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课时提升作业

发布时间:2015-07-14 20:54: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www.ks5u.com

课时提升作业()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45分钟 100)

一、选择题(12小题,48)

1.(2015·湖北重点高中联考)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 (  )

A.拜上帝会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B.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

C.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D.太平天国借助宗教迷信进行权力争夺

【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内部权力争夺,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定都后,通过北伐、西征达到全盛时期,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实权仍在洪秀全手中,故C项错误;杨秀清假借天父传旨来争权夺利,故D项正确。

加固训练】(2014·黄冈模拟)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2年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并提出“物物归上主”。但是“上帝”“上主”“天”都不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  )

A.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践行《天朝田亩制度》

C.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析】C。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领导者在一些占领区内,承认耕者有其田,实践了《天朝田亩制度》,故B项错误;C项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故C项正确。D项不是主要原因。

2.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 (  )

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

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解析】D。从材料“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说明农民阶级是落后生产力代表,不能成为领导阶级,反面说明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产生新的阶级领导革命,故D项正确。

拓展延伸】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清政府和列强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反动势力空前强大。

(2)领导这次起义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农民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自私、保守等弱点。

(3)太平天国未能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

(4)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存在严重的宗派思想,造成内部团结破坏,革命力量削弱。

(5)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领导集团享乐腐化。

(6)太平天国军事战略的严重失误。

3.“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  )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解析】B。从“这表明”,可见题目强调关注材料信息,材料中没有涉及清政府的态度,故A项错误;从“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可见其意图维护在华利益,故B项正确。

4.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  )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解析】C。“民主革命”是指反封建反侵略,近代民主革命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的内容,说太平天国是民主革命的序幕是指它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岂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  )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解析】B。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曾国藩认为中华文明正因某些因素岌岌可危,由《讨粤匪檄》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一篇讨伐太平天国的檄文,故B项正确。

6.(2015·深圳模拟)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成立的城市自治公所超过850镇自治公所超过530乡自治公所在1 970个以上。据此可以推论出此时期 (  )

A.政府建立了民主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见成效

C.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主实践活动

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初现

【解析】C。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仍为封建专制国家,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始于1927年,均与题目中的时间“辛亥革命爆发前”不符,故BD项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全国已成立的城市自治公所……镇自治公所……乡自治公所”可知C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

7.(2015·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约束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 (  )

A.颁布《资政新篇》

B.发布《钦定宪法大纲》

C.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制定《中华民国约法》

【解析】C。《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没有推动法制化,故A项错误;《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末新政时期颁布的法律,有名无实,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国建立时期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件,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统治的北洋政府时期为维护袁世凯独裁统治而颁布的法律,故D项错误。

8.(2015·保定摸底)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使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解析】C。根据材料信息“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得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使风俗人心变化,民众体格、品格提高,故C正确。

加固训练】(2014·石家庄模拟)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他们都让票。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解析】B。从题干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让票”等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政治是相当脆弱的,这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故B项正确。

9.(2014·北京市东城区模拟)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D。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以判断,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D项正确。

10.(201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解析】B。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成立一届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然后依据宪法选举总统,成立政府。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正好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故B项正确。

11.1919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  )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解析】B。题干中《青岛潮》描述的赵家楼之所以起火一方面是由于电线走火烧了房子,另一方面在于曹家人自己放火,想烧死学生和把放火罪名转嫁到学生头上,这与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的描述是有差异的,显然亲历者杨振声的描述应该更符合史实,可见《青岛潮》的描述是站在保护学生的立场上的,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拓展延伸】五四运动的先锋队与主力军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著名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进步运动,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队,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发展。

12.(2015·珠海模拟)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  )

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解析】A。材料中“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等表明,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要求是完全适当的,A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无关。

加固训练】(2014·武汉调研)191959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该材料说明 (  )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解析】A。据“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可知军阀吴佩孚支持五四运动,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2小题,52)

13.(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文集》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了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孙中山曾被看作疯子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什么问题(6)

(2)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8)

(3)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我们可以使用哪则材料来证明说明理由。(6)

(4)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在当时的主要表现。把材料三引入历史研究应注意什么(6)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中“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分析,孙中山主张推翻君主统治。第二问,根据辛亥革命前人们的主要观念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人们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的变化回答。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现象所反映的实质问题回答。第(4)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中“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回答。第二问结合史料研究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回答。

答案:(1)原因:要求推翻帝制。(2)说明:维护封建帝制的观念很普遍。(4)

(2)推翻了君主专制;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了社会习俗变迁;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8)

(3)材料三。(2)理由:革命不彻底,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

(4)砸毁龙牌;官员改变称呼。(2)注意:材料三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现实,对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补充和参照作用。(4)

14.(26)通过阅读触摸历史、通过思考亲近历史这是我们理解历史的必经之途。阅读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节选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实并归纳其性质。(10)

材料二 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强化了把五四作为启蒙运动的认知方式。他们认为五四文化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启蒙运动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中国第一次最伟大的启蒙运动。

——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此处五四运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2)材料二从什么角度评价五四运动结合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相关史实简述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10)

材料三 “五四”的……价值取向没有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回顾中国这90年的历史我们找不到任何时段和时刻标志着“五四”提出的任务已经完成或大致完成。相反除了外敌入侵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多多少少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我们今天纪念“五四”不仅仅是怀念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徐友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五四”》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6)

【解析】(1)题第一问考查学生复述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从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全面阐述问题的能力。第二问从反帝反封建方面阐述。第(2)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依据材料二很容易看出是从思想解放角度评价。第二问也要注意从思想角度,结合20世纪初期思想界情况回答。第(3)题联系五四运动的活动内容来概括即可。

答案:(1)历史事实: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激起北京学生的大规模罢课、游行行动;北京及全国各界进行广泛声援,使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北京政府的继续高压政策,激起更大范围和程度的群众运动(或工人罢工);在民意的压力下,北京政府最终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或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8)

性质:五四运动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2)

(2)思想解放。(2)

理由: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打倒了传统权威,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方各种社会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还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任写4点即可)(8)

(3)爱国、进步、民主、科学。(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326fa5928ea81c759f5782b.html

《2016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课时提升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