子、前套、后套、计庄子,城区面积扩大到1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原来的2.7万增加到3.5万。但是这两次调整均未经过法定程序批准。

二、1994年版县城总体规划(1994—2010

1994年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城市规划区包括当时淑阳镇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区,金辛庄乡全部、钳屯乡草寺、雀林院、西刘庄、东延寺、西延寺、赵屯、池屯,大罗屯乡的河北止务、河南止务、前小屯、后小屯、姬家止务、宋家止务、王家止务、孙家止务、赵庄,面积约44.36平方公里。

1、城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用地分散,功能布局混乱,发展方向不明确;

2)道路系统不完善,通行能力较差;

3)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对县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公共绿地、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缺乏。

2、规划要点

1)县城性质

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以发展轻工和对外出口加工业为主,并积极发展建筑业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小城市。

2)城市人口规模

1993年底,城区现状人口4.1万(总体规划范围内的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非农业人口1.8万人,流动人口4000人。规划确定人口自然增长近期取8‰,远期取8‰,机械增长近期取46‰,远期取42‰。采用综合平衡计算法,城区人口近期为5.9万人,远期为9.6万人,为保留一定的弹性,近期规划人口按6.5万人控制,远期规划人口按10万人控制。

3)城市用地规模

远期城市建设总用地1064.5公顷,人均占地106平方米。

4)县城用地发展方向

城区内北部有潮白河流过,成为城区发展的自然门槛,限制了城区向北、向东发展。考虑到安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必将对城区形成一个极向引力效应,因此,规划确定城区远期用地发展方向在现状基础上以向西、向南发展为主,适当向东发展。

5)县城总体布局

县城规划以新开街和迎宾路为城市主轴线。站西路作为城区西部主轴线。东南部布置工业区;靠近对外交通用地布置仓储;公共设施形成以市中心为中心的多核分散式布局;居住区呈组团式发展;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6)道路交通

根据总体布局,形成五横六纵加一环的路网系统。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其它道路,由主干道和次干道构成城市路网骨架,便捷联系城市的各主要功能区。规划道路干道网间距400-700米,主干道红线宽度30-60米,次干道红线宽度25-30米,支路红线控制宽度15-20米。规划道路用地160公顷,干道网密度为3.96公里/平方公里。在当时总工会以南建成市中心广场一处。

3、简要评价

这一版总规对香河近几年的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按照这个规划香河建设了绣水街,扩建了新开大街,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对城市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这版规划由于当时京沈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开始,规划对京沈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可能的影响分析不够,因此在产业布局方面对城市比邻北京,利用交通优势,可能带来的影响考虑有些不足,特别是发展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用地没有仔细考虑(如家具城选址),使这些主要产业的布局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了不必要的矛盾。

城市对潮白河利用的考虑也有些欠缺,导致城区道路路网与整个水系的关系处理不好。



第四章 香河县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一、发展基础

九五期间(1996—2000年),香河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增长。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5.83亿元,年均递增1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839元,年均递增16.1%;一、二、三产业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95724;财政收入1.6123亿元,年均递增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76元。不断增长的地方经济实力,为城镇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证。

香河县城所在地淑阳镇已连续5年跻身于河北省百强乡镇之列,连续多年占据廊坊市所辖镇第二名。

近年来,香河县重点建设了县城新开大街、新华大街、府前街、迎宾路,新建了京沈高速公路引线、夏安公路、双安公路、国安公路等一批高等级公路,通唐公路的扩线改建工程也正在进行中,加之香三路(香河至三河)、香宋路(香河至刘宋)、香务路(香河至河西务)、香五路(香河至五百户)等县级公路,以及各乡镇之间的公路,全县区内外交通便利,利于城镇体系的空间网络联系。

香河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步伐也较快。2000年末,全县共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9所,小学84所,农职中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学率均为100%。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为科教兴县奠定了基础。而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有力提升了城镇社会服务事业的供给水平。



二、发展优势

香河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条件便捷,具有实现国民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优越条件:

1、香河位居北京、天津之间,地处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环京津、环渤海湾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与相对发达的京津城市工业相比较,香河尚属典型的乡村农业区域,而地缘的邻接、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则便于这种城乡之间互补型经济技术合作的快速发展,香河县具有吸纳两地产业、资金、技术与人才的地理和经济区位优势。

2、在吴良镛教授完成的大北京规划——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中,提出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将以北京、天津两市为双核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周边的廊坊、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以及石家庄等大、中城市,从而达到疏解大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建设世界大城市的宏伟战略。香河紧邻北京,地处北京、天津的区域发展主轴线上,属于规划中的两大三角形区域之一——京津唐三角形地区地理中心区域。作为距离京津最近的小城镇之一,香河将是京、津,尤其是北京人口、产业调整转移的重要区域之一,应利用已有的产业技术基础与资源优势,发展京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运动休闲旅游区,和高技术产业研发孵化基地和辐射基地。

3、目前,河北省城镇化的总体水平比较低,滞后于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巨大,城市就业岗位不足,城市吸纳能力较差;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小城镇城市化质量低。因此,进一步推进河北省城市化进程显的十分迫切和重要。河北省确定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任务为:

1)依托京津,进一步强化石、唐、邯三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突出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

2)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及县城,有选择的发展建制镇,提高小城镇城镇化质量,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多中心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基本形成省域三个二级城市经济区框架;即环京津城市经济区、冀中城市经济区和冀南城市经济区。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多中心城镇体系,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4)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吸纳能力、带动能力和经济辐射能力,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集聚机制和政策环境。

因此,香河作为河北省紧邻京津地区的小城镇,无疑在河北省新的一轮推进城镇化的战略中将以其区位、产业、交通等方面的优势起到积极的作用。

4、香河是廊坊市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廊坊市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199511月完成的廊坊市城镇体系规划(未经过审批),将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分为南、北两片,北片一市两县单成一体,包括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和香河县,镶嵌在京津两市之间;南片一市四县一区,包括霸州市、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和安次区。霸州市与三河市分别是南、北片区的经济中心。但北片区与廊坊市其它地区没有空间邻接关系,完全被包围在京津两市之间,成为河北省的飞地。与三河市经济地理区位同样优越的香河县,其社会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将有利于增强北片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从而有力地保障廊坊城镇的高速稳定发展。

2001年《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城镇体系建设的空间结构中,廊坊市未来将有一新的发展思路,即构筑一中心两翼六个城镇群的城镇体系格局,争取将香河、文安建成县级市。

一中心为廊坊市区,即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翼为三河市、霸州市,六个城镇群为京哈夏安线城镇群、京开京九线城镇带、津保线城镇群带、廊大线城镇带、津保南线城镇群、廊霸线城镇群。

香河县的淑阳镇、安平、蒋辛屯均是京哈夏安线城镇群上的城镇,廊坊十五计划提出这条轴线上的城镇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龙头,开发利用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区域,以假日经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北三县京津后花园的城镇群。这样,香河安平的天下第一城、淑阳镇的家具批发展销城未来在这一地区都将显示较强的活力。

5、香河全县境内外交通顺畅发达,京塘103国道、京沈高速公路、通唐公路、夏安公路等高等级公路使其区内外的物资交流与经济联系非常便利。先进便捷的通讯网络,充足的电力供应,齐全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更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6、香河现有经济基础与京津地区的互补性很强,具有广阔的投资领域和良好的合作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观光农业、运动休闲度假旅游,以及家具、钣金、印刷与电子等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定规模。

三、发展挑战

尽管香河具有很多优越的发展条件,但其中不少还只是潜在的优势,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还必须经过一个竞争的过程。与邻近的三河、大厂两地相比,三个市县的区情相似,属同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香河要在未来获得一定的发展优势,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在本次总体规划中,选择的对策必然要应有所针对。

1、三河建市已有一定时间,经济基础好,已被规划为廊坊市域北片区的中心城市,其辖内的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长安街中轴线,距离北京市区更近,各项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对此,香河县一方面应积极谋划撤县建市,壮大经济规模,取得与三河市同等的社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与经济决策权;另一方面,县内的安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应避免与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类同,应积极发挥该区的环境质量优势,积极发展无污染的产业,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

2、尽管作为京郊后花园,香河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相比另一个后花园”——三河市而言,其蔬菜、花卉、水果、畜禽等生产基地的规模略显不足,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因此,全县应依托双安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以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等项目入区为契机,大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基地建设,坚持科技指导,上规模、上档次、上品牌。

总而言之,本区域内的很多城市都自觉意识到,要壮大自己的经济,需要走同京津经济互补的道路,但是究竟在哪些方面互补,还需要客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客观把握市场的走向,在竞争中寻求广泛合作,以达到区域发展的高度协调。

四、发展战略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今后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与迄今实现的总体小康相比,今后的全面小康意味着不仅仅是更为宽裕的生活,还有更加平等的收入分配,即更高水平、更全面和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所谓高水平,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达到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这就要求在今后的20年里,GDP年均增长7.2%,基本实现工业化。

根据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廊坊市相关发展规划的要求,香河县在未来20年内要达到廊坊市的平均水平,就要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力争到2007年翻一番,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实现第三个翻番,经济总量更加壮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20年可达到8000美元左右;

第二,建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020年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总产值比重达到90%,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4%

第三,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5%2020年达到61%

第四,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到2020年高中以上受教育人数占总人数的50%,每万员职工中科技人员达到600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米,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战略任务

结合香河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未来全县实现国民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主要包括实施六业富民,优化第一产业;推进五业强县,提高第二产业;开发休闲旅游,发展第三产业;

2)实施项目带动,加快两区一出口建设;

3)加快城市建设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4)发展高新技术,推动科技进步;

5)深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6)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公民素质。

3、产业调整目标

近年来,香河县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立足于服务京津、依托京津,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逐步加快产业化进程,重点构建了三条产业发展线:

一是构建农副产品的供给线。围绕京津的需求,建设蔬菜、花卉、水果、畜禽基地,形成了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二是构建生产要素的接收线。几年来,引进京津资金11亿元,高职人才78名,高新技术近百项,有近千家企业与京津有密切的协作关系,使香河成为京津生产要素的重要扩散基地;

三是构建京津旅游的延伸线。以"天下第一城"为龙头,重点发展综合娱乐、休闲度假场所、观赏农业,吸引了大批京津游客,带动了全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未来香河县产业发展应强调:

1)农业:大力推动全县农业调品种、调产业、调布局,扩大经济作物比例,集中发展设施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业、精品农业、创汇农业、旅游观光农业;重点扶持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优质瓜果种植业、花卉、养猪、养鸭、养鸡等主导产业;进一步扩大林业面积,搞好沿河、沿路、沿堤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大力培植和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龙头经济组织,促进农、工、贸一体化,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2)工业:组织实施质量兴县、名牌兴企战略,推动企业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突出抓好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管理素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规模型骨干企业和特色产业;着力扶持发展家具制造、机械钣金、印刷包装、工艺美术和电子等五大产业。

3)休闲旅游业:加快天下第一城高尔夫球场建设,完善以一城为中心的京郊休闲度假娱乐区;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园区配套建设,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加强以国家、国安足球训练基地为中心的运动休闲区的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及各大体育俱乐部的集训基地和各种比赛场馆;加快开发地热资源,建设温泉疗养区。

4)市场建设:以网络化、规范化、多功能化为发展方向,加快现有各类市场建设,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完善市场功能;重点抓好香河绿源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李庄蔬菜批发市场、建材市场、家具批发市场、刘宋综合市场等市场的改扩建和功能完善工作;加快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处市场区的建设。

4、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和产业(部门)结构调整目标预测如下:

12005—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率保持在11%左右,2010年的GDP112.7亿元;2010—2020年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率为10%2020年的GDP可达到291.8亿元。

2)到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290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11%左右;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060元,相当于3500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7%左右;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2110元,相当于8000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10%左右;

3)财政收入到2005年达到3.1亿元,年均递增14%2010年达到7.7亿元,年均递增20%2020年达到28.5亿元,年均递增14%

42005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5730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25236;考虑到未来香河县将继续作为首都后花园和绿色食品基地,一产的发展仍然占到重要的位置,故到2020年一产在三产中的比重应高于廊坊市的平均水平,三产比例为104644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2005年达到15.4亿美元,年均递增12%2010年达到23.7亿美元,年均递增9%2020年达到38.6亿美元,年均递增5%

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05年为9610元,年均递增8%2010年为14500元,年均递增8.6%2020年为31340元,年均递增8%

7)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到2005年为5320元,年均递增6%2010年为8570元,年均递增10%2020年达到22230元,年均递增10%

8)城镇化水平到2005年为40%2010年达到45%2020年达到61%

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





第五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县域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1、基本特征

截止2001年末,香河县总人口306585人。

5-12001年香河全县各乡镇人口统计(2001年底)

乡镇名称 总人口

(人) 农业人口

(人) 非农业人口

(人)

合计 306585 270502 36083

淑阳镇 64899 37252 27467

安平镇 20716 19670 1046

五百户镇 37458 36156 1302

刘宋镇 35538 34143 1395

安头屯镇 26926 26114 812

渠口镇 48214 46624 1590

蒋辛屯镇 28115 27161 954

钳屯乡 20862 20210 652

钱旺村乡 23857 23172 685

1)性别比例与年龄构成

2002年,根据香河县公安局提供的县域男性人口为153152人,女性人口为153107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从人口年龄构成看,人口集中比较多的几部分主要为:

11—20岁:65231人,

31—50岁:94934人,

其中,36-40岁年龄段的人口最多,大约为33530人。由此,可以发现香河县接受基础教育的人群较多,对初中、中学的需求依然较大,同时由于31-50岁的人口较多,对就业的岗位的需求也会很大。

2)劳动力构成

2001年,本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34427人,其中农业劳动力71772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55%

2001年国有单位年末职工数为12664人,集体所有制单位年末职工数2423人。

香河县劳动力构成已开始由原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占主导向从事二、三产业转化。

5-2:农村劳动力构成情况(单位:人)

乡镇名称 总劳动力 在总劳动力合计中

农业劳动力 工业劳动力 建筑业劳动力 交通运输业劳动力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劳动力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劳动力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劳动力 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劳动力 金融保险业劳动力 其他非农业劳动力

合计 134226 72390 25933 14244 5127 10757 1196 574 462 427 3056

淑阳 19184 6337 4339 1548 1290 4970 221 40 84 56 299

安平 12448 6033 3800 758 351 1247 81 2 16 31 129

五百户 17270 12999 1228 1302 288 516 215 128 64 83 447

刘宋 14786 5013 4141 3258 420 1356 138 86 52 25 297

安头屯 12474 8975 1099 1630 283 162 98 25 23 42 137

渠口 22246 13701 3317 2098 866 845 127 146 92 96 958

蒋辛屯 12411 8171 1797 1243 199 206 169 76 64 56 430

钳屯 10457 6600 1350 1260 410 420 74 55 26 21 241

钱旺村 12950 4561 4922 1147 1020 1035 73 16 41 17 118

(资料来源香河县统计局:香河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2000

3)户籍构成

2001年县域非农人口36083人,占总人口的11.77%,农业人口270502人,占总人口的88.23%

4)空间分布

2001年底,香河县总人口为306585人,全县国土面积为458平方公里,人口平均密度为669/平方公里。其中淑阳镇的人口密度最大,达到966/平方公里。

香河县镇区人口分布除淑阳镇和安平镇以外,各乡镇的镇区人口占总人口相对比例均不超过20%

5-3:香河各乡镇人口与土地状况统计表

乡镇名称 总人口

(人)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合计 306585 458.00 669

淑阳镇 64899 67.20 966

安平镇 20716 33.00 628

五百户镇 37458 61.47 609

刘宋镇 35538 62.97 564

安头屯镇 26926 46.11 584

渠口镇 48214 65.92 731

蒋辛屯镇 28115 55.66 505

钳屯乡 20862 31.00 673

钱旺村乡 23857 34.67 688

2、县域人口发展演变

1)自然增长状况:

51:香河县城历年年末总人口变化曲线图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

5-4:香河县域历年人口变化统计表

年份

(年) 期末总人口

(人) 非农业人口

(万人) 自然增长人数

(人)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1978 246902 0.9 2153 14.15 8.72

1979 247295 1.0 2050 14.56 8.29

1980 248210 1.0 1877 10.43 6.69

1981 250019 1.2 3420 19.00 13.40

1982 253805 1.4 2542 17.25 10.16

1983 255906 1.5 2039 15.12 8.09

1984 259009 1.5 2469 16.23 9.59

1985 262139 1.6 2749 17.25 11.59

1986 265825 1.7 3060 17.85 11.59

1987 272358 1.8 3154 17.69 11.72

1988 277061 2.0 3468 19.74 12.62

1989 283997 2.1 2990 16.74 10.66

1990 296104 2.2 2938 16.47 10.12

1991 298397 2.2 2452 14.11 8.25

1992 301092 2.4 1417 11.05 4.91

1993 303170 2.4 1069 10.26 3.54

1994 304855 2.7 405 8.05 1.34

1995 306209 2.8 297 7.87 0.97

1996 307663 3.0 395 8.30 1.29

1997 309802 3.1 208 7.68 0.68

1998 311828 3.2 429 7.63 1.38

1999 313918 3.3 336 7.18 1.07

2000 306216 3.4 366 7.45 1.17

2001 306585 3.6 487 7.47 1.21

(资料来源:香河县计生委,香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

1978—2001年香河县域人口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县域人口近年来增长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期,香河县域人口经历了高速增长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左右,其中1981年为13.40‰1988年为12.62‰,是近20多年来生育高峰期的两个峰值。

1994年至今,人口自然增长开始逐年下降,一直维持在2‰以内。个别年份,个别乡镇甚至连续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2)机械增长状况:



52:香河全县历年人口机械增长变化图

1991年至2000年香河县域人口机械增长状况分析得出,近10年香河县域人口的机械增长非常少,除1992年有1219人外,其他年份多则只有三四百人,有6个年份还出现负增长。

5-5:香河全县历年人口机械增长统计表(1991-2000

全县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迁入 省内 1896 3728 2081 3681 2580 2815 2671 1962 2351 3033

省外 356 1142 928 1017 801 1054 1349 812 706 1096

迁出 省内 1739 2872 2391 3381 2651 3312 3105 2310 2780 2941

省外 840 779 859 947 630 676 917 626 547 758

历年总人口(万人) 29.8 30.1 30.3 30.5 30.6 30.8 31.0 31.2 31.4 30.6

人口机械增长数目(人) -327 1219 -241 370 100 -119 -2 -162 -270 430

机械增长率( -1.10 4.07 -0.80 1.22 0.33 -0.39 -0.01 -0.52 -0.86 1.39

(资料来源:香河县公安局)

3)香河县域人口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香河县域人口变化具有如下特征:

县域人口变动以自然增长为主,户籍机械增长变动相对很小。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降低的趋势。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香河县人口高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一直在10‰左右,但1994年至今,县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控制在2‰以内。



(二)、县域人口规模预测

本次人口预测采用综合分析法,该方法是根据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来推算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香河县在经历了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期的人口高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10‰左右)之后,从1994年至今,人口自然增长一直维持在2‰以内。截止2001年末,香河县总人口306585人,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及香河县实际情况,以及《香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本次规划确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近期控制为3‰以下,远期控制为2‰以下。

按过去10年(1991—2000年)香河县人口迁入、迁出的实际情况,机械增长率几乎为零,如果按这个趋势外推,未来20年内,机械增长应忽略不计。

应用以下模型预测规划期末全县人口总数:



式中, 为规划期末预测人口总数; 为现状人口总数; 为预期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规划预测年限。

那么,香河县2005年、20102020年的预期人口分别是:







通过以上计算,未来近20年香河县域总人口共增加1.25万人(319082-306585=12497人),这个预测实际上只有自然增长的部分。

在这个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规划认为,只按过去10年机械增长率为零考虑,有一定不可靠性,因为未来20年内香河城市发展可能会面临过去10年不曾有过的发展机遇,从而影响到人口的迁入、迁出。具体而言,由于香河县地处大北京地区的核心地区,是京津地区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小城市,未来刺激这一地区人口增长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交通设施的影响

1)京沈高速公路

京沈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香河与北京的距离大大缩短,大约只有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北京。便捷的交通条件为香河成为北京一个产业转移基地创造了条件,同时,使香河有可能成为京沈高速公路上为北京服务的又一产业园区,从而会吸引部分外来人口落户香河。

按照《香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建设是县委、县政府近期工作的重点,在十五期间就将有4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完工,新上20个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物流、高新产业园区及配套的生活服务区的建设,将使这一地区成为香河县继安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带。

未来县委、县政府计划将在京沈高速公路以南、以北两个地区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北部地区将建成占地约8000亩的高科技生态园区,南部主要发展物流、居住等功能,总用地将近10平方公里。

根据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的经验和这一地区的开发性质,预计未来可安置8—10万人在此工作、居住,其中大部分就业与居住人口应仍为本县人口,但也会吸引部分外来人口。

2)霸密高速公路

目前有意向要建设一条连接霸州和密云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将成为香河连接廊坊、及北三县的快速通道。在这条发展轴上,安平、蒋辛屯、钳屯的人口增长将会有较快增长,除了吸引香河本县人口在此集中外,还会进一步加快北三县之间以及与廊坊之间的人口流动,形成一定量的人口机械增长。

3)未来北京轻轨线的建设

未来北京的一条经过香河的轻轨线已经通过可行性研究,即由京通线和5号轨道线延伸至亦庄,如果按目前了解的建设意象可以延伸至廊坊地区,那么将会改进香河的区位条件,加速香河县的发展。

4)可能的因素——机场的建设

北京第二国际机场如果选在永乐地区,那么香河距离机场仅20公里左右,这无疑会彻底改变香河地理区位,促进临空工业的发展,大幅度刺激香河经济发展,外部投资会超常规地推动香河就业岗位和人口数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

1)香河县城内家具城的影响

香河家具城已成为一重要品牌在京津地区产生较大的影响,未来香河县要利用大力发展香河家具制造与交易等产业的契机,同时利用交通优势,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吸引大量从事商贸和加工的就业人员及其家属来此生活工作。

2)安平开发区

安平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在整个廊坊市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指出是全市经济的重点,开发区应继续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投资环境及优惠的政策等有利条件,加大开放力度,发挥其窗口作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安平开发区提出未来的规划面积为11.26平方公里,预计可安排8-10万人。

本次规划基于以上几点考虑,认为香河县虽然过去人口的机械增长趋于零,有些年份还为负增长,但是未来20年,应该是香河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目前京津地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等现实都为香河县未来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但是,香河县未来发展速度的快与慢,不仅仅取决于香河经济自身发展的状况,也取决于外部发展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具有很多未确定因素。

因此,本次规划考虑这些原因认为对香河县域总人口的预测,完全依据常规方法计算可能过于保守,而过分强调超常规发展又受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简单依赖常规与超常规之间任何一种结果都可能增加预测的不合理性,规划建议总人口预测应综合考虑不同发展的可能,考虑一个人口变动的区间。

2005年总人口:约31—35万人之间

2010年总人口:约32—40万人之间

2020年总人口:约35—45万人之间。

(三)、城镇化水平预测

1)城镇化现状

据统计,2001年全县非农业人口36083人,城镇化水平为11.77%,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按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但调查发现,各城镇集聚的人口不仅包括了非农业人口,而且包括了一定数量的常住农业人口,香河县域城镇发展的实际水平由此要高于基于户籍统计的城镇化水平。

根据19981999年普遍完成的各镇总体规划统计,各镇镇区的城镇人口总数1998年为11.33万人,按照近几年自然增长率3‰估计,到2001年全县镇区人口数为:

11.33×(1+3‰)3=11.43万人

由此估计:城镇化水平为:11.43万人/30.67(2001年全县总人口)万人=37.27%

按照这个计算口径,淑阳镇作为县城所在地,城镇化水平达到42.59%,已属于基本城市化区域;其他8个小城镇,作为乡镇政府所在地,城镇化水平低,一般在5%以内,属农村区域。可见各乡镇间城镇化的地域差异非常显著。

2)城镇化水平预测

非农业人口指数外推法

1992年到2000年的县域非农业人口的时间序列做指数回归,得到下面的回归公式,拟合优度为0.9743

非农业人口指数外推公式:Pt=0.9696 e

通过上面公式计算出规划各期的非农业人口数量 ,然后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其换算为城镇人口数量,换算公式如下:

Pt’= Pt × k / (1-r)

式中,Pt’:城镇人口数量;

k:非农业人口的驻城比重;

r:城镇驻地人口农业户籍和其他无户籍人口的比重

这里预测k值在2005年为95%2010年为96%2020年为99%r值在1998年约为71.8%,未来随着中心城镇吸引力的逐步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释放,规划期内这个比重仍旧会比较高,但今后随着人口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力度的加强,以及非农业户籍人口的增加,这个比例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因此将r值估计为:200564%201060%2020年为52%

按照上面的估算思路,到2005年,非农业人口为4.93万,城镇人口约为13.0万;2010年,非农业人口为6.60万,城镇人口约为15.8万;2020年,非农业人口为11.79万,城镇人口约为24.3万。

由于本次规划对香河县域总人口的预测是一个范围预测,因此这里按照上面对县域总人口的预测计算出规划各期的城镇化水平:2005年为37%42%2010年为40%49%2020年为54%69%

相关分析法

我国目前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有专家分析,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我国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将从1997年的800多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1200美元甚至更高。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都表明,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有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甚至更高。

廊坊市十五计划中提出全市2005年城镇化水平为38%,香河县委、县政府在香河十五计划中确定的2005年城镇化水平为40%以上。

因此本次规划认为,香河地处京津唐发展密集区的核心,从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的增长因素看,香河在周边重大区域基础设施形成后,会逐步成为京津与廊坊发展的重要辐射地区和城市发展地区,产业和投资的大量进入会刺激就业岗位和外来人口的进入,促进内部农业人口的流动和转化,同时,2020年从全国城镇化水平50%看,香河城镇化发展应适当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就此,规划估计香河县城镇化水平:2005年为40%2010年为45%2020年为60%

根据以上两种预测分析方法,结合香河十五计划中对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预测,确定本次规划对未来规划各期城镇化水平的预测结果:2005年为40%2010年为45%2020年为61%。按照预测香河的城镇化水平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幅度增长。

二、香河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与机制

(一)对香河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

首先,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部分

城镇化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结果,反过来城镇化又作为动力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演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提高现代化程度。推进香河全县的城镇化可以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有利于改善生活服务和公用设施的质量,以此来推动香河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城镇化战略有助于调整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依托。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要充分依托城镇,分散的乡镇工业虽然一时可以对经济总量有所推动,但是在规模经济和环境效益方面都有很多不可持续的因素。从过去香河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淑阳、安平的工业建设)上已经证实,在发展工业方面城镇比乡村更具备条件。通过推进城镇化,可以不断改进县域内部的空间结构,通过撤乡并镇等政策引导,使城镇能够更好集聚和担当服务生活生产的功能,使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更加具备条件。

第三,加强县城与中心镇的建设,培育增长核心

县城和中心镇在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担当重要的火车头作用,也是承接京津特大城市功能疏解、吸纳区域外部投资的有利场所,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县城和中心镇的环境建设,创造适宜的条件来吸收优质的生产要素、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技术进入本地区,更直接地拉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尽管目前县城(淑阳镇)相对发达,但从县域城镇分布关系以及廊坊城镇体系规划意图看,要重视如安平、蒋辛屯中心镇的发展建设,培育更多增长核心,适应大北京区域发展的需要。

第四,城镇是构筑特色经济体系的重要依托

县域特色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劳动地域分工和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形成的,以提供特色产品为主要特征。香河在家具加工和贸易、纸品加工制造、旅游文娱等方面已经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具有一定条件。由于地处农业地区,县城和一般城镇都需在进一步发展自身特色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基础上,重视特色农业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发挥好城镇对特色经济体系的依托作用。

总之,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中,将城镇化作为加速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香河特殊的区域位置决定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首先一方面接纳好京津大都市经济的外溢效应,另一方面在本县域内部必须能够带动好农业、农村的发展,因为根本地讲,三农问题不仅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进一步影响到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而农村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通过集中建设县城和其他有潜力的小城镇,来最大地消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促进本地区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城镇化战略内容

第一,立足产业发展,夯实城镇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是城镇发展的前提,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推进城镇化是一句空话。推进城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要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

县域和镇域的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经济中心,要注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市区、镇区集中布局,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本地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一定辐射范围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同时有针对性地吸引和接纳京津地区疏解出来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利用企业外迁过程中技术升级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借助流入大城市的资本和技术来壮大本地区的工业。

在城镇经济发展中,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在香河县城家具城和安平天下第一城等知名服务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努力扩大第三产业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要充分利用好临近京沈高速公路、103国道、夏安公路等交通条件,促进交通运输和商贸流通的发展。

与此同时,重视发展特色农业,从整体上保护好农业发展需要的空间和用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使城乡发展不仅有良好的产业结构关系,而且保持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在钳屯乡的香河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发展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占领京津等大城市的市场。在培育这个市场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县城和中心镇的信息服务作用。

第二,突出重点,扩大实力

城镇化过程是社会经济要素不断集中的过程,而集中应当有重点地进行。目前从香河城镇发展的实际看,县城(淑阳镇)的规模偏小,而处于第二位的安平镇的镇区人口不到1万人,其它几个中心镇的发展也非常有限。因此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求突出重点,重点改进县城、安平镇和蒋辛屯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设施条件,通过提高对资本和技术的吸引能力,来增强对全县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对夏安公路和通唐公路沿线的乡镇发展有所倾斜,努力培育几个区域位置优越、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立足区域,扩大香河县城镇发展的实力。

第三,积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香河县处在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城镇和乡村发展的关系将是一个非常长期、非常重要的问题。农村经济在香河县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推进城镇化,不能削弱农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能违背农民意愿。要形成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有序流动的机制,并且有指导地组织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的输出。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同时,要兼顾乡村设施建设,乡村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解决。与此同时,注重城乡社会文化教育的共同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第四,着眼未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增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包括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优化,还包括资源利用,人口、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和发展。推进城镇化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各城镇要因地制宜,合理划定城区范围内的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环城绿化带、社区居住区绿地、企业绿地和风景林地,围绕城市干线、城市水系、农业灌溉沟渠等建设绿色走廊,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根据各地资源状况,进行资源利用分析,制定资源利用和开发规划,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尤其要加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为城镇未来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自然资源储备。

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人口素质的提高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力资源的培养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现代文明社会道德规范的宣传,积极引导社会生活健康发展,强化社会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社会文明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县城历史的遗存进行挖掘和再现,丰富城镇文化内涵,建设和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促进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香河城镇化的措施

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香河城镇化进程的特殊背景和条件,从香河现实发展的情况中分清影响城镇化过程的外部与内部的因素。

1、外部的因素

由于香河地处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环京津、环渤海湾经济圈中心地带,国际、国内资本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会给城市集聚区内部的城市,尤其对于像香河这样在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和环境品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带来一些潜在的发展机会,一部分机会可能来自于本区域内部原有资源存量的重新布局和分配,另一部分机会可能来自于从其他区域乃至国外输入本区域的资源的落户。

大北京的区域范围内,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城市的经济会对整个区域内部的城镇发展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尽管同珠江三角洲相比,这种带动作用的力度不如广州和深圳对周边城镇的作用大,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大城市经济和文化的扩散和侵入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同时香河同周边重要城镇在接收特大城市辐射和吸收外部投资的过程中,竞争的关系可以迫使城镇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不断的效仿和积极的合作。这些互动作用同样会对香河的城镇化发展产生影响。可以说,区域中产业、资金、技术、人才、教育等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成为香河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

2、内部的因素

整体来说,城镇化的过程有助于调节和解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而在现阶段,资金要素在县城和乡镇高度稀缺,在人口过剩条件下劳动力则无限供给。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资源是降低企业竞争成本的有利的初始条件,也是吸引外资和自身企业发展的环境优势所在。这些条件不仅为香河所拥有,同时也是所有周边城市所拥有的,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有利条件并不必然构成香河发展的优势条件。

从香河近年来发展的情况看,无论是县城还是乡镇,有一定发展势头的产业几乎都是在区域内比较好地把握了市场的机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如香河家具城),而相反,一些市场把握不准确的投资项目,即使规模上不凡,但收效一般(安平天下第一城)。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实质上要加强对外部市场的开拓,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在产业发展方面针对京津经济发展的需求,有的放矢,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大对劳动力技能的培训力度,向市场提供更多文化素质较高、适应力较强的劳动力,有效拉动本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此认识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通过体制创新、政策调整、措施强化,创造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环境和机制。

第一,创造就业机会、培育劳动力市场

努力创造城镇就业机会,增强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这是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基本途径。通过政策调整,要取消针对农民和外地人口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拓宽就业领域。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通过提供供求信息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结合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

第二,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

以形成有利于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的管理体制为目标,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加强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登记管理及户口调查统计工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人口管理机制。

户籍改革必须与其它改革配套,尤其是和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配套,解决进城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在放弃农业户口和土地之后能够得到足够的补偿。

第三,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完善用地制度

按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又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原则,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同时,适度扩大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完善土地租、税、费,以及土地置换、农村宅基地管理、乡镇企业用地、集体土地流转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好城镇周边村庄的城镇化问题,改善目前城中村的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规范城镇土地市场,杜绝目前乡镇混乱的土地出让活动。提高土地使用权出让中招标和拍卖的比例,完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和定期发布制度。

第四,配合行政区划调整,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行政区划调整是在政府主导下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要求而对政府组织的调整和完善。目前县城内部保留淑阳镇体制,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在市政管理和土地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无法适应未来香河设市的问题,为未来市区的建设已经埋设了很多的障碍。同时县城与乡镇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安平作为经济实力位居第一的镇,规划建设未同县城保持协同,工业建设项目重复,大型旅游休闲设施的建设没有同未来城市长远发展结合在一起。而其他乡镇的发展也较为分散,每个镇都有一些工业的项目,但是都未发展出经济的规模。对此,行政区划的调整变得非常紧迫,首先要积极促进撤县建市、撤乡建镇的工作,集中资源进行建设;同时确实从政府管理体制上明确镇、乡的管理权限,从全面参与区域经济分工、适应大都市经济区发展的高度,来考虑政府管理的架构,不断积累管理的经验,实现从主要对农业地区的管理转向对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的管理。

第五,建立投融资新体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大对县城和中心镇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改善环境条件和服务条件。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的投资流向,拉动社会投资向城镇建设方面的转移,保证满足城镇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三、县域城镇体系现状

1、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2001年底,香河县城镇规模结构可划分为3个层次(见表5-6)。

从表中可以看出,全县城镇规模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和问题:

1)全县非农业人口仅为3.6万人,属小城市规模,难以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5-62001年香河县现状城镇规模结构

规模序列 人口规模(人)

(按城镇非农业人口分组) 城镇数量 城镇名称

县城 20000—30000 1 淑阳

小城镇 较大镇 1000—2000 4 安平、五百户、刘宋、渠口、

一般镇 500—1000 4 蒋辛屯、安头屯、钳屯、钱旺村

2)全县城镇规模普遍较小,2001年县城非农业人口2.7万人,小城镇平均规模为1200余人,大多数建制镇尚未达到设镇标准;

3)城镇人口高度集中于首位城市——县城中,占全县非农业人口的75%

小城镇非农业人口总和不超过1万人;

4)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较大镇和一般镇数量相等,主要原因在于小城镇

内部规模差异不明显,较大镇与一般镇的非农业人口差异不足1千人。同时,全县城镇体系仅分为县城与各小城镇两个等级,等级结构不完善。

2、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综合分析全县城镇的行政、经济、文化和特殊职能,并在经济职能中重点分析加工业、交通商贸与服务等职能,最后按主导职能及其组合分为4种职能类型。各城镇的现状职能如下(见表5-7)。

5-7: 2001年香河县城镇职能类型

职能类型 城镇数量 城镇名称

个数 比重(%

综合型 1 11.1 县城

工贸旅游型 1 11.1 安平

工贸型 3 33.4 五百户、蒋辛屯、渠口

商贸型 2 22.2 安头屯、刘宋

服务型 2 22.2 钳屯、钱旺乡

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县城镇已具备了初步的职能分工,但仍有2个城镇以简单的服务职能为主,城镇发展活力不足。而从整体来看,工业职能普遍不强,这也成为全县工业化程度不高的重要表现。

3、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香河县地势平坦,人口密度高,城镇分布基本上符合中心地原则。2001年全县城镇网密度为19.7/千平方公里,远远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属较多者之列。

按照地域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一般的4阶段演化模式(低水平平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集聚——扩散阶段和高水平网络化阶段)分析,香河县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属第一阶段,正向第二阶段过渡。城镇体系具体特征表现为:

1)城镇空间分布较均匀,县域西部城镇分布相对较东部密集,这是与本县社会经济发展受北京市辐射较大的现状相符的;

2)各级城镇规模普遍偏小,极核有待进一步发展扩大,即使全县最大的城镇——县城的规模也较小,基本达到小城市规模;

3)现有城镇间联系以行政、商贸及服务业活动为主,而少产业纵向关联;

4)多数城镇职能分工不够明确,横向联系薄弱;

5)较高等级城镇(即县城)空间发展的集聚性明显,扩散力相对薄弱;

6)交通干线对全县城镇发展影响显著,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淑阳、安平、蒋辛屯和渠口等镇皆分布于本县的三条交通干线——夏安公路、通唐公路与103国道上;

7)城镇体系空间连通网络已初具雏形,目前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干线网,外围乡镇间也有交通相连,只是个别交通线路通行能力有限,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线路质量。



四、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香河县地处京津唐金三角腹地与环渤海经济圈内,区内拥有安平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京沈高速公路出京第一出口,是河北省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大北京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将带动这一区域的经济进步与城镇发展。

未来全县城镇体系发展有4个方案可供选择:

1)现有城镇建设型;

2)县城强化型;

3)小城镇重点建设型;

4)各级城镇不均衡发展型。

本次规划从香河县的县情出发,充分考虑各个城镇发展潜力的大小,按照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各级城镇不同的目标要求,以及城镇化途径选择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认为现阶段香河县城镇体系的远景发展应该采用方案4较为合理,即集中全县人力、物力与财力,把发展重点放在发展潜力相对较大的城镇或发展轴线,采取突出核心、以点带线、带动全县的城镇体系发展战略构想。

因此,香河县应抓住大北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契机,密切同京津的社会经济联系,积极加强县城建设,强化其作为县域社会经济的中心职能,选择适当时机撤县建市,带动区域经济腾飞;选择若干条件优越的乡镇,建设成为重点镇,形成地方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交通干线优势,形成若干产业和城镇发展轴线;进一步搞好小城镇建设,全县撤乡建镇,逐步完善县域城镇体系;加强区域和城镇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增强城镇间和对外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城镇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

最终,形成1个县域中心(香河市)、2个县域次级中心、2个重点镇及4个一般镇构成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县域城镇群,城镇体系步入高水平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五、县域城镇体系发展规划

1、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本规划依据各城镇经济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评估,充分考虑各城镇的现状人口规模和近年来发展态势,参考已编制城镇的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预测值,在全县城镇人口总量控制下,对各等级城镇的数量和规模进行分配与推算(见表5-8)。

5-82020年香河县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城镇序列 人口规模

(按城镇非农业人口分组) 城镇数量

(个) 城镇名称

小城市 县域中心 10万以上 1 县城

县域次级中心 2—10 2 安平、蒋辛屯

小城镇 重点镇 1—2 2 钳屯、钱旺村

一般镇 1—0.5 4 刘宋、渠口、五百户、安头屯

从表5-8可以看出,到2020年,全县城镇等级体系将分为4级,即将县城建设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构成县城中心,并积极推进撤县建市工作;集中力量发展安平、蒋辛屯的开发区,使城镇人口达到2—10万人,将其建设成为县域次级中心;将霸密高速公路和夏安公路沿线的钳屯乡和钱旺村乡作为重点镇,城镇人口达到1—2万人;其余渠口、刘宋、五百户、安头屯列为一般镇,人口规模为0.5—1万人。

2、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依据全县各城镇发展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和《廊坊市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纲要草案》对香河乡镇的要求,对现有城镇职能结构作适当调整,确定规划期内各城镇主要职能(见表5-9)。



5-9:香河县域城镇职能结构(2020年)

城镇名称 城镇主要职能

县城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以发展轻工、外贸出口加工与建筑业为主

安平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香河对外经济开放的窗口,集工业、商贸、文化娱乐与旅游于一体

蒋辛屯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仓储、商贸为主

渠口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轻工业和钣金等机械加工为主,并大力发展集市贸易与交通运输

五百户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汽车配件、纸制品和商贸为主

刘宋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轻工业、商贸,尤以木器加工和针织服装加工等工业为主

安头屯 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家具制造等手工业和商贸为主

钳屯 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与商贸为主

钱旺村 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钣金、机械加工、刺绣等乡镇工业为主,商贸为辅

从上表可以看出,规划期内全县各城镇职能将进一步细化、多样化,基本发展成为工贸、商贸型城镇,这表明全县城镇职能结构与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进程,以及区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紧密联系在一起。

3、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根据全县城镇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规划期内以极核(各级中心城镇)发展阶段为主,逐步向集聚——扩散阶段过渡。因此,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以点——轴开发模式、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地理论为指导,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空间格局发展战略。

”——充分注意北京、天津、廊坊、塘沽与三河等相邻大中城市对本县城镇发展的影响;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县城,形成更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选择一批发展条件优越、空间拓展潜力大的城镇加以重点建设,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

线”——沿国家、省或县交通干线与区域产业带,形成区域城镇发展的重点地带。

”——注重城镇网络建设,一方面加强原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在城镇分布的空白地带撤乡建(并)镇,建立一批新的建制镇,形成片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区域城镇空间格局进一步均衡化。同时,加强县城外围城镇的交通联系,形成蛛网式城镇路网结构。

基于上述城镇空间格局发展思路,香河县的城镇空间总体格局远景规划为:以县城为中心,依托未来的霸密高速公路,形成一级发展轴线,安平、钳屯、蒋辛屯三乡镇处在这条轴线上;依托通唐公路建立二级发展轴线,将钱旺、渠口等纳入到县城辐射的范围中;第三级发展轴线,以县城为中心,依县乡道路向外围辐射,包括了安头屯、五百户和刘宋三镇乡。

近期建设的重点地区选择在安平淑阳地区,以及京沈高速公路北侧的蒋辛屯地区。

六、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的完善有待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以较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适应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供排水与防洪设施、供电设施、邮电通讯设施与环境保护设施等。

(一) 县域交通规划

1、现状

1)概况

2001年,全县共有县级以上油面公路119.1公里,其中国道、省道共50.9公里,县级公路68.2公里,乡级公路89.8公里。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通唐公路和大香公路为脊梁,以县道公路为骨架,以乡村公路为脉络,辐射全县镇、乡、村,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全县共有各种桥梁14座,长2333米,其中大中型桥梁共6座,长2192米,小桥8座,长141米。载货汽车1707辆,客车176辆。其中,开往廊坊的长途客车有12路,开往天津的有3路,开往唐山的有2路,开往北京的1路(938路)。

5-10:香河县2000年公路技术状况

项目 公路里程

(公里) 占总里程比例

%

总里程 223.7 100.0%

行政等级 国道主干线 21.5 9.6%

国道 3.94 1.8%

省道 46.96 21.0%

县道 61.5 27.5%

乡道 89.8 40.1%

合计 223.7 100.0%

技术等级 公路等级 高速 21.5 9.6%

一级 59.9 26.8%

二级 70.52 31.5%

三级 50.38 22.5%

四级 21.4 9.6%

小计 223.7 100.0%

等外公路 0 0.0%

合计 223.7 100.0%

路面等级 有路面里程 水泥 108.1 48.3%

沥青 115.6 51.7%

其它 0 0.0%

小计 223.7 100.0%

无路面里程 0 0.0%

合计 223.7 100.0%

香河公路密度为0.70公里/平方公里,10.48公里/万人。

公路密度是按照下式常用的面积公路密度计算得出:

γF=ΣaiLi/F

ai——换算系数,其中不同等级公路按一定当量换算。例如:三级公路当量为1,则根据各级公路在等效长度内的平均行驶时间,或根据通行能力推出二级公路当量为1.33,一级公路当量为2,四级为0.67

Li—i段公路长度(km)。

高速公路

京沈高速:是本县通往北京、秦皇岛北戴河及东北三省的重要交通通道,在县境北侧通过,境内全长21.5公里,为四车道高速公路。

国道

103国道(京塘公路):北京至塘沽的国道,由本县西部经过,境内路段长3.94公里,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12米,红线控制宽度20米。

省道

通唐公路:西起103国道的沙古堆道口,经西集、香河、宝坻、玉田、丰润等地,东止于唐山。为省级干线公路。贯穿本县全境,境内长24.036公里,有大中型桥梁3座、小型桥梁3座,其中香河以西段为二级公路,香河以东段为一级公路,为香河至北京、天津、廊坊、唐山以及临近各县的中枢。

夏安公路:北起京哈线国道的夏垫道口,经大厂、蒋辛屯、祥和、大罗屯、王家摆至安平镇北与京唐国道相接。县境内全长22.33公里。是本县通往天津、廊坊、大厂、三河、蓟县的主要干线,并与通唐路沟通。夏安公路在本县境内有大中型桥梁4座、小型桥梁4座。

县级公路

香三路:即香河至三河公路的简称,是通往三河、蓟县方向的主要公路。起于通唐路大六庄道口,向北经马家窝西侧,过老五河故道入三河县界,全长26.5公里,县内长5.124公里,有中型桥梁1座、小型桥梁1座。

香河至刘宋公路:起于通唐公路白庙小桥,经金辛庄、安头屯至刘宋镇,再折向东抵宝坻县的新开口,至马家店与津承公路相连。县内长度18.17公里,有小型桥梁4座。

香河至河西务公路:起自城关南门,经钳屯、红庙、李庄,止于双街桥,全长17.631公里。

香河至香城屯公路(香五路):起自香河气象局东通唐路口,向南至西店村,折东至县医院,转南抵五百户,再折东至香城屯,全长15.72公里。途经中型桥梁2座,小型桥梁3座。

香安线:香河至夏安公路收费站。









5-4:主要公路交通量比较(资料收集年份:2002年)



5-11:香河县加油站分布情况一览表

名称 所在地 占地面积(㎡) 日加油量(吨)

一站 新华大街40号,白庙村西 2900 8

二站 夏安公路,西刘庄北,雀林院西 3800 5

三站 安平开发区,京津公路西 5000 3

四站 新华大街41号,油库门前 和油库结合布置 5

五站 渠口镇中心 1500 3

六站 蒋辛屯镇里 2310 3

七站 京津公路,扁城村西 1500 2

八站 渠口镇石虎村南 800 1.5

九站 夏安路北,安平收费站 3206 5

十站 淑阳镇大王庄村西 1980 2

十一站 淑阳镇大王庄南 1980 2

十二站 淑阳镇锉口,绣水街、香宋路交界处 2640 4

十三站 刘宋镇内 800 3

十四站 渠口镇王刘瞿 1642 4

十五站 京津公路安平收费站 1272 3

十六站 刘宋镇噗头屯 1320 3

十七站 安头屯镇铁佛堂西 1221 2

十八站 安平镇王家摆村东 1518 3

十九站 钱旺村大河各庄西,香三路上 1333 4



加油站:

全县共设有加油站19处,其中县城内设有5处,县城外设有14处,服务能力为日加油量65.5吨。县城内加油站总占地面积13300㎡,服务能力为日加油量26吨。此外,还有个体加油站20多个。

2)、客货运输特点

汽车客运:香河客运由廊坊运输公司管理,有班车路线18路,县内运营路线5路。客运量逐年稳步增长,基本能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但缺少长途客运站,停车混乱。

汽车货运:香河运输货运量和周转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货运车辆也逐年增长,个体私人货运市场活跃。但没有配合家具市场形成大的物流中心,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

5-1219781990年香河县公路运输情况表

年度 公路运输货运量

(千吨) 公路运输周转量

(千吨公里) 载重汽车(辆) 挂车(辆)

1978 240 16316 82 27

1979 239 14558 133 30

1980 199 9793 153 30

1981 158 7956 199 49

1982 510 42480 219 55

1984 176 8596 282 94

1985 305 11445 469

1986 325 22191 481 186

1987 486 22262 628 126

1988 477 23048 839 141

1989 417 24870 867 159

1990 576 28672 811 240



5-5:公路运输货运量逐年变化情况









(年份)





5-6:载重汽车、挂车逐年变化情况



2、县域对外交通规划

2020年,以京沈高速公路、103国道、拟建的霸密高速公路和夏安公路——香三公路为公路骨架,以通唐公路、香安公路、香五公路、香宋公路等构成香河县域的公路网络。使香河县域范围内,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乡道组成一个通达、快捷、安全的公路运输系统。

2020年,全县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京沈高速公路出口联接线为枢纽,纵横交叉辐射全县的高等级公路交通新格局。另外,香河县域还应积极争取拓宽103国道香河段,逐步改建县内干线公路,提高乡村公路等级。

从路网结构的重要性和道路等级特点,公路网络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京沈高速公路、拟建的霸密高速公路和夏安——香三公路组成县域对外交通主骨架,是保证香河与北京、廊坊城区、大厂、三河快速便捷联系的重要道路。

霸密高速公路

河北省规划拟建由霸州到密云的霸密高速公路,它将改变目前北三县之间,特别是北三县与廊坊市区的交通联系,加强这一地区的经济活动。规划建议其进入香河县域的走向为平行于夏安公路,但在进入县城城区部分要为城市发展留下充足空间。

建设这条高速公路必要性的另一考虑是未来在永乐地区建设机场的可能,虽然这一影响区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它的建设会改变香河在区域中的地位。

夏安-香三公路

规划提出连接夏安公路和香三公路,使未来霸密高速公路形成后,县域范围内仍有一条连接安平、钳屯乡、安头屯镇、钱旺乡至大厂、三河的公路。

第二层次: 通唐公路、夏安公路、香安公路、香五公路、香宋公路等是连接香河县域中心与县域次级中心、各重点镇及一般镇的主要公路。

第三层次:修建各乡镇的联系道路,并连通乡镇的断头路,将乡镇道路尚未连通的均连接成网,减少迂回,使全县公路基本形成网络。

(二)给水工程规划

1、水资源分析

1)地表水

香河县四面环河,地势坡度较小,河道过水量大,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香河县地表水资源主要源于降水,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639.7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79毫米,蒸发年内变化趋势为春夏最多,秋冬较少。

经径流分析,径流深度105.10毫米,自产径流总量为4650万立方米,外河引入水量约为3000万立方米,沟渠坑塘蓄水1460万立方米,提水外排3190万立方米,综合渗漏量2195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2949.8万立方米。

香河县境内主要有4条大河,北运河除汛期行洪外,主要为天津供水。青龙湾河以行洪为主,非汛期无水。潮白河水量年季变化较大,分配不均匀,由于干旱和北京市用水量增加,下游灌溉用水靠汛期末和引蓄河道积流。引泃入潮河以行洪为主要目的。

香河县地表水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一般矿化度0.539/升,个别达到0.817/升。盐度小于15,碱度小于0PH值在7.58.7之间。

2)地下水

根据县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富水程度和开采条件,划分为两个区:

中深井结合区。包括河间地带及冲积平原区,面积217.8平方公里。该区含水层单层厚度小,是香河县弱富水区,井深多大于50米,单井出水量为20立方米/时到40立方米/时,适宜井距250米,井管直径250毫米。主要分布于潮白河以北地区、东南部的安头屯和刘宋东部等乡镇以及县域南部地区。

中浅井混合开采区。该区位于冲积平原上,面积240.2平方公里。开采段含水层厚,顶层埋藏浅,贮水条件好,是香河县富水区,主要分布于淑阳镇西部及中西部地区。适宜井深50100米,单井出水量为30立方米/时到45立方米/时,适宜井距150200米,井口直径500600毫米。

香河县境内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6058.61万立方米,地表水入渗量为3036.37万立方米,灌溉回归量为1210.98万立方米,地下水侧向补给量26.35万立方米,潜水蒸发量为1370.14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31.0万立方米,可利用量为6919.18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7760.42万立方米。

香河县地下水矿化度较低,一般为0.31.0/升,属于标准淡水。盐度小于15,碱度小于0PH77.8之间。个别村庄的地下水含氟较高。

有些地方地下水已遭到污染,污染物质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全硬度、锰、挥发酚、汞、氟、矿化度和铁。其中锰超标率为100%,酚和亚硝酸盐氮超标率分别为50%375%。地下水全部适宜农田灌溉,适宜饮用或可饮用的地下水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占全县面积的56.38%,其余地区为不适宜或不能饮用的水,占全县面积的43.62%。西北部及南部为重碳酸盐型水,中部、东部为重碳酸盐型氯化物型水,PH值在7.48.4之间,矿化度为0.51.0/升。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年季变化较大,供水保证率有所下降。

3)水资源状况

地表水利用率较低,地下水成为主要水源,农业是地下水的最大用水对象,占年开采量的80%

2、现状城镇供水概况

县城区市政供水规模达到2.5万立方米/日,主要供应城区生活和工业用水,一些单位和小区有自备水系统。县城西部附近新建一座给水厂,新建水源井6口,处理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远期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均取自地下水。

3、用水指标及水量预测

规划香河县县城综合用水指标为500/日,其他建制镇综合用水指标为450/日,农村用水定额为60/日。

规划期末全县城镇需水总量大约为20万吨/日。

4、水资源平衡

香河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047亿立方米。

农林用水多年平均值为6709.98万立方米。县城工业和生活用水为70000÷1.4×365=1825万立方米。建制镇工业和生活用水为58500÷1.4×365=1525.18万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为10800÷1.4×365=1281.57万立方米。平均年用水总量为1.13亿万立方米。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河县水资源基本上可以维持平衡。

5、水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1)节约用水

本着经济发展和节水为目的,发展一些科技含量高且节水的产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改造旧设备及推广使用节水型生产工艺。

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灌溉用水管理,建设节水灌溉工程。

加强对城镇生活用水管理,推广使用节水卫生器具。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减少城市供水管网漏损。

2)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充分开采浅层地下水,发挥易采易补的优势,减少地下水蒸发量,增加降水和地表水补给量。

3)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例如利用闸涵调蓄、坑塘调蓄,提高地表水的蓄水能力和利用率,减轻对地下水的开采,缓解地下水供需紧张矛盾。

6、水源规划

县城利用现状县城供水水源地,其他乡镇用水及农田灌溉由各乡镇打井采用地下水解决。

(三)排水工程规划

1、现状排水概况及存在问题

县城内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排水体制选择

根据具体情况,对县域各镇区因地制宜的选择排水体制和污水处理工艺。

县城区人口相对集中,工业较发达,确定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渠就近排入水体,污水则通过污水系统收集后,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

对于县域内其他建制镇,要求其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近中期可经氧化塘或氧化沟初级处理后,直接排入水体,远期进行二级处理后,排入水体。

3、污水处理厂(站)

规划县域内共建污水处理厂(站)9座。

(四)电力工程规划

1、供电现状

香河县目前电力供应依靠国家大电网提供,县域内无电厂。规划区内在县城西北的孙止务村设有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香河站,其电源分别由北部翟各庄220KV变电站及通州武辛庄110KV变电站引来。

香河变电站担负县城电能的供应,设有二台31500KVA110KV/35KV/10KV主变压器,35KV出线回路为10回路,分布在县域各地。分别为渠口站、钱旺站、安头屯站、金辛庄站、五百户站、钳屯站、蒋辛屯站、王家摆站、安平站、庆功台站,装机总容量为79950KVA10KV出线回路为9回路,装机总容量为50150KVA,目前大多轻载运行。

香河站与其它110KV站无环网连接,供电线路主要为架空线路。

2、存在问题

目前香河县的电力供应主要集中在县城,农村地区相对薄弱。

现有高压线路过长,线路损耗大,供电质量不高。

3、县域用电负荷预测

香河县县域规划人口约为45万人,其中县城所在地淑阳镇为14万人;根据各乡镇已完成的规划,安平镇约为4.6万人,五百户镇约为4万人,刘宋镇约为3.8万人,安头屯镇约为3万人,渠口镇约为5.5万人,蒋辛屯镇约为4.6万人,钳屯乡约为2.5万人,钱旺村乡约为3万人。对于县城主要用电采用分类综合用电指标对规划区进行负荷预测和用电量预测,其它地区31万人口按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进行推算。

负荷预测:县城人均综合用电量:4287/

其它地区人均综合用电量:1800/

县域年用电量:11.58亿度

县城人均电力负荷:1.37千瓦

其它地区人均电力负荷:0.61千瓦

县域总电力负荷:38.1万千瓦

4、电源选择、布局及电力平衡

城市供电电源仍由国家大电网提供。有关部门已计划在县城南部李辛庄新建220KV变电站,其电源由翟各庄220KV站取得。县域电源分别由香河110KV站及李辛庄220KV站提供。西北部电源主要取自香河站,其它地区电源主要取自李辛庄站。

县域主变总容量不小于647MVA

对原有县域35KV/10.5KV配变电所进行改造扩容,并在人口密集点及工业区根据情况设置10KV35KV配电所。

(五)电信工程规划

1、电信现状

县城内现设电话总局1个。

电话总局与周边县电话局及下属支局已实现光纤联络,主干传输实现光缆化。

县城现有邮政局1个,占地3990平方米。县域内在安平、五百户、刘宋、渠口、蒋辛屯、安头屯设有邮政支局。

移动电话用户约2.2万。

县城基站分别设置在移动公司院内、北岗子村西、站西小区营业部。县域内设有23处基站,已覆盖全县,并在刘宋、安平、渠口、家具城设有营业部。各基站已环成网,其光纤以架空为主,并在安平及站西与市网相连。

县城内广播电视中心通过有线网覆盖县城,并无线发射至全县域。

2、存在问题

城镇电信事业超常规发展而乡镇及农村地区相对较慢。

3、电话容量预测

2020年县城规划固定电话用户为9.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为7万户。

2020年乡镇及农村地区预计人口为31万人。固定电话普及率预测指标为50/百人,则该地区固定电话用户为15.5万户。规划移动电话普及率预测指标为30/百人,则该地区移动电话用户为9.3万户。

预测县域固定电话总用户为25.3万户,移动电话总用户为16.3万户。

4、电信设施布局

改扩建原有县城邮政总局,在各乡镇增建或扩建邮政支局,高速发展邮政快递、邮政储蓄等特殊邮政业务。

在县域其它人口密集处或城镇人口比例较大地安平、蒋辛屯、渠口新建改建电话端局使其容量为7万门,在其它镇设电话支局使其满足发展的需要。

电信干线全部采用光纤传输。

鉴于全国范围内普及有线电视网的形势及人们对收视质量要求的提高,电视系统的改造是近几年的迫切需要,在各乡镇设置广播电视接收装置,到2020年主干信号传输全部实现光缆传输。

所有主干道上光缆均为地下敷设。

(六)防洪规划

1、河流水系概况

香河县内河流属海河水系,主要有北运河、青龙湾河、潮白河、引泃入潮河。

北运河为京杭大运河北段。自王家摆乡鲁家务村西北入香河县,沿香河、武清边界至李庄乡东双街村南出境。境内流长20.38公里,流域面积237.52平方公里。河道两岸有堤,左岸堤长23.81公里,右堤长8.28公里,堤顶宽6米,堤高3米,河槽宽35米,水深12米,河道纵坡1/9000,防洪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峰流量1330立方米/秒。

潮白河由潮河、白河在北京密云县城南汇合而成,自梁家务乡岭子村西入香河,在渠口镇荣各庄东南入宝坻县。境内流长28.208公里,流域面积183.95平方公里。河道两岸有堤,两岸堤长46.74公里,堤顶宽8米,堤高4.5米,堤顶高程13.516.8米,河底宽70米,设计河道纵坡1/4000,防洪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峰流量2850立方米/秒,设计水位14.9米。50年校核保证水位15.4米,洪峰流量为3200立方米/秒。

青龙湾河为北运河分洪河道,从香河县李庄乡土门楼闸起,于刘宋庄镇庆功台村东南入宝坻县。境内流长18.20公里。河道两岸有堤,左岸堤长18.25公里,右堤长5.44公里,堤顶宽8米,堤高4米,河底设计宽度90米,河道纵坡1/7000,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峰流量1330立方米/秒。

引泃入潮河北起石虎辛庄乡躲各庄东,南到东鲁口乡东南入宝坻县。境内流长7.89公里。河道两岸有堤,总长15.77公里,堤顶宽6米,堤高5米,堤顶平均高程为12.88米,河槽宽度100米,设计纵坡1/5500,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峰流量830立方米/秒,历年最大流量450立方米/秒。

鵏池河发源于本县梁家务乡三百户村附近,向北流至三河县的鲍邱河,全长12公里,境内流长7.9公里,属季节性河道,非汛期断流无水。

窝头河发源于渠口镇三岔口村西北,东南流向,经宝坻县汇流至新潮白河,境内流长15.50公里,属季节性河道。

牛牧屯引河,引潮白河水入北运河,全长3.8公里,境内流长300米,该河主要为分洪输水管道,90年代已干涸。

香河县境内有大小排水渠20条,较大的有14条,总长度为425.73公里。配合排水泵站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香河县境内的排水出路问题。

五一渠全长19.7公里。东干渠全长19.95公里,排水量16.97立方米/秒,排水面积46.22平方公里。香五渠全长16.3公里。梁家务干渠全长29.5公里,排水量11.6立方米/秒,排水面积12万亩。老五河引渠境内长13.05公里,排水面积10万亩。

2、现状洪水成因

香河县域内洪水主要来源为暴雨。

香河县境内河流纵横,均属海河水系,气候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而且下游河道的淤积等原因造成暴雨季节的排水不畅通,洪灾时有发生。

3、规划防洪标准

根据香河县的具体情况,考虑县城及各镇的性质,参照城市防洪规范,县域各河段设防标准分设如下:

北运河及潮白河防洪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

青龙湾河、引泃入潮河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排涝标准为:镇区采用20年一遇一日暴雨标准;农田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三天排干标准。

(七)生态分区控制规划

为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形成城乡生态安全格局,促进香河县内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未来香河县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可持续的区域性生态保障;加强对现有自然环境保护建设,以及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减少城镇建设过度膨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规划对香河县域进行了生态分区和控制规划,主要包括强制保护区、开发控制区和生态引导区。

1、强制保护区

主要包括县域范围内潮白河、北运河和其他水渠的沿线地区,以及香河农业生态园区周边地区。这些区域是香河县重要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生态农业用地,是生态系统极端敏感的区域,也是未来对香河县域生态系统有特殊作用的区域。

其控制措施是:不得占用该区域的任何土地用于建设,对该区域内已有的村落应予以搬迁并做好生态恢复工作。加强管理力度,禁止在该区进行有损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

2、开发控制区

主要为县域内的基本农田用地,规划考虑未来香河县依然承担京津地区农业生产基地的功能,基本农田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其控制措施是: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的开发,严格用地审批,将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要加强控制。

3、生态引导区

此区域覆盖了现有所有城镇建成区及其周围适宜城镇发展的生态不敏感和低敏感区域。该区域是未来城镇重点生长的区域,是城市扩展的方向。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较好地区,建设时要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其控制措施是:加强对城镇发展容量的研究,城镇建设的过程要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相一致;河流、水渠进行城镇建设时要注意防止水体污染;现状已经是城镇用地的要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扩大绿地面积,新建区域建设应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符合。

(八)环境保护规划

1、生态环境现状

(1)生态环境现状和特点

香河县属平原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县,自然植被只限于河坡沟渠旁、田间地头空闲地和坟墓,约占全县面积的10%,大部分植被为人工种植,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

近几年,通过防护林建设和果园果树种植,县域内河、渠、路、塘已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17%

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8.5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30%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00年,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26万吨,空气污染指数为81,烟尘排放量为0.2万吨。烟尘控制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空气质量基本稳定在二级标准。

(3)水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为V类水,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主要污染物。北运河平均污染指数为0.960.63,为中度污染,潮白河污染相对较轻,水质属轻度污染。有的地下水也受到污染,污染物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硬度、锰、挥发酚、汞、氟、矿化度和铁。

2000年,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COD排放总量为0.23万吨,工业废水达标率为97%,城市污水处理率为0%

(4)噪声环境现状

交通噪声稳定在69.8分贝,功能区噪声稳定在59.8分贝,区域噪声平均值为65.8分贝。

(5)固体废弃物排放现状

工业固体废物

从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

生活垃圾

全县生活垃圾排放量逐年上升,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目前,城市垃圾处理率为0

2、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1)主要环境问题

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存在,并呈现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的趋势,工业污染比重下降,生活污染比重增加,生态破坏范围扩大,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破坏,而且问题依然存在;森林覆盖率较低,全县森林覆盖率远低于生态良性循环要求的最低30%的水平;农作物品质低且自身污染,土壤肥力下降。

大气已受到污染,并有上升之势。

水环境主要表现为,有些地方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有轻度污染。地表水受到污染,有些水体达到V类水体。

环境噪音污染比较突出,超标较多,交通干道超标现象更为严重。全县主要公路有50.4%的路段超过国家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污染较重,平均等效声级超过国家一类标准3.5分贝。全县功能区噪声一类区和二类区污染较重,三类区和四类区污染相对较轻,从2000年起情况有所改善。

(2)污染成因分析

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能源结构缺陷。香河县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其主要污染物为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二次扬尘和汽车尾气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机动车对大气的污染日益突出。

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缺陷。县内造纸、电镀、建材、化工、食品等工业企业是全县大气、水体、扬尘、噪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排水系统为合流制,污水系统及处理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经济和人口发展,造成河流严重污染。城镇生活垃圾没有达到有效处理。

交通流量大,噪音管理力度不够是造成噪音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环境规划原则

1)以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综合考虑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2)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环境问题。

3)近远期结合,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意分析规划目标和规划措施的可行性。

4、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限值以内。

水环境质量目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执行饮用水源水质类标准;逐步取消类地面水,县域内北运河执行国家地表水类标准,潮白河等其他河流执行国家地表水类标准。

固体废弃物环境质量目标:近期以垃圾无害化为主,实行垃圾全封闭密闭性运输;远期逐步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

噪声环境质量目标:以居住、文教为主的区域或商业、居住、工业混杂区,昼间5060分贝,夜间4550分贝;规划确定的工业区,昼间不超过65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交通噪声控制带,昼夜间控制在5570分贝以内;交通噪声随机测点的超标率应低于50%

5、环境保护措施

1)建设生态示范区,改造沙荒地,加强人工造林、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减少农药、化肥和白色污染。

2)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根据环境容量合理布局工业,城区控制新上污染工业项目。

3)对工业污染源进行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达标排放,对噪音源进行降噪治理;大力发展企业生产操作和储运中的防尘技术。

4)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源地保护。建设县城截污干管及污水处理厂,完善县城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各建制镇的污水一级处理厂或氧化沟(塘)。

5)加强主干道两侧绿化隔离带建设,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噪音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有噪声污染的娱乐性建筑,应采用隔音材料,限制噪音强度。对经过居民区、文教区的道路,采取限速、限制鸣笛及按时间限制车流量等措施。

6)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消减垃圾填埋量。

7)改变能源结构,进一步提高城市气化率。城镇采用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农村继续开发沼气利用。积极开发利用地热及太阳能,推广使用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

8)大力发展集中供热。



七、实施规划的措施与建议

1、积极推进撤县建市、撤乡建镇

香河县地处京津后花园,交通发达,境内分布有河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与京沈高速京东第一出口,区位优越;县域经济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城市用地充足,水、电等城市基础设施也已具备一定规模。

争取按照廊坊市十五计划要求,香河县应提早积极作出撤县建市的相关立项、规划与建设准备,县城城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产比重将达到县改市标准,同时,选取十五适当时机,将钳屯、钱旺村两乡撤乡建镇,全县统一建制镇编制。

2、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全县应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将招商重点地域放在京津两大城市,立足京津,服务京津,从整体上溶入京津经济圈,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与基础设施和存量资产项目为引进的重点行业。同时,坚持培育出口货源与开拓国际市场并举,提高出口创汇比重。围绕全县资源和产业优势,壮大全县自营进出口企业队伍,提高创汇能力。

3、产业布局同城镇发展布局密切结合

今后全县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应充分考虑城镇职能分工和各项建设条件,把经济建设同城镇建设密切结合起来,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建议进一步贯彻实施小城镇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即小城镇、乡镇工业小区与商贸市场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三者在乡村地域上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据专家估算,搞乡镇工业小区和分散建设相比,土地可节约5—10%以上,基础设施费用可节省10—15%。因此,应采用经济手段和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分散发展的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并向小城镇集聚。

4、实行倾斜政策,重点建设县城和中心镇

与京津等周边发达地区相比,香河县目前还是欠发达地区,需要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重点建设上。要使全县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一方面必须强化中心城镇——香河县城的综合实力,在项目选址、资金投入、人才配备等方面作一定倾斜;另一方面,重点加快县域次中心安平、蒋辛屯的建设步伐,这两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初具基础,新增投资与一般乡镇相比,可更快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样突出重点,分层次推进,现阶段集中力量建设县城与县域次中心,扩大其吸引力与辐射力,以获取最大的宏观经济效益为目标,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在小城镇建设方面起到导向示范作用,更好地带动区域发展。

5、深化城市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多元化投资,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仅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与银行贷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广辟财源。目前,香河县小城镇建设融资可重点考虑以下8个方面的渠道,即城镇建设维护税、财政支持、政府引资、公司合资、个人集资、部分四荒拍卖金、房地产开发经营利润与义务工等。今后应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适应性强、吸引力强、操作性强的地方性城镇建设多元化投资政策,尤其要注意与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相联系,为农民进程投资创办产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同时,现有城镇建设还应走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路子,集中力量建一片、成一片、用一片。

6、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配置与城镇体系合理布局的关系

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合理布局需要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的密切配合。有关专业部门在编制本行业发展规划时应征求城镇体系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而城市规划部门在考虑本区城镇体系发展时,应主动收集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划资料,与专业规划相协调。

同时,当前全县城镇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作指导,有的建设标准过低,造成城镇建设滞后;有的建设标准过高,造成浪费,应根据本规划进一步编制《香河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保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六章 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

一、城市性质

1984年版总体规划(1984—2000),提出的城市性质: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以发展轻工、外贸出口加工为主体的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多功能新型城镇。

1994年编制完成的香河县城总体规划(1994—2010),确定城市性质定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以发展轻工和对外出口加工业为主,并积极发展建筑业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小城市。

本次规划对城市性质我们有这样的考虑:

1、延续保留上两版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概念

2、对主导产业的门类,本次规划建议不做具体要求,主要考虑香河未来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意愿,更多的是这一地区能接受和吸纳什么样的产业门类与项目的投资,这完全取决于香河在区域中能创造什么样的优惠条件,在目前竞争中取得优势。

香河近几年的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很多方面在区域内有较强的优势,特别是在家具批发、生产方面,而且县委、县政府也提出利用京沈高速公路和与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密切关系,发展一系列物流、加工基地。

因此,本次规划确定香河县城的城市性质为: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津地区以发展加工业与物流业为主的小城市。



二、城市人口规模

1、现状人口发展特点

1)现状人口规模

根据建设部规划司发文(97)建规字第8号文《关于上报核定城市规模材料的要求的通知》的规定,2001年香河县城城市人口分为三部分构成(主要为淑阳镇派出所管辖的人口):

现状建成区范围内的非农业户籍人口:27647

现状建成区内的农业户籍人口:11889

现状建成区范围内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11350

现状建成区城市人口为:50886

61 现状建成区范围与人口统计(资料来源:淑阳镇派出所)

总人口(人) 50886

非农人口(人) 27647

农业人口(人) 11889

  其中 东南街村 669 胡庄子村 519 前店子村 643

西南街村 1258 金辛庄村 727 段庄村 542

西北街村 1327 万辛村 1180 阎庄村 525

东北街村 1193 北岗子村 1529 计庄村 569

西店村 431 刘庄村 381 安抚寨村 106

南台村 602 周元村 1006 白庙村 642

暂住人口(人) 11350

2)人口变化分析

香河县城所在地为淑阳镇,本次规划为正确把握人口变化的规律,强调人口预测的准确性,特以淑阳镇人口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城区人口变化的趋势。

3)淑阳镇总人口变化特征

根据淑阳镇派出所提供的资料,1983年至2001年县城总人口的变化趋势,除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将金辛庄和大罗屯纳入淑阳镇,使人口有大规模变化,其他年份相对变化较少,保持比较平缓的增长态势。

4)淑阳镇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1983年至2001年,香河县城淑阳镇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变化较大,时起时落,变化的规律性不强。

199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4‰,其他年份都在5‰以上。



62:淑阳镇历年人口变化状况(资料来源:淑阳镇派出所)

年份 总人口

(人) 自然增长人数

(人) 自然增长率

机械增长人数

(人) 机械增长率

非农人口数

(人) 城镇化水平

%

1983 21978            

1984 22780 212 9.65 581 26.44 8522 37.41

1985 23349 197 8.65 372 16.33 8936 38.27

1986 24287 537 23.00 760 32.55 9789 40.31

1987 25805 687 28.29 831 34.22 10681 41.39

1988 27032 290 11.24 937 36.31 11644 43.07

1989 28291 319 11.80 940 34.77 12695 44.87

1990 29406 369 13.04 675 23.86 13491 45.88

1991 30139 252 8.57 481 16.36 14086 46.74

1992 31729 210 6.97 1380 45.79 15548 49.00

1993 32423 275 8.67 419 13.21 16144 49.79

1994 34064 173 5.34 1468 45.28 18257 53.60

1995 35492 263 7.72 1165 34.20 19641 55.34

1996 59920 695 19.58 927 26.12 21755 36.31

1997 61340 626 10.45 832 13.89 22960 37.43

1998 62283 485 7.91 398 6.49 23721 38.09

1999 63237 173 3.74 411 6.60 24684 39.03

2000 63207 687 10.86 982 15.53 25644 40.57

2001 64899         27647 42.60





年份 总人口(人) 出生人数(人) 死亡人数(人) 自然增长人数(人) 自然增长率(

1983 21987 317 140 223

1984 22780 349 137 212 9.65

1985 23349 334 137 197 8.65

1986 24287 679 142 537 23.00

1987 25805 768 81 687 28.29

1988 27032 411 121 290 11.24

1989 28291 436 117 319 11.80

1990 29406 504 135 369 13.04

1991 30139 366 114 252 8.57

1992 31729 341 131 210 6.97

1993 32423 400 125 275 8.67

1994 34064 305 132 173 5.34

1995 35492 403 140 263 7.72

1996 59920 695 315 695 19.58

1997 61340 959 333 626 10.45

1998 62283 781 296 485 7.91

1999 63237 578 345 233 3.74

2000 63207 1056 369 687 10.86

63:淑阳镇历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资料来源:淑阳镇派出所)

5)淑阳镇人口机械增长情况

淑阳镇机械人口增加情况与自然增长情况相近,变化起伏较大,规律性不强。1992年和1994年有两次比较大的机械增长,达到45.79‰45.28‰,更多年份为30‰左右,近年有所下降,约6‰,从2000年开始又有上升趋势,到达15.53‰

6)淑阳镇城镇化水平变化状况

淑阳镇的非农人口一直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到1995年已占到淑阳镇总人口的53.60%1996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金辛庄和大罗屯纳入淑阳镇,大量农业人口进入,使得淑阳镇城镇化水平下降到36.31%。通过这几年非农人口的继续增加,到2001年又达到42.60%

64:淑阳镇历年人口机械增长情况

年份 总人口(人) 迁入(人) 迁出(人) 机械增长人数(人) 机械增长率(

1983 21987 991 596

1984 22780 1038 457 581 26.44

1985 23349 927 555 372 16.33

1986 24287 1172 412 760 32.55

1987 25805 1282 451 831 34.22

1988 27032 1565 628 937 36.31

1989 28291 1488 548 940 34.77

1990 29406 1271 596 675 23.86

1991 30139 973 392 481 16.36

1992 31729 1786 406 1380 45.79

1993 32423 818 399 419 13.21

1994 34064 2300 832 1468 45.28

1995 35492 1536 371 1165 34.20

1996 59920 1639 712 927 26.12

1997 61340 1590 758 832 13.89

1998 62283 1154 756 398 6.49

1999 63237 1313 902 411 6.60

2000 63207 2105 1123 982 15.53





7)城区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香河中心城镇在快速经济发展中不断扩展用地,周边的村庄被不断纳入城镇,但由于城镇化进程及力度都不大,使村庄用地名义上变为城市用地之后,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方面还维持了事实上的村庄形态,这种城中村现象在香河城区中极为普遍,但有别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中村。人口除少部分转化为城市非农业人口之外,大部分依然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服务仍然主要依赖城镇中的设施,这种低质量的扩展方式影响到城市目前与未来的发展。

2、香河县城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1)综合分析法

预测公式:P=P0(1+r+r’)n

针对香河淑阳镇人口自然增长规律的规律性不强的特点,作为预测依据有很大难度的情况,规划建议所采纳的自然增长率与县域总人口预测相同,继续依据《香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近期控制为3‰,中期为3‰,远期控制为2‰

关于机械增长率,规划参考上一版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为46‰,远期为42‰,同时考虑到此次规划正处在香河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未来香河县城在区域中的地位也会加强,特别是大北京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未来20年应被视为香河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十五期间香河如期完成县改市的设想,县城的中心作用会大幅度加强。因此,本次规划考虑如上因素,建议机械增长率按近期为55‰,中期为55‰,远期为50‰控制。

根据公式,2005年、2010年和2020年的香河县城城镇人口规模为:

P2005=50886×1+3‰+55‰4=63758

P2010=50886×1+3‰+55‰9=84522

P2020=84522×1+2‰+50‰10=140333

2)相关较核法

考虑到未来香河县城的发展,城市用地将继续扩张,本次规划将未来有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城镇人口进行了统计(见表6-5)。这部分城镇人口依然包括农业、非农业、暂住人口三部分共计91326人。

自然增长率远期控制为2‰

65:本次总体规划范围内人口统计(2001 (资料来源:淑阳镇派出所)

总人口 91326

非农人口 27647

农业人口 52329

其中 淑阳镇 32007

东南街村 669 胡庄子村 519 池套村 667 姬止务村 1132 锉口村 1053

西南街村 1258 许台村 413 前套村 389 河南 1248 段庄村 542

西北街村 1327 万辛村 1180 后套村 485 河北 1136 阎庄村 525

东北街村 1193 北岗子村 1529 郭辛庄村 590 后小屯村 537 计庄村 569

西店村 431 刘庄村 381 赶水坝村 530 前小屯村 483 前店子村 643

南台村 602 朱庄村 405 姚止务村 518 赵庄村 534 黄院村 647

周元村 1006 大王庄村 870 孙止务村 1707 大罗屯村 866 中井亭村 347

安抚寨村 106 杜屯村 696 宋止务村 478 小罗屯村 941 后井亭村 343

白庙村 642 郎庄村 521 王止务村 622 金辛庄村 727

钳屯乡 10296

草寺 529 西刘庄 781 赵屯 701 雀林院 690 池屯 1019

叶屯 630 东延寺 1220 西延寺 1655 尚店 720 张庄 1138

钳屯 1213

蒋辛屯庄 10026

王庄子 404 百家湾 1108 前建各庄 1121 程辛庄 668 元庄 629

刘庄 771 马房顶 969 田贤庄 1421 焦康庄 1783 义井 1152

暂住人口 11350

由于该部分人口已将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人口作为基数计算,因此机械增长率取20‰,则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

P2020=91326×1+2‰+20‰19=138090

根据两种计算方法,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保留一些弹性,本次规划确定近期规划人口按6万人控制,中期2010年规划人口按8万人控制,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按14万人控制。

三、用地规模预测

1、香河城建用地扩展过程

香河县城坐落在县境中部偏西,县政府所在地淑阳镇。西依京杭运河,北靠潮白河,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城垣旧为近方形土城,明正德二年(1507年),内筑土基,外砌为砖。至万历年间,已建成城围876丈,高2.3丈,垛口1700个,角楼4个,敌台14座,护城濠阔2.5丈,深1.5丈。城门各建门楼一座:东曰淑阳,南曰永明,西曰迎恩,北曰拱极。城街以观音阁为中心,分东、南、西、北四条主要街道,总长2.8里,宽2.5丈,胡同20多条。规模较大的建筑有西街坐北朝南的衙署,文庙;北观的玄武庙;南关的火神庙、关帝庙;东北角的魁星阁以及城中心最高的观音阁等。清初,因战乱失修,多已破旧不堪。

至民国13年(1924年),香河城四门各建平楼一座,均系直门,无瓮城。1933年至1948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占领期间,城垣及四厢明碉暗堡随处可见,古建筑、庙宇多被拆除,较大商铺已倒闭十之八九。

新中国成立初期,香河城区面积0.45平方公里,人口5192人(其中,不以农业为主要谋生者3315人),全城除几家手工业作坊外,几乎没有工业。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区老城墙和城楼逐步拆除,新城区建设以东关(原县城东门外侧)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到1990年底,县城(含郊区24村)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已建城区面积2.41平方公里,为解放初期的5.35倍。人口2.26万人,较解放初(0.52万人)增长3.35倍。到200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已发展到7.51平方公里。

2、规划用地指标选取

香河县城现状建成区7.51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人口50886人,人均建设用地147.58平方米。

由于香河县城建设的特殊性,大量城中村在城中出现,加之村庄用地零散,又多为低矮平房,占地较大。目前,人均用地的147.58平方米,浪费严重。

规划建议考虑小城市发展的特点和香河县自身发展的特点,人均用地指标选取130平方米。

3、县城用地规模

香河县城2020年的人口为14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18平方公里左右。



第七章 城市发展方向

一、上一版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

199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主要方向为潮白河以南地区,基本以老城为核心,以规划的东、西、南、北环线为界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

二、城市用地工程评价

根据廊坊工程勘察所提交的《香河县城区总体规划工程勘察报告》指出:

1)香河县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慢下降,地面纵向坡度比为1/3000,地势平坦。

2)香河县城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大于50米,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城区内静止地下水埋深为5.57.8米,标高为2.25.8米,近5年来最高水位为1.4米,地下水呈弱酸性,浅层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有侵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钢结构有弱酸性腐蚀。县城内地基承载力较高,范围为110KPa300Kpa

3)潮白河20年一遇洪水位为14.9米,50年一遇保证水位为15.4米,城区地势较低,洪水对土地淹没机率较大。城区地面稳定性良好,未发现地面沉降、土洞、地裂等不良地质现象,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有砂土液化现象,液化区主要分布于城区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其他区域液化现象较轻微。

另外,根据《香河县志》记载,从地质上看,香河县地处燕郊南麓强烈构造差异活动带,为京津地区重点监视区。香河县境内主要有三条断裂带,其中西马家窝至西岩寺断裂,也称香河断裂带从香河县城东南角东北-西南方向穿过。

因此,规划认为,香河县城区内地基土基本稳定,较适宜工程建设;香河县城区内无地面沉降、土洞、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详细内容见香河县志)。但重要建筑要避开香河断裂带,在该地区建设应加强工程地质勘探。同时,香河县城的规划建设要配套建设潮白河及北运河的防洪工程。(详见廊坊地质工程勘察所20029月完成的《香河县城区总体规划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三、经济联系主要发展方向分析



根据香河县交通局对香河周边交通状况的分析,交通量最大的为通唐公路,其次为京津唐公路,处于第三位的是大香公路(夏安公路)、香宋公路。这几条公路都集中在县城的西南部、南部,因此,可以判断香河县城与城市西南部、南部经济联系比较密切。这主要有如下原因:

1、香河与北京的联系密切;

2、安平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与发展,使得城市向西南部的发展有比较强劲的动力;

3、香河县城内绣水街的建成通车,使县城向南部的开发条件更为优越。

另外,京沈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对香河到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了一条更加便捷通道,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处地区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物流、加工业等产业的用地,因此,城市北部未来也是成为一个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

从以上几方面判断,从经济联系方面县城主要发展的方向应该为向南、向西南、向北。

四、城市用地潜力分析

鉴于香河目前仍是以发展农业为主的京津地区小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基本农田保护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探索适合小城市发展的土地使用模式。

规划根据《香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分析了在本次规划可能涉及的范围内的土地资源情况。

在本次总体规划范围内,共有基本农田4425.76公顷,其中,一级基本农田:3867.77公顷,二级基本农田:262.54公顷,三级基本农田:295.45公顷。

一级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潮白河两侧和城市目前建成区的外围,本次规划将使用部分基本农田。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对香河县城周边用地没有太大的限制。因此,规划将基本农田的保护,作为生态分区控制的主要依据,划分强制保护区,开发控制区和开发引导区,以确保城市用地扩展不对基本农田及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五、城市用地方向选择

(一)、城市发展空间的主要内涵

香河县在十五期间,根据廊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目标,争取建成县级市,将完成的经济跨越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作为未来在京津地区有着非常大发展前景的小城市,虽然它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如何提供一个理想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使城市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弹性,在不同发展条件下都能有合理的空间结构是本次规划追求的目标。规划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为重点考虑:

1、产业发展的空间与京津地区小城市的特点

香河县城作为地处我国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京津唐地区的小城市,未来在区域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走一条依托大城市,利用交通优势发展产业的道路。因此,其产业空间主要有以下几个交通便捷地区:

1)现家具城周边地区——沿香宋公路沿线

目前香河县城家具城的展厅面积已达30万平方米,入住商户1600户,年成交额达13亿,特别北京地区对香河家具城的需求量的增大,是香河未来发展可以利用的一张王牌。规划建议利用现有家具城形成的规模和品牌效应,继续发展家具城和与家具相关的产业,如家具加工、装饰材料展示和建材市场等。在展销方面形成装修市场的一条龙服务,即包括装修的硬环境材料的展销(如瓷砖、板材、五金等材料),也包括装修完毕的软环境展销(如家具、灯具和窗帘等),在产业方面形成北方最大的装修装饰城。由于这一地区的发展有大量的外来交通生成,对城市的干扰较大,因此,规划建议市场和加工区的布局要沿香宋公路沿线西部和东部展开,便于大量物资的快速转运。

同时,规划认为这一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未来发展多大完全取决于市场和人们的购买力。因此在产业用地预留的空间上尽量利用香宋公路沿线展开,其主要好处就是有较大的独立性和弹性空间,而不会影响到城市其他功能的发展。本次规划比较反对目前城区采取将家具市场区以绣水街两侧展开布局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在城市南部地区造成由于近期市场区发展的态势过猛而形成的产业屏障,使城市未来向南部的进一步发展都要跨越市场区,造成布局上的困难。

2)京沈高速公路出入口地区

京沈高速公路出入口地区的便捷交通条件,为香河成为北京一个产业转移基地创造了条件。

按照《香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建设是县委、县政府近期工作的重点,在十五期间就将有4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完工,新上20个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物流、高新产业园区及配套的生活服务区的建设,将使这一地区成为香河县继安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带。

未来县委、县政府计划将在京沈高速公路以南、以北两个地区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北部地区将建成占地约8000亩的高科技生态园区,南部主要发展物流、居住等功能。因此,这一地区将成为未来香河地区作为物流、加工业发展比较有前景的地区。

3)城市西南部地区——沿夏安公路沿线

这一地区是香河最有战略意义,不确定性最大的地区。如果北京第二国际机场选在永乐地区,和未来北京的一条轻轨线,即由京通线和5号轨道线延伸至亦庄,如果按目前了解的建设意象可以延伸至廊坊地区,再加上霸密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一地区将随着临空工业的发展,成为未来香河最具有产业发展实力的地区。

因此,由于这一地区的潜在优势和外部条件的不确定性,本次规划建议要充分认识其战略意义,即这一地区的开发取决于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上马与否,目前,应严格控制这一地区的开发,避免对未来建设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2、生态保护与有特色人居环境的营造

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千城一面很大的原因是过分照搬大城市的做法造成。作为京津地区的小城市,其城市景观应体现自己的特色,与周边的大城市有所区别,本次规划强调利用潮白河等自然水系,居住空间围绕其展开,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另外,规划强调最大可能地保留基本农田,如有部分一级基本农田未来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则建议要根据开发步骤,尽可能统筹安排,将这类用地放在后期开发,这样在市区边缘地区可保留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田相互穿插的特殊形象,将大面积的生态农业用地有机地导入到市区中心,创造继续强化农业发展的小城市独有的城市景观。



(二)、香河县城城市发展方向

本次规划通过香河县城周边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基本农田保护等自然要素的分析,及对城市经济和城市空间布局的研究,对城市几个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见表7-1)。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城市用地规模,规划建议本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用地的方向基本以现有城市中心为核心,在潮白河以南、以西发展;现状建成区南部和西部都强调控制,以现有的绣水街和五一路为开发动力,适度向南、向西发展;同时,考虑北部京沈高速公路出入口处的开发条件,适当增加一部分用地进行开发。

7-1:香河县城城市发展方向分析

城市发展

方向 优势条件 限制条件 备注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在现有城市边缘、开发成本低 一级基本农田土地较多,南部有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产业发展严格控制

潮白河南侧地区:环境优美,在现有城市边缘、开发成本低 一级基本农田土地较多

潮白河北侧地区:京沈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跨越潮白河,先期开发成本较高

西 土地充裕,紧邻五一路,交通条件好 跨越五一路,基础设施缺乏,远离现有中心,需安置新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发成本高。北运河的生态保护要求,限制过度开发

潮白河西侧地区:环境优美,在现有城市边缘、开发成本低 一级基本农田土地较多

潮白河东侧地区:环境优美,土地充裕 地区相对落后,发展没有腹地

西南 区位优势好 取决于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是否上马的影响



第八章 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总体布局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用地现状特征

香河县城坐落在城关镇——淑阳镇的行政辖区内。潮白河绕县城东北方向流过,北运河流经县城西部。

县城所在地域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小于0.6‰。东部略高,海拔高程在13.0米左右,西部稍低,海拔高程介于9米上下。城内淑阳大街与永明路交叉口处为县城最高点,海拔高程达17.10米。

京沈高速公路在潮白河北侧东西向通过,在前建各庄处设有出入口,与县城五一路相连接。通唐公路经潮白河香宝公路大桥和新华大街,东西向自县城北部穿过。县城西南方向的香五路与康宁路南端衔接,通往五百户镇。香宋公路由县城永泰路向东南方向延伸,通往刘宋镇。

县城建成区东、北至潮白河防洪堤,西达新开大街西端,南及绣水街。多数建成区用地围绕县委——县政府——百货大楼——香百超市所在地集中布置,还有少量建成区用地沿香宝公路大桥——通唐公路、京沈高速公路连接线——五一路——夏安公路、香安公路和香宋公路分散布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功能结构与布局

香河县城的建设虽然基本按上一版规划在进行城市建设,但由于管理体制和力度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遗留问题造成功能结构不完善,出现个别地区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近几年,香河县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可能过多局限于现状建设的条件,对城市的整体功能布局构成了一定矛盾。如香河家具城的建设,由于当时发展只考虑在淑阳工业小区的内部进行,使得这一以物流为主,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的产业发展空间,反而布置在城市的东南地区,造成大量与北京等地区的交通都要穿城而过,对居民的生活构成影响,也造成不必要的交通问题。

县城中还存在工厂和居民区的混杂现象,和个别新的重大项目受投资商影响,选址与城市的整体利益有矛盾,使城市功能结构可能出现新的不合理。

2、过境交通穿过市区,干扰居民生活

通唐公路目前进入市区段为新华大街,未来将由绣水街替代,但这两条道路都是市区主要的城市干道,未来又要组织过境交通,这将严重干扰居民生活。

3、城中村现象严重,住宅建设见缝插针

香河县城内部遗留了大量的城中村,大多以平房为主,由于没有规划,造成土地浪费严重,加上近几年的住宅建设又都采取见缝插针的做法,且没有配套设施,居住环境恶劣。本次规划在对居住环境调查期间发现,三、四类住宅占到94.78%。(三类居住用地以平房住宅为主、建筑质量一般,区内道路状况一般,缺乏宅间绿化,环境较为整洁,市政管网配套不完善。四类居住用地以平房住宅为主,建筑质量一般或较差,道路状况较差,没有宅间绿地,环境较为恶劣,市政管网配套严重不足。)

4、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严重缺乏

由于香河县城公共服务设施除商业、医疗等设施以外,一些与市民生活生活质量提高息息相关的服务设施如体育、文化用地几乎没有。城市公共绿地也很缺乏。

5、基础设施欠帐严重

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欠帐严重,县城中没有水厂、污水厂等,各项工程的管线也有严重问题(详见工程规划),特别是这方面的问题与民政部、建设部有关设市的技术要求相距较大,为香河由县向市的发展设置了较大的障碍。

6、对现有自然环境利用不够,城市景观没有体现小城市的特点

香河县城的建设一直模仿着大城市的建设手法,宽马路、平淡的多层住宅等,没有体现小城市特有的景观,对跨越城区的潮白河等自然环境利用不够。

7、城市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对县政府工作定位的行政体制特点,县城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适应未来设市城市的管理,一些职能部门的管理涣散,信息统计不规范,档案不齐全,行政监督不严,人为因素干扰过多,加之淑阳镇地区多头管理,使城市建设出现了很多失控现象。



二、布局原则

根据对香河存在问题的把握,结合香河县城的特点,提出本次规划原则:

1、充分考虑香河县自然地理条件和香河县城所处周围自然环境,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2、立足香河县城城市发展的现实,空间布局要有利于发挥香河县城现状基础设施条件和已经具备的产业优势,客观地看待城市发展实际,有步骤地加以整理、改善,提升发展的质量。

3、针对香河建设过程中很多外部条件不确定的特殊原因,强调规划要具有较强的弹性空间,要选择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是一个富有发展潜力的结构,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各种可能的发展条件。并强调近远期结合,保持每一发展阶段结构的完整性。

4、未来香河将完成由的腾飞,其在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将面临全面提升,规划要充分考虑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高质量、高水准的需求,提高市民居住生活的质量。并强调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城市居住、工作、交通、休憩等功能的协调发展。

5、重视创造小城市特有的城市形象,提供适宜小城市生活的城市空间。



三、布局结构

针对香河县城未来将作为京津地区的小城市,产业发展将依托大城市走互补型发展的道路。因此,城市产业空间围绕几个交通便捷的地区展开,生活空间将围绕现有城市中心向外延伸,同时,强调潮白河沿岸居住空间的创造。

1、城市中心地区

以现有城市中心为核心,形成县城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中心和居住片区,并强调新的、高档居住空间在潮白河南翼的展开。

本次规划在这一地区功能处理上,强调了小城市的特点,即围绕单一中心形成整个城市最富有历史和活力的空间。其中,包括几部分内容:

迎宾路沿线——贯穿全城公共活动空间主轴

规划沿城市南北向主轴迎宾路两侧,由北向南安置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其间布置一些广场、集中绿地、公园等,并由沿街商业、绿带串联,形成一条贯穿全城的公共活动空间主轴。

老城中心地区

淑阳大街与永明路交汇地区,是香河县城老城所在地,规划建议保留老城中心的部分老建筑,如文庙等,将原护城河遗址地区恢复为绿化带,并保留历史遗留的十字型的商业街区,形成一个绿色环带构成的与迎宾路东侧的城市新中心相呼应的历史街区,使香河居民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中,依然感受到香河县城发展的历史脉络。

淑阳大街——原有商业街区的延续

淑阳大街是香河县城老城原有的商业街区,本次规划将继续延伸这一功能,并将淑阳大街规划成为一条贯穿东西的主要商业大街,连接区内主要片区。

2、东部市场——加工区

利用现有家俱市场所在地,沿永泰路至香宋公路一线发展家俱市场、加工区,及市场和加工区共同需求的仓储区,同时在其北部、东部沿潮白河西侧发展生活空间,包括居住组团和与其配套的公共设施。

3、西部物流区

五一路以西结合现有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建设以农为主的商品交易区,并设置部分教育科研用地,发展农业科技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同时,在新开大街北侧发展与之配套的生活空间。

4、北部物流——加工区

潮白河北侧,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处,将发展为集市场、加工、仓储及配套的生活区为一体的独立组团。



第九章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一、居住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现状

香河县城建成区居住用地共365.17公顷,占建成区总用地的48.62%,人均居住用地71.74平方米。

由于香河县城的建设一直在原有淑阳镇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县城内部保留大量的村庄用地形成城中村,占地约177.24公顷。扣除这部分用地,目前香河县城的居住用地只有187.93公顷,其中居住环境不好的用地又占了121.60公顷,因此,香河县城未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居住环境改造工作任务繁重。

本次规划确定的未来城市建设用地中,也含有大量现状村庄用地,共有547.36公顷。

现状居住用地主要围绕县城中心偏西分布,包括站西小区、花园小区、南台小区、台南小区、闫段庄小区,和新华大街以北居住小区,以及淑阳镇部分村、街纳入现状建成区的村庄用地,其中一、二类居住用地数量较少、分布零散,主要位于迎宾路与康宁路沿线的迎宾、花园、南台、胡庄子等小区。三、四类居住用地在县城所占比重较大,主要为早期建设的居住用地和尚未改造的村庄型居住用地。

香河县城居住用地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并不十分完善,相对于其他设施,中、小学教育设施较为完善。目前共有中学5所,小学13所。中学的布局并不十分合理,两所教学质量较好的一中、二中均设置在新华大街南侧,过分集中,造成居民使用的不方便。

9-1:香河县城中、小学校情况一览表(香河县教育局提供)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在校教职工数(人) 在校学生数(人) 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香河县第一中学 淑阳镇新华街7 183 2108 86580

香河县第二中学 淑阳镇新华街19 180 2980 32883

香河县淑阳镇中学 香河县淑阳镇北岗子村西 112 1550 33930

香河县大罗屯中学 香河县淑阳镇姬止务村西 73 897 18900

香河县金辛庄中学 香河县淑阳镇后井村东 49 692 63500

城内第一小学 85 1360

城内第二小学 98 1707

城内第三小学 60 668

矬口小学 淑阳镇矬口村西 45 400 15600

后彭务中心小学 淑阳镇后彭务村西 37 468 20114

白庙中心小学 淑阳镇白庙村北 27 251 9770

北岗子小学 淑阳镇北岗子村北 34 269 7004

池套小学 淑阳镇池套村西 32 334 10127

大罗屯小学 淑阳镇大罗屯村 26 273 8360

孙止务小学 淑阳镇孙止务村东 28 248 15000

河南止务小学 淑阳镇河南止务村东 20 184 6640

姬止务小学 淑阳镇姬止务村西 28 258 7200

河南吴村小学 淑阳镇河南吴村 26 267 12495

(二)居住用地存在主要问题

1、布局缺乏统筹安排。县城新建居住用地大多择空而建,随机性大,布局分散,产权关系错综复杂。边缘村庄在县城用地拓展中往往被绕过,形成大量城中村,给城区进一步开发管理造成难度。

2、居住用地的配套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居民缺乏户外公共绿化和活动空间,环境较为恶劣。

3、边缘村庄的作坊式加工工业对居住环境的干扰很大,特别是永泰路以西、靠近家具市场的村庄更为严重。

4、大量城中村的出现,土地使用浪费,未来整合、改造这些用地难度较大。

5、住宅建筑形式混杂,新旧程度不一、景观零乱。

(三)居住用地规划对策

针对香河县居住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提出如下对策:

1、新区建设与城区的城中村改造相结合,以新区建设为主导,调整居住结构,逐步改善现有城区的环境,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居住片区。

针对香河县城目前在居住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次规划提出建设新区与旧城改造并举的原则,即在现状建成区外围集中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居住新区,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的现代化生活居住环境,迅速改变目前香河县城房地产开发在老城内见缝插针、设施配套不齐全的现象。

2、加强城中村的改造,强调节约用地,迅速改变城中村浪费土地的现象,整治居住环境。

鉴于香河县城多年来的建设过程,在现状建成区内、外遗留了大片村庄,规划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用不同改造方式予以解决。

1)旧城改造用地:这类用地是针对目前城区和未来规划建设区内存在着大量村庄型未改造地区,即名义上是城市地区,但建筑的方式与村庄并无二致,而且长期未经改造。规划针对这一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房屋过于拥挤、建筑质量差,缺少畅通的道路系统、户外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非常缺乏的现象,提出在现有基础上加以整理和改造的建设思路,使各方面居住条件达到一般城市居住区的标准。

主要改造步骤分为两种,一种是疏解整理,即考虑到香河县政府财力不足,在短期内又无法吸引大笔资金对地区进行改造的情况下,主要采取适当疏解人口、清理临时建筑、改善房屋质量、疏通支路系统、增设公共设施,和利用现有的或疏通道路产生的空地建设集中绿地等手段,改善居住环境,赋予原有较为破败的、一直为村庄型建筑形式的居住地区以新的形象。这样的改造方式使这一地区的建筑密度会有所降低,建筑仍维持低层。

第二种是大规模成片的集中改造,规划建议在条件成熟、时机合适的地区,可以进行大规模村庄改造,建设新的住宅小区,建筑形式以多层与低层相结合。

2)、规划城市建设区外围的村庄用地

在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城市建设区外围仍然保留了大片村庄,随着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农民居住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村庄也遇到更新、改造的问题。规划建议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这样即可以节省土地,也可以快速提高农民的居住水平。

对于有些村庄还有扩建、新建住宅的可能,规划建议应提倡建设农民新村,统一规划,尽量压缩每户住宅的占地面积,并考虑农民的居住行为,方便他们的生活,建筑以多层住宅或中低层连排住宅为主,力图使香河县城成为未来农民新村建设的试点地区。

3、居住用地的建设强调尊重自然,合理布局。

潮白河是香河县城非常亮丽的景观,规划建议未来居住新区应强调沿潮白河两翼展开,使潮白河成为城中河。加强居住用地与周边环境的完美结合,使人工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居民创造高品位、高质量、特色鲜明的生活环境。

4、提倡住宅形式以多、低层为主,建设符合小城市景观要求住宅区。

香河地区作为京津地区的小城市,在住宅形式和建筑体量上,规划建议一定不要模仿大城市的建设,要尽量创造宜人、舒适、有特色的小城市住宅形象,丰富香河县城的建筑景观。

住宅小区的建设要强调符合小城镇的特点,进行低密度的开发,强调多层住宅和低层联排住宅相结合。

(四)居住用地分类

城区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在沿潮白河南侧环境优美地区适量安排一类居住用地。其中住宅以多层为主,适量建设低层别墅,原则上禁止高层住宅的建设。低层住宅指2-3层住宅,多层住宅指4-6层住宅。

(五)居住区建设控制指标

本次规划为保证香河县未来居住环境的全面提升,建议未来香河县应结合实际,按照不同类型的各个居住片区具体情况,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建设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居住区。同时居住区内各类设施的用地指标应严格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的要求执行。

低层住宅的人口密度为100—150/公顷,住宅面积为150—250平方米/套,容积率为0.4-0.7

多层住宅的人口密度为250—420/公顷,住宅面积为70—150平方米/套,容积率为0.7-1.5

(六)居住用地布局

本次规划提出规划期内城市居住用地达到587.89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32.03%,人均居住用地41.99平方米。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潮白河南部地区,由三个居住区组成,北部在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处设置了一居住小区。

1、潮白河南部地区:分别为西部居住区、东部居住区和南部居住区。

1)、西部居住区:西起西外环,东到迎宾路,南到新开大街,北至南堤路。该居住区包括一类居住用地8.77公顷,二类居住用地166.60公顷,规划居住人口约4.18万人。

针对该区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共存的特点,规划建议对于不同地区的居住用地的开发和建设采取不同的方式。

对于五一路以东新华大街以南的原香河县城老城地区,规划建议要适当疏解人口,拆除临时与违章建筑,强调住宅间距应达到国家规范要求,居住建筑高度控制在3层左右;同时规划提出利用绿地的局部改善,创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建议将原有老城的护城河开挖敞开,形成老城周边的开敞绿色空间;在老城沿街地段适量布置商住混合用地,重新恢复老城活力。

对于新华大街以北五一路以东的城市外围地区,主要为新居住小区的建设和城中村的改造。近期以新区建设为主,主要是吸纳城市中心疏解的人口和周边城中村迁入的人口;远期则关注对周边城中村的改造,整体改善这一地区的居住环境。

利用南堤路南侧依靠潮白河的环境优势,建议远期建设少量高品质住宅,住宅以低层为主,高度控制在23层。

在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居住区级的配套设施建设,配合城市中心商业设施改造,逐步按照居住区规范完善服务配套,同时增加绿地景观设施建设。

西部居住区规划设置一所中学、三所小学。

原址保留香河一中,并将其扩建至10.09公顷,其服务范围可覆盖整个西区。

根据服务范围需要,原址保留并扩建城一小,且在五一路和新华大街交口西北以及南堤路和迎宾路交口西南新建两所小学,面积分别为2.72公顷、1.51公顷、2.55公顷。

2)、东部居住区:西起迎宾路,东到东外环路,南到新开大街,北至南堤路。该居住区包括一类居住用地6.87公顷,二类居住用地135.83公顷,规划居住人口约3.40万人。

对于迎宾路以东、永泰路以西、新华大街以南的城市中心地区,规划建议加大改造力度,配合城市核心区职能的转变,建设能体现小城市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等特点的住宅,住宅以多层为主,高度控制在6层左右。

永泰路以东、新华大街以南地区应配合城市东南部工业区的集中建设,加快对现状工业的搬迁改造,在此基础上建设与南部工业区配套的住宅区。

在新华大街以北的现状建成区外围地区,近期应加强对空地进行新居住小区的建设,同时,适量改建城中村;远期则加大对周边城中村的整体改造力度。

在南堤路南侧可在远期建设少量高品质别墅区,以低层为主,高度控制在23层。

东部居住区规划设置两所中学、三所小学。

保留新华大街和康平路交口西南的香河二中,并将其扩建至2.83公顷,该中学可对居住在永泰路和迎宾路之间的居民和少量迎宾路以西的居民提供服务;另在计庄路和新华大街交口东北新设一所中学,用地面积1.34公顷,该中学主要向永泰路以东的居民提供服务。

保留新华大街和康平路交口东南的香河县第三小学,并将其扩建到2.61公顷,该小学可向迎宾路和永泰路之间的居民提供服务;保留计庄路和新华大街交口西北的小学,并将其扩建至1.18公顷,该小学主要服务于计庄路和新华大街交口周围的居民;根据东部居住区居民就学需要,在东外环和淑阳大街交口西北另外加建一所小学,面积0.76公顷,主要服务于计庄路以东居民。

3)、南部居住区:西起西外环路,东到安福路,南到南外环,北至新开大街。该居住区包括二类居住用地230.62公顷,规划居住人口约5.49万人。

对于绣水街以北的城市中心地区,主要为旧区改建,控制建筑高度,增加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敞空间,改善居住环境。现状市场区以西的部分四类居住用地将予以改造,形成市场区的配套住宅区。

在绣水街以南现状建成区的外围地区,近期建议加强在未利用土地上的新住宅小区的建设,远期则加大这一地区城中村的改造。迎宾路以东的居住用地将规划为东部家具市场区的配套住宅区。

南部居住区规划设置一所中学、四所小学。

在五一路和绣水街交口西北新建一所环境优良设备完善的中学,面积28.16公顷,该中学将成为全县最大的中学。

小学除保留新开大街和迎宾路交口东南的小学以外,另在绣水街和康平路交口东北、绣水街和汇文路交口东南、南环路和康宁路交口东南新建三所小学,面积分别为1.46公顷、0.78公顷、1.33公顷、1.35公顷。

2、潮白河北部地区:根据潮白河以北市场加工区开发规模,在潮白河以北——京沈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规划建设一处与该市场加工区配套的居住小区,即河北居住小区,占地39.20公顷,规划居住人口约0.93万人。

根据需要在河北居住小区新建小学一所,面积为1.02公顷。



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现状概况

香河县现状公共设施总用地为251.29公顷,占现状建成区用地的13.69%,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7.95平方米。现状公共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部,迎宾路北段两侧的城市核心地段。

(二)规划原则

1、强化香河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的地位,加强城区凝聚力,展现小城镇风貌特色。

2、全面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为完成由经济跨越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生活环境。

3、通过对现有城市中心的改造和各次中心以及居住区级中心的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各类服务设施,形成结构完整、体系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

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按市级、居住区级两级配套。

5、对公益性、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予以优先安排,保障用地。

(三)总体布局

1、布局结构

1)强化小城市生活特点,将迎宾路作为全市公共活动空间的主轴,其上布置城区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便于人们使用。

2)将新华大街、淑阳大街、新开大街、绣水街等公建次轴串联在迎宾路公建主轴上,形成鱼骨状的公建布局结构。

2、各级中心规划

城市中心设置根据需要分为市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

1)市级中心:共有3处,包括1个城市中心、2个城市次中心。

城市中心:位于迎宾路中间地段,包含行政、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等功能。

城市次中心:一处位于城区西部地区,新开大街和五一路口的西侧地区,利用已有的行政办公等职能,继续强化中心建设,包括教育科研、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功能,主要为五一路西侧地区服务。

另一处在城市南部,即迎宾路延伸在南部新区形成的新中心区,主要为教育科研、体育、商业金融等功能。

2)居住区级中心:共有3处。

一处位于新华大街和五一路交叉口附近,为西部居住区的中心;一处位于五一路和绣水街交叉口附近,为南部居住区中心;一处位于计庄路北段附近,为东部居住区中心。

4)居住小区级中心:规划考虑潮白河以北地区发展的需要,在迎宾北路建设居住小区级中心,满足河北片区近期开发的需求。

其它各小区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配置公共设施项目。

(四)用地规划

1、行政办公

1)现状概况与问题

现状行政办公用地共19.57公顷,占现状建成区的2.61%

香河县城行政办公用地布局伴随着县城建设用地的扩张而逐步推移,历经老城里(1970年代之前)——府前街(1970-1990年代)——站西(1997年以后)的迁移过程。不少办公单位均曾易址,如县法院、建设局、税务局、公安局、淑阳镇政府等。

目前,县城行政办公用地布局较为分散,沿新华大街、府前街、迎宾路、淑阳大街和新开大街均有分布。其中有两片行政办公用地相对集中。一片以县委、县政府为核心,以府前街为轴线,包括外贸局、财政局、交通局、水产局和邮电局等;另一片以现淑阳镇政府所在地为核心,以新开大街西段为轴线,分布在长途汽车站以西地区,包括人事局、稽征站、烟草专卖局、土地局、地税局、国税局等。其余行政办公用地分布状况大致如下:

老城里:工业局、教育局、县常委会等。

新华大街:县法院、公安交警大队、医药公司等。

五一路:气象局、企业管理局等。

迎宾路:卫生局、建设局、市政管理所、烟草专卖局等。

淑阳大街:工商局、粮食局、农业局、水利局等。

主要问题主要表现现状行政办公用地布局分散,处理公务不便,形象不够鲜明。位于五一路、老城里、淑阳大街南段和迎宾路沿线的行政办公单位,房屋建设较早,无论是用地规模还是建筑质量均与当前的要求不相适应。

2)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43.0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34%

规划以现有的香河县政府、县委所在地,沿新华大街,以及迎宾路与新华大街交叉口地区集中建设行政办公用地,形成香河县城行政办公中心。

规划保留位于新开大街和五一路交叉口附近的行政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用地

1)现状概况

商业金融用地共77.76公顷,占现状建成区的10.35%

商业:旧时香河商业中心曾位于老城之内,观音阁至淑阳门为东街,市肆繁荣,后商业中心随城市发展向东推移,1983年在淑阳路以北、迎宾路以西建设香河百货大楼,成为香河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为丰富的商业中心。

1996年底开始兴建的京东商贸城坐落在迎宾路以西、新开街以北,将向阳院部分平房拆迁(307户),规划占地3.42公顷。

2000年在迎宾路与康宁路之间新建东西向步行商业街,形成新的商业亮点。

市场:作为香河县城主要产业发展的市场主要包括:

家具市场:1999年在县城东南部建设的香河家具综合批发市场,用地为北起淑阳大街、南至规划南环路、东至永泰路、西至康宁路和规划的安抚路。

92 香河县城市场现状统计(资料来源:香河县工商局)

综合性市场 占地面积

(公顷) 位置 专业性市场 占地面积

(公顷) 位置

淑阳市场 0.1 县城中心 沙发材料市场 6.1 县城东侧

花园市场 1.73 县城中心花园小区内

沙发材料市场:1993年在淑阳大街东段南侧、安抚路西侧,建成香河县沙发材料专业批发市场,占地6.1公顷,建筑面积16576平方米,日顾客流量1.2万人,年成交额3500万元,创税收80万元,为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沙发材料专业市场。安抚路也发展为专营沙发材料的小型批发市场一条街。安抚路北段、新华大街以北,新建沙发板材市场,通过安抚路与家具市场相联系。

其他市场:1984年位于县政府西侧的淑阳水上市场开始兴建。

金融机构:目前县城的主要金融机构均集中分布在府前街沿线,与县行政中心结合在一起。

9-3:银行机构占地情况

名称 地址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工行 府前街 2896 1565

发行 淑阳大街3 1998 1380

联社 淑阳大街12 2296 1398.48

财险 康平路6 1866.5 1122.99

人民银行 府前街19 2800 2000

中行 府前街10 1500 2100

2)主要问题

商业设施陈旧,商品门类不齐全,服务水平低。

香河拥有市场数量虽多,包括家具市场在内的一些专业市场也初具规模,但商品档次低,市场服务水平低,相关市场布局分散,这将限制香河市场进一步的健康发展。

3)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规划商业金融用地303.54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6.54%

商业

规划市级商业中心1处,商业次中心2处。

市级商业中心:位于淑阳大街、新开大街与迎宾路交口附近,并沿淑阳大街向东西延伸,占地23.95公顷,形成全市最大的商业中心。

商业次中心:一处位于城市西部淑阳大街和五一路交口附近,占地10.34公顷;另一处位于城市南部绣水街和迎宾路交口附近,占地9.37公顷。

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商业中心将根据服务对象、地理位置的特点,采取集中或沿街布置的方式,建设项目及规模参考居住区公共设施标准确定。

市场

本次规划考虑到香河作为京津地区的小城市,未来利用交通优势,将对物流、市场等用地需求很大,特别是现有家具市场的发展需要。

本次规划主要在三个地区布置市场及物流区。

规划以现有香河家具批发市场为基础,依托规划的交通性城市干道永泰路、绣水街,在永泰路以西、绣水街两侧形成家具市场和相关专业批发市场,集中建设以家具批发为主导功能的市场区,该市场用地面积114.08公顷。

在绣水街和五一路交叉口西南,以现有蔬菜批发市场为基础,依托具有对外交通组织功能的外环路和五一路,建设一处以农产品集散以及农产品小型加工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规划用地面积37.99公顷。考虑到香河未来将继续承担为京津地区提供农业产品的职能,此用地的需求量将会较大,但可能含有销售、仓储以及小规模加工等多种功能。

另外,在潮白河以北,京沈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借助京沈高速公路以及夏安公路交通便利的特点,规划建设一处18.99公顷的市场区。

3、文化娱乐

1)现状概况与问题

香河旧城观音阁至迎恩门为西街,属文化之区。建国后,县文化馆设于孔庙之内,与香河一中、城内一小遥相呼应,一度成为县城文化中心。1990年代,广播电视大楼和香河电影院在府前街北侧落成,形成文化亮点。

各类文化娱乐用地分布状况如下:

新闻出版机构:全县没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机构,其职能由文体局行使。目前无办公地点,暂借民政局三层办公,内设文化市场科及稽查大队。

香河县文化馆:位于淑阳大街路北,为原孔庙改建,占地1436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广播电视局:原址位于城内东北街路北,原城隍庙内。现址坐落在府前街29号。

香河影剧院:位于府前街路北,淑阳酒家东侧,占地8.87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000座。

香河县图书馆:借用县工会北楼一层用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6万册。

存在问题主要为用地布局分散,数量比较缺乏,没有成规模的文化中心。文化馆一直利用孔庙办公,建筑质量和形式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且不利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2)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规划文化娱乐设施用地18.04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98%

保留府前街北侧香河影剧院和广播电视局,改造县委南边珠宝加工工厂,并以此为基础在淑阳大街和康宁路交口附近集中建设全县文化娱乐中心,布置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占地9.17公顷。

在西部城市次中心(淑阳镇政府附近),以及河北居住小区集中规划建设两处文化娱乐设施用地,面积分别为5.45公顷和3.42公顷。

4、体育设施

1)现状概况与问题

县城内现没有一处体育场馆,只有一些中学、单位内有运动场、篮球场地等体育设施,因此,居民日常健身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多利用学校和单位的场地,体育设施用地严重缺乏。

2)体育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体育设施用地2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36%。

在迎宾路和南环路交口东北设一处较大规模的体育设施用地,用地面积10.09公顷,另外在新开大街和东外环路交口附近、新华大街和五一路交口附近、夏安公路和百家湾路附近分别设三处体育设施用地,用地面积分别为6.64公顷、6.23公顷、2.06公顷。

5、医疗卫生

1)现状概况与问题

县城城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所,包括县医院、中医院、气管炎哮喘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所、利康医院,以及32所社区门诊、私人诊所。总占地5.94公顷。

由于香河县医疗机构多集中在县城,造成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2)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9.19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0.5%,人均医疗卫生用地0.66平方米。本次规划除保留现状香河县医院和中医医院以外,在绣水街和汇文路交口附近,新华大街和永泰路交口附近,计庄路和花园街交口附近新设三处医疗卫生用地,用地面积分别1.94公顷、1.73公顷、2.84公顷。

6、教育科研

1)现状概况

目前,香河的教育科研用地占地0.46公顷,其中有成人培训学校3所(见表9-4),并在五一路西侧设有部分科研机构。

9-4:淑阳镇教育科研情况统计表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在校教职工数(人) 在校学生数(人) 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香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淑阳镇新开街西 134 1507 66184

香河县教师进修学校 淑阳镇兴济路 47 3489

香河县广播电视学校 淑阳镇新开街西 14

2)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22.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24%,

本次教育科研用地集中布置在两处,一处在绣水街和迎宾路交口西南,占地面积6.07公顷,另一处位于新开大街和五一路交口西南,占地面积16.73公顷。

7、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现状建成区内有敬老院一处,位于康宁路东侧府前街与淑阳大街之间,占地面积0.19公顷。

规划现有敬老院搬至北环路与康平路交口处附近,用地面积扩大到0.76公顷。

三、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一)工业用地布局现状

1、现状概况

县城工业用地共108.47公顷,占建成区总用地的14.44%。多数分布在县城东侧,永泰路沿线,少量沿香安线、香宋线和通唐公路西段布置。工业门类以木材加工、纺织缝纫皮革、机械加工为主。

9-5:香河县工业污染源名单(资料来源:香河县环保局)

单位名称 地址 污染物种类

香河正大有限公司 淑阳镇 水、气

香河县宏发化工有限公司 永泰路 水、气

香河县水泥厂 孙止务 工业粉尘

香河县雷达纸制品有限公司 永泰路

香河县玛钢厂 新华大街

河北爱宝首饰有限公司 府前街

北京香河旅游家私联合公司 淑阳镇

香河华北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淑阳镇

高氏纸制品有限公司 淑阳镇

长德利纸制品有限公司 淑阳镇

2、主要问题

永泰路工业区相对目前建成区地处下风下水,交通较为便利,位置尚较为适宜。但随着县城建成区的进一步拓展,联系工业用地的对外交通道路(通唐公路)将穿越县城城区南部,必然对生活用地形成一定干扰。永泰路工业区附近的村庄内,以家具加工为主的家庭作坊式加工工业蓬勃发展,一方面反映香河家具产业具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也对附近居住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和干扰,且分散经营工作方式也会浪费大量资源。

3、工业用地布局原则

1)工业企业走集中发展道路,形成产品供需链,节约成本企业生产且便于统一管理。

2)依靠本地专业市场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使产品生产与产品销售紧密结合。

3)工业用地布局应与城市主要对外交通线路相结合,使原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方便快捷。

4)工业用地布局既要为工业进一步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又不影响城市整体发展的利益。

4、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229.33公顷,其中一类工业用地129.71公顷,二类工业用地99.62公顷。规划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2.49%,人均工业用地16.38平方米。

本次规划的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两处:

一是永泰路以东,绣水街两侧的城东南工业区。该工业区以现状加工工业为基础,依托永泰路,绣水街以及外环路的交通优势,与香河家具市场相结合,集中布置。该工业区有一类工业103.76公顷,二类工业99.62公顷,为规划城市主要工业区。

另一处工业用地位于京沈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占地面积25.95公顷。

(二)仓储用地

1、现状概况与问题

县城仓储用地共20.81公顷,主要分布在县城东侧和南侧,多结合工业用地、物资储运部门(粮食局、石油公司等)和市场(家具城)设置。其中为家具批发市场服务的仓储用地达4.49公顷。

主要问题表现为现状仓储用地分散,档次低且不成规模;部分危险品仓储用地位于城市核心地段,影响城市安全。

3、仓储用地布局原则

1)仓储用地布局与工业用地、市场用地相结合,便于货物存取。

2)仓储用地布局应与对外交通干道相结合,便于产品和原料的快速输出输入。

3)在城市居住区及城市功能核心地段原则上不布置危险品仓储。

4、仓储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仓储用地25.63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4%。将现状新华大街和永泰路交口东侧的危险品仓库搬出本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本次规划仓储用地集中于两处。一处结合规划家具市场和东南部工业区设置于永泰路和南外环交口东北,占地面积17.9公顷,另一处设置在京沈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占地面积7.73公顷。

四、特殊用地规划

香河现状特殊用地包括军事用地和保安用地,总占地5.53公顷。

军事用地主要分布在新开大街东段,现状为驻军部队,占地3.26公顷。

保安用地位于五一路与绣水街交口的西北角,现状为县城看守所,占地0.84公顷。

规划在原址保留原军事用地。

考虑县城看守所现状位置未来为城市以农业为主物流中心,规划建议看守所迁至城郊。



第十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一、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现状

香河县城的现状对外交通设施以公路用地为主,包括公路与对外交通站场两部分。

现有公路可分为高速公路、省道、县级公路3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北京——沈阳高速公路,在县城潮白河以北东西向通过,在县城北部设有一处出入口,与夏安公路(五一路)相接。此外,拟建一条霸密高速公路,由河北霸州通往北京密云,是未来连接北三县的快速通道,从香河县城西部南北向穿过,目前线位尚未确定。

与县城相连接的省道有两条,分别为通唐公路和夏安公路。通唐公路为省级干线公路,在县城范围内自西向东经由郭辛庄、大王庄、五一路、新华大街、香宝公路大桥贯穿而过。夏安公路在县城范围内自北向南经由京沈高速出口、潮白河大桥、五一路、刘庄、池屯贯穿而过。

与县城相连接的县级公路共有3条,分别为香宋公路、香五公路、香安公路。香宋公路与永泰路南端相连,香五公路与康宁路南端相接,香安公路东起新开大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西南至安平收费站。

对外交通站场为两处长途汽车站。一处是位于五一路东侧的长途汽车站,另一处新华大街东段南侧的938长途车站。

现状建成区内对外交通用地共15.81公顷,占建成区总用地的2.1%

2、对外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香河县城是紧密依托几条对外交通道路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建成区的扩大,县城本身的内部交通量日渐增加,城市生活与对外交通的矛盾不断突出。其中通唐公路交通量较大,且紧邻县政府等核心地段,过境车辆对城市交通干扰很大。夏安公路随交通量较小,对城市基本未构成干扰,但对发展城区西部地区构成屏障。

3、对外交通规划原则

小城市的发展与对外交通存在着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关系。本次对外交通规划力求在现有基础上,适合小城市特点,合理、灵活布局对外交通设施,协调其与城市道路和城市产业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使对外交通道路和站场既能够支撑县域和更大区域范围内城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县城的进一步发展,方便、快捷地集散县城与周边地区的客货交通运输,特别是香河作为京津地区的小城市发展物流与加工业等产业对交通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为城市建设用地今后继续扩展留有余地,避免在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留有障碍。

4、对外交通规划

1)霸密高速公路选线:霸密高速公路作为未来连接北三县的快速通道,虽然目前尚未定线,但为避免该路建设对城市未来发展造成的障碍,规划建议其拟建线位在县城西部,规划水厂的西侧穿过,为城市发展尽量预留足够空间;霸密高速公路跨潮白河的线位与现有的夏安公路跨河大桥平行,北侧与夏安公路相邻并行。同时考虑到未来京沈高速公路与霸密高速公路连接的问题,建议在两条道路交汇处预留设置立交的用地。

同时规划建议霸密高速公路在新华大街、新开大街、绣水街、南外环路的位置高架穿过,预留这四条道路下穿通道,方便城市未来继续向西发展,特别是方便城市居民与北运河生态绿地的连接;并在新开大街处预留一出口位置,以便未来霸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系统快速衔接。

2)通唐公路:规划将通唐公路改线南移,自西向东经由西外环路、南外环路、郎庄路南端、绣水街邻河段和跨潮白河新桥向东,引导对外交通绕城而过。

3)香安、香五、香宋公路则由规划的通唐公路起分别向四周辐射。考虑到夏安公路交通量较小,规划继续保留目前走向,即五一路仍然保留部分对外交通功能。

4)交通设施

规划保留高速公路管理站。

规划新建两处长途汽车客运站,一处设在家具市场区,位于永泰路与绣水街交叉口西南侧,主要考虑家具市场区大批外来人群的需要;另一处设在新华大街与五一路交叉口的东南侧,主要便于与北京、廊坊之间大量客流的需要。

本次规划对外交通用地共2.77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0.15%



二、城市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1、城市道路广场用地现状

现状建成区的道路广场用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和社会停车场库用地,总计102.86公顷,占建成区总用地的13.69%

目前县城范围内的跨河桥梁共有4座,分别为以组织机动车交通为主的潮白河大桥(五一路)、香宝公路大桥(新华大街)、潮白河新桥(绣水街),和迎宾路北段跨潮白河目前只能以行人和自行车使用的桥梁。

县城城区道路面宽度18米以上道路共计17条。其中,道路红线宽度40米以上的道路有4条,分别为新华大街、新开大街、绣水街和五一路。道路红线宽度介于20-40米的道路有12条,道路红线宽度在18-20米之间的道路有1条。此外,县城中心城区道路面宽度18米以下道路共计8条。





10-1 :香河中心城区道路红线宽度18米以上的现状道路统计表(资料来源:香河县建设局)

道路名称 起讫点 长度

() 宽度() 断面形式 备注

新华大街 五一路---东环路 3355 24 6.5+1.5+24+1.5+6.5 40

府前街 迎宾路---永泰路 1388 25 3+3.5+1+10+1+3.5+3 25

淑阳大街 五一路---永泰路 2856 1012 3+1+20+1+3 28

新开大街 西环路---永泰路 3565 40 5.5+1.5+6+14+6+1.5+5.5 40

绣水街 A--- B 3958 24 35+3+24+3+35 100

五一路 北环路---南环路 2846 30 30+2.5+24+2.5+1 60

永明路 新华大街---绣水街 1796 10 5+2.5+10+2.5+5 25

迎宾路 新华大街---新开大街 917 14 4.5+3+15+3+4.5 30

新开大街---C 987 12 4.5+3+12+3+4.5 25

康宁路 府前街---新开大街 559 10 1+3+12+3+1 20

新开大街---南环路 1221 7 2.5+3+7+3+2.5 18

康平路 新华大街---府前街 331 10 4.5+3+10+3+4.5 2

安福路 新华大街---新开大街 877 10 2.5+3+9+3+2.5 20

新开大街---绣水街 763 7.5+3+9+3+7.5 30

永泰路 新华大街---南环路 2081 2.5+5+1.5+12+1.5+5+2.5 30

批发市场路 新开大街---D 1019 10 4.5+3+9+3+4.5 24

1:备注栏为规划控制的道路建筑红线宽度

2:绣水街、批发市场路未提供精确坐标,其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3ABCD为道路起讫点,其坐标精确未提供,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4:所有环路并未建成,仅为起迄点提供参考之用

5:所统计范围在环路以内



10-2:香河中心城区道路红线宽度18米以上的现状道路分类统计表

城市道路 道路条数 道路长度

(千米) 道路长度占全市长度比例(% 道路面积

(公顷) 道路面积占全市道路面积比例(%

红线宽度40米以上 4 13.72 46.54 84.3 67.3

20-40 12 14.53 49.29 38.7 30.9

20米以下 1 1.22 4.14 2.2 1.8

合计 17 29.48 100 125.3 100



10-3:香河中心城区道路红线宽度18米以下的现状道路统计表

道路名称 起迄点 道路长度(米) 道路宽度(米) 道路面积

(平方米)

兴济路 新华大街西段——新开大街 910 10.5 9555

北库路 永明路——迎宾路 354 4.5 1593

文昌街 永明路——迎宾路 367 8 2936

新立街 屠宰厂——经幼儿园——文昌街 1300 6 7800

向阳街 永明路桥——迎宾路 367 10 3670

供电局东路 供电局大楼——新开大街 700 7 4900

文化馆南街 文化馆——新开大街 700 6 4200

步行街 迎宾路——康宁路 290 11.5 3335

合计 4988 37989

现状建成区内有广场用地一处,占地1.70公顷,为县委、县政府之间的文化广场;社会停车场库用地一处,占地0.06公顷,位于安福路与淑阳大街交叉口东北侧。

2、城市道路广场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区道路网密度尚可,东西向道路宽敞、通畅,但南北向道路普遍狭窄、阻塞;

2)、城市广场相对较少,很难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3)、对香河家具城等吸引外来交通运输量较大场所内缺少停车场、库,造成停车混乱,不利于未来发展;

4)对小城市的路网特点研究不够,个别道路路面太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与小城市景观不符;

5)一些道路断面设计不合理,行道树种选择不当,妨碍行人与自行车交通。

3、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1)强调城市内部道路与对外交通道路的有效衔接,强化各主要功能区的便捷联系;

2)避免照抄、照搬大城市道路设计的手法,强调节约土地,和创造适宜小城市景观的街道尺度。

规划强调充分研究小城市的道路系统特点,尊重传统、兼顾发展,通过道路网密度、道路线型、道路断面、红线宽度、行道树选择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创造便捷、舒适的城市道路网络和尺度细腻的街道空间与景观。

3)创造适合小城市生活特点,方便居民使用的自行车与步行空间。

规划强调关注小城市的生活特点,即交通组织方式以自行车交通和人行为主,提出将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沿路的绿化和街头游园等有机结合,形成适合小城市生活特点的,方便居民使用的自行车与步行空间。

4、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等级规划

根据小城市的特点,道路等级规划分为城市干道与城市支路两级。

城市干道:城市干道为六横八纵,构成未来县城的主要交通构架。

六横:由潮白河南岸地区的北环路、新华大街、新开大街、绣水街、南外环路,和北岸片区的百家湾路构成。

八纵:由西外环路、五一路、汇文路、迎宾路、康平路、永泰路、东外环路、郎庄路南段构成。

城市支路:为七横九纵。

2)、道路性质规划

道路性质规划分为城市交通性道路、城市生活性道路与滨水景观道路。

交通性道路主要为组织机动车交通,保证城区内部各主要功能区的便捷联系,及合理引导城区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道路设计主要保证机动车能快速通行,其道路两侧不宜设置大型公共建筑物和过多街坊出入口。本次规划设计的交通性道路为六横六纵,六横分别为百家湾路、北环路、新华大街、新开大街、绣水街、花园街东段路。六纵分别为五一路、汇文路、康平路、永泰路、计庄路南段、郎庄路北段。

生活性道路是组织大量客流、人流的道路,沿路可设大型行政办公、商业、文化娱乐和体育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本次规划提出主要生活性道路为南北向的迎宾路、永明路、康宁路、安福路,和东西向的淑阳大街、花园街和南环路的西侧段。

滨水景观道路为潮白河的北堤路和南堤路,主要强调步行空间和沿河绿化景观特色的塑造。

3)、道路断面设计

目前,香河县城大部分道路控制的红线过宽,与小城市特色不符,本次规划将道路断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将道路宽度根据道路性质、道路等级进行适当调整,宽度缩小后的用地将作为绿化用地,既提供了创造优美街头绿地的空间,也预留了未来拓宽道路的可能。

例如作为城区组织全城公共活动空间的迎宾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米,道路红线以外两侧各退后15米绿化带。规划根据路段的不同,将断面设计为两种形式。一为新华大街与新开大街之间,以及绣水街与南外环路之间的两处路段,考虑到这两段道路沿线设置了行政办公、商业区和文化娱乐等大型公共设施,产生大量的穿行道路的人流活动;因此,规划设计道路断面为1块板(机动车道22下),强调机动车路面尽量缩小,而留下较大空间(8米的人行道)组织行人活动。另一处为新开大街与绣水街之间,以及新华大街以北的路段,这两段道路两侧主要为小型商业街区,行人穿越道路不多。因此,规划设计成两块板断面(机动车道22下),中间设置5米的绿化带,保证道路景观的优美。

其他道路断面调整如下:

新开大街道路红线宽度40米,红线以外两侧各退后10米绿化带;新华大街道路红线宽度32米,红线以外两侧各退后8-34米绿化带;绣水街与新华大街的道路断面相同,道路红线以外两侧各退后34米绿化带,在市场区附近利用后退绿带作为沿街社会停车场;以上三条干道均为三块板断面,机动车道为22下。

百家湾路与北环路道路断面相同,道路红线宽度均为30米,一块板断面,机动车道为22下。其中北环路红线以外两侧各退后15米绿化带。

南外环路道路红线宽度24米,一块板断面,路面为不对称式。其中机动车道22下,宽15米,位于外侧。非机动车道上下行均靠近县城一侧,宽9米。考虑到外环路人行交通量较小,道路断面未设人行道,而将人行交通布置在沿路两侧的防护绿带中。未来如果城市用地继续扩展至环路外侧,可将环路外侧半幅断面拓宽,至左右对称,道路红线宽度将达33米。

五一路与永泰路道路断面相同,道路红线宽度均为48米,四块板断面,机动车道33下,既强调沿路绿化景观,又保证车行通畅。其中五一路红线以外两侧各退后38米绿化带,永泰路红线以外两侧各退后6米绿化带。

汇文路、康平路、东外环路道路断面与北环路道路断面相同。西外环路、郎庄路南段道路断面与南外环路相同。

永泰路北端、康平路北端和新开大街东端道路红线宽度30米,与北环路道路断面相同;府前街道路道路断面宽度25米,三块板断面;北堤路和南堤路道路断面宽度18米,三块板断面。其余城市支路道路断面均为25米,一块板断面。

5、跨河通道规划

保留现有的潮白河大桥、香宝公路大桥、潮白河新桥三座跨河桥梁,连接潮白河南、北两岸地区。同时,延续使用迎宾路北端跨河桥通道,主要通行小型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方便南北两岸的生活联系。

规划预留永泰路跨河通道,保证未来城市产业空间向北发展的可能。

6、交通设施规划

1)、城市广场规划

在现有县委前文化广场的基础上,新规划3处广场用地,4处广场用地均为游憩集会广场。规划广场用地共4.99公顷。

一处位于迎宾路与新开大街交叉口东北侧华联超市前,是市民组织商业活动的广场;一处位于迎宾路与绣水街交叉口西南侧,为未来城市文化与商业中心;第三处广场设在永泰路与绣水街交叉口西南侧,是家具市场区的广场,既组织大量人行活动,也可展示家具城的风貌。

2)、社会停车场库规划

规划共设置6处社会停车场,用地共8.24公顷。其中两处位于五一路西侧农业物流园区,两处位于绣水街两侧家具市场内,另两处位于淑阳大街以北的县城中心商业地段。

3)、公交站场规划

保留938路公交总站,占地1.27公顷。



第十一章 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1、现状基本情况

1980年前,县城绿化主要为街道绿化,但绿化树木品种混杂,冠状不整,景观较差。每年虽有冬栽春植,但缺株断行,成活率很低。

19861990年,对迎宾路、府前街、淑阳大街、新华大街、康宁路等主要街道两旁树木有计划地进行了更新改造,先后栽植了绦柳、杨树、桧柏、馒头柳、中国槐等优质树种5000多株;期间,县城内各机关和学校建设花坛

32个,占地384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3120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2%,街道绿化覆盖率10.36%,并完成绿化带2000米的建设。

11119861990年香河县城街绿化情况表(资料来源:香河园林局)

时间 街道名称 栽植位置 树种名称 株数 成活率% 备注

1986 淑阳大街 两侧 绦柳 153 95

康平路 两侧 绦柳 74 97

1987 迎宾路 两侧 杨树

桧柏 58

72 96

96 县政府拨款5万元

府前街 两侧 杨树

桧柏 182

52 97

97

1988 新华大街 两侧

绿化带 桧柏

桧柏 724

504 97

97 县政府拨款5万元

1989 新华大街 两侧

绿化带 桧柏

馒头柳 233

738 97.5

95

迎宾路 两侧 国槐

桧柏(间植) 53

262 96

96

康平路 两侧 馒头柳

桧柏 118

172 95.5

98.2

1990 迎宾路 两侧 国槐 40 96 征收绿化费6万元

府前街 两侧

绿化带 江南槐

国槐

龙爪槐

小叶黄杨 146

110

382

396 97.5

98

97

96

香五路 两侧 国槐 121 98

段庄家属区 两侧 国槐 81 97

南台家属区 两侧 国槐 85 98

截止到2002年,香河现状建成区的绿地总面积为6.2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3平方米,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目前在五一路附近建设了一处公园,占地1.48公顷;在迎宾路有苗圃一处,占地1.98公顷。

其中公共绿地1.61公顷,占全部绿地的25.72%;生产防护绿地共4.65公顷,占全部绿地的74.28%

2、存在问题:

1)、对已有自然生态环境利用不够

香河县城相对于一般平原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两条河流潮白河与北运河由县城西北向东南环城而过。随着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香河县城逐渐成为沿潮白河的滨河城市,滨河空间对创造特色县城环境更加弥足珍贵,但目前滨河空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沿河岸线大量撂荒。

同时,城区建设过程中没有注意对原有水渠的保护,县城内很多水塘、水渠被填埋,城区道路线型和用地形态与水系的协调不够,处理手法相对生硬。

2)、城区绿地总量不足

目前人均公共绿地为1.23平方米,远低于国家9平方米/人的标准。城区林荫步道、绿化广场、街头游园等多层次绿化休闲空间明显不足。部分城区道路,例如绣水街过于求宽、求大,沿路绿化明显不足,道路景观单调。唯一的城市公园——五一带状公园由于紧近邻过境公路,与周边环境缺乏步行联系通道,因此利用率较低。

另外,城区内主要干道和工业等生产防护绿地的数量也过少。

3)居住区级公共绿地缺乏,居住环境品质不高

目前城区绿化缺乏,特别是居住区级绿化没有得到重视,居住区建设依然停留在只重视面积,不重视环境的阶段。

(二)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和原则

1、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规划强调突出小城市绿化特色,考虑降低小城市绿化维护运营成本,舍弃建设大规模城市公园的绿化手段,充分发掘香河原有自然特征,结合城区道路系统逐步形成林荫步道与街头绿化相结合的绿化网络,形成小城市特色鲜明,尺度宜人的绿地格局。

2、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以外围大面积生态农田作为中心城区的绿色背景,加强对城区周边水系的保护与利用,开辟沿潮白河、北运河的滨水绿带,创造宜人的郊野生态空间。

2)、强调城区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联系,充分利用城区现有沟渠、空地等自然通道以及道路、公路等交通通道,形成城市内部与周边环境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绿色通廊,将城郊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大片生态农田引入城区。

3)、强化城区内部绿色系统的梳理,增大人均绿地面积,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

(三)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香河是京津地区以农业为主的小城市,本次规划强调城区依托于由周边大片基本农田形成的生态农业用地,并将潮白河和北运河沿岸的防护绿带通过各种方式导入城区,与城区内部的绿化网络有机相连,城区内部绿化依托于城市道路,形成林荫步道与街头绿地相融合,构成由生态农田、防护绿地与公共绿地组成的具有小城市特点的特色绿地景观系统,其结构可以归纳为点、线、面三个层次。

1、面

城市周边的大片基本农田形成的生态农业用地、潮白河和北运河沿岸的防护绿带,这些构成了香河县城良好的生态绿地系统的基础。本次规划考虑到城市规模与城市开发步骤,在城市边缘地区——城区东北部滨河地带、南部迎宾路与南外环交口处、以及京沈高速入口处特别保留了三片农业生态用地作为城市备用地。这类用地放在后期开发,可在市区边缘地区保留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田相互穿插的特殊形象,将大面积的生态农业用地有机地导入到市区中心,创造以农业为主的小城市独有的城市景观。

2、线

利用防护绿带和林荫步道,将外围自然环境连接到城区街头绿地游园和居住区庭院绿地,形成多种类型的绿色走廊。

1)防护绿带

沿城市过境交通道路京沈高速、五一路、西外环路、南外环路道路单侧、永泰路道路两侧布置10-80米的防护绿地;沿城市北外环、东外环部分路段、郎庄路等城市外围道路道路单侧布置10-15米的防护绿地。

潮白河北部组团沿工业、仓储用地外围设置100米防护绿地。

沿220kv高压走廊设置35米防护绿地。

2)林荫步道

结合城市现状道路、水渠,沿城区道路设置林荫步道作为香河县城主要游憩空间。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其一,整理原香河老城护城河遗址,形成环老城带状步道;

其二,整理城区内原有沟渠,形成穿插于各居住区内部的林荫步道;

其三,结合城区道路断面整体设计,配合道路红线调整,利用部分道路调整后道路红线与原道路控制线之间用地形成公共林荫步道,主要包括新华大街、绣水街、新开大街、迎宾路等。

其四,针对潮白河北部组团滨河的特点,沿潮白河设置滨河带状休闲空间。

综上这些带状绿地覆盖了整个城区,使城区内林荫步行空间连为一体,形成完整、连续的休闲空间网络。

3、点——街头绿地与小游园

结合一些现状保留的沟渠、水面和绿地形成街头游园和绿化广场,构成串接在绿化网络上的若干绿核。本次规划强调结合小城市的特点,不在城市内建设占地较大,与居民生活相距较远的大型公园。规划建议尽量开辟与各个居住组团连接密切的街头绿地,满足居民日常生活。

规划城市街头游园共15处,详见街头绿地位置与面积一览表。

11-2:香河街头绿地位置与面积一览表

序号 位置 面积(公顷)

1 北堤路与夏安公路交口东北角 5.30

2 迎宾路与北环路交口东北角 2.85

3 新华大街与汇文路交口东南角 0.99

4 府前街西端正对,迎宾路西侧 1.65

5 新华大街与计庄路交口西南角 0.96

6 新华大街与五一路交口东北角 0.90

7 新华大街与五一路交口东南角 3.58

8 花园街与汇文路交口西南角 1.76

9 花园街与迎宾路交口东南角 1.50

10 绣水街与迎宾路交口东北角 2.62

11 花园街与计庄路交口东北角 2.59

12 东外环路与新开大街交口东南角 2.86

13 计庄路与绣水街交口东北角 5.03

14 南环路与绣水街交口西南角 1.52

15 南环路与东外环路交口西南角 1.97

合计 36.08



强调规划严禁挤占城市林荫步道、街头绿地等公共绿地;严禁挤占生产防护绿地;严格保护城区周边生态农田。

本次规划提供绿地共241.14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13.14%

其中公共绿地176.36公顷,占规划绿地的73.14%。生产防护绿地64.78公顷,占规划绿地的26.86%

(四)绿地建设指标控制

近期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远期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

居住用地应强制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级不得少于2平方米/人,小区级不得少于1.5平方米/人,居住组团级不得少于1平方米/人,使市民居住生活环境切实得到改善。

医疗卫生、行政办公、体育场馆、文化设施等用地中的绿地率不得低于40%,校园、旅游宾馆绿地率不得低于50%,市政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得低于30%,其他单位附属专用绿地的绿地率不得低于40%。



二、城市景观规划

(一) 城市特色

1、自然水系格局特色

香河县三面环河,县城外有潮白河与北运河绕城而过,内有若干条水渠由西北向东南穿过城区,形成有特色的水系格局。

2、人文景观特色

香河老城:香河历史悠久,自元代起即设县筑城,城垣近方形;至明万历年间,城内已形成以观音阁为中心,字形主街格局;规模较大的建筑有西街的衙署、文庙等。

目前文庙为县文化馆所在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城址西部、南部和东部还残留的洼地、水塘是老城护城河的遗址;城内有文物价值的建筑虽然寥寥无几,但字街区格局依然清晰可见。

香河特色产业:香河家具城已成为香河重要知名品牌,在京津地区产生较大的影响。现状家具城已形成规模效应,但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强化小城市空间特色是本次规划的一个重点,香河作为京津地区小城市的代表,在城市空间尺度上应体现小而精空间特色,应利用香河街巷空间、建筑形式、绿化组织来体现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特色。

(二) 规划目标

突出香河人文和自然特征,依托水渠、河流、道路,通过特色景观区、城市景观轴线、空间景观节点组织城镇空间网络,创造亲切宜人的道路景观和公共空间景观,形成富于个性的城市空间环境。

(三) 景观规划要点

1、特色景观区

老城特色景观区:划定北至新华路,东至迎宾路,西至汇文路,南至原护城河的范围为香河老城特色景观区。重点保护老城字街空间格局;保护字街淑阳大街与永明路交叉路口高地的地势特征;整理老城内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重点整理恢复原老城中护城河遗迹拟建成为环城带状游园;整理恢复原府前街东侧老城区内的水塘,与县委行政广场一起形成老城有特色的景观节点。

家具市场景观区:划定北至淑阳大街、东至永泰路、西至安福路、康平路、南至南外环的范围为特色产业景观区。利用现有知名度,依托城市对外交通道路——永泰路,重点形成外向型,展示香河特色产业的空间。

2、城市景观轴线

城市景观轴线依托城市主要道路,在营造各具特色的街道景观的同时,将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同内部人工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规划控制的重点是保证其对沿线各类人文景观和开放空间的串联,将各类公共活动有机组织起来。

1)城市景观主轴

迎宾路景观轴为城市景观主轴,串接潮白河、老城特色景观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绿色开放空间等各类城市有代表性的自然人文景观,规划强调该景观主轴成为香河未来城市向北向南拓展可以依托的功能轴线。

2)城市景观次轴

围绕城市景观主轴,利用林荫步道在潮白河、外围生态农田和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之间建立联系,将生态景观有机引入城市,同时串联市区内分散的各重要景观节点。

南北向景观次轴:联系潮白河与南部广大生态农田,其中依托五一路强化城市门户特色;依托永泰路串接特色市场区。

东西向景观次轴:联系潮白河与北运河的多条城市景观轴线。其中新华路景观轴重点连接行政中心与东西两处居住区中心; 新开路景观轴连接城市中心和五一路以西地区;绣水景观轴串接城市西部物流中心与东部加工工业片区。

在城市景观主次轴线交汇处应注重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

3、门户节点

在城市进出城的门户地带,作景观节点处理。强化往北京通县方向(西北)、三河、大厂方向(北)、唐山方向(东)、天津方向(东南)、廊坊方向(西南)、和县域内安平方向(西南)、五百户方向(南)等出入口地区,以及长途客运站等城市重要门户地区的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

4、城市景观节点

主要包括绿色景观节点和城市型景观节点。

绿色景观节点:包括老城区环状步道、五一路带状游园、迎宾路与绣水街交口东北角城市次中心小游园、计庄路与绣水街交口东北角工业区小游园、花园街与东外环交口东北与西北角等。

城市型景观节点:包括城市广场——县委文化广场、新开大街商业广场、南部次中心商业广场、以及市场区广场等;还包括重要公共建筑,诸如体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该类公共建筑要严格控制建筑形态、体量以及建筑外部空间,建筑风格上体现小城市的风貌。

5、城区开放空间组织

依托城市沟渠水系,利用林荫步道、街头游园塑造有特色的开放空间,重点强调迎宾路景观主轴、绿色休闲空间网络、潮白河滨水游憩空间、淑阳大街商业步行空间以及各类空间节点。

公共空间组织:迎宾路作为城市重要功能轴和景观主轴、串接城市各类重要景观节点,由北到南依次连接潮白河沿岸街头游园、行政办公中心、县委行政广场、老城区府前街游园、文化娱乐中心、城市商业中心、商业广场、花园街北部游园、绣水街街头游园、城市次中心、体育中心、教育科研中心等,将各种市民活动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绿色休闲空间:规划强调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有的道路绿化和宜于绿化的资源,依托水渠与道路,构成林荫步道串接各处街头小游园,形成沿五一渠、计庄路、北外环、新华大街、新开大街、绣水街、南环路的城市绿色休闲空间网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道路沿线绿化塑造城镇特色,另一方面可通过水渠整体,利用水面大小、动静、岸线曲折变化等营造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创意的水景,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空间和亲水生活岸线。

滨水游憩空间:在潮白河南岸沿线形成滨水游憩带,以自然景观为主,强调生态环境保护。

商业步行空间:规划确定淑阳大街为商业步行街,强调步行空间的尺度。

6、城市建筑特色

强化香河小城市整体特色,强化建筑群体之间和谐的形象,避免单一建筑的自我表现。对主要景观轴线、特色景观区,尤其要强调建筑形式的美观、风格的统一和色彩的协调,尽早编制完成主要街道和地区的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进行整体控制与引导。

此外,住宅是形成城市空间形态和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面广量大,也应注重风貌的协调。未来香河住宅控制以3-4层为主,在保证住宅间距的同时,预留更多的空间营造宅间景观。



第十二章 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供水现状

1)水源

县城城市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主要水源为地下水。

2)供水设施

县城没有集中的供水水厂,供水主要由8眼简单的水源井,其中有2口井接近报废,井深约200米,每座水源井安装DG100MM潜水泵一台,10吨气压罐一台,无专人控制,产水量在30004500立方米之间。市政总供水量2.5万立方米/日,近几年每年的增加量为0.3万立方米/日,每天满负荷运行,地下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送入给水管网。工业用水均为自备井,城区自备水源井约80座。

正在县城西部附近建设一座给水厂,新建水源井6口,处理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远期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占地面积约4.0公顷(包括一眼水源井),处理工艺为:

加氯消毒

                        

水源井-----清水池-----加压泵房-----输水管道

出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配水管网干管全部采用承插式给水铸铁管,部分接口为膨胀水泥刚性接口,大部分为橡胶圈柔性接口,但一些管网管径偏小。供水管长度(大于75mm)约18公里。近几年新建了一些给水管道,管径为DN150800.

2、存在问题

1)地下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进入配水管网,供水水质受地下水影响较大,管网堵塞较为严重。

2)水量、水压较小,水质不能保证,造成很多小区和单位建自备供水系统,不利于地下水源的统一管理。

3)部分现状给水管道老化。

3、规划

1)水量预测

根据县城历年用水量,考虑未来的发展参考周边城市用水量情况以及可能发展的工业项目性质,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确定规划县城内人均综合用水指标:2010年取450/日,2020年取500/日。

121:规划用水量预测

人口

(万人) 综合指标

(升/日) 需水量

(万吨/日)

2020 12 500 6.0

2)供水设施

扩建新建的城西城市给水处理厂,一期已建设规模为3.0万立方米/日,二期扩建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最终规模为5.0万立方米/日。远期市政总供水能力达到7.5万立方米/日。

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水厂处理工艺为:

加氯消毒



水源井----过滤-----清水池-----变频加压泵房-----输水管道

3)配水管网规划

规划原则

在配水管网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按远期需水量的最高日最高时水量计算管径,适当考虑管道的使用年限(50年);

尽量利用现状给水管网,对年久失修管网逐步按规划进行管网改造;

在城市边缘地区,管网规划要为周边地区的发展留有余地;

在详细规划或施工图时,城市主次干道下的配水管道,要保证每隔120米间距设置一个消火栓,变坡点处要设置排气阀和排泥阀;

近、远期结合,因地制宜,适时建设。

管道布置

为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规划采用环状管网供水系统,远期给水厂增加1DN800输水管。根据总体规划布局,考虑远景发展需要,配水管网沿主要干道布置主环,管径建议采用DN150DN600;次环由街坊管道与主、次干管连接构成,由此形成县城的环状供水管网系统。

向潮白河北侧规划区供水的给水管道敷设两根,保证该地区的供水安全可靠。

对有些现状供水管径偏小的旧管道,根据规划建设安排逐步进行改造。

新建和改建给水管道全部采用柔性接口。



二、排水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

1)现状

香河县城现状排水管线相对比较完善。从1984年,在对街道改建的同时修建城市排水管网,排水体制为合流制,污水经收集后分别排入五一渠、香绣渠、北排干渠。

香绣渠和北排干渠县城段为盖板沟,其他道路上敷设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径为d400d1500五一渠为明渠。

2)存在问题

雨污混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容易造成水体污染,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的要求。

城区有些明渠淤积造成排水不畅;有个别排出口过低,暴雨时发生倒灌;有些管道管径和坡度设计不合理。

2、排水体制的选择

规划排水体制原则上采用雨、污分流制。新建区域的排水体制严格采用雨、污分流制,对已建成的现状合流系统,应随城市的改建或道路的拓宽,逐渐将现状排水系统改为雨、污分流系统;个别难以改造的局部地区,可因地制宜地把雨、污合流系统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旱季将污水全部送入污水处理厂,雨季将部分混合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其超出部分通过溢流井排入水体。

3、污水量预测

根据总体规划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给水量日变化系数取1.4,则规划污水量为4.5万立方米/日。

4、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位置选在规划建成区东南部。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为20103万立方米/日,20205万立方米/日。处理深度为常规二级处理,占地约6公顷。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北排干渠。

5、暴雨强度公式及设计参数

香河县没有暴雨强度公式,规划采用廊坊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

16.956+13.017lgTE

i--------------------------

(t+14.0850.785

Q=F•φ•q,q=166.7i

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设计重现期;P1

    ――设计暴雨历时,t=t1+mt2(分钟)

    ――设计雨水流量;(升/秒)

    φ――径流系数;φ0.65

    F――汇水面积(公顷)

    t1――地面集水时间,t1=10(分钟)

    t2――管内流行时间(分钟)

      ――延缓系数 m=2

6、管道布置

排水管道顺地形、地势布置,雨水系统充分利用现有排水渠和原合流制管道,在此基础上完善雨水排除系统,沿道路布置雨水管,就近排入五一渠、东干渠等排水渠。潮白河北侧雨水排至百家湾排干渠和田贾庄排干渠,通过田贾庄扬水站排入潮白河。

在规划区内规划新建一套完整的污水排放系统,该系统由东北向西南布置。污水经汇合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在潮白河大桥北侧建设一座污水提升泵站,将北侧污水通过加压排入潮白河南侧的规划污水管网,规划泵站规模为0.7万立方米/日,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

三、电力工程规划

1、供电现状

县域内10KV出线有4个回路,分别为城中回路、222号城北回路、215号城南回路、214号城西回路。

县城配电变压器总计359台,总容量为35750KVA。县城配电线路总长45公里,主要为架空线路。

2、存在问题

随着工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的增加,现有供电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现有线路通道不畅,架空设置变压器与市容环境不协调。

由于用电量的加大和对电力供应可靠性要求的增加,现有电力供配电设施需进行大力改造和扩建。

3、规划区用电负荷预测

本规划区用地面积约为18.36平方公里,人口约14万人,主要用电负荷包括居住建筑用电、公共建筑用电、工业建筑用电、市政设施用电、道路用电等,采用分类综合用电指标对规划区进行负荷预测和用电量预测如下:

122:用电负荷预测





用地面积

(平方米) 用电指标

(瓦/平方米) 计算负荷

(千瓦) 年用电量(亿度)

1 一类居住用地 1055500 18 18999 0.555

2 二类居住用地 6034600 15 90519 2.643

3 行政办公 406200 17 6905 0.201

4 商业金融 1539800 20 30796 0.899

5 文化娱乐 248600 25 6215 0.181

6 医疗卫生 59900 20 1198 0.035

7 教育科研 304900 22 6708 0.196

8 体育 163600 20 3272 0.096

9 一类工业用地 1053200 20 21064 0.615

10 二类工业用地 519300 30 15579 0.455

11 普通仓储 374100 8 2971 0.087

12 市政设施 148100 850 千瓦/平方公里 126 0.011

13 道路广场停车场 3179600 20千瓦/平方公里 63 0.002

14 对外交通用地 114300 25 2858 0.083

15 特殊用地 36700 20 734 0.021

16 物流 763600 5 3818 0.111

总计 12600000平方米 211825 6.191

人均用电负荷: 1.51千瓦

人均生活用电量:2284.29/.

人均综合用电量:4422.14/.

负荷密度: 11.58兆瓦/平方公里

各项指标处于中上等用电水平城市的用电指标。

4、电源选择、布局及电力平衡

考虑到一定的负荷发展系数和变压器负荷率,变电容载比取1.8,主变总容量不小于346MVA

县城电源分别由香河110KV站及李辛庄220KV站提供。

根据负荷预测及分布情况,拟对在规划区内香河城市变电站进行改造扩容,其一次侧电压等级为110KV,二次侧为35KV10KV。在规划区内设置35KV10KV配变电所,每个占地约为400平方米,其供电电源分别取自香河站和李辛庄站。

5、主变压器容量及供电等级

城西北香河110KV站改扩建为363MVA主变,新建李辛庄220KV站终期为3120MVA主变(本期1)

城市变电站一次电压等级为110KV220KV。二次供电电压等级则根据出线回路负荷情况分为35KV10KV二种。

城市变电所采用户外式,香河站用地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李辛庄站用地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主变应优先采用新型节能产品。

6、供配电网络规划

由武辛庄及翟各庄送来110KV架空至香河总降压变电站电网采用双电源结线方式。由翟各庄送至李辛庄总降压变电站电网采用220KV双回路架空线。

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以桥式结线或高压侧单母线分段式为主,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城市35KV10KV配电网采用放射式、环式以及树干式,其中对重要的一二级负荷以交叉放射式和环式为主,三类负荷以树干式和环式为主。

35KV10KV高压配电所结线方式以单母线分段式结线为主。

110KV220KV高压走廊沿城市周边地带布局采用输电塔方式敷设。专用通道走廊宽度分别为25米及40米。

城区35KV10KV高压配电线敷设以地下敷设为主(同向根数较多时为电缆沟,根数较少时为直埋),线路敷设在道路的东南侧,限于地形条件必须架空敷设时,采用电缆架空方式。

7、规划区内重大电力设施建设项目

供电网络改造,根据要求更新线路。

改造并新建现有变配电站,扩大容量,城区10KV配电供电半径控制在23公里。

完善及改造高压、低压配电线路,逐步由架空线改造成地下敷设,提高配电质量,减少线损及线路故障。



四、电信规划

1、电信现状

县城内现设电话总局1个,占地约11600平方米。交换机为天津日电NEC,西安大唐SP30二种设备,总容量70000门,实装电话户数59600户。

县城现已铺设管道25.7公里,电信线路光缆基本为地下埋设,电话电缆以架空为主。

县城现有邮政局1个。主要街道设有公共邮箱设施。邮政局占地3990平方米。

互联网方面业务刚刚展开,开通了ADSL宽带网。

县城设有移动电话局,占地约2063平方米,站西小区设有营业部。中国移动已沿县城铺设电缆管道5660米,起点在新开街西段,沿五一路、新华大街、康平路、府前街、安抚路至石油公司。

2、存在问题

城镇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超常规发展,现有设施难以满足要求。

现有线路敷设凌乱无序,缺乏统一规划,急需改造。

3、电话容量预测

2020年规划人口为14万人,固定电话普及率预测指标为70/百人,则该区固定电话用户为9.8万户。

规划移动电话普及率按50/百人计算,则移动电话用户为7万户。

有线电视网用户覆盖率预测指标为100%,宽带接入网覆盖率为100%

4、电信设施布局

建设现有邮政总局,根据规划办公区及居住小区情况设置小型邮政所。邮政服务网点服务半径控制在0.60.8公里范围之内。完善城区公共邮箱设施,城中心区相距300米设信筒信箱一只。总局占地约4500平方米。

改扩建原有电话总局,使其终期容量达到12万门,根据规划办公区及居住小区情况建设电话支局及电话站,电话局占地约10000平方米。县城电话局全部用光纤与下设支局或电话站连接,逐步将架空线路改为地下暗设。

全面开通宽带互联网业务,建成具有联通国内和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达到光纤到楼,实现小区中心节点与汇聚层节点、汇聚层节点与市核心节点的可靠高速连接。

改扩建原有移动总局,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改善移动电话信号盲区现象,拟在南台区、锉口二地建基站。在沙发城地区增设营业厅一处,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在城区内建设广播电视中心,内含节目制作中心,占地约9000平方米。到2020年主干信号传输全部实现光缆传输,在光纤入户处设置光端机站。

在城区内电信、互联网、电视及其它弱电线路全部实现埋地暗设。在所有主次干道上预埋敷设弱电线路用管道,管道沿道路西、北侧暗设,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人孔,管孔数量应能满足各类公用信息网和各类专用信息网及其发展的需要。



五、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现状

目前县城内只有液化石油气供应,供应方式主要为瓶装,建有一个小型的液化气混气管道供应系统,20立方米贮罐4个,目前使用2个,贮存量为20吨,混气管道管径为DN200

2、气源规划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随着国家西气东输等重大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天然气将成为我国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香河县西邻北京,有京沈高速公路贯穿县境,使得县城以天然气为气源发展城市燃气成为现实。以来自北京方向的天然气作为本规划的气源。

在县城北部贴近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一座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由该站为县城供气,以天然气逐步取代现状液化气,为县城居民及单位供应管道燃气。近期使用液化石油气及液化气混气管道供应系统。

3、供气规模

1)生活用气

县城规划人口为14万人,燃气气化率达到100%,人均耗热定额为2.73吉焦/人年。居民耗气量、公建耗气量、工业耗气量与不可预见量分别占总耗气量的40%30%20%10%。天然气热值取35兆焦/标准立方米。县城耗气量详见下表:

123:县城耗气量

规划人口

(万人) 居民耗气量

(万立方米/) 公建耗气量

(万立方米/) 工业耗气量

(万立方米/) 不可预见量

(万立方米/) 日均耗气量

(万立方米/) 年总耗气量

(万立方米)

140000 3.0 2.25 1.50 0.75 7.5 2737.5

2)采暖用气

县城规划建筑面积1032万平方米,其中燃气采暖按10%左右计算,燃气采暖约为105万平方米。冬季采暖热指标取为13立方米/平方米,则规划区冬季采暖天然气耗量为1365万立方米,采暖季按125天记,冬季平均天然气日耗量为10.92万立方米。

3)总用气量

非采暖季燃气日均用气量为7.5万立方米/日,采暖季燃气日均用气量为18.42立方米/日,年总耗气量为4102.5万立方米。

规划区生活用气月不均匀系数取1.3,日不均匀系数取1.2,时不均匀系数取3.0;采暖不均匀系数1.5,则夏季计算流量为14625立方米/时,冬季计算流量为21450立方米/时。

4、供气方式

城市天然气管道采用环网中压一级系统、楼栋调压方式供气。

近期在天然气未接通以前,县城可以继续发展液化石油气瓶装和混气管道供应,混气管道供应代用天然气,在天然气接通以后,混气供应管道用户可以直接转换为天然气用户。

管网规划见燃气规划图。

六、供热工程规划

1、规划目标

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大力发展规划区集中供热。规划区远期集中供热率达到80%,考虑10%建筑采用燃气采暖,则规划区总供热率可达到90%

2、供热热源及方式

规划区内建设大型集中供热厂、配套管网和区域换热站。热用户通过换热站与供热系统间接连接,一次网热媒为120/80高温热水,二次网采暖供回水温度为95/70

3、供热负荷预测

根据规划,规划区总建筑用地为1290公顷,建筑容积率取0.8,规划区总建筑面积约1032万平方米,规划实现集中供热建筑面积约826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指标60/平方米,规划区总需热量496兆瓦。

4、热源规划

目前县城建有3个供热站,只有新华站装有220吨热水锅炉,其余供热站装机容量较小。随着规划区的建设,本规划远期共设5个集中供热热源。站西供热站远期改造为换热站。

1#热源:扩建现有新华供热站,设14兆瓦热水锅炉3台,设29兆瓦热水锅炉3台,供热厂装机容量129兆瓦。负担县城康平路以西,新开大街以北区域供热。规划占地3.5公顷。

2#热源:新建供热厂,设29兆瓦热水锅炉3台,供热厂装机容量87兆瓦。负担县城康平路以西,新开大街以南区域供热。规划占地2.0公顷。

3#热源:新建供热厂,设29兆瓦热水锅炉4台,供热厂装机容量116兆瓦。负担县城康平路以东,新开大街以北区域供热。规划占地3.0公顷。

4#热源:新建供热厂,设29兆瓦热水锅炉4台,供热厂装机容量116兆瓦。负担县城康平路以东,新开大街以南区域供热。规划占地3.0公顷。

5#热源:新建供热厂,设14兆瓦热水锅炉4台,供热厂装机容量56兆瓦。负担潮白河以北区域供热。规划占地1.5公顷。

5、供热管网规划

随着规划区的建设,分期逐步建设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和配套供热管网,以城市供热管网代替小型燃煤锅炉供热系统。

供热管网采用直埋形式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规划

香河县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环境规划将以创造高质量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调控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一个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城市。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1、现状

2000年,城市集中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城市气化率为70%。至2002年底公共绿地面积6.26公顷,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地表水为V类水,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主要污染物。北运河平均污染指数为0.960.63,为中度污染,潮白河污染相对较轻,水质属轻度污染。

根据香河县环境监测站的大气常规监测表明,县城区二氧化硫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邮电、环保局监测点超标是由于道路施工原因造成。县城区地下水水质全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8分贝,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二类标准。

13-12002年香河县城环境空气监测表

监测地点 SO2 mg/m3 TSPmg/m3

五日均值 执行标准 五日均值 执行标准

金刚石 0.006 0.15 0.157 0.30

邮电 0.014 0.386

环保局 0.006 0.587

13-22002年香河县城地下水监测表 单位:mg/l

监测项目 安抚寨 县社 公安局 南台 标准

PH 7.1 7.1 7.1 7.1 6.58.5

色度 1 1 1 1 15

混浊度 2 2 2 2 5

氯化物 98 98 98 98 250

硫酸盐 45 45 45 45 250

总硬度 187 187 187 187 450

硝酸盐氮 <0.04 <0.04 <0.04 <0.04 20

砷化物 <0.01 <0.01 <0.01 <0.01 0.05

六价铬 <0.004 <0.004 <0.004 <0.004 0.05

氟化物 0.4 0.4 0.4 0.4 1.0

<0.1 <0.1 0.1 <0.1 0.1

<0.2 <0.2 <0.2 <0.2 1.0

总大肠菌群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3/

细菌总数 2 2 2 2 100/毫升

13-32002年香河县城区域环境噪音监测表 单位:分贝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值 执行标准

1 香河一中 59.5 60

2 西北四街 59.7

3 东北街 54.4

4 电影院 56.0

5 交通局家属院 55.8

6 安抚寨 50.9

7 西店 53.2

8 西南街 49.7

9 电力安装 63.2

10 物资局 53.1

11 段乔各庄 52.3

12 南台住宅区 47.7

13 自来水公司 56.5

平均 54.8

2、存在问题

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产生的烟气、一些工业产生的工业废气的排放。另外,由于城市基本建设多,导致扬尘增加,一些运垃圾、煤等车辆没有密封引起二次扬尘。由于机动车及过往车辆的增多,汽车的尾气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县城噪音污染主要是交通噪音、社会生活噪音、建筑施工噪音,而机动车量的增加以及过往车辆的增加使得交通噪音呈上升趋势,并且与频繁鸣放喇叭有关,应加强对交通噪声的控制。

五一渠、香绣渠、北排干渠等排灌区的污染主要原因为城市污水的排入。

城区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有效处理。

二、环境目标

1、大气环境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县城大气环境整体上不超过二级标准,远期接近一级标准。

2、水环境目标

逐步取消香河县城内的类地面水。通过治理,潮白河、五一渠、北排干渠等水域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远期应达到地表水类标准。

地下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目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执行饮用水源水质类标准。

3、噪声环境目标

噪声环境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居民区、文教卫生科研区、行政机关区执行一类标准,昼间环境噪音为55分贝,夜间环境噪音为45分贝。

商业区执行二类标准,昼间环境噪音为60分贝,夜间环境噪音为50分贝。

工业区执行三类标准,昼间环境噪音为65分贝,夜间环境噪音为55分贝。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执行四类标准,昼间环境噪音为70分贝,夜间环境噪音为55分贝。

4、固体废弃物目标

要求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益化目标。



三、环境保护功能区的划分

1、陆域环境保护区划分

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安排,考虑陆域规划用途、现状环境和环境发展趋势,将陆域环境保护区确定为二类区: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住混合区、文化区及一般工业区,执行国家大气二级标准。规划要求香河县城内除交通枢纽中心、交通干道外不存在大气污染较重的工业区,即三类区。

2、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分

水域环境按县城水域现状使用功能和其发展的潜在功能确定,达到地表水类水体。



四、污染趋势分析

1、随着县城内清洁能源天然气普及率的提高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对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二氧化硫污染将显著下降,大气环境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2、随着县城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的不断完善、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环保法律的完善、管理力度的加强,水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环境规划措施

1、县城建设应严格控制污染源,保证城市环境、市容市貌的优美,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区不得有超标的污染源。

3、建设城市市政排水管线建设,排水实行分流制,污水应处理达标排放。

4、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气化率,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减少烟尘污染。

5、加强运输车辆及物料堆放的管理,采用固定场地封闭堆放和使用密封车辆,减少二次扬尘。

6、实行车辆检测,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7、加强城区噪声综合治理,对噪声源除内部采用降噪技术外,还可利用绿化带进行隔声。限制过境车辆穿过市区,加强车况、路况及车辆行驶中产生噪音的管理。限制社会噪音及施工噪音,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噪音源的治理。取消马路市场。

8、垃圾应实行转运、填埋,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第十四章 环境卫生规划

一、现状

香河县城有环境卫生管理所一个,承担着县城的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环卫工作。

目前,县城内道路清扫以人工清扫为主,没有垃圾转运站。垃圾清运车7辆,现有清洁职工64人。县城有公共厕所35座,其中沿街设置9座,居民区内26座。

现状有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面积19980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1、县城内没有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收运方式落后,没有分类收集,不利于回收利用。

2、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程度低,清洁工人劳动强度大,现有环卫设施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公共厕所还不能完全达到卫生要求。



三、规划原则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化害为利;垃圾处理要求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垃圾收运容器化、标准化、系列化;环卫设施方便使用、防止污染。

四、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依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规定的指标,建立一套垃圾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的城市垃圾消纳体系。

1、垃圾收集运输

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建造生活垃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桶。采用集中混合收集、密封运转、集装箱运输、多元消纳处理的收运处理系统。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及分类,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废物箱设置间距一般道路为80100米,交通干道为5080米,商业大街为2550米。

医院、科研机构的特种垃圾单独存放。

运输应尽量采用封闭垃圾收集车。

2、垃圾转运站

设小型垃圾转运站,0.71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共19座,每座用地面积为100平方米。

3、垃圾处理场

1)垃圾量预测

远期人口14万人,按每人每天生产垃圾1.2公斤/天计,则规划垃圾产量6.13万吨/年。

2)新建垃圾填埋场一座。为减少投资,垃圾填埋场利用砖窑厂的废弃坑,规划垃圾填埋场位于安头屯镇孙小营村,规划占地面积约200亩,使用年限按30年计算。

3)特殊垃圾

医院、疗养院等垃圾通过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

4)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

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原则上由自己处理,尽可能再生利用,使垃圾资源化、无害化。

4、公共厕所

公厕设置:主要繁华街道公厕服务距离300500米;一般街道公厕服务距离750米;居民区公厕每平方公里不小于3座。

5、环卫机构及工作场所规划

规划设置基层环卫机构用地4处、每座用地面积450平方米。

环卫清扫及保洁人员休息场所14处,每座用地面积30平方米。

1/5000人配备型环卫车辆,每辆停车面积为200平方米,停车场及修造厂共需占地0.56公顷,配备大中型环卫车辆约28辆。



第十五章 综合防灾规划

香河县灾害主要是地震、洪水、火灾等。按照平灾结合原则,逐步建立城市总体防灾体系,确保城市安全。

建立城市灾害预测和应急报警系统,设立县防()灾指挥机构。按县、镇(乡)、基层三级设置防()灾指挥系统,各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防()灾指挥首长。

加强对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存储和运输设施的管理,防止出现一种灾害引发多种次生灾害。

邮电、交通、供水、供电、粮食、卫生、消防、水利等城市关键工程应增加灾时的应变能力。

一、防洪规划

1、现状

潮白河、北运河的现状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2、规划原则

全面规划与分期实施相结合,近、远期相结合,按国家标准建设。

3、防洪标准

城区远期规划人口14万人,按防洪标准划分,其城市等级为四等。根据城市等级、洪水类型、城区防洪标准(重现期),按照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确定潮白河、北运河的防洪标准近期2010年为20年一遇标准,2020年为50年一遇。

4、防洪措施

搞好县城周围生态绿地的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达到消减洪峰降低河道淤积的目的。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制定洪灾预防计划,抗洪抢险。

二、消防规划

1、现状及问题

县城有消防队一个,位于县城东北部的白庙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距主干道250米。布点较少,责任区面积较大。2部消防车已使用12年。无特种消防设备。

全县城有消火栓14个。

存在主要问题是消防站等级低、数量少,室外消火栓间距大、数量严重不足、水量小、水压低,消防设施欠帐较多,消防通道和防火分隔不足。

2、规划原则

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提高居民的防火意识,消除火灾隐患,保证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3、消防规划

1)消防站布局

根据《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试行)》(GNJ1-82),规划设立消防站,按消防责任范围及以接到报警五分钟内消防队到达责任区为原则进行消防站布局,规划设二级消防站3座,每座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县城内消防站兼顾县域内其它乡镇的消防任务。

各项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消防规范、防火等级,健全消防设施,在工程规划建设时保留消防通道和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2)消防水源及消防管道

消防水源以城市供水系统为主,河、渠、水池等地表水为辅;消防管道与市政干管共用一套管网系统。在给水主次干管上每隔120米间距设置一个消火栓。

3)消防通道

以城市的道路作为消防通道,当街坊长宽部分超过15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街坊的消防车道,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也应按消防规范设置消防车道。

4、消防通讯

按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备车辆和通讯器材,应逐步建设现代化的火警报警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增设无线通信联络,与线局联网。通讯部门应保证火灾报警电话和指挥中心通讯畅通。

三、抗震规划

1、地震地质情况

香河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36’3951’,东经11652’11711’,东西最宽25.5公里,南北最长23.5公里,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度1/3000左右,地面高程4.915.7米。

从地质上看,香河县地处燕山南麓强烈构造差异活动带,为京津地区重点监视区。香河县境内断裂带主要有:

西马家窝至西廷寺断裂,也称香河断裂带,走向北35度东,从香河县城规划区穿过。

后马房至荆庄断裂,走向近东西方向。

次要断裂有金辛庄至戴家阁,马家窝至石虎辛庄等东西向断裂。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划分,标定香河县地震基本烈度8度,为重点抗震防灾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2、规划原则及目标

1)规划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规划区为基础,以建成区为重点,从县城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震前防灾工作,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做好充分准备。

2)规划目标:通过规划的实施,逐步提高县城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当规划区遭受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的地震影响时,抗震防灾指挥系统运行正常,要害部门和生命线工程基本安全,并基本不发生次生灾害,使社会生产不受影响,人民生活基本正常。

3、抗震规划

1)生命线工程:供水、供电、燃气、通讯、医疗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设施,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设防标准为9度,给水管道接口全部采用柔性连接。

2)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地为避震疏散场地,疏散半径在11.5公里以内。按规范避震疏散用地应达到每人不少于2平方米,规划范围内避震疏散场所为28万平方米。

3)避震疏散通道:以城市主干路作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的主要救援通道,救援通道需保证震后7米以上的宽度,道路中线至建筑红线距离应大于建筑高度的一半。

4)工程抗震:新建工程必须按国家颁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所规定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和建设,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5)防止次生灾害: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单位,一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一方面逐步进行抗震加固。加强地震火灾源的消防、抗震措施,如油库、天然气储气站等。

6)地质防灾规划

根据香河县城区总体规划工程地质勘查报告,香河县城区内地基土基本稳定,无地面沉降、土洞,较适宜工程建设。

重点及重要建筑的工程建设要避开从香河县城东南角东北——西南方向穿过的西马家窝至西岩寺断裂带,即香河断裂带。

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以防止地下水过渡开采,形成地下水漏斗,造成地面沉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四、人防工程规划

1、指挥系统

建立一个县级三等指挥所,建设在县武装部,各街道指挥所结合小区建设布置。

2、医疗救护工程

建立县中心医院1座,建设等级为一等,规模3000平方米。急救医院3座,建设等级为二等,规模为2000平方米,保留现状医院。在各辖区医院、单位医院、街道卫生所建立救护站,应尽量分散布置。

3、专业队工事和物资保障工程

消防、通信、防化、抢修等各专业队的掩蔽场所、物资基地及仓库等后勤保障设施,应地上地下统一安排,应便于交通、便于利用充分考虑其经济性。

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建设防空专业队和物资库等配套工程,为战时提供可靠保障,应地下地上统一考虑安排。

4、人员掩蔽工程

战时留城人口为城市人口的35%,人均人防工程面积为1平方米,规划期末战时留城人口为4.9万人,人防工程面积需要4.9万平方米。

其中在成片集中居住区内和大型建筑必须按建筑总面积的2%设置人防工程,结合民用建筑及公共场所建设,如广场、绿地、停车场、文化娱乐场所修建防空地下室。结合地面仓库建设修建地下物资储备工程。

结合通信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人防通信体系。

人员掩体应以就地分散掩蔽为原则,避免过分集中。

5、人员疏散通道

疏散人口为9.1万人。疏散方式为汽车运载和徒步相结合,以汽车运载为主。

对外主要公路如京沈高速公路、香安公路、夏安公路、香宋公路、香宝公路以及新华大街、五一路、新开大街、绣水街、永泰路等城市主次干道为主要疏散机动道路。

结合小区建设,使小区人防工程体系联网,通过机动车干道与城市总体连接,形成地上地下结合的疏散网络,提高城市的防护机动性和整体战斗力。

6、警报报知网

建设全天候的有线、无线、统控、自控相结合的防空和防灾警报网络。







第十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的确定是根据建设部文件建规[2000]218号《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中《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第六条: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五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因此本次规划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应到2005年。

考虑到香河县城城市建设的特点,为了保证香河县城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本次规划增加2010年近期规划。

因此,本部分内容包括两部分:

1、近期建设规划(2005年)

2、近期规划(2010年)

一、近期建设规划(2005年)

1、规模

考虑到香河县城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147.57平方米,规划强调未来两年应尽量采取节约土地的开发政策,但2005年达到本次规划提出的130平方米/人难度较大,因此规划确定2005年人均指标控制在140平方米左右。

规划确定2005年人口规模为6万人,城市用地规模为8.77平方公里。近期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1.27平方公里。

但考虑到小城市的特点,很多近期建设项目上马、选址的确定有很大难度,为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规划采取了弹性的控制手段,适当增加近期规划的管理控制规模,为2.08平方公里,而实施规模仍应控制在1.27平方公里左右。

2、规划原则

1)、充分考虑香河县目前发展的现实情况,强调近期建设以发展城市产业空间为主导,特别是家具城的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快速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与知名度。

规划提出在现有家具城的周围,绣水街、永泰路的两侧发展家具市场、装饰市场及相关联的加工业等,使家具城得以快速发展,强化香河近期经济实力的提升。

2)、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发展新区建设为主。

改善目前香河县城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成为香河近期工作的重点。考虑到香河目前的经济实力,规划建议采取以新区建设为主的思路,同时改造相邻地区的村庄,使新华大街北侧地区成为近期城市居住环境较好的地区。

3)、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用地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强化配合近期建设项目为重要出发点。

3、近期建设的重点内容

1)、居住建设用地:

规模57.49公顷,主要为新华大街以北地区,居住区占地面积31.49公顷。

同时在五一路西侧建设全县最大的中学,占地26公顷。

2)、公共设施建设用地:

规模10.39公顷,包括新华大街以北住宅小区商业服务设施,和五一路与绣水街东北角的市场用地,占地7.97公顷。

3)、工业建设用地:

规模69.04公顷,主要包括永泰路东侧,进入淑阳工业小区的工业项目等。

4)、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用地:

规模33.38公顷,包括北环路、汇文路、永明路、迎宾路、康平路、花园街、计庄路、东外环路等道路及社会停车场。

同时,为满足家具市场区近期开发的需要,设置一长途客运站,占地1.87公顷。

16-12005年规划建议修建道路一览表

道路名称 起讫点 道路长度(米) 道路宽度(米) 面积(公顷)

北环路 五一路-康平路 2063 30 6.19

新开大街 永泰路-计庄路 482 30 1.45

花园街 西环路-五一路 698 25 1.75

永泰路计庄路 454 25 1.14

汇文路 北环路-新华大街 613 30 1.84

永明路 北环路-新华大街 540 25 1.35

迎宾路 北环路-新华大街 493 40 1.97

康平路 北环路-新华大街 459 30 1.38

安福路 绣水街-南环路 555 25 1.39

计庄路 新开大街-南环路 1252 25 3.13

东外环路 花园街-南环路 1004 30 3.01

小计 8613 24.6

5)绿地建设用地:

规模29.84公顷,包括近期建设地区的绿化整治项目。

16-22005年规划建议各类用地一览表

类别 代码 建设位置与内容 面积(公顷)

居住区用地 R 位于北环路与汇文路交汇处,建设居住小区一处 9.46

位于新华大街与汇文路交汇处,建设居住小区一处 5.20

位于新华大街北侧,迎宾路两侧,建设居住小区两处 16.83

位于绣水街与五一路交汇处,建设中学一所 26.0

小计 57.49

商业用地 C 位于新华大街北侧,迎宾路两则,建设商业区两处 4.26

位于绣水街与五一路交汇上,建设商业区一处 3.71

位于绣水街北侧,安福路两侧,建设商业区两处 2.42

小计 10.39

市场用地 C26 位于新开大街与安福路交汇处,建设市场一处 4.80

位于新开大街与永泰路交汇处,建设市场一处 2.55

位于安福路西侧,绣水街两侧,建设市场两处 4.37

位于绣水街北侧,安福路与永泰路之间,建设市场一处 10.2

位于绣水街南侧,安福路与永泰路之间,建设市场一处 10.53

小计 32.45

工业用地 M 位于新华大街南侧,永泰路与计庄路之间,建设工业区一处 10.13

位于计庄路西侧,绣水街两侧建设工业区两处 14.01

位于绣水街南侧,计庄路与东外环路之间建设工业区两处 15.56

位于东外环与绣水街交汇处,建设工业区一处 29.34

小计 69.04

公共绿地 G 位于新华大街北侧,迎宾路两侧 2.49

位于绣水街北侧,五一路两侧 3.91

位于计庄路西侧,绣水街两侧 20.32

位于东外环路以东,绣水街北侧 3.12

小计 29.84

长途客运站 T 位于永泰路与绣水街交汇处,建设长途客运站一处 1.87

社会停车场 S 位于绣水街两侧,康平路与永泰路之间,设置社会停车场 6.91

总计 207.99



16-3:香河县城近期建设项目一览表(香河县建设局提供)

类别 代码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和内容 总投资额(万元) 用地规模

ha

居住用地 R 江成家属住宅楼 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200 0.47

居住用地 R 海天住宅楼 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0.87

居住用地 R 永明路商住楼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0.8

居住用地 R 现代化高级中学 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 13005 20

居住用地 R 教师安居小区 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14000 10

居住用地 R 新建初级中学 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3500 10

居住用地 R 新建小学 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 1500 5.33

居住用地 R 香河县经济适用住房工程 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3.33

行政办公用地 C 香河县疾病预防中心实验楼 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框架结构 165 3.33

行政办公用地 C 药品监督局办公楼 机关占地,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3.33

行政办公用地 C 利泽商业办公楼 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0.27

行政办公用地 C 海天办公楼 建筑面积办公楼260平方米,商贸交易厅720平方米 0.2

行政办公用地 C 绣水街供热站 主要建设锅炉房, 1.33

行政办公用地 C 站西供热站 建供热站一处,设计供热能力45万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地 C 东兴纸业办公区 以金属销售为主, 2

市场用地 C 华鑫五金建材城 以销售五金建材为主 1000

市场用地 C 合和泡沫厂 1100

市场用地 C 天坤宜包装箱生产厂 兴建包装箱生产线 600

市场用地 C 富华家具材料城 兴建家具建材市场 2000 4.67

市场用地 C 新天地国际家具城 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12000 5.33

市场用地 C 华鑫集团高档无纺布 生产高档无纺布 10000 10

市场用地 C 汇利丰压延塑胶生产线 引进两条生产线年产塑料薄膜16000 1500 4

市场用地 C 悦民曲木厂 建设家具生产基地 1500 4

市场用地 C 立发曲木厂 改建原厂,进驻淑阳工业园区家具生产 500 1.33

市场用地 C 华联家具厂 生产家具五金配件,向家具生产方向发展 500 1.33

市场用地 C 春城泡沫厂 改建原厂,进驻淑阳工业区 500 2.53

市场用地 C 建华泡沫厂 扩大生产规模,进驻淑阳工业区 500 3.33

市场用地 C 京华泡沫厂 扩大生产规模,进驻淑阳工业区 500 1.33

市场用地 C 鑫帝泡沫厂 扩大生产规模,进驻淑阳工业区 500 1.33

市场用地 C 新时代家具城 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 2300 1.53

市场用地 C 好家居装饰建材广场 销售中高档家居装饰材料 16000 10

市场用地 C 香河金帆家具城 家具生产基地

市场用地 C 海义发物流 销售各类货物的仓储,运输服务 6000 8.67

市场用地 C 富华灯饰城 以灯饰为主的家居材料城 15000 9.33

市场用地 C 宝林家具城 建设家具展厅4万平方米 10000 7.13

市场用地 C 香河经纬家具物流中心 建设家具物流中心 3000 3.33

市场用地 C 双鹤轩家具城 总建筑面积11965平方米 2000 1.33

市场用地 C 珠海家具建材城 1000 0.73

市场用地 C 鑫泉沙发家具厂 建设家具厂 500 1.33

市场用地 C 三强大酒店 10000 6.67

市场用地 C 中原沙发厂 500 2



二、近期规划(2010年)

1、规模

规划确定2010年人均用地指标控制在135平方米左右。

规划确定2010年人口规模为8万人,城市用地规模为11.48平方公里,近期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3.97平方公里。

2、规划原则与内容

1)、建设重点在几个交通轴线上推进,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全面改善城区环境。

规划提出在继续加强家具城和其周边工业建设的同时,开始利用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处的交通优势发展加工、物流园区,和绣水街与五一路交叉口的重点建设;同时围绕绣水街和新华大街进行重点建设,加强沿路的新区建设和旧区更新,将两条道路的周边地区建设成为城区两条亮丽的风景线。

2)、改造原有老城地区,挖掘城市历史特色

香河历史悠久,规划提出到2010年应重点完成对规划确定的老城的全面改造,主要包括淑阳大街和永明路形成的商业十字街的改造;整理老城内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恢复原老城区护城河水系,迎宾路东侧老城区内的水塘,形成环老城的带状游园绿地系统;同时,对这一地区的住宅进行全面改造,形成城区内独有的特色风貌景观。

3)、潮白河河堤及周边环境的整治

启动对潮白河沿堤的整治,完成迎宾路东侧改造和滨河绿地的建设,对周边村庄采取严格的控制管理措施,适度搬迁农民住宅,严禁新的住宅及相关开发。

4)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

规划建议在2010年之前应完成城市给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改善生活服务和公用设施的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水平。



164 2010年规划建议开发建设地区各类用地一览表

地区 类别 代码 面积(ha)

高速公路入口处 居住用地 R 15.82

商业用地 C 1.54

市场用地 C 10.79

工业用地 M 11.07

仓储用地 W 10.22

公共绿地 G 2.87

小计 52.31

新华大街以北 居住用地 R 62.23

行政办公 C 8.17

商业用地 C 8.74

体育用地 C 6.22

公共绿地 G 7.16

小计 92.52

老城区 居住用地 R 28.96

行政办公 C 4.81

商业用地 C 19.23

公共绿地 G 7.02

广场用地 S 0.56

小计 65.6

绣水街两侧 居住用地 R 59.51

商业用地 C 11.42

市场用地 C 54.56

物流用地 13.23

医疗卫生用地 2.84

工业用地 124.31

仓储用地 17.90

公共绿地 55.62

广场用地 S 2.89

社会停车场 S 7.16

长途客运站用地 T 1.86

小计 285.32

其他地区 供水用地 4.04

雨污水处理用地 5.82





165 2010年规划建议各类用地一览表

类别 代码 面积(ha)

居住用地 R 166.52

行政办公用地 C 12.98

商业用地 C 39.39

市场用地 C 65.35

物流用地 C 13.23

医疗卫生用地 C 2.84

工业用地 M 135.38

仓储用地 W 28.12

公共绿地 G 72.67

供水用地 U 4.04

雨污水处理用地 U 5.82

长途客运站用地 T 1.86

广场用地 S 3.45

社会停车场 S 7.16

总计 558.81





16-62010年规划建议修建道路一览表

道路名称 起讫点 道路长度(米) 道路宽度(米) 面积(ha

百家湾路 京沈高速口-迎宾路 2009 30 6.03

南堤路 迎宾路-新华大街 2815 18 5.07

北环路 五一路-康平路 2063 30 6.19

淑阳大街 永泰路-计庄路 503 25 1.26

新开大街 永泰路-计庄路 482 30 1.45

花园街 西环路-五一路 698 25 1.75

永泰路郎庄路 1557 25 3.89

南环路 康平路-郎庄路 2741 25 6.85

汇文路 北环路-新华大街 613 30 1.84

永明路 北环路-新华大街 540 25 1.35

迎宾路 南堤路-新华大街 791 40 3.16

康平路 北环路-新华大街 459 30 1.38

绣水街-南环路 560 30 1.68

安福路 绣水街-南环路 555 25 1.39

计庄路 淑阳大街-南环路 1603 25 4.01

东外环路 花园街-南环路 1004 30 3.01

郎庄路 花园街-南环路 1171 24 2.81

小计 20164 53.12





第十七章 城市远景构想

一、远景构想的基本思路

到本世纪末,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实现此目标,我国经济必须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象香河这样的小城市未来在中国全面推进城镇化战略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产业方面香河要继续发展在家具加工、贸易、纸品加工制造和旅游文娱等已明显具有优势的产业,利用香河特殊的区域位置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接纳好京津大都市经济外溢效应带来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作为小城镇又肩负着带动好农业、农村发展,和继续作为北京农业服务基地的责任。

香河在未来完成建市后经济跨越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的基础上,要继续保持在京津地区小城镇特色的塑造,和对潮白河、北运河等水系的利用,强调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



二、远景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远景设想香河建市后,市区城市人口为25万人左右,人均用地标准120平方米。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30—35平方公里。



三、城市发展方向

远景城市仍以向南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并强调沿潮白河两翼的发展。



四、远景总体布局结构

本次规划强调利用潮白河等自然水系,居住空间围绕其展开,形成优美的居住环境。另外,规划强调最大可能地保留基本农田,继续强化具有农业发展特征的小城市独有景观。

居住空间依然保持沿潮白河两翼展开的态势,强调对潮白河、北运河的保护与利用。

城区外围形成对外交通外环,由霸密高速公路、改线后的通唐公路、香三夏安公路构成。

本次规划建议远景通唐公路改线,改为从京沈高速公路北侧通过。这样可以彻底改变对外交通道路穿越城区的现象,也可带动潮白河以北地区的开发。潮白河以北地区未来如果大规模发展物流、加工业,完全依赖全封闭的京沈高速公路会有一些问题,因此,规划提出通唐公路北移思路,无疑对改变这一地区的开发条件有益。

产业发展空间继续延续在几个主要交通干线周围地区,即京沈高速公路出口和改线后的通唐公路沿线地区,霸密高速公路和香三夏安公路周围。









第十八章 规划实施措施

1、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严格依法行政,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利用协调、健康、有序地进行。

2、实施本规划应进一步完善香河县城市规划管理法规规章,及时开展详细规划和各专项(专业)规划,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利用,把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和内容,贯彻于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3、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制度。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查处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加大对违法建设打击力度。

4、配套完善社会治安管理设施,加强城市治安巡逻和社会治安管理机制。重点加强户籍制度改革与管理、城乡结合部与公共复杂场所的防控管理、城市消防管理等工作。

5、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属经营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应公开招标拍卖,节约使用城市建设用地,确保土地增值。

6、加强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教育和引进。加快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7、加大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规划意识,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增强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度。



附表1 香河县城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面积 比例 人均面积

(公顷) % M2/人)

1 C 公共设施用地 116.95 15.57 22.98

C1 行政办公 19.57 2.61 3.84

C2 商业金融 77.76 10.35 15.28

C3 文化娱乐 1.07 0.14 0.21

C5 医疗卫生 5.94 0.79 1.17

C6 教育科研 0.46 0.06 0.09

C9 其他公用设施 0.19 0.03 0.04

C/R商业/居住混合用地 11.96 1.59 2.35

2 R 居住用地 365.17 48.62 71.74

  R1 一类居住用地 14.06 1.87 2.76

R2 二类居住用地 52.27 6.96 10.27

R3 三类居住用地 121.60 16.19 23.89

R4 四类居住用地 177.24 23.60 34.82

3 M 工业用地 108.47 14.44 21.31

  M1 一类工业用地 3.58 0.48 0.70

M2 二类工业用地 87.85 11.70 17.26

M3 三类工业用地 17.04 2.27 3.35

4 W 仓储用地 20.81 2.77 4.09

  W1 普通仓储用地 10.29 1.37 2.02

W2 危险品仓储用地 1.43 0.19 0.28

W3 堆场用地 9.09 1.21 1.79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5.81 2.10 3.11

  T2 公路用地 15.81 2.10 3.11

6 S 道路广场用地 102.86 13.69 20.21

  S1 道路用地 101.10 13.46 19.86

S2 广场用地 1.70 0.23 0.33

S3 社会停车场 0.06 0.01 0.01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9.28 1.24 1.82

  U1 供应设施用地 1.47 0.20 0.29

U2 交通设施用地 3.72 0.50 0.73

U3 邮电设施用地 1.77 0.24 0.35

U5 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 1.77 0.24 0.35

U9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0.55 0.07 0.11

8 G 绿地 6.26 0.83 1.23

  G1 公共绿地 1.61 0.21 0.32

G2 生产防护绿地 4.65 0.62 0.91

9 D 特殊用地 5.53 0.74 1.09

  D1 军事用地 4.69 0.62 0.92

D3 保安用地 0.84 0.11 0.17

合计 751.14 100.00 147.57

注:2002年现状城市人口为5.09万人



附表2 香河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现状用地汇总表

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公顷) 占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比例(%

1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 7942.65 100

2 城市建设用地 751.14 9.46

3 水域和其它用地 7191.51 90.54





附表3 香河县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面积 比例 人均面积

(公顷) % M2/人)

1 C 公共设施用地 251.29 13.69 17.95

  C1 行政办公 43.02 2.34 3.07

C2 商业金融 132.48 7.22 9.46

C3 文化娱乐 18.04 0.98 1.29

C4 体育用地 25.00 1.36 1.79

C5 医疗卫生 9.19 0.50 0.66

C6 教育科研 22.80 1.24 1.63

C9 其他公用设施 0.76 0.04 0.05

2 R 居住用地 587.89 32.03 41.99

  R1 一类居住用地 15.64 0.85 1.12

R2 二类居住用地 572.25 31.18 40.88

3 M 工业用地 229.33 12.49 16.38

  M1 一类工业用地 129.71 7.07 9.27

M2 二类工业用地 99.62 5.43 7.12

4 W 仓储用地 25.63 1.40 1.83

  W1 普通仓储用地 25.63 1.40 1.83

5 T 对外交通用地 2.77 0.15 0.20

  T2 公路用地 2.77 0.15 0.20

6 S 道路广场用地 307.79 16.77 21.99

  S1 道路用地 294.56 16.05 21.04

S2 广场用地 4.99 0.27 0.36

S3 社会停车场 8.24 0.45 0.59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5.31 0.83 1.09

  U1 供应设施用地 4.70 0.26 0.34

U2 交通设施用地 1.27 0.07 0.09

U3 邮电设施用地 1.06 0.06 0.08

U4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5.82 0.32 0.42

U5 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 2.46 0.13 0.18

8 G 绿地 241.14 13.14 17.22

  G1 公共绿地 176.36 9.61 12.60

G2 生产防护绿地 64.78 3.53 4.63

9 D 特殊用地 3.34 0.18 0.24

  D1 军事用地 3.34 0.18 0.24

10 市场用地 171.06 9.32 12.22

  物流(农) 37.99 2.07 2.71

物流(加工) 18.99 1.03 1.36

市场(家具) 114.08 6.22 8.15

合计 1835.55 100.00 131.11

注:2020年规划城市人口14万人

附表4 香河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用地汇总表

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公顷) 占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比例(%

1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 7942.65 100

2 城市建设用地 1835.55 23.11

3 水域和其它用地 6107.10 76.8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91955114431b90d6c85c701.html

《香河县总体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