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教育思想比较(一)

发布时间:2018-09-26 16:25: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孔孟教育思想比较(一)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六艺是继周代的传统,六经是孔子开创的,作为这两者的核心是礼、乐。

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年龄不一,出身不同,地区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

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有统一的要求,但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发展,不要象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式教育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谓开其意;,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启发式教育有四大特点:及时性、适度性、双边性、生成性。

及时性:即教师应及时启发施教,打开学生思路,以取得“时雨化之”的效果。

适度性:采取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传授适当教学内容,以达到逐渐发展的目的。

双边性:发扬教学民主,创造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过教学,不断生成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识得以生成,以达到彼此发展的教学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六艺是继周代的传统,六经是孔子开创的,作为这两者的核心是礼、乐。

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年龄不一,出身不同,地区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

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有统一的要求,但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发展,不要象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式教育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谓开其意;,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启发式教育有四大特点:及时性、适度性、双边性、生成性。

及时性:即教师应及时启发施教,打开学生思路,以取得“时雨化之”的效果。

适度性:采取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传授适当教学内容,以达到逐渐发展的目的。

双边性:发扬教学民主,创造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过教学,不断生成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识得以生成,以达到彼此发展的教学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六艺是继周代的传统,六经是孔子开创的,作为这两者的核心是礼、乐。

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年龄不一,出身不同,地区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

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有统一的要求,但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发展,不要象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式教育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谓开其意;,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启发式教育有四大特点:及时性、适度性、双边性、生成性。

及时性:即教师应及时启发施教,打开学生思路,以取得“时雨化之”的效果。

适度性:采取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传授适当教学内容,以达到逐渐发展的目的。

双边性:发扬教学民主,创造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过教学,不断生成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识得以生成,以达到彼此发展的教学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六艺是继周代的传统,六经是孔子开创的,作为这两者的核心是礼、乐。

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年龄不一,出身不同,地区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

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有统一的要求,但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发展,不要象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式教育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谓开其意;,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启发式教育有四大特点:及时性、适度性、双边性、生成性。

及时性:即教师应及时启发施教,打开学生思路,以取得“时雨化之”的效果。

适度性:采取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传授适当教学内容,以达到逐渐发展的目的。

双边性:发扬教学民主,创造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过教学,不断生成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识得以生成,以达到彼此发展的教学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六艺是继周代的传统,六经是孔子开创的,作为这两者的核心是礼、乐。

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私学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份复杂:年龄不一,出身不同,地区不限,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性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孔子在实践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从中进行分类、归纳。除年龄、出身等方面差异外,尚有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

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共同的要求,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让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有统一的要求,但不采取一刀切,主张“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发展,不要象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式教育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谓开其意;,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启发式教育有四大特点:及时性、适度性、双边性、生成性。

及时性:即教师应及时启发施教,打开学生思路,以取得“时雨化之”的效果。

适度性:采取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传授适当教学内容,以达到逐渐发展的目的。

双边性:发扬教学民主,创造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通道。

生成性:通过教学,不断生成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也使自己的智力和知识得以生成,以达到彼此发展的教学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8fd2da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7.html

《孔孟教育思想比较(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