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知识讲解)

发布时间:2019-08-21 00:13: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老子》五章

学习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最早的经典。关于《老子》的作者是谁以及它的成书年代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成书于战国前期老子后学之手,比《论语》晚。老子即老聃,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生活年代大致和孔子同时而略早,孔子曾向他问礼。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隐居,不知所终。

《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字词汇总

语音
音声相和(  夫()唯弗居  受国之垢(gòu  虽有舟舆( 

重点字词
     ①(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叫出),非常(名词、名称、称呼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
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其食,其服,其居,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成语: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重点语句

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其中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全书五千余字,字就出现了七十余次。什么是?据《老子》说,这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是超出人们经验世界的存在,因此,很难加以明确的解释。简单的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作者将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把握重点

1.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用来指称的,是用来表明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蕴涵着无限的
    “不见其形被称为,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来形容形而上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
    所以,综合起来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的实质。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2.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

3.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解读: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也不必要,因为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
在这章里,”“绝学相对,相对的是少私寡欲”“相对的是”“: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都是指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

4.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若反。
    解读: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5.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名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行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读: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知识迁移

阅读《知人者智》,完成1—6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一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2、《知人者智》所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知人者智》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4有哪些区别?

5、从做人的修养来说,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6、你能以历史上的人物事迹为例来说一说死而不亡者寿的意义吗?

参考答案

1答: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答:主要谈的是人的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

3答:(1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必须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才能了解自己,因为一般说来,当局者迷,能对自己做出客观估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2)一个人心中的自己,跟别人所看到的自己,常常有差距。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面对妻、妾、看客的赞扬并没有得意忘形,亲见徐公后他幡然自知,自以为不如。他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智者。

4答:为聪明有智慧,是英明,要比更高一个层次。

5答:人要经常地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

6答: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北伐的大计因为他的不幸病逝而最终没有成功,但他那种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得到了后世永远的敬仰和奉行。诸葛亮身虽死,但其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拓展阅读

智者的训诫——<老子>五章》析读

杨志刚

(一)大道何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也:可道,可以言说。

非恒道也:恒,王弼本改作常,永恒。避汉文帝刘恒讳。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万物有名,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万物未生,无名无形。

有名,万物之母也:万物既生,有形有名;万物有名就如孩子出生后方会有一个具体的名字,老子此处用母生子打比方。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无欲,才能坐观其变,尽得其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徼,求,求取。有欲,必有所求于外物。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无名的万物和有名的万物同出于道,虽然一个叫无一个叫有,其实一回事。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深黑色,此指幽深莫测。道就像一个又深又黑的大洞,此洞为众妙之门。

什么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混,音hún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而生。意即天并不是最高主宰,道才是最高主宰。

寂兮寥兮:寂,静而无声。寥,动而无形。

独立而不改:指道有绝对性和永存性。

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是《老子》中一个高深莫测的哲学概念。但道可道,非恒道,所以老子就只能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可感的字来指代这混成之物,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又是聪明的办法。选中道这和道字本身的意思是有关系的,道就是道路的道,指大路。特性如下:

第一,就是终极性,万物的本源。

独立而不改:指道有绝对性和永存性。

混成之物即道,道是天地之母。也就是说,道是世界的本源。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先于,而是逻辑意义上的先。

老子的提出是世界的起源和最高法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创造问题的主要观点。西方人认为世界由上帝创造,印度人找到了佛祖释迦牟尼,这可以称作世界由人格神创造。道的观点与二者不同,对世界起源是一种哲学式的思考,这恰恰符合马克思对中国人是早熟的儿童的判断。

第二,道有模糊性——道不可言说。

道可道,非恒道。

道是心领神会的,可以被言说出来的,就不是恒道。避讳作

为什么道不可道?

1.话语表述并不能完整表达道的所有内蕴。道不能说出来,说出来的就不是道。语言有局限性,有穷尽之时,而道无穷尽,所以话语并不能完整表达道的内涵。佛曰不可说。

2.道也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言是糟粕,道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

第三,运动性——道的状态。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第二十五章)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混成之物的名叫大,字为道。老子仿照人的名和字来喻道,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大曰逝:曰,作”“讲。

逝曰远,远曰返:(道)表现为往(逝,与相对),往得太远,就会返回来。这几句说道周行不怠的特点。

道也叫大,指没有边际,无所不包。逝、远、返三者都是走之旁都是运动的意思,周行而不殆。为什么能运动?有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相辅相成。

第四,周遍性——道的范围无处不在。

道是无处不在的,道体现在万物之中。万物都可能得道,万物都是道的孩子,母亲对孩子,都会一视同仁,就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为尧舜

(二)虚静无为

无,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概念,有是真实可见表征,无不是没有,无也是一种有。先看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老子》第十一章)

埏埴为器:埏埴shān zhí。埏,揉。埴,细粘土。埏埴,抟土制作器皿。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房间、碗、盆、一切容器皆如此。有了这个空间,才能发挥有的作用。所以老子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演化成老子的重要概念:无为。

如果说庄子讲的是人生哲学,那么老子讲的就是社会哲学。在专制社会里,就两种人——统治者、被统治者。

统治者的无为

无为思想,在老子看来不过是一个手段,因为无为则无不为。(《老子》第三章)班固在《汉书》中说老子讲的是君人南面之术无为对统治者来说是统治的一种手段: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

怎样做才是无为呢?

做法一:少干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

不仁:仁,无情无义,无爱无恨。

刍狗:刍狗,草扎的狗,祭祀、丧葬用品。活动完成,就扔了。

天地无情,类比推导圣人无情,因为道法自然,自然是人类的导师。无情也就无爱无恨,就放任百姓,无为而治。圣人就是圣明的统治者,不是去践踏、蹂躏百姓,而是不干预。

无为治国——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老子》四十九章)

属耳目焉:属,音zhǔ,瞩目,关注之意。百姓监视君主呢。

圣人治理百姓要有胸襟,将其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试问,自己的孩子,不管有了怎样的问题,父母都会以正面的力量去看待、引导,最后,百姓都归于孩子般质朴、单纯。

做法二:改造心灵——愚民

不被外在虚名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老子》三章)

老子认为应该绝圣弃智,这是愚民政策。百姓有智慧,就会有更多的想法,就会反抗,就难以治理。老子认为要愚民,才能天下大治。老子不但愚民,还要愚君——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国之德也。(《老子》六十五章)

老子对统治者的理想描述: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

儒家把亲誉之作为最高追求,而道家更进一步,统治者也浑浑噩噩。

庄子对统治者的描述: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庄子·天地》)上上下下都混混沌沌,傻傻呵呵,整个动物世界,一片和乐景象。这不是社会的倒退,是因为:

1、老子认为动物世界好,取其没有人类勾心斗角之意。

2、后世的统治者是愚民,但不愚君、不愚臣,不能把愚民罪名算在老庄的头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他不傻,后代的国君拼命让臣子参加考试才能授予官职,官员也要聪明。只有老百姓,要求你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地地道道的愚民。

统治者的无为”——功成身退。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二章)

万物作而弗始也:始,干涉之意。

为而弗恃也:恃,据有,持有,自恃己能之意。

成功而弗居也:居,占有。

以上通过解读的内涵、特征,及对无为的解读。可以说,这样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一些关于老子的书,你会受益终身的。

《老子》五章参考译文

1.一章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所以从永恒的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2.二章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3.十九章

译文: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4.七十八章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5.八十章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去迁徙。虽然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cba88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25.html

《《老子》五章(知识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