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归因理论 孙伟

发布时间:2015-02-11 22:50: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研究论诉

摘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主要有:海德的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维理论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本文通过介绍以上四种代表理论,对社会认知归因理论进行具体的论诉。

关键字:社会认知;归因理论

一、引言

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是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了理论。它为说明、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是根据行为的原因解释行为的,这种解释在决定人们对行为的反应上发挥着重要原因。正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推断成绩波动的原因、社会通过了解杀人犯的成长经历来解释其与正常人不同的行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因果性解释来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并实行预测和控制。

二、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现状

归因理论研究始于20实际50年代,到70年代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从此广大社会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归因研究,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受人关注的一大焦点。

归因理论从50 年代末到7 0年代末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变化过程,进入80 年代,尽管归因研究不复繁荣,但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 80 年代是归因研究的复兴时期。

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归因现象,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研究论文引起了人们对归因研究的关注,其必要性才开始显现。

60 年代中期, 出现了许多应用研究。主要有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尼斯彼特和沙赫特关于恐惧的错误归因的研究、瓦尔斯特对意外事件责任的归因分析以及勒纳和西蒙斯开创的动机因素方面的研究。

60 年代后期和整个70 年代, 归因研究激增。研究者多分为三派:直接检验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归因模式、利用尼斯彼特和沙赫特的错误归因主题和探讨勒纳和西蒙斯研究中动机因素在人知觉中的作用。这期间,维纳发展了海德关于内因和外因的概念,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

70 年代末到80 年初, 归因研究仍层出不穷, 但已有些研究者开始对它产生厌倦情绪。问题主要是刚刚兴起的社会认知理论过分依赖于从认知心理学中引进的理论思想, 而不是建立在土生土长的归因理论基础之上。另外,归因研究的方法(纸笔测验)以及它所测查的有限范围的主题也引起研究者不满。如许多研究仅仅评估“人情境”这一归因维度,过于片面。所以,在这个时期, 归因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徘徊不前的阶段。

三、社会认知的代表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海德假设人类有两种动机:一是对周围的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需要,前者是保持同他人在认知上的协调,后者则是取得对他人行为控制上的协调。他认为,人们需要预见他人行为,控制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

他将行为原因分为两类:外因,包括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影响等。内因,包括人格、情绪、动机、能力、努力等。评判企业是否成功,除了考察其自身优势,也要考虑到其在竞争环境中所处地位,体现的就是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认清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研究表明,行为的解释若作外因,人们很难断定在类似情况下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但若是内因,就会增加人们预测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因此,海德认为对行为的预测与对行为的归因是相互联系着的。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根据海德的理论,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他在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新维度:稳定的和暂时的。

稳定性是指原因是长期的还是可变的。如有些内因(如天赋)就是稳定的,与基因有关几乎不变,而有些内因(如努力)则可以改变。同样,有些外因如运气,无法长久保持,而诸如红绿灯的作用、法律条款则长期不变。可控性是指原因是否在个人控制的范围内。如不稳定的外因“运气”飘忽不定、无法控制,而同样不稳定的内因“努力”却可以控制。

例如,假使我们相信某球队比赛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队员个人技术好,整体作战能力强,那么当这支球队再次与对手相遇时,我们就会预期这支球队的战绩会与上次一样好。如果我们断定这支球队获胜的原因纯属偶然,如士气高或分组有利,我们就不会对它下次取胜抱有信心。在解释失败的尝试中,暂时/稳定尺度也是适用的。如果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我们就可以预测将来的失败;如果把失败归因于暂时性因素,就可以预测将来的改进。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对应推论”是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特有的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论.推论的恰当与否决定于事实上行为者的内在属性与其行为相互一致的程度。

琼斯和戴维斯揭示了对应推论的程序,即先判定行为者的动机,然后由此推定行为者的品性。他们认为,当他人有某种行为时,行为的观察者就要判定这种行为是不是他人有意做出的,以及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中哪些是行为者所希求的。如果某种行为后果只是行为者无意造成的,就不能根据它来判断行为者的品性。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虽然对行为的内归因做出了解释和假设,但忽视了外因,这是个致命的缺陷,因为内外因是发生在同一过程里的,并且都很重要,因此该理论具有很大局限性,但是,针对内因的解释,却依旧是笔者认为考虑角度最完善的理论。

(四)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又称协变分析模型,它研究人们如何对相同或相似事件的多种例子进行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在进行协变信息归因时将从三个维度着手:一是行为是否与大众相同即大众性, 二是行为是否始终一致即一贯性, 三是行为是否与其他刺激引起的反应有所区别即区别性。试验者变化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信息,然后测定被试所进行的归属。

举例来说:某老板训斥员工,归因时可以考虑三点1.是否只有老板一人训斥,其他负责人是否也对其不满?2.老板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训斥他3.老板是否也训斥其他员工?

这三个角度其实就是分别从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考虑的。老板即行动者,员工即刺激物,特殊情境即环境。结论表明:1.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即与众相同,总是如此,不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刺激物上。老板和其他负责人都训斥这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训斥他,这可能就是员工自身有缺陷。2.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即与众不同,总是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行为者。只有老板总是训斥他,在任何情况下总是训斥他,但也训斥其他员工,这可能就是老板自身很严厉。3.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即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环境。只有老板训斥他,在特殊情况下只训斥他,这就可能是环境使然。如果运用海德的理论,那么刺激物和环境是外因,行动者是内因。

上诉三类信息的使用情况,决定了人们对行为归因的可靠程度。通过这些信息的组合,人们就可以断定引发某种具体行为的原因究竟是来自行为者本身,还是来自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 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 对人们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但是, 凯利的三维理论是个理想化的模型, 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型所要求的全部信息。

四、总结

归因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反馈论思想。人们的普遍思路是从动机到行为;而归因论则反其道而行, 其模式是结果 - 归因 - 后继行为。从这种意义上讲, 归因可被认为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这种反馈未必准确也未必有利, 但人们的确会按照归因后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

80年代至今,归因理论逐渐恢复了其活跃性,虽然仍有一些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归因理论又有了新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新问题的产生和旧问题的待解决为归因理论的发展再次注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 崔丽娟 才源源.社会心理学:解读生活 诠释社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109

[2]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6d4e3c569dc5022aaea00a6.html

《社会认知归因理论 孙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