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考点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2016年高考试题人民版1

发布时间:2020-04-13 08:26: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考点8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016·课标全国卷·T35)1947,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的背景、原因。

解答关键:理解欧洲经济的一体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解析】A。依据“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知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欧洲的联合,欧洲的联合开始于煤钢联营的建立,A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控制,B错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出现对峙局面,C错误;“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D错误。

2.(2016·课标全国卷·T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的大国关系。

解答关键: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判断出时代特征。

【解析】D。由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知,这正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年代,美苏正在进行冷战,双方冷战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争夺中间地带,控制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民族国家。材料中美国政府支持黑人演唱家赴非洲巡演实质上就是要争取非洲地区并扩大影响,从而更好地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A说法不符合题干,美国支持的是海外巡演而不是在国内巡演;B与题干无关;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C错误。

3.(2016·北京文综·T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解答关键:将电影主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苏关系的演变联系起来。

【解析】A。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好莱坞关于苏联电影由歌颂到敌对的变化,反映了美苏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变化过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9年北约成立,美国组建以苏联为目标的军事集团,这都对好莱坞电影有直接影响。故①②正确;联合国成立于1945,美苏尚未开始直接对抗,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国际组织,故③④不符合题意。

4.(2016·江苏单科·T20)1987,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解题关键:明确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成果。

【解析】B1967,欧共体成立,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1987年签署的文件,表明欧洲一体化逐步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过渡,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B正确;1993年欧盟的成立,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但是没有真正实现政治一体化,C错误;欧元问世是在1999,时间不符,D错误。

5.(2016·江苏单科·T22)(15)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科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6)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9)(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一“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和材料二“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得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也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第二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从社会原因、思想和民主发展的角度得出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第(2),小论文首先要明确观点,综合材料一、二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得出观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其次,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论证,要从两个层次展开论证。第一层次用材料中的史实说明他们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第二层次,要说明新文化运动确实有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可用课本中“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话文等内容进行论证。

答案:(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2)略。

6.(2016·江苏单科·T23)(13)1946,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 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冷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得出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第二问结合两极格局的背景进行回答。第(2),据材料二“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得出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第(3),第一问从材料可知,美苏都认为两国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第二问凯南“长电报”的依据,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并结合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得出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二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结合美国国家性质得出依据是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答案:(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7.(2016·天津文综·T11)199011,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1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解答关键:理解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及联合国的作用。

【解析】A。由材料“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可知中国投弃权票的原因是反对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A正确。中国政府投了弃权票而不是否决票,因此不能说明中国反对安理会的决议,B错误;弃权票不是否决票,不影响决议的通过,因此联合国的军事行动没有违背大国一致原则,C错误;题干说的是安理会问题,D偷换成了联合国大会的概念,故不符合题意。

8.(2016·海南单科·T 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

材料 1981,美国政府采取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1982,美苏开始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但因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而中止。1985,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1988年底,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

  19917,历经9年谈判,美苏签订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削减核力量的1/3,各拥有1 600件战略武器运载工具,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36%,美国减少29%;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41%,美国减少43%

 ——据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原因。(8)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影响。(5)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冷战。

解答关键:注意把握时间与时代背景。

【解析】(1)题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从国际和美苏国内两个角度考虑,国际上主要是减少核战争的危险,国内要从20世纪80年代美苏的实际来分析。第(2)题依据材料“规定双方削减核力量的1/3,各拥有1 600件战略武器运载工具,苏联要从现有导弹中减少36%,美国减少29%;苏联减少现有弹头的41%,美国减少43%”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得出答案。

【答案】(1)缓和双边关系,确保核安全,减少核战争的危险;美国要保持核优势;苏联欲减少因军备竞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压力。(8)

(2)基本达到各自的战略目的,维持核垄断地位;减少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稳定国际局势。(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99f26c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c.html

《高中历史考点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2016年高考试题人民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