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卫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背景知识】

唐代禁卫军分为南/北两衙。

南衙卫兵就是十六卫,是国家军队。唐朝实行府兵制,在南衙十六卫中,除
右千牛卫和左右监门卫不领府兵、只负责警卫外,前十二卫都遥领全国府兵。北衙禁军元从禁军北门屯营逐渐发展为北衙六军等,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支
就是羽林军。北衙禁军是皇帝私人军队,是募兵,由皇帝亲信指挥。

南北衙禁卫军共同卫戍皇宫和京师,并相互牵制。自唐玄宗始,南衙府兵加速衰败,
北衙禁军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唯一依靠。

【简述】

千牛卫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北朝。
千牛卫这个名字,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当时,左右千牛卫是大唐
南衙十六卫之二,不领府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

唐玄宗以后,随着府兵制的加速瓦解、南衙十六卫日趋衰败,左右千牛卫也逐
渐变得徒有虚名,变成了虚衔的一部分。五代、宋、辽、金,皆是如此。

千牛名称由来】

存在着这样的因果关系

千牛刀千牛备身千牛卫

千牛刀

《庄子·养生主》说:﹝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于是,有一种帝王随身携带的防身御刀,叫做千牛刀名字就是典出《庄子》寓意
利可斩千牛

关于千牛刀的记载,较早可见于萧子显(萧道成的孙子,约公元489537年)《南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帝上:玉夫(杨玉夫)与其党陈奉伯等二十五人同谋,于毡屋中

取千牛刀杀苍梧王(南朝宋后废帝刘昱)。此事同见于南朝梁元帝(公元508554《金楼子》卷二箴戒篇二:宋苍梧王昱(刘昱)尝饮酒醉于仁寿殿东阿毡幄中,时杨玉夫见昱醉无所知,乃与杨万年同入毡幄中,以千牛刀斩之。说的是一场著名的宫廷政变:南朝宋领军将军萧道成(后为南朝齐朝高帝)与南朝宋后废帝刘昱的随从杨玉夫(后为南朝齐朝尚书)、杨万年等人暗中勾结,欲除皇帝刘昱。南朝宋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七日半夜,杨玉夫和杨万年潜入仁寿殿,乘刘昱熟睡如泥时,抽出刘昱放在枕头边的千牛刀,砍下
了他的头颅。后,萧道成权揽朝纲,拥立新帝。两年后,萧道成建立南齐。

千牛备身

后来,北朝北魏的时候,出现了一种高级禁卫武官,他们除了负责皇帝的安全,还掌执
御刀千牛刀,这种禁卫武官就是——“千牛备身

千牛卫

最初千牛备身出现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领这些武官。后来,北魏孝明帝中期出现了领左右,很可能就统领着千牛备身。再往后,历朝历代统领千牛备的机构名称不断变化,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称左右千牛府,到了唐中宗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为左右千牛卫

这样看来,千牛卫,正是因为它统领着禁卫武官千牛备身而得名。

【历史沿革】

总示意图:领左右府左右领左右府〉左右备身府〉左右领左右府左右千
牛府〉左右奉宸卫〉左右千牛卫

..............................................................................................................................................................
...............................................................................

如果我们把千牛备身的出现当作千牛卫发觞的话,那么千牛卫的历史就可以追
溯到南北朝了。
北魏
千牛备身最迟出现于北魏宣武帝初年,与武卫将军同为皇帝亲信,宣武帝置之左
出人禁中,无所拘忌。在机构上,可能与直阁将军同隶属于领军将军



到了北魏孝明帝中期,领军将军元叉擅政,设领左右从东魏北齐制度推断,在领
左右出现以后,领左右与千牛备身可能是上下级关系,即千牛备身隶属于领左右。

北魏末期之领左右及千牛备身可能还未完全制度化,在有关的职官法令中尚未作明确的规定。尽管如此,北魏末年的领左右与千牛备身制度仍然对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东魏
北齐及隋朝皆继承了这一制度,并根据新的形势而加以调整。

东魏北齐

到了东魏北齐,千牛备身领军府领左右府领左右将军)所统辖,领左
右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领军府并不能控制千牛备身

西魏北周

西魏千牛备身,记载仅见于《周书》和《隋书》的几处零星记载,只能说明其存在,
无法获得更多的信息。

北周,禁卫分为左右宫伯和左右武伯两大系统,其中并没有千牛备身的位置,但是《隋
书》有三处列传提到其传主在北周担任过千牛备身,此处存疑。

隋初,改革北周之制,设置十二府以统率禁卫之兵。设有左右领左右府,统千牛备。开皇十八年,设左右备身府。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将十二府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合称十六卫府或十六府(后人习惯上也称十六卫此时原左右备身府被改为左右骁卫,
右领左右府被改为新左右备身府,统千牛备身
[这一段历史有点蹊跷。
我们可以依据的史料是:《隋书》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百官下:(开皇)十八年,置备身府(大业三年)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又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唐六典》卷二十四诸卫:至隋炀帝,改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寻以左、右骁卫所领名豹骑,面
又别置备身
这就产生了几个疑问:
1.开皇十八年设置的左右备身府它究竟是什么职能?统领千牛备身备身吗?
史无详载,但似乎是如此。
2.如果猜测属实,那么同一时期的左右领左右府又是干什么的呢?难道两府各统一

部分千牛备身备身
3.大业三年(607,原左右备身府为什么会被改为左右骁卫?如果它本统领着千牛备身备身,那么这些武官后来的归属又是如何?直接划拨到新左右备身府下不就得
了?为什么要别置备身]

唐代的沿革,综合《唐六典》《通典》和《旧唐书》可知:贞观中,(左右备身府)复为左右领左右府;显庆五年,始置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改左右千牛府为左右奉宸卫;神
龙元年改为左右千牛卫。

自唐玄宗始,府兵制日趋瓦解,权力中心从南衙逐渐转向北司(北衙)南衙
十六卫逐渐衰败,变得徒有虚名,左右千牛卫当然不例外。
五代
虚衔。各国由诸蕃割据而来,原来的六军十六卫(北衙六军和南衙十六卫)不复存在,但各国都沿用设置了大唐六军十六卫的名号(仅仅是名号而已),这些名号,到后晋才取
消。更详细资料暂缺。

北宋,府兵制早已土崩瓦解,南衙十六卫更是不复存在。只是沿用大唐十六卫的名号设置了环卫官十六卫。但是,宋朝的十六卫只是一种虚衔。因为它们并不是职能机构,只是设有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官职,没有职能、没有权力、没有属兵、没有定额。前六卫又各有中郎将和郎将左右千牛卫没有)将军以上既以宗室充任,亦用途武
臣赠典;大将军以下又作为武臣责隆散官。南宋初停。至宋孝宗隆兴中复置。
一般被授以环卫官的有这么几种人:
1、从藩镇退下来的节度使,一般授以环卫大将军、或上将军。如武行德、杨廷璋等。
2、被贬的将官。如曹彬,歧沟关败后就去天平节度使衔,绶环卫官。
3、统一战争俘虏来的小国国君。如南唐后主李煜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宋太祖封为右千
牛卫上将军;湖南周保权亦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4、驸马、国舅一类的人。如王承衍,王审琦的长子,封左卫大将军,又将公主下嫁与他,
这也是杯酒释兵权时承诺的婚约。
由此可知,作为十六卫之二的左右千牛卫,在宋代,不是职能机构,只是一种虚
衔,曾经被用来封降君。
辽金元
辽金亦曾设置六军十六卫名号,元以后废。详细资料暂缺。



【机构组成、职责】

东魏北齐
东魏北齐领左右府。

领左右将军一人(从第三品),领千牛备身(第六品下)

又有左右备身正副都督、左右备身五职、左右备身员。

又有刀剑备身正副都督、刀剑备身五职、刀剑备身员。

又有备身正副督、备身五职员。

(左右备身、刀剑备身、备身等正都督为从四品上,副都督为从五品上)

北齐一代还存在领左右大将军,详细资料暂缺。

隋左右领左右府。
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侍卫左右,供御兵仗。
领千牛备身各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备身左右各十二人,掌供御刀箭;备身各六十人,
掌宿卫侍从。
(千牛备身、备身左右皆为正六品,备身为从八品上。左右置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二曹参军事、铠曹行参军。

大业三年(607,炀帝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
各有备身郎将一人。又各有直斋二人辅佐郎将,并正四品,掌侍卫左右。郎将、直斋统领着千牛左右、司射左右各十六人,并正六品。千牛掌执千牛刀宿卫,

司射掌供御弓箭。
设置长史,正六品;改兵曹为司兵、胄曹为司铠,则有录事,司兵、仓、铠参军等员,并正八品。有折冲郎将,各三人,正四品,掌领骁果。又各置果毅郎将三人辅佐折冲郎
将,从四品。

在军府的设置上,设置左、右雄武府(相当于各地的鹰扬府,各设雄武郎将用来统骁果。左、右雄武府,以武勇郎将为副长官,待遇品秩与鹰扬、鹰击相同。又设置了司
兵、司骑二局,并置参军事。
[注:此处的骁果,就是隋朝历史上著名的骁果军,本来是归左右备身府统领。但后来,隋炀帝重用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左右备身府所辖的骁果卫士一万多人交给他统领,驻
守江都东城,警卫江都宫。后来就有了后面发生的事情...]

大唐贞观中,复为左右领左右府。显庆五年,始置左右千牛府。
龙朔二年,改左右千牛府为左右奉宸卫。
神龙元年,改为左右千牛卫。

左右千牛卫,将军各一人(唐六典、通典的说法,可信),从三品;中郎将各二人,正四品下。神龙二年(通典说法;唐会要则说是神龙元年二月十九日置,各置大将军一人,
正三品。
千牛备身各十二人(龙朔二年,改为左右奉裕。咸亨初复旧。垂拱二年,又改为奉裕。
神龙元年复旧)备身左右各十二人;备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
(大唐改千牛左右曰千牛备身,初置备身、主仗。
属官: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
职责:
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将军之职,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而总其曹务/总判卫事,
将军副之。中郎将通判卫事,掌供奉侍卫,以贰将军及诸曹之务。
左右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宿卫侍从。皆以高荫子弟年少姿容美丽者补之,花钿绣服,衣
绿执象,为贵冑起家之良选。
备身左右,执御刀弓箭宿卫侍省。
备身,掌宿卫侍从。
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执弓箭以宿卫,主仗守戎服器物。

凡受朝之日,则领备身左右升殿,而侍列于御座之左右。
若亲射于射宫,则大将军、将军率其属以从。
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考课赐会及禄秩之升降,同京职事官之制。
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以御刀仗升殿供奉者,皆大将军、将军率而领之,而中郎将佐
其职。
凡侍奉,禁横过座前者,禁对语及倾身与阶下人语者,禁摇头举手以相招召者。若有
口敕,通事舍人承受传声于阶下不闻者,则中郎将宣告之。
长史掌判诸曹官吏之来务事。录事参军掌印发,勾检稽失。余如左、右卫。兵曹掌文、武官及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之簿书,及其勋阶、考课、假使、禄俸事。
胄曹掌甲仗之事。
凡御仗之物二百一十有九,羽仪之物三百,自千牛以下各分而典掌之。
其当上日,执御刀、御弓矢之外,仍量备弓箭以入宿。
每月,主仗当上,则配其所职。若在行从,则兼骑曹之任。余同左、右卫。

【太子千牛、高丽千牛】

隋太子千牛

东宫左右内率(相当于千牛卫的将军)、副率,各一人,掌领备身已上禁内侍卫,供奉兵仗。又无功、骑兵、法等曹及行参军员,余与虞候同。有千牛备身八人,掌执千牛刀;备
身左右八人,掌供奉弓箭;备身二十人,掌宿卫侍从。
太子千牛备身,太子备身左右,正七品上;太子备身,为正九品下。
有长史以下等员,无兵曹。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左右内率降为正五品。千牛备身改为司仗左右,备身
左右改为主射左右。各员八人。

唐太子千牛
太子左、右内率府,率各一人,正四品上;副率各一人,从四品上。领导东宫千牛、
备身侍奉等日常事务,而主其兵仗,总统府中大小事务;副率的副手。
东宫千牛,执细刀、弓箭;东宫备身负责宿卫、侍从,东宫主仗负责守戎服、器物。凡皇太子坐朝,则领千牛、备身之属升殿。若射于射宫,则率领其属以从,位定,千牛、备身奉细弓及矢,立于东阶上,西面;率奉弓,副率奉矢及决拾,北面张弓,左执付,右执箫以进副率以巾拂矢而进,进讫,各退立于位。及射,左、右内率启其矢中及不中,既事,
受亦如之。
长史各一人,从七品上;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九品上;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九品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九品下。长史掌判诸曹官吏及千牛、备身之贰,余如左、右率府。录事参军事掌印,兼勾簿书及其勋阶、考课稽失。兵曹掌文武官及千牛、备身之簿书,及其勋
阶、考课、假使、禄俸之事。胄曹掌细引仗及羽仪之物,自千牛以下各分而典之。龙朔二年改左右内率、副率为左右奉裕率、副率,改东宫千牛为东宫奉裕,神龙初皆复旧。

高丽国千牛卫
具体资料暂缺,但是下面这段话可以证明其存在性:


帝(明太祖)遣符玺郎偰斯赍诏及金印诰文封颛(王颛)为高丽国王,赐历及锦绮。其秋,颛遣总部尚书成惟得、★★千牛卫大将军金甲两上表谢,并贺天寿节,因请祭服制度,
帝命工部制赐之。”——《明史》卷320•列传第二百八外国一朝鲜

参考资料:
1.《庄子·养生主》
2.《南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帝上;
3.《金楼子》卷二箴戒篇二;4.《周书》卷二十、三十;
5.《隋书》之《百官志》及卷三九《于义传附子宣敏传》、卷四七《韦世康传附从父弟寿传》
卷五四《李衍传》6.《唐六典·卷二十五·诸卫府》
7.《唐六典》卷二十八·太子左右卫及诸率府8.《旧唐书》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四,职官三,武官;
9.《通典·职官十》
10.《唐会要卷·第七十一·州县改制下·十二卫》11.《明史》卷320•列传第二百八外国一朝鲜
12.《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
13.百度百科:环卫官;14.网络文章:《北宋武将官职小议》

























JA758A9r1HwO

RFIDhttp://www.aidemed.com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4fcafaf1711cc7930b716c5.html

《千牛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