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发布时间:2023-03-28 19:35: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
1.firstpastelimination:口服药物在胃肠道或被肝脏代谢,而导致进入体循环的量减少
2.hepato-enteralcirculation:经过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泄的药物,在肠道中重新吸收,进门静脉进入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
3.half-life:药物在体内消除一般所需要的时间
4.bioavailiability:血管外给药,药物从吸收到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5.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反应药物的分布与组织的结合程度
6.steadystateplasmaconcentration: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动态平衡的浓度,血药浓度不在随给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7.totalbodyclearance:单位时间内多少体积血浆中药物从体内被清除
8.hepaticmicrosomalenzyme:大多数药物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因肝细胞内存在有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而该系统能促进多种药物发生转化
9.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0.distribution:药物入血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11.metabolism:药物在体内发生生物转化12.excretion:药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3.firstorderkinetic:恒比消除,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14.zeroorderkinetic:恒定消除,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的量进行消除15.lodingdose:首次给药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为负荷剂量.问答题
1.药物的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各有什么特点?在药物转运的方式中那种方式是最常见的1.药物的跨膜跨膜转运包括:
脂溶扩散:药物最常见,最重要的跨膜形式(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梯度)①简单扩散水溶扩散:分子量小的水溶性物质或非极性物质(尿素)
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无饱和现象③无竞争性抑制④顺浓度梯度⑤不需要载体被动转运

②易化扩散: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因此有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氨基酸,Na

主动转运:药物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①需要载体②逆浓度梯度③消耗能量④有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膜动转运:极少数药物通过膜的运动促进大分子物质转运①胞饮②胞吐

2.什么是一级和零级动力学方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发生零级动力学

①一级动力学:药物在某部位或某房室的转运速度和该部位的药物浓度的1次方成正比

特点:1)单位时间转运速率不变,药物转运成指数衰减;2)清除率,速率常数,分布容积,半衰期恒定,不因剂量而改变;3AUC与所给剂量成正比

②零级动力学:药物在某部位或某房室的转运速度和该部位的药物浓度的0次放成正比
特点:1)药物衡量转运2)清除率,速率常数,分布容积,半衰期不恒定3AUC与给药剂量不成正比,非线性动力学

3.什么是酶诱导剂和酶抑制剂?分别会产生那些影响
①酶诱导剂:药物提高肝脏线粒体代谢药物酶活性,增加代谢速度
1)减弱药效:加速自身或其他物质代谢(同时服用苯巴比妥和华法林,华法林的代谢加快)2)增加药效:某些在体内活化起效的药物,活化速度加快
②酶抑制剂:药物抑制肝脏线粒体药物代谢酶活性,减慢药物代谢
1)增加药效:体内代谢酶被抑制,药物被代谢的速度降低,药效↑(服用酮康唑,导致特非那定代谢减慢)

2)较弱药效:在体内转化成活性物质的药物转化速度减慢,药效减慢

4.药物代谢后会产生那些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
①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后,失去药理活性或活性减弱,成为失活(异烟肼在体内代谢后,无活性产物排出)②部分药物经过体内代谢后生成有活性物质才能起效(盐酸头孢他美酯必须经过水解才能生成活性物)③部分药物经过代谢后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往往有肝毒性)④部分药物代谢产物仍然有药理活性(地西泮在体内代谢出奥沙西泮仍然有药理活性)

药科大学复试药理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意义?
①药物入血后,通常与血浆蛋白结合,只有游离形的药物才能透过生物膜,发挥其药理作用
②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这种可逆性的结合,类似储库的形式,一般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体内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长

2.药物半衰期是不是一个固定的值①药物半衰期不是一个固定的值
②当为零级动力学消除时,药物的清除率,速率常数,分布容积,半衰期不恒定

3.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如何设法将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平衡①对于口服给药来说,首剂加倍,一个半衰期后给药一次
②静脉给药,采用1个半衰期滴注常用剂量的1.44倍静脉注射给药量

4.何为半衰期,有何临床意义
①半衰期是临床上确定给药时间间隔长短的重要参数;对于半衰期长的药物来说,给药间隔时间长;相反半衰期短的药物,给药间隔时间过长,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达不到治疗效果,根据半衰期的长短控制药物的血药浓度,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产生的后果
(l)水杨酸盐、保泰松、双香豆素类、长效磺胺类等与甲苯磺丁脉、氯磺丙脉合用时,后两者可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被臵换出来,从而致血糖过低,乃至发生低血糖休克
(2)水杨酸盐、磺胺类、峡塞米、对氨基水杨酸钠与甲氨蝶吟合用时,甲氨蝶吟被臵换,可致其作用和毒性增加。(3)水合氯醛、依他尼酸(利尿酸)、甲芬那酸(甲灭酸)、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合用,可致凝血障碍。(4)阿司匹林、磺胺苯毗哇与甲苯磺丁脉、胰岛素合用,可致低血糖休克。
(5)保泰松、水杨酸盐、双香豆素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致磺胺类药物过敏反应增多。(6)阿司匹林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致糖皮质激素作用和不良反应增强。(7)乙胺嚓吮与奎宁合用,可致奎宁毒性增强。
(8)米帕林(阿的平)与帕马奎(扑疟喳)合用,可致帕马奎毒性增强。还应注意某些疾病也可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减少),从而使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作用和毒性增强,故应注意调整(减少)剂量,常见的有:
(l)肾功能不全:使苯妥英钠、水杨酸盐类、保泰松、吠塞米(速尿)、巴比妥类、氨苯蝶吮、洋地黄毒普类的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2)慢性肾衰竭:使苯妥英钠等酸性药物(奎尼丁、普蔡洛尔、氯丙嗦则增加结合)的血浆蛋白结合减少。(3)尿毒症:使磺胺类、甲状腺素、苯妥英钠、氯贝丁醋、洋地黄毒昔等的血浆蛋白结合减少。(4)肝硬化:使地西浮、苯妥英钠、奎尼丁、氨苯蝶吮的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5)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使吗啡、普蔡洛尔、保泰松、异戊巴比妥、苯妥英钠的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412ae6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a.html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