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0-08-01 05:49: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的研究进展

刘益坤,郑元义*

【摘 要】[ ] 骶管麻醉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确切、麻醉平面低等优势,目前在疼痛诊疗及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传统实施骶管麻醉是根据骨性标志定位,然而由于骶管裂孔及骶角解剖结构具有变异性,故传统方法可能存在定位不准等不足。近年超声引导下骶管穿刺逐渐被临床应用,本文对该方法的优势、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年(),期】2017(014)009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超声检查;麻醉,脊椎;脊椎穿刺

骶管麻醉指的是经骶裂孔将局麻药注入骶管腔内,阻滞骶脊神经的一种常用的硬膜外麻醉方法。然而传统骶管麻醉方式主要是经手触及骨性标志确定骶管位置进行操作,该方法虽然简便,但由于骶管裂孔及骶角解剖结构具有变异性,因此存在定位不准等不足。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麻醉法可创建一种新型可视化过程,使其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保障,本文对该方法的优势、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1 盲法进行骶管麻醉的局限性

1.1盲法确定穿刺点的局限性 传统骶管麻醉是通过手指触摸尾骨且向头侧移动,触及软性及可凹陷处时,通过裂孔顶部与上方两侧的髂后上嵴所呈的等腰三角形大致确定进针位置和角度。传统盲法进行骶管麻醉在解剖分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Mirjalili[1]发现解剖的等腰三角形并不恒定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大三角形会逐渐变化,通过触诊所得体表标志与实际的位置不一致。因此仅通过传统的等腰三角形识别骶管裂孔位置并不准确。Kim[2]通过超声及传统方法对80名儿童的骶管裂孔进行识别,并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髂后上嵴之间的距离及骶管裂孔的距离,结果发现,实际骶管裂孔顶部与髂后上嵴并不等角,故同样得出了以等腰三角形识别骶管裂孔并不合适的结论。

1.2 传统体表位置定位法评价麻醉成功的局限性 传统骶管麻醉过程中,大部分操作仅以观察患者的疼痛及感觉反应评价麻醉是否成功,而并无评价麻醉剂进入位置及骶管内播散方式的直观方法。另一种用于辅助评价麻醉情况的方法为“smoth”试验,评价者将听诊器置于患者下腰位置,尝试听到麻醉剂注入时的流水声评价麻醉剂是否成功注入,虽然操作简便,但只能判断有无注入软组织,并不能判断麻醉剂进入硬脊膜还是蛛网膜下腔。因此上述两种方法均具有较强主观性和较低的特异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f670e52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9.html

《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的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