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的诠释

发布时间:2012-03-24 07:52: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死亡的诠释

——爱德华·蒙克的《生命之路》

杨中华

作者简介:杨中华,1965年出生于湖南常德,硕士,惠州学院艺术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作品有:《辣椒红了》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优秀奖;《苗家风味》、《静物》、《山寨汉子》分别获湖南省美展银奖、铜奖二次。《今日中国美术》、《艺术百家》、《中国水彩》等专版介绍其作品及事迹。论文多篇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艺术百家》、《电影评介》、《包装工程》、《美术大观》、《中国水彩》等核心及专业刊物上发表。

内容提要: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由于不幸的生活经历滋生了丰富的悲剧意识和死亡意识,他在自己的作品《生命之路》(组画)中深刻地表现出强烈的死亡意象,融入了他诗意而神秘的情感,他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震撼力。

关键词:死亡 表现 《生命之路》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结构有价值的意识形态,作为对于人类精神多层面的审美反映,它在自己的历史长河里一直将死亡作为表现的永恒主题。诚如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所言,死亡是最高的哲学问题和最高的美学问题。其实,它也是最高的艺术问题。

历史上的黑暗残暴给人类带来不幸、痛苦和死亡,许多艺术家面临死神的种种威胁,或为暴君杀戮,或为战争夺去生命,或因贫困而终,或为正义仁道舍身。“死亡是他们人生最强烈最灼痛最激愤昂扬的诗意印象,无论在情感深处荡漾死亡恐怖和死亡冲动的波澜都构成了他们艺术创造的动因和源泉。”①艺术家是死亡真切的观察者和体验者,他感受到暴君驾崩的快乐,丑恶被埋葬的喜悦,为仁人志士的殉道而悲哀,为高尚的人们无意义的死亡而惋惜,为善良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消逝而同情。死亡对于艺术和艺术家而言,不仅是个严肃的课题,还蕴含了丰富复杂的情感内容,包含许多难以言传的精神现象和琳琅满目的审美现象。生命、性爱、伦理观、生存价值等等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存在无不暗隐在艺术对死亡的诗意表现之中。

在美术中上,许多大艺术家对“死亡”的命题都有深刻领悟和传神表现,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死亡”的不朽之作。如:《耶稣的受难》(尼德兰,汉斯·曼姆林克)、《最后的晚餐》(意大利,达芬奇)、《骑士,死亡和魔鬼》(德国,丢勒)、《地狱之门》(法国,罗丹)、《马拉之死》(法国,达维特)、《180853日夜枪杀起义者》(西班牙,戈雅)、《送葬》(俄国,彼罗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俄国,苏里可夫)、《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等。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是挪威人爱德华·蒙克。

爱德华·蒙克(Edward Munch1863-1944),是著名戏剧大师易卜生的同乡,也是同时代的挚友,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也出现在这个时代。蒙克5岁时,就蒙受丧母的不幸。母亲的不幸逝世给他幼小的心灵以深刻的印象,无意识心理结构中的死亡冲动自此占据了他的精神空间。蒙克刚成年不久,他的父亲又成了宗教狂热的牺牲品,他的姐姐经受疾病的折磨后又辞别人间,他本人也一直被病魔纠缠。蒙克在童年和少年所经历的一切使他形成了阴郁、不安、内向的性格,导致他成年后的情感生活更加坎坷艰辛,而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使他必然遭到社会的排挤和压制,以及晚年精神失常等等。终身为疾病、疯狂与死亡所纠缠的种种磨难,只有通过艺术去承受、消解,于是艺术成为他生命中的唯一寄托,他凭借艺术创作安抚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揭示社会的丑陋和人生的痛苦与悲哀。

蒙克不幸的家庭经历对他的生活与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对艺术家创造心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论点,的确是切中了蒙克的艺术经脉。在童年时期目睹自己家庭的不幸,尤其是亲人的亡故,赋予了艺术家深沉的悲剧意识,也使他更敏锐地体验生命与死亡意义,领悟其深刻内涵,并演化到艺术的创作之中。他说:“我的家庭是疾病与死亡的家庭。的确,我未能战胜这种厄运。这对我的艺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①蒙克不幸的家庭经历孕育了艺术家近乎病态的心理和极度敏感的生存与死亡的体验,也驱使他沉缅于生与死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绽放出璀璨夺目的艺术奇葩。家庭是感性个体得以理解人生和社会的最初和最敏感的对象,也是“创伤性经验”的重要来源之一,家庭经历对艺术家心理结构和艺术创作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蒙克的例证使我们领略到:体验过家庭的疾病与死亡的艺术家更偏爱表现生存与死亡这个永恒的精神所渴望的主题。

蒙克认为:“艺术就是通过人的神经、内心、头脑和眼睛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就是对人生实体的冲击,同实体一样的艺术品,也一定能发挥无穷无尽的生命力。”②艺术是蒙克唯一的生命,他自己就是他艺术作品的主题。他把自己亲身经历与社会和人生的永恒主题死亡、性爱、生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他的艺术杰作《生命之路》系列画:《病儿》、《病室里的死亡》、《母亲之死》、《呐喊》、《地狱里的自画像》、《青春期》、《生命之舞》、《马拉之死》等等,无不是对上述主题的诠释和表现。

《呐喊》可以说是表现现代人类精神苦闷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呐喊》这件作品中蒙克表现了一种凄惨绝望的情绪,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在加强这种情绪:“人物有形而无实,在感情的重压下曲折摇晃;弯曲的天空和水流,粗壮的桥梁斜线,都把观众引向那张开的嘴,它正在那里大声呼喊”。③在他身后,虽然还有其他人向他走来,但画中却有一种可怕的孤独,那声音似乎在呼喊:“生存竟无法逃避,唯有难以忍受的生存痛苦。”③人们在画里找不到一点宽慰,背景中绝无一处不在晃动,粗犷的线条和强烈的节奏显得尤为突出。漫画式的人物形象,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联想到死亡的骷髅,令人毛骨悚然,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他用色简少,以红、黑为主,色彩惨烈,集中观众的视线于主体之上。在这里画家似乎在用视觉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死的念头长期萦绕着蒙克,他表现的意境看起来比死还恐怖,画家这样解释了自己的创作动机:

一天傍晚,我和两个朋友一起散步,太阳下山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红。在灰蓝的峡湾和城市上空,我看到了血红的火光。我的朋友走了过去,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在恐怖中战栗起来,我似乎感到自然中的一声巨大的震天的呐喊,我于是画了这幅画。这血红的色彩就是呐喊。

读解《呐喊》,令人感觉到强烈的绝望情绪,它是审美的绝望和生命的绝望,艺术家以怪诞的绘画语言控诉了现代社会对于生命的压抑和剥夺,也流露出对于生命脆弱性的担忧。《呐喊》在表现生命的绝望性的同时,也寄寓着生命对于死亡的抗衡和斥拒。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正如马尔库塞所言的艺术应该具有的“震颤”力量,给予接受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震荡。《呐喊》那种强烈的死亡冲动给予人太多的悲观主义和世界末日的意识,令欣赏者有无法透气的压抑感和痛苦感,在无意识之中呼唤起人类的拯救与同情的善良情感和伦理意识,它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和道德,给世界和生命以更多的爱和同情。

在《圣母像》一画中,圣母的头颅微微上扬,带着一种慷懒的眼神,仿佛刚从一场春梦中醒来。优美的身躯,周围黑色的波浪线加强圣母躯体的曲线,滋润的肌肤,丰满的双乳,唤起性的冲动,是人神间交相辉映的圣母,是对有血有肉的女性的崇拜。周围绘以红色的边框,点缀如蝌蚪状游动的细小物体,喻示生命的诞生。在左下角,幼小的骷髅体又烘托出死亡无时不在的威胁,画家迷念性和死亡,潜意识地将性和死亡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绘画隐喻着性与死亡的对立而和谐的关系,就像数的对立与和谐构成音乐之美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构成艺术的审美关系。蒙克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出性爱和死亡的对立而和谐的变奏,揭示出性与死亡之间的诗意和逻辑的联系。这幅画几乎是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感性化的有力证明。

《生命之舞》描绘了人们在海边舞蹈的情景。前景上,作者等距离、对称地安排了4个人物,左边一位穿白底红花裙的纯情少女,红润的面颊泛着微笑,身旁一枝娇嫩的花正含苞欲放,这一切象征着少女的天真、纯洁与无瑕。正中,一对情侣伴着音乐在起舞,女伴身着明亮的红裙在男伴黑色衣服的衬托下,更加夺目,使她看起来显得异常妖娆和充满诱惑。那衣裙的红色,“象征着炽热的爱情和燃烧的情欲。”④画的右边描绘了一位身着黑色衣装年迈的老妇人,双手紧合,孤立地站着,面容惟悴,满脸忧郁地看着中间的那对舞伴,表露了人生如梦、希望破灭、无限惆怅、痛苦、绝望的样子。远景上有三对,或在翩翩起舞,或在热情拥抱,或在亲吻。更远处海滩边,还有一位白衣少女正在观看这边起舞的人们。画面人物姿态各异,表达了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态,从少女的天真无瑕,到成熟期的激情奔放,再到逝去青春后的理想破灭的懊恼、忧伤。深蓝色天空,一轮即将坠入海水里的落日及宽宽的倒影,尤如在图示生殖交媾。《生命之舞》解析了人生之三部曲,体现了与爱伴随的性之感觉与欲望则必须和死亡意识及其体验相联系。而在《马拉之死》一画中更清晰地图解了弗洛伊德关于性爱与死亡相一致的关系,场面悲壮。画的左边一丝不挂地马拉僵硬地躺在床上,床单上布满血迹,右边的一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果食,一裸体女子木呆地站立在床与桌子之间。爱欲经满足后而消耗,最终导致生命的终结,死的本能借助爱的本能的实现而完成自己的使命。

《地狱里的自画像》采用对角线,直接用黑色和红色将画面分成两部分,黑色象征死亡、苦难,红色象征生命、欲望,奔放的笔触肆意侵扰,尤如熊熊燃烧的炼炉,将赤身裸体的自我掷入其中,煎熬着他的灵魂,表现出与世隔绝的自我,孤独、彷徨、绝望的他被死的念头纠缠着。《病儿》的描述和他姐姐的病和死有关,《病室里的死亡》更直接地描述了死亡造成人们心情悲恸的场景……。

蒙克在其《生命之路》组画中,用色少而不寡,凝重而不轻浮,几乎黑、红两色统治着他的画面。他以黑为骨,代表死亡、恐惧与黑暗和对生命的绝望和压抑,莎士比亚将黑色称为死丧之色,“黑色是地狱的象征,是地牢之色,是黑夜衣裳”;他以红色为线,红色是血和火的颜色,具有令人产生兴奋、热烈的性本能和情感力量。蒙克对黑、红两色的驾驭更加自觉,更加深入,显示了他更加独特的艺术个性,更加有力地将自己的感情倾泄出来。蒙克艺术的另一特色就是在造型上大胆地采用漫画式夸张、变形手法,强化主题。“若不是粉碎了漫画和高贵艺术之间的路障,像蒙克这样一位艺术家就绝对不可能发展出他的悲惨凄恻的变形相貌。”⑤漫画的手法,将死亡的主题表现推向了极致。

蒙克是美术史上诠释死亡的杰出艺术家,他竭力通过对性爱、生命的渴望与恐惧、孤独与嫉妒等情绪和死亡的逻辑关联的表现,隐喻死亡的多种意义。死亡成为蒙克反复选择与提炼的艺术核心。他常常用铜版画、木刻和石版画反复表现绘画的同一主题,精神内涵深刻多变,进入到极致化的审美情境。蒙克的《生命之路》,所表现出的死亡意象甚至还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让欣赏者滋生无法言说的感觉。然而,正是这种无法诠释的艺术境界令蒙克具有令人迷醉的吸引力和审美魅力。每个生命存在所面临的死亡的恐怖性、神秘性、偶然性、必然性在艺术家的画布上获得淋漓尽致的表现,每一个人似乎都会融入作品所表现的场景之中,被其艺术的魔力所震撼所折服。蒙克笔下的艺术形象既与自己息息相关,又超越个体成为时代的某种缩影,其艺术融入了他直觉而敏感的心灵和丰富而深刻的情感,甚至比凡·高走得还远。他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他的才能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因此被视为“最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国际先驱人物。”⑥

参考文献:

①颜翔林 死亡美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②杨身源,张弘昕 西方画论辑要[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③常宁生 反叛与超越[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④徐公度 世界美术鉴赏词典[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E H 贡布里希 艺术与错觉[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H H 阿纳森 西方现代艺术史[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发表刊物及时间:《包装工程》200310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23fa47827284b73f2425019.html

《关于死亡的诠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