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社区志愿者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 1 一、现状描述................................................................................................................ 2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成就................................................................................. 2
1、志愿者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获得满足与发展 ....................... 2 2、志愿服务使社区生活更活跃、更具人性化 ........................................... 3 (二)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结构构成 ................................................................................................... 3 2、志愿者归属 ............................................................................................... 4 3、志愿者管理 ............................................................................................... 4
二、观点探讨................................................................................................................ 6
(一)互惠性活动................................................................................................. 6 (二)不可替代性................................................................................................. 7 三、对策建议................................................................................................................ 8
(一)凝聚城市精神............................................................................................. 8 (二)政府扶持、引导、激励............................................................................. 8 四、具体实施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AA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章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成立协会申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社会公益活动是和市场活动、政府活动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的三个支撑点。
目前AA市志愿服务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即社区经常性的志愿服务、社会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其中,社区志愿服务面广量大,也最为重要。因为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换,社区在人们生活中日显重要。失业者、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也大多沉积于社区。因此社区中的互帮互助、扶贫帮困,有助于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有助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社会稳定。而要为社区治理培育大体量志愿者服务团队,社区是最大最好的培训基地,而社区志愿者协会管理将是最为常态、有效的管理办法。
20215月,市政策研究中心和部分高校教师就社区志愿者状况展开调查。调查采用个人问卷、居/村委工作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在四个主城区、4个县(市)中抽取了部分街道(乡镇)为样本,共发放个人问卷39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26份;发放居/委工作调查表98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956份。
由于时间有限,调研力量有限,初步形成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状况调研报告》,还有更深入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一、现状描述
(一)社区志愿服务的成就
1、志愿者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获得满足与发展
一般来说,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奉献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而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在社区志愿者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调查发现,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此题可选2项)第一是“奉献”826名被调查者中,选择“帮助他人”的占51.9%“贡献社会”“奉献爱心”的占37.3%,也就是说将近九成的人是出于爱心。第二是完善自我。31.7%的人选择了“充实生活”与此相类似的有“发挥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得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机会”“结交朋友”“为孩子做榜样”,合计达60.8%。第三是社会责任感。出于“因为是公职人员”“尽公民职责和义务”和“参与社区建设”等原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其比例为30.3%
志愿服务让人们如愿以偿。问及“参加志愿服务后的主要收获”(此题可选2项)55.8%的人选择“生活充实了”49.5%的人“在服务社会中感到快乐”27.8%的人“使他人获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结交更多朋友”“发挥了潜能”和“使社区面貌发生变化”
上述数据说明,志愿者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满足与发展。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年人因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有可能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在社区座谈会上,老年志愿者都显得十分开朗、热情和健谈。同样,年轻人也在其中发挥了潜能。2


比如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部分教授与学生,就把其所在街道作为实习基地,在免费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的同时也为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志愿服务使社区生活更活跃、更具人性化
调查表明,目前社区的志愿者组织比较活跃——56个居/村委中志愿者队伍总数为218个,其所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助老助残(上门帮助孤老与残疾人)、扶幼(义务家教、家庭教育指导)、帮困(帮困助学、捐赠)、解惑(医疗咨询、法律咨询、知识讲座、就业指导)文化娱乐(组织社区文体团队)便民服务(义务家电维修、医疗服务)、参与社区治安(值班巡逻)和环境保护(小区绿化和卫生)等等,覆盖面广,满足了部分社区居民的需求。
社区志愿服务中较为普遍且较受欢迎的一是与社区老人结对服务,有56.2%的被调查者参与其中,所结对老人82.8%已年满70,将近九成为独居老人和孤寡老人,老人中有35.6%的人生活能够部分自理,3.7%完全不能自理。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以聊天为主,还帮助购物、洗菜烧饭、打扫卫生以及陪同看病等等,给一些老人寂寞的晚年生活带去几许亮色、几许暖意。二是组织社区文体团队活动和医疗咨询与服务,由于满足了部分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对健身、健康的需求,因而大受欢迎。
(二)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结构构成
志愿者构成上,以女性为主,低学历者为主,年龄老化现象突出。56个居/村委4286名社区志愿者的统计表明,志愿者中女性占3


66.2%83.6%的人年龄在50岁及以上,最年长者82岁;54.1%的人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3.1%的人具有高中、中专学历;在业人员占16.2%,在校生占3.4%3/4为离退休人员,还有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志愿者目前或离退休前职业为教师、医生、法律工作者、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占22.1%对于社区志愿者队伍的这种先天不足,被调查者也深深感受到了——有81.2%的人认为,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太少”“志愿者年龄老化”和“参加的人太少” 2、志愿者归属
志愿者归属上,多头管理,重复统计。调查发现,社区不同的志愿者队伍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与团体,存在着重复统计的可能性——一些热心的、有一技之长的退休老人往往身兼数职:周一是“市民寻访团”成员,周二在“保洁保绿”,周三忙群众文体团队,周四是“关心下一代协会”在行动,周五搞“家庭文化建设”,有时还得参加老年协会活动和社区值班巡逻……忙得不亦乐乎。座谈会上这些老人称自己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去。不过尽管头衔时时变化,凑在一起开会活动,往往还是这几张“老面孔”。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着重复统计的可能性,以及因为凝聚力不强、队伍松散,志愿者工作负担不均衡等问题。 3、志愿者管理
志愿者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其具体表现:
一是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不够。社区志愿者中低学历者多、有专业特长者少的现状,使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成为提高志愿者服务能4


力的重要途径。以较为普遍的助老服务为例,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医疗与家政知识。可从个人问卷看,参加过培训的比例为62.6%;其累计培训时间26.4%的人在2天以内,17%的人在34天之间,如若加上57天者,54.5%的人在一周以内——培训普及率不高,培训时间不长,更何况为了提高问卷有效率,本次调查将问卷对象锁定于年纪较轻、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者,因此就整体而言,社区志愿者接受培训的比例可能更低。
二是在全市相当部分社区缺乏有效的评估奖励机制。座谈会上我们一次次体会到,大多数热心的老年志愿者是属于“给一点阳光就灿烂”,他们特别在意社区领导的肯定,甚至一个随意的“招呼”就可以回味很久。但一些社区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从问卷看,自参加志愿服务以来,有43.7%的人获得过居/村委干部一次或多次慰问,26.2%的人获得过街道/镇干部一次或多次慰问,而属于居/村委、街道/镇领导上门慰问或拜年的仅占6.8%19.6%的人获得过居/村委一次或多次奖励,15.5%的人获得过街道/镇一次或多次奖励。所以当问及对志愿服务的满意度时,在所列举的“劳动强度”“花费时间”“知识技能培训”“社会评价”“组织管理机制”“物质奖励措施”和“精神奖励措施”等七项指标上,得分最低的最后三项依次为“物质奖励措施”“知识技能培训”和“精神奖励措施”
培训少,评估奖励机制缺位,这些问题和投入不足有一定关联。从表1可见,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问题是“活动经费太少”缺少固定的活动场所”不过在组织者看来,资金不足”的矛盾更突出,其和“志愿者年龄老化”一起,被居/村委妇代主任认为是制约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两大难题。
另外,就如被调查者所指出的,“部分市民不理解”“尚未形成5


以志愿服务为荣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宣传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社区志愿服务凝聚力不强、队伍松散的重要原因。
二、观点探讨
(一)互惠性活动
调查之初我们还抱着“志愿服务是纯粹奉献”的看法,但现实很快使我们认识到,互惠性是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1978明确指出的:“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在2001年第56联大会议上,报告直截了当:“关于志愿工作纯粹是利他主义的服务的这种传统看法,正在演变为一种对所有有关人均为有益的服务,句话说,互惠性的服务。
承认互惠性对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但社会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志愿者的奉献价值及其合法权利,尤其在社区。社区志愿者以老年人为主。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取的潜能的发挥、技能与经验的增长和社交网的扩大,可以帮助年轻人扩大就业选择机会和晋升机会,但对老年人意义不大。老年人更多的是出于对社区的认同感,将自己最后的时间与精力奉献给社区,他们希望被社区组织认可和接纳。所以,他们更希望有公正的评估与奖励机制,希望在年老体衰时能优先得到志愿服务,但眼下这些愿望未能得到很好满足。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人认为目前社区的志愿服务是靠“奉献精神”在维系与发展,而当问及将来的社区志愿服务应当依靠什么来维系与发展时,耐人寻味的是有1/4以上的人避而不答;答题者中选择“奉献精神”的仅占17.6%,八成6


以上的人希望有各种奖励。
评估奖励机制的缺位、在实际操作中志愿服务的互惠性难以体现,这恐怕是造成目前社区志愿服务参与者少、队伍松散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有部分社区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比如长宁区虹储居委尝试建立“服务时间储蓄”制度,普陀区妇联年年评选十佳志愿者,并尝试建立“慰问回报”“荣誉回报”“家庭服务回报”“时间回报”“感恩回报”等制度,有效地将大批志愿者团结在自己周围。 (二)不可替代性
何谓社区?尽管众说纷纭,但理论界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形成社区的最重要条件并不仅仅指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而是人们之间的情感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数量的心理关系。换言之,社区建立在个人系于全局的归属性和认同感上。因此,社区的发展目标主要在人,在于人的精神,人的满意度,人的归属感,人的凝聚力。在此背景下,基于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及人与人之间互助需求而产生、而发展的志愿者组织,在社区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调查表明,活跃的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在于:
第一,它应运而生,因地制宜,以形式多样的服务与活动迎合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在促进社会融洽和稳定上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社会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志愿服务为公民履行参与社会的权利与责任、并进行互助与自助搭建了平台。作为民间团体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参与率。以社区事为己任,以天下事为己任,所有公民充分参与社7


会生活事务是良好施政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活跃的社区志愿服务将有助于推进社区的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所以大力推进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展,使之成为社区日常生活的组织框架,应该是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者的共同目标与行动。
三、对策建议
(一)凝聚城市精神
把志愿服务列入“AA市人精神”的内涵之一,制定和实施AA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规划。建议设立2010年为AA市志愿者年,并以此为契机,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将AA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政府扶持、引导、激励
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通过制定政策等措施,加强对包括社区志愿服务在内的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规范和完善运作机制,使志愿服务向制度化、科学化的纵深方向发展。
第一,通过立法或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志愿服务范围,确保志愿者权利,从而组织、鼓励、规范和发展志愿者服务事业。
第二,政府部门应支持并激励公民参加志愿者服务,从政策和经济上扶持志愿者制度的运行,以鼓励更多公民投入志愿者行列,并确保志愿者组织可以获得充裕的志愿服务资源。
第三,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评估奖励机制。一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从56个居委的统计看,志愿者中公职人员比例8


38%。在今后除了要继续鼓励领导以身作则之外,建议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使公职人员成为在职人员中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表率,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认识社会,增长才干。二是为了稳定志愿者队伍。可以参照欧美等国及香港地区的做法,对人们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加以考核,登记在册,以此作为评估公民道德水准和道德素养的一种依据,并在升学、就业、提职、福利上予以必要的优先权。
第四,在志愿者队伍建设上,建议实施注册与非注册相结合的方法。以注册志愿者为骨干,可以起到稳定志愿者队伍的作用。
第五,加强对志愿者组织、尤其是社区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要完善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以统一进行志愿者报名注册,开展志愿者培训,拓展志愿者服务范围,评估志愿者绩效,管理志愿者服务档案,使志愿者组织的运转更加有效。
第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之间的组织交流,相互沟通。社区可为青年志愿者提供经常的固定的活动场所;青年志愿者的出手相助,则可弥补社区志愿活动人手不够、专业人员太少等缺陷。
第七,通过慈善募捐、政府拨款等形式,筹集、建立并管理一个足以支撑志愿服务活动运作的基金会,以推动AA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上述措施,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进而在社区乃至社会上形成一种“有需求,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b6b48a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ce.html

《社区志愿者服务状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