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传染病20

发布时间:2019-01-06 09:24: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五章 畜禽传染病

一、名词解释

1.潜伏期: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

2.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3.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从亲代到其子代的传播方式,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

4.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动物群体或个体之间横向平行的传播方式。

5.消毒:选用适宜的化学药剂来达到抑菌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叫做消毒。手术场地、术野和手术人员手臂的无菌处理多用此法。

6.灭菌:应用煮沸、蒸汽等物理方法杀灭附着于手术器械、物品上面的微生物的方法叫做灭菌。

7.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

二、简答题

1. 传染病的特征、发展阶段、流行强度

传染病的特征有五个:(1).具有特定病原微生物;(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4).获得特异性免疫力;(5).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1.潜伏期;2.前驱期;3.明显期;4.转归期

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分为四种形式(1)散发性;(2)地方流行性;(3)流行性;(4)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过程中三个基本环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传染病防制中的重要意义。

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和足够毒力的病原微生物;(2)具有对该传染病有易感性的动物;(3)具有可促使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内的外界条件。

  这三个条件是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最基本条件,必须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才能使其在动物群体中流行;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那么传染病就不可能发生与流行。

3.传染病的扑灭措施

1.疫情报告

发生动物传染病时,应立即将疫情报告给当地动物防疫机构,并通知邻近有关单位。上级部门接报后,及时派人到现场协助诊断和紧急处理,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2.诊断

在实际中应根据传染病的性质,采用适当的诊断方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正确诊断。

3.隔离

根据检疫结果,将全部动物分为患病、可疑感染和假定健康3类,并分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处理。

4.封锁

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配合,当发生法定一类传染病或外来传染病时,当地兽医行政部门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疫情状况和当地具体条件,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分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当疫区内最后一个病例消失后,且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未再发现新的感染或发病动物时,经过彻底终末消毒后,方可宣布解除封锁。

5.紧急消毒

在发生传染病后,进行不定期的临时消毒能够及时消灭患病和可疑感染动物排出的病原体,而终末消毒则是解除隔离和封锁之前的必要环节。

6.传染病的治疗

1)对因治疗:主要有血清疗法和抗菌药物疗法。

2)对症治疗:主要有对症疗法和护理疗法。

7.动物尸体处理

通过高温处理、熏蒸及各种消毒方法来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通过掩埋或焚烧等方法处理。

4.禽流感的扑灭措施有哪些?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杜绝野鸟进入禽舍,引进禽类时要严格检疫。

  控制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用同源病毒灭活油苗进行免疫接种来预防,产蛋鸡于10日龄每只皮下注射0.3mL40日龄、120日龄时每只皮下注射0.5mL;商品肉鸡可于10日龄每只皮下注射0.3mL。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也可使用中草药治疗,板蓝根、金银花、黄芪等对蛋鸡恢复产蛋率有一定效果。

  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首先是严密防止传入,一旦发生则应阻止疫情扩散。立即封锁疫区,对所有感染禽只和可疑禽只一律进行扑杀、销毁,封锁区内严格消毒等。

5.鸡沙门菌病的主要防制措施是什么?

  (1)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消除发病诱因;

  (2)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饲喂活菌制剂有预防作用;

  (3)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

  (4)在有病鸡群,应采取检疫、淘汰措施,使鸡群净化;

5)对病鸡应及时隔离、消毒,并用氯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

6.禽流感的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寒冷季节多发,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

  临床症状潜伏期35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即高、低致病性禽流感。

  (1)低致病性禽流感野禽感染大多数都不产生临床症状。鸡和火鸡发病后表现为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器官的异常,以轻度乃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最为常见。病鸡除出现精神食欲差及下痢等一般性症状外,咳嗽、打喷嚏、罗音、喘鸣和流泪,产蛋鸡产蛋下降。

  (2)高致病性禽流感此型又称鸡瘟、真性鸡瘟、欧洲鸡瘟,多见于鸡和火鸡。感染鸡常突然发病,症状严重,有些鸡突然死亡。病鸡体温升高,拒食,拉黄绿色稀粪;精神极差,呆立,闭目昏睡。头颈部水肿,鸡冠与肉髯发绀、出血,腿部皮下水肿、出血。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不断吞咽、甩头、流涎。产蛋鸡产蛋大幅度下降或停止。后期有些病鸡出现头颈震颤、两腿瘫痪等神经症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有的鸡群可达到100%。

  剖检变化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及生殖道内有较多的粘液和干酪样物,窦、气管粘膜水肿、出血或出血,输卵管和子宫质地柔软易碎。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皮下、粘膜、浆膜、肌肉及各内脏器官有广泛性出血,与ND相似,但出血更广泛、更严重。胰腺肿大出血、坏死。卵巢和卵子充血、出血,输卵管发炎。

  血清学诊断主要是HAHI试验和ELISA

7.试述禽流感的防制措施。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杜绝野鸟进入禽舍,引进禽类时要严格检疫。

  控制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用同源病毒灭活油苗进行免疫接种来预防,产蛋鸡于10日龄每只皮下注射0.3mL40日龄、120日龄时每只皮下注射0.5mL;商品肉鸡可于10日龄每只皮下注射0.3mL。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也可使用中草药治疗,板蓝根、金银花、黄芪等对蛋鸡恢复产蛋率有一定效果。

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首先是严密防止传入,一旦发生则应阻止疫情扩散。立即封锁疫区,对所有感染禽只和可疑禽只一律进行扑杀、销毁,封锁区内严格消毒等。

8.口蹄疫的防制措施有哪些?

  平时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购入动物及其产品、饲料及生物制品。口蹄疫感染地区主要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本病,易感动物每年接种2~4次口蹄疫灭活疫苗或合成肽疫苗。

  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疫情,确切诊断定型,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并分别进行封锁和监督,禁止人、动物和物品的流动。在严格封锁的基础上,捕杀患病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环境、用具和物料进行全面严格的消毒,对疫区内的假定健康动物和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9.简述急性典型猪瘟的主要剖检变化。

呈出血性败血症变化特征,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充血、出血。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特征病变为脾脏梗死,周缘呈紫黑色,不肿大。咽喉、会厌软骨、扁桃体、心、肺、肾、胆囊、膀胱等多处有出血点。但以上这些典型病理变化在近年来并不多见。目前大多数猪瘟病例表现为黏膜表面的针尖状出血点;多数病猪扁桃体坏死,淋巴结肿胀、充血或出血;部分病猪小肠和大肠黏膜,肾脏表面有充血和出血点。

10.简述典型鸡新城疫的主要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出现卡他性炎或出血,尤以腺胃、小肠、回盲口附近明显。腺胃黏膜肿胀,常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浓稠的黏液,腺胃乳头出血,在腺胃与食道或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呈条纹状不规则的出血斑或溃疡。小肠内充满乳糜样浆液,呈现出血性卡他性炎,病久常见溃疡。盲肠和直肠黏膜条纹状出血。慢性病例亦可见纤维素性坏

死点。在呼吸道鼻腔、喉头和气管内常积有大量污秽黏液,其黏膜充血及出血。气囊黏膜有充m或出血。肺有时可见淤血或水肿,或有间质性肺炎。

11.炭疽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其防治措施。

流行特点:各种家畜、野生动物、人都有易感性,其中以草食兽最易感。家畜中以牛、羊、马和鹿最易感,水牛和骆驼次之,猪感受性较低,犬和猫更低。人也有感染性。

炭疽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其尸体。由于病原体排出体外后可形成炭疽芽孢,因此,被污染的土壤、水源及牧场等将成为长久疫源地。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创伤、呼吸道及吸血昆虫感染。本病多为散发,常发生于夏季。

临床症状:潜伏期13 d,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型。

1)羊:多为最急性炭疽。病羊突然倒地,全身战栗,磨牙,昏迷,天然孔出血,几分钟死亡;也有的呈急性经过,数小时内昏迷而死。

2)牛:多呈急性经过。病初体温高达4 1以上,初兴奋后沉郁,食欲废绝,反刍泌乳停止,可视黏膜发绀出血,呼吸困难,肌肉震颤,死前天然孔流血,12 d内死亡。亚急性病情较缓,常出现局限性炭疽痈,病程数日以上。最急性型常迅速倒毙,无典型症状。

3)猪:多取慢性经过。一般慢性经过病猪,.生前无明显症状,多在宰后发现。有的病猪发生咽炭疽,病初发热,。咽喉部肿胀,吞咽及呼吸困难,严重时可窒息死亡。

剖检变化:炭疽病畜禁止剖检,应予焚烧或深埋。凡疑为炭疽的病畜,必须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诊断,以防误剖散播病原。

急性炭疽为败血症变化。尸体明显膨胀,尸僵不全。全身多发性出血,血液呈煤焦油样,皮下、肌肉及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脾脏肿大25倍,切面呈暗红色,软如泥状。

局部炭疽的病变常见于咽、肺、肠等处。咽炭疽多见于猪,咽喉周围的结缔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咽、喉及颌下淋巴结出血肿大,扁桃体肿大、出血及坏死。

防治措施常发地区内的易感动物,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常用疫苗有无毒炭疽芽孢苗或炭疽Ⅱ号芽孢苗,接种后14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注意无毒炭疽芽孢苗对山羊不适用。

发生炭疽时,应立即上报疫情,划定疫区,实行封锁、检疫、隔离、紧急免疫接种、治疗及消毒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可疑动物可用青霉素治疗,必要时可使用抗炭疽血清治疗。

12.结核病的诊断要点及其防治措施。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常呈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仅见消瘦、倦怠,随后症状逐渐明显

1)牛:常见有肺结核、乳房结核、淋巴结核,有时可见肠结核、生殖器结核和脑结核等。肺结核时,病初病畜易疲劳,干咳;以后咳嗽逐渐加重,湿咳有痰;呼吸加快,严重时气喘;日渐消瘦,乳量大减。乳房结核时,乳房上淋巴结肿大,乳房有硬结,无热无痛;泌乳量减少,乳汁变稀薄,甚至含有凝乳絮片或脓汁,严重时泌乳停止;两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变形变位。淋巴结核时,常见体表主要淋巴结肿大,但无热痛。肠结核多见于犊牛,表现为顽固性下痢和迅速消瘦。生殖器官结核表现为性机能紊乱。脑结核表现多种神经症状。

2)猪:多表现为淋巴结核,以下颌、咽、肠系膜等淋巴结最常发生。淋巴结肿大、硬固、凹凸不平,以后化脓破溃,排出脓汁和干酪样物,不易愈合。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3)禽:表现为消瘦,贫血,鸡冠萎缩,产蛋减少或停止等,病禽常突然死亡。

(2)剖检变化:特征病变是在患病组织器官上发生增生性结核结节和渗出性干酪样坏死或钙化灶。牛结核病灶多见于肺、淋巴结、胸膜、腹膜、肝、脾、肾、骨、关节、子宫和乳房等。在胸膜和腹膜上形成的结节,如珍珠样,称为“珍珠病”。

猪结核病灶多见于头颈部淋巴结。禽结核病灶多见于肠道、肝、脾、骨和关节。

(3)变态反应诊断: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点眼或皮内试验。

防治措施结核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检疫,防止疫病传入,净化污染群,培养健康群,加强饲管和环境消毒等。

13.牛流行热的的流行特点、特征性症状与剖检变化及其防治措施。

流行特点:高温季节多发,大群发生,传播迅速,病程短促,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

临床症状:突然高热(40以上),持续23 d后降至正常。病牛精神萎靡,厌食或绝食,呼吸急促,反刍停止,眼结膜炎、流泪、畏光,流鼻涕,流涎,便秘或腹泻。有的

病牛四肢关节浮肿、疼痛、呆立、跛行。泌乳牛产乳量急剧下降或停乳,妊娠母牛可发生流产、死胎。多数病牛取良性经过,死亡率一般在1%以下,但部分病例常因长期瘫痪而遭淘汰。

剖检变化:单纯性急性病例无特征性病变。急性死亡的自然病例,可见明显的肺间质气肿,肺高度膨隆,间质增宽,内有气泡,压之呈捻发音。有些病例呈现肺充血或肺水

肿。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消灭蚊蝇,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及时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病时在初期可根据情况酌用退热药及强心药,停食时间长的可适当补充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并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来防止继发感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4601e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3.html

《畜禽传染病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