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格式

发布时间:2011-02-17 12:46: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献引用格式

1. 直接或间接引述某人的具体观点,须给出文献的页码;转述某人基本观点或仅提及其某文献,只需

给出文献的出版年

2. 作者名字为英文或汉语拼音时,参引时仅标注其姓。

3如某个作者在同一年发表/出版了多篇/本著述,在出版年后加“abc”等来区分。

4. 用夹注标示,其格式为:(作者名空格+出版年+冒号+页码(注意:作者名之后不用标点引用格式示例:

1一般情况示例:(王刚 199520王刚(199520(王刚 19952025

(王刚 19952025

2)同一中文著述如有两个作者,作者名之间用顿号连接:(王刚、张力 199520;如超过两人,第三人起不再列出,用“等”表示,如(王刚、张力 199520

3)同时一个作者两种以上的著述:(王刚 19921995(王刚1995a1995b

4)同时不同作者的著述,中间用分号隔开:(王刚 1995;张力、李涛 200120

5同时标示著述首次发表/出版时间和所引用版本的出版时间,中间用斜杠隔开,引文的具体页码见所引用的版本,如:吕叔湘(1977/1983137

6)若引文中最后一句话为完整的句子,号放在夹注前,否则放在夹注后,如:

……看来是一种虚幻的信念。(苏力200743

……,最终导致交际的失败王刚 199520)。

认知语言学认为(Lakoff & Johnson 1980: 115),……

参考文献排列格式

(一)共性要求

1参考文献”四字统一用5号粗黑宋体标示,首字与正文左边对齐。

2文中没有参引的著作或文章一律不列入参考文献

3中外文献分别排列,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用5号仿宋体,西文用相当字号的Times New Roman字体

4文献条目5阿拉伯数字(不加标点)顺序排列

5每一条目首行顶正文左边起头,换行时以顺序号为准缩进两格,即仍同篇目第一个字对齐

6文献条目者(或编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音序或西文字母顺序排列。

7同一作者如有数条文献的,逐条分行排列,每条均重复作者姓名不用“——”符号替代

8文献后加注文献类别标号,期刊文章为[J]专著为[M],论文集为[C],论文集选文[A]尚未出版的会议论文为[R],学位论文为[D],词典或教材[Z],网上文献为[OL]

9网上文献应注明其网址和读取日期。

Jiang, Yan. 2000. The Tao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OL]. http://www.polyu.edu.hk/~cbs/jy/teach.htm (accessed 30/04/2006).

(中文网上文献最后括号内注上“某年某月某日读取”的字样即可)

10多次出版(包括翻译)的重要文献在标出所引用版本的出版年份的同时,尽可能标出首次出版的年份

11参引同一作者两种以上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同一年的著述按照文献标题首字音序或字母顺序排列,按顺序在出版年后加a b c以示区别。

(二)中文参考文献

1. 文献作者项按姓+名的顺序给出全名,作者项在两人以上的,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

2参考文献为刊物文章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作者项+出版年+文章名+刊物名第×+起讫页码文章名不用标点符号刊物名用书名号各个著录项之间逗号分隔示例:

朱永生,2006,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期,83-90

3参考文献为专著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作者项+ 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 出版社著录项之间除出版地之后用冒号外,均用逗号分隔,最后用句号示例:

潘文国,1997,《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参考文献为文集文章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作者项+出版年+文章名+文集+ 出版地: 出版社+ 起讫页码文集名之前加“×××主编字样。示例:

罗选民,2000,论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见罗选民主编《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9-14

(三)西文参考文献

1文献作者项为一人者,采取姓在前(或名的首字母在后的排列方式,姓、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作者项为两人以上的,除作者外,其余作者姓名按原有顺序排列,即名在前,姓在后,中间不用逗号,各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两名作者之间改用&号(表示and),Rosch, E., Wayne Gray & David Johnson.

2各个著录项之间用点号分隔。论文(包括学位论文)的篇名用正体书名和刊物名用斜体文章(含副题)首词及专名首字母大写;书名(含副题)中,除首词、专名首字母大写外,所有实词的首字母大写。示例:

Tai, James, H-Y. 2003. Cognitive relativism: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4(2): 301-306.

Halliday, M.A.K. & R. Hasan. 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o-Semiotic Perspective [M].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3参考文献为刊物文章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作者项+出版年+文章名+刊物名+ 卷期+ 起讫页码。卷期起讫页码之间用冒号见以上2示例。

4参考文献为专著的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作者项+ 出版年份+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见以上2示例。

5参考文献为某人主编的书籍,在作者项后加上(ed.)表示,编者为两人及以上的则用eds.)表示。

Mathiot, Madeleine (ed.). 1979. Ethnolinguistics: Boas, Sapir and Whorf Revisited. The Hague: Mouton.

6. 参考文献为文集中文章条目,其著录项以及排列次序为:作者项+出版年+文章名+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社+ 起讫页码。文集名之前加上“In ××× (ed.)/eds.”字样,编者姓名一般按照“名+ 姓”顺序排列示例:

Bybee, J. 1994.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35-254.

(四)参考文献样本

参考文献

1 曹广顺,1992/1995,《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

2 陈刚,1980,试论的用法及其与英语进行式的比较[J],《中国语文》第1期,21-27

3 戴耀晶,1997,《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 邓守信,1985,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7-17+48

5 龚千炎,1995,《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

6 郭风岚,1998,论副词的语义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35-47

7 郭杰克、尤俊生、楚至大,1986,略论汉英动词的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第1期,31-37

8 郭志良,1991,时间副词正在的分布情况[J],《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167-172

9 郭志良,1992,时间副词正在的分布情况(续)[J],《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94-103

10 吕叔湘,1942-44/1990,《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1 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2 潘文娱,1980,谈谈正在”[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41-50

13 王力,1944-45/1954,《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

14 熊文华,1997,《汉英应用对比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5 熊文华等,1999,时间[A],见赵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4-89

16 徐丹,1992,汉语里的着(著)”[J],《中国语文》第6期,453-461

17 Binnick, R. I. 1991. Time and the Verb: A Guide to Tense and Aspec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Chao, Y. 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 Comrie, B. 1976/1981. Aspec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Declerk, R. 1991. Tense in English: Its Structure and Use in Discourse[M]. London: Routledge.

21 Freed, A. F. 1979.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Aspectual Complementation[M].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22 Smith, C. S. 1982. A theory of aspectual choice[J]. Language 59 (3)479-501.

23 Smith, C. S. 1991/1997. The Parameter of Aspect[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4 Vendler, Z. 1967. Verbs and times[A]. In Z. Vendler (ed.).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C].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97-12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2b8fa7f524ccbff1218430.html

《参考文献格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