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4142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学概论复习
文艺学: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三者关系:文学理论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提供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指导;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文学理论提供具体的文学现象的研究成果,密切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的关系;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文学理论:以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 文学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状况为研究对象。
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为研究评论对象的实践性学科。 文学理论分为五个阶段: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轮、发展论 文学活动的三原则: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审美升华
历史理性:不被生活中的一时假象所迷惑,以艺术家的勇气,把生活假象转化为艺术真实;作家不盲目地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左右,与社会思潮保持一段距离,反映出生活的本质方面。 人文关怀:既是指文学的一种历史传统,也是指文学的现代主题。文学作为人学,自古以来作家诗人们便以他们博大的仁爱情怀关心人的生活处境,提倡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中心构筑他们的艺术世界,表达人性的呼声和要求。(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现代社会商品经济贬低人的价值)
审美升华:作家对社会的反映是一种审美反映,即使是否定性、揭露性的描写也应该是“诗意的裁判”生活真实不同于艺术真实,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现象作审美升华。(三方面意义:给人以审美享受,给人以愉快和休息,满足人的审美精神需求,这是文学艺术直接给人带来的精神价值;通过审美素质的培养,全面改善人的人性建构和生存质量;文学的最终价值将体现在“人也按美的规则来建造”这一实践方式上) 文学活动四要素(艾布拉姆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文学本质论的过去几种理论:再现论、表现说、象征说、反本质主义(他们的特点及评价见笔记)
文学的初级本质:是言理、言情、言史三个互补性的侧面,包括文学的哲理本质观、情感本质观、历史本质观。 文学的哲理本质观是指把那种表达哲理或观念当做诗或文学最高原则或目的的文学观。主要有三种内涵:唯心的臆猜(董仲舒);唯物的理解“诗以道志”《庄子 天下》;用诗表达心意、思想或理想的内涵。“文以明道”“文以载道”“诗人其实就是真正的通俗哲学家”——锡德尼。“一个人如果同时不是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他绝不会是伟大的诗人”——柯勒律治。《题西林壁》——苏轼) 文学的情感本质观是指把那种表达情感为表现目的和对象的文学观。“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期。“诗是强烈情感的表现”——拜伦。《关雎》《离骚》《哈姆雷特》
文学的历史本质观要求文学作品具有一种类似于历史著作的真实性,把文学艺术的范围局限在描述时代面貌和刻画带有历史真实的性格上。(杜甫《石壕吏》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文学初级本质的存在意义文学初级本质的这三侧面互补共存的结构,正与人类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求相统一。在人类知情意精神需要和审美需求的制导下,便形成文学的三种审美类型:写实型、抒情型和哲理型,形成三种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即艺术至境形态:典型、意境、意象;和三种文学本质观:即文学的历史本质观、情感本质观、哲理本质观,共同构成了文学的初级本质。这种系统性说明,三分式共存性结构并非主观臆造,而是符合文学的实际。 历史哲学本质:歌德“对——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去看” 内涵要素: 第一,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历史本具有涵盖整个文学现象的作用,可以视为更广意义上的历史
概念;第二,当它用历史眼光描述文学的具体本质时,它所使用的命题往往既是哲学的,又是历史的,显示了历史的与逻辑的不可分割的特色;第三,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哲学”范畴,不仅可以涵盖整个文学现象,而且可以涵盖整个人文科学。 文学的中高级本质指的是文学在历史哲学意义上的本质,以及这种本质在社会结构中的宏观定位和最后归属。
文学的高级本质:文学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必须通过种种中介才能与基础发生联系的,以感性的形式对社会生活进行综合性整理性反映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本质的初步结论文学的初级本质体现为言理、言情、言史的三个互补性的侧面;中级本质体现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性质;高级本质则体现上层建筑中的审美意形态。由于意识形态部门本身都属于历史哲学的一个方面,文学总的来说最终还属于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历史”
审美反映和普通反映的区别首先,审美反映是在审美情感中的反映,或者说是通过审美情感的反映。审美情感”: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了沉思、玩味、梳理和加工,从而进化和升华了的“第二度情感”自然情感:是人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无节制的——不能给人以审美享受。其次审美反映是在审美理想光照下的反映。“审美理想”: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围模式。第一,审美理想是审美反映的前提和起点;第二,审美理想制约着审美反映的方式,决定着审美反映的性质。 其三,审美反映同时又是对审美主体的反映,或者说是在审美主体人格力量、人生境界中的反映。 ,审美反映是在审美形式中的反映,或者说是熔铸于审美形式的反映。
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意义第一,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反映论;第二,审美反映论的确立,也更好地体现了马恩的审美理想;第三,审美反映论的确立,也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即文学属于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部分;又与上层建筑中的法律的、治的、宗教的和哲学的等等意识形式一样,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形式”
文学的意识形态的特殊性首先,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关系,它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其次,文学对社会的反映,具有一种感性的综合的整体性特征。“整体性反映”:是指文学所反映的生活是现象和本质融为一体的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其三,文学是一种审美性的意识形态。虽然上述感性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方式已把文学与不少意识形态区分开来,但却无法说清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文学的本体:文学用语言构筑艺术世界;文学本体的心灵性(“美的艺术的领域就是绝对心灵的领域”——黑格尔);文学文本的文化性。
文学的社会作用认识作用(文学用它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再现生活,给人们以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常识,使人们增加了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理解);教育作用(文学作品通过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从中得到一定的启迪和教益);审美作用(表现为艺术感染力。人们通过对各种文学体裁的欣赏使情感和心理得到平衡、宣泄或满足;从而在这种阅读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但它没有物质作用那么直接)
关于文本存在形式的争论1、内容与形式的二分说。2、俄国形式主义者 结论:文学的存在形式是一种生命形式,这种“生命形式”是由语言构筑的,是由语言传递的审美信息造成的气韵生动的艺术世界“生命形式”一指人的生命的表现形式;二指作品和文本本身就是一种有机的生命形式。我们讨论时常取后者)
文本是由审美信息构筑的艺术世界审美信息的特殊性:第一,它是单渠道”的传递方式;它是一种形象的、感性的信息,这种信息是与传递它的语言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第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a3089f8762caaedd33d440.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