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研究性公开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发布时间:2020-08-04 19:10: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节研究性公开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戚有建

【期刊名称】中学数学月刊

【年(),期】2017(000)007

【总页数】3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推进,研究性学习的观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也在努力创造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机会.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前不久,应江苏省滨海中学所邀,笔者在滨海中学上了一节研究性公开课.下面是本人这次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和感想.

1 问题引入

问题 △ABC中,AB=2xAC=x,BC=6,△ABC面积的最大值.

解法1 (构建目标函数求最值)

由余弦定理得cos ,因此.又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解得2,所以当时,△ABC面积的最大值为12

点评 解法1是处理最值问题的通法,即构建目标函数求最值,多数学生能想到这种解法,教学中可探讨:求哪个角的余弦值好?很多学生求的是 cos A,实际上求cos C更好,因为cos C的表达式更简单.另外,在教学中,有少部分学生打算作高(例如AD),然后用勾股定理求高,从而求三角形的面积.这种想法也可以,但是要按照D点在线段BC上还是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分情况讨论处理.

解法2 (借助点轨迹求最值)

BC所在直线为x轴,BC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则B(-3,0),C(3,0).A(x,y),由AB=2AC(x-5)2+y2=16,所以A点的轨迹为圆(去掉与x轴的交点).不难发现,当A(5,±4)时三角形的高最大,对应的面积也最大,所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12

点评 解法2实际上是用方程来研究曲线,即用坐标法来研究动点A的轨迹,只要将几何关系AB=2AC坐标化,即得圆的方程(x-5)2+y2=16.“来如此,直观形象,充分体现了解析法的基本思想,下面很容易就发现三角形高的最大值就是圆的半径,从而很容易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通过解法2很自然地就能引出这节课的主题:阿波罗尼斯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a0f5be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8.html

《一节研究性公开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