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残游记》中的“清官”形象

发布时间:2010-11-18 20:35: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通俗小说课程论文

老残游记中的“清官”形象

[ 摘要] 小说老残游记中的玉贤、刚弼因为“不要钱”, 而被称之为“清官”。但这些所谓的“清官”, 自恃“不要钱”, 就“何所不可” , 使百姓 人人担着三分险。“清官”们这样做的全部目的, 是在于博得一个“能吏”的美名, 以提高自己“加官晋爵”的速度。这样的官吏不是“清官”, 而只是“不要钱”的酷吏。

[ 关键词] 老残游记; 清官; 酷吏

《老残游记》是一部内容复杂、艺术上颇有特色的作品。书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两个封建官吏——玉贤、刚弼。这两个官吏因为“不要钱” , 而被作者称之为“清官”。其实, 他们不能算“清官”, 充其量是在“不要钱”的名义下更加“为非作歹”的酷吏。

一、“自以为不要钱, 何所不可”——“杀民如杀贼”

刘鹗在小说中主要描写了玉贤、刚弼两个官吏, 围绕着这两个官吏的事件, 构成了《老残游记》艺术结构的主干。关于这些描述, 其根本意图, 作者说: “赃官可恨, 人人知之, 清官尤可恨, 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 不敢公然为非, 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 何所不可。刚愎自用, 小则杀人, 大则误国。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 自《老残游记》始。”( 16 回原评) 我们知道, 在刘鹗的思想观念里, “不要钱”的官吏便是“清官”。但透过作品, 我们所知道的却是:“不要钱”的官吏, 残害起百姓来,会更加肆无忌惮, 比赃官酷吏更加可怕! 确切说, 他们是不要钱的酷吏! 这就使这部作品在揭露现实的黑暗方面更加深刻! 对曹州知府玉贤的描写, 无疑是《老残游记》全文最精彩的部分。作者从各个角度, 全面深刻地塑造了一个 “不要钱”的官吏形象。虽然作者多以侧面展开对玉贤的描写, 但作品从一开始, 读者就已经感觉到了玉贤的“能干”在封建官僚内部, 官吏们说:“门口十二架站笼, 天天不得空, 难得有天把空得一个两个的”! “臣人是能干的, 只嫌太残忍些。未到一年, 站笼站死两千多人。难道没有冤枉吗?”曹州府的各方百姓这样偷偷地陈述自己的感受: 玉大人冤杀了于朝栋父子; 王胜夫妇的独生子因错说了几句话就被活活站死; 马村集客店主人的妹夫由于被义和团的小师兄报复, 也被站笼站死! 曹州府一带风声鹤唳, 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里是一个地狱世界”!俺们这玉大人真是了不得, 赛过活阎王, 碰着了就是个死!

同时, 作者还正面描写了玉贤审理案件时的情形:

这边值日头儿就走到公案面前, 跪了一条腿, 回道:“大人的话: 今日站笼没有空子, 请大人示下。”大人一听, 怒道:“胡说! 我这两天记得没有站什么人, 怎会没有空子呢?”值日差回道:“只有十二架站笼。三天已满。请大人查簿子看。”

大人一查簿子, 用手在簿子上点着说:“一,, : 昨儿是三个。一, , , , : 前儿是五个。一, , , : 大前儿是四个。没有空, 倒也不错的。”差人又回道:“今儿可否将他们先行收监? 明天定有几个死的, 等站笼出了缺, 将他们补上好不好? 请大人示下。”

玉大人凝了一凝神, 说道:“我最恨这些东西! 若要将他们收监, 岂不是又被他多活了一天去吗? 断乎不行! 你们把大前天站的四个放下,拉来我看。”差人去将那四人放下, 拉上堂去。大人亲自下案, 用手摸着四人鼻子, 说道:“是还有点游气。” 复行坐上堂去说:“每人打二千板子, 看他死不死! ”那知每人不消得几十板子, 那四人就死了。

这便是一个“清官”的所为! 连作者也禁不住愤激地说,“这个玉贤真正是个死有余辜的人!

“清廉得格登登的”刚弼, 其残忍同样让我们目瞪口呆。在审理齐东镇 13条命案时, 刚弼训斥差役:

你们的伎俩我全知道:你看那案子是不要紧的呢,你们得了钱, 用刑就轻些, 让犯人不甚吃苦;你们看那案情重大, 是翻不过来的了, 你们得了钱,就猛一紧, 把那犯人当堂治死,成全他个整尸首,本官又有个严刑毙命的处分: 我是全晓得的。今日替我先拶贾魏氏, 只不许拶得他发昏,但看神色不好, 就松刑, 等他回过气来时再拶。预备十天工夫,无论什么好汉, 也不怕你不招!

在刚弼的严刑拷问下, 贾魏氏熬不过酷刑, 只得含冤承认。可见,玉贤、 刚弼这样两个官吏,自恃“不要钱”,便“理直气壮”地“杀民如杀贼”!“不要钱”,“却要你的命”, 他们的办案过程惨无人道!

二、“自以为不要钱, 何所不可” —— 刚愎自用,主观臆断且固执蛮横

玉贤、 刚弼之所以这样惨无人道地残害百姓,“赛过活阎王” ,与他们为官、为人的恶劣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恶劣特性便是:刚愎自用, 主观臆断且固执蛮横。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他们不做实地调查, 不听当事人的申诉, 判断是非曲直的方法和手段,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想。由于强盗怀恨于朝栋一家,便设了圈套, 栽赃于于家;当玉贤看到从于家搜出来的打鸟儿用的土枪时,立刻喝道:“那有良民敢置军火的道理,你家一定是强盗!”看到被强盗栽赃的衣服时,玉贤完全置于家父子流血含泪的“冤枉”声于不顾,大嚷道:“人赃现获, 还喊冤枉! 把他站起来!

而刚弼的武断行事,更是到了近乎荒唐的程度:

倘人不是你害的,我告诉他照五百两一条人命计算,也应该六千五百两, 你那管事的就应该说:“人命实不是我家害的, 如蒙委员代为昭雪,七千八千俱可,六千五百两的数目却不敢答应!”怎么他毫无疑义,就照五百两一条算账呢? 这是第二据。我劝你们早迟总得招认,免得饶上许多刑具的苦楚!

在刚弼的意识里,魏家肯来行贿, 便是有罪的一个铁证! 所以主张用严刑来拷问贾魏氏。

玉贤、 刚弼的这种主观臆断, 固执蛮横,已经使他们完全丧失了人性。于朝栋的儿媳吴氏,想方设法去挽救蒙冤的于家父子的性命,“他天天到站笼前来灌点参汤, 灌了回去就哭, 哭了就去求人,响头不知磕了几千,总没有人挽回得动这玉大人的牛性”。不仅如此, 他们就连国家法律也置若罔闻:“这位东家向来不照律例办事的” (律例:当时全国官吏判案时的法律根据——作品注) 。玉贤们上不顾国家律例, 下不顾民情事实, 一切以主观臆断为中心,“小则杀人, 大则误国”, “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

三、“自以为不要钱, 何所不可”——“血染顶珠红”

玉贤、 刚弼这些官吏任意杀伐百姓,致使百姓“人不如鸟”。“鸟雀虽然冻饿, 却没有人放枪杀害他, 又没有网罗来捉他, 不过暂时饥寒,撑到明年开春, 便快活不尽了。若像这曹州府的百姓呢∃∃于饥寒之外, 又有一层惧怕, 岂不比这鸟雀还要苦吗!”官吏们如此伤天害理、 残酷暴虐的全部目的, 只不过是要博得一个“路不拾遗”、“清官能吏”的美名, 以做官, “且急于做大官”! 玉贤自己说:“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 若放下他,将来一定不能甘心,将来连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话说得好, 斩草要除根&, 就是这个道理。”终于, “玉佐臣要补曹州府了”, “因为他办强盗办得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 宫保赏识非凡”。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玉贤这种“路不拾遗”的“丰功伟绩” ,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人肉酱缸上的金盖”、“鬼脸上的雪花膏”! 他们的做官哲学是:要紧的不是人命,不是冤情, 而是他们个人的前程,他们的乌纱帽! 于是,无数百姓的鲜血、 枯骨把这些 不要钱的“能吏”层层抬了起来,让他们在 冤埋城阙暗!的基础上,“血染顶珠红”了!

总之, 刘鹗笔下玉贤、刚弼这些所谓的“清官”, “自以为不要钱” ,便刚愎自用, 主观臆断,滥杀无辜, 使百姓风声鹤唳, 人人自危! 与其说他们是“清官” ,不如说他们是“不要钱的酷吏”更为确切!“自《老残游记》始” ,不是揭示了“清官尤可恨” , 而是作者沉痛地告诉世人:“不要钱!的官吏更为可怕、 可恨! 而这些惨无人道的、“清廉得格登登的”官吏,所作所为的全部目的, 就是要在无数百姓的累累白骨上, 博得个“能吏”的美名,以使自己以更快的速度“加官晋爵”!

[ 参考文献]

[ 1]季羡林, 张燕瑾, 吕薇芬. 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近代文学研究[M]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1.

[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的近代文学研究组.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 3]刘德隆, 朱禧, 刘德平. 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 M] .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b8ec40be1e650e52ea99be.html

《论《老残游记》中的“清官”形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