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题

发布时间:2016-01-05 08:14: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校级物理小课题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9月到201411月)

通过对学生的座谈,以及调查问卷形式,剖析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课题组教师制订计划,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教学模式的构建阶段(201411月到20152月)

确定子课题,分工合作,初步构建物理小课题课堂教学的模式。课题组两个星期开展一次活动,交流研究思路,修改探讨最佳方案。

第三阶段: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20152月到20159月)

选择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课堂教学实验。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59月到201510月)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 物理小课题教学的新模式,撰写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课题第一阶段小结

彬县范公中学 王彬平

(一)构建学生“自我探究”小课题研究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可表示如下

教师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确立课题。在各个环节中,自主探究是教学的重点。以下内容介绍教学的过程。

①确立课题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活动中获取与已有的经验矛盾的疑惑,确立课题。如重力一节,上课开始时,教师首先请学生观察几个小实验:将纸片和铁钉从同一高度下落,铁钉先落地,学生得出结论重的物体下落快;然后,取相同的两纸片,一个揉成一团,另一个伸展,从同一高度下落下,揉成一团纸片先落地。目睹此景,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同一物体为什么受到的下落的快慢不同?落的快慢不同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这一问题导引下,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猜想,然设计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为让学生积极投身到自我探究中来,小课题要尽量体现以下特点:目的性要明确;有一定悬念,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注重其趣味性;学生认为有价值。

自我探究

首先,讨论制定一个探究计划,让小组成员统一思想。计划由中心发言人提出,小组其他成员补充;也可以各个成员发言,然后组长,集中统一。教师介绍背景知识和参考方法等。如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课题确立之后,教师给出提示:

参考方法:控制变量法

背景知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二力平衡  

自我探究时,不同类型的课题,研究方法和能力要求以及研究条件都有所不同,有些是理论性稍强,有些是实验性较强,有些是技术性较强,其活动的特点和目标要求也有所不同。我们对学生研究的课题按探究活动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探究形式。基本方式有四种:(1)实验型: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例如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焦耳定律等,探究过程是:首先明确实验目的,然后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2)阅读型:用于介绍新概念或阅读了解的教学内容,如分子运动论、能量守恒定律等。 (3)讨论型:用于习题课、应用类课。 (4)整理型:用于复习课。

自我探究之后写出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有:课题名称、探究的形式、小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下面例举某小组在学习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写出的一份报告:

  课题: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的形式:阅读课文、实验、讨论

  小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

  疑问: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是否有关?

  提出的疑问,是学生的实验中发现的,在教师意料之外。这启示我们: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自学、研究、创新能力,只要进行科学的引导,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和实验物品,学生完全可以创造性地研究性学习。

、交流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后,教师点评,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 。教师的点评放在学生有了一系列真切的感受后,更有针对性,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效果特别好。教师在点评知识时,还要简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哪些方面还不够好,哪些方面有待于改进,让他们今后扬长避短,逐步地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新。简评时教师还要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要重视弘扬科学精神。

 、延伸拓展

 在每节课的结尾时,让学生谈体会和发问。如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体会或感悟?还有什么疑问?既可以是知识方面的,联系生活实际的,也可以是科学方法、思想、观念方面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引发全体学生思考,相互讨论解答。因为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的,往往是他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所以辩论之热烈,参与之广泛,常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有些问题利用学生现有知识暂时不能解决,要合理引导,给有举的学生列出查阅的资料、预习的章节,或者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课题第二阶段小结

彬县范公中学 王彬平

(一)课题实践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理念是受欢迎的,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学改革的。

1.实验课得到专家、物理组其他老师、实验班学生的一致好评。

实验课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气氛热烈,任何创新的想法、聪明的方法、勤奋的美德得到全体的鼓励,每个人在这种合作的学习中得到启发,得到满足。

2.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班学生实验水平更高。

实验课中学生的注意力,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意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3.实验班的学生在教师评定中比对照班给予教师更高的评价。

4.使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新的教学理论,培养了他们的教研意识,了解了教学改革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分析教师在“物理小课题探究”中的角色和作用

(二)教师是“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管理者

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教师是管理者和主导者。开展“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活动场所已经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课堂,学生分成了许多小组,分散在各处,各自进行课题的研究,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成分,也是教师最关注的领域之一。成为一个良好的管理者,教师除了认真教学外,还应做好课堂管理的设计。做好课堂管理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所期望的学生行为,并将期望转化为程序和规则,即为学生树立管理的目标并把它以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管理中给学生确立的行为目标是学会尊重,包括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

2、教师是“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平等的合作者

开展“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与学生合作,也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对绝大多数学生还只是刚刚接触这种活动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预料不到的问题和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技术上的困难,需要教师及时地发现问题,成为学生顺利进行课题研究的帮助者。但是,作为帮助者角色的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一切。

3、教师是“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的引导者

在“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引导者不同于主导者,教师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总结,引导学生交流、合作、共享。

4、教师是“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的促进者

要做一个在“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 教师是“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的仲裁者

教师评价学生工作及成果的价值、意义。教师引导学生作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作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的成果。教师要做好总结性的发言。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的基础上,知识的深化,促使学生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交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三)小课题探究的意义和功能

1、“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有利于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改变

开展“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提出的课题,令教师自叹不如。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活跃、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师相形见绌。通过“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师改变了对学生的认识,使以后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师生间的互动学习过程。

2、“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物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小课题研究”的源头是物理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和发展。例如同学参与“会直立的鸡蛋”是物体的平衡知识的应用,“悬浮在水中的鸡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广口瓶吞吐鸡蛋的实验”是气体知识的应用,“鸡蛋有多硬”、“生熟鸡蛋判断方法”是物理综合知识的应用。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了知识的内化、活化,实现了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培养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主动求知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努力开拓着未知的领域。学生可以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3、“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能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偏重记忆与理解,立足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探究式学习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

4、“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发掘了学生潜能及个性

在“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的表现与课堂中的表现判若两人,一些课堂中无声无息的人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而课堂中的活跃分子成了活动的配角,而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的人,无论是查找资料、采购器材,还是设计方案、动手操作,都表现得得心应手。面对这样的反差,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太注重了什么,又忽视了什么?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强调接受、继承和积累,忽视研究、批判和创造,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反而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学习过程中研究的问题具有相当的开放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不同形式的解答。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勇于发表独立见解,对权威观点提出质疑,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5、“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实现了跨学科知识整合

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惊人,学习对于每个人已成为终身的过程。接受正规教育仅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小部分,学会研究和体验研究成功的快乐是很必要的。在物理课题研究中,通过现代科技问题进行学习,既保留了传统物理课程中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主干知识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体现了物理内容的现代化。原来不能在物理课堂上出现的知识以课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如电冰箱对臭氧层的影响、温室效应、暗物质等的小课题研究。另外一些探究式课题的选择不但需要物理知识,还需要信息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加强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6、“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探究式学习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题内容,完成研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是学生的导师和伙伴。学生所研究的问题在许多时候不是教师所熟悉的,学科知识不再占有优势,师生是在共同进行一种学习活动,这对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结题报告

彬县范公中学 王彬平

内容提要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影响下,我们教学改革进行了理论论证和实验,在教学中渗透更多的创新精神,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学习方式,而“小课题研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物理小课题探究”教学实践中,探索了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操作;“物理小课题探究”教学模式特点;分析教师在“物理小课题探究”中的角色和作用; 阐述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功能。“小课题探究”对进行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贯彻创新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理小课题 实践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目前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课堂教学,而常常忽视培养物理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很少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物理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对科学探究的要素和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说明,并且在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 这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模式作出了明确的导向。从2015年开始,我们开展了系统性的“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一、课题提出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目的、意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同时,现行教育的效果与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国家教育部也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于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

作为一门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不单纯是物理知识的传授和对物理现象的认识,而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全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更注重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很单一,碰到问题时,往往不深入思考,急于等待老师的讲解或看课后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实践中多次尝试,意在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力求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小课题研究这一新颖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形式,相信将对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实验主要目标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使学生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经验;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三)理论基础

布鲁纳的发现法:

布鲁纳主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索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它还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出,教育应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发展和弘扬学生的内在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型人格。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使整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自主参与,让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②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对过程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有效性原则:采取先行试点、逐步展开的方式,按照实验程序,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可靠,力争实现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教、学水平的目标。

创新性原则。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要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9月到201411月)

通过对学生的座谈,以及调查问卷形式,剖析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课题组教师制订计划,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教学模式的构建阶段(201411月到20152月)

确定子课题,分工合作,初步构建物理小课题课堂教学的模式。课题组两个星期开展一次活动,交流研究思路,修改探讨最佳方案。

第三阶段: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20152月到20159月)

选择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课堂教学实验。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59月到201510月)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 物理小课题教学的新模式,撰写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课题小结

研究结果分析

(一)构建学生“自我探究”小课题研究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可表示如下

教师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确立课题。在各个环节中,自主探究是教学的重点。以下内容介绍教学的过程。

①确立课题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活动中获取与已有的经验矛盾的疑惑,确立课题。如重力一节,上课开始时,教师首先请学生观察几个小实验:将纸片和铁钉从同一高度下落,铁钉先落地,学生得出结论重的物体下落快;然后,取相同的两纸片,一个揉成一团,另一个伸展,从同一高度下落下,揉成一团纸片先落地。目睹此景,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同一物体为什么受到的下落的快慢不同?落的快慢不同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这一问题导引下,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猜想,然设计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为让学生积极投身到自我探究中来,小课题要尽量体现以下特点:目的性要明确;有一定悬念,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注重其趣味性;学生认为有价值。

自我探究

首先,讨论制定一个探究计划,让小组成员统一思想。计划由中心发言人提出,小组其他成员补充;也可以各个成员发言,然后组长,集中统一。教师介绍背景知识和参考方法等。如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课题确立之后,教师给出提示:

参考方法:控制变量法

背景知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二力平衡  

自我探究时,不同类型的课题,研究方法和能力要求以及研究条件都有所不同,有些是理论性稍强,有些是实验性较强,有些是技术性较强,其活动的特点和目标要求也有所不同。我们对学生研究的课题按探究活动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探究形式。基本方式有四种:(1)实验型:利用实验手段观察研究的课题,例如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焦耳定律等,探究过程是:首先明确实验目的,然后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2)阅读型:用于介绍新概念或阅读了解的教学内容,如分子运动论、能量守恒定律等。 (3)讨论型:用于习题课、应用类课。 (4)整理型:用于复习课。

自我探究之后写出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有:课题名称、探究的形式、小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下面例举某小组在学习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写出的一份报告:

  课题: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的形式:阅读课文、实验、讨论

  小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

  疑问: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是否有关?

  提出的疑问,是学生的实验中发现的,在教师意料之外。这启示我们: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自学、研究、创新能力,只要进行科学的引导,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和实验物品,学生完全可以创造性地研究性学习。

、交流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后,教师点评,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 。教师的点评放在学生有了一系列真切的感受后,更有针对性,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效果特别好。教师在点评知识时,还要简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哪些方面还不够好,哪些方面有待于改进,让他们今后扬长避短,逐步地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新。简评时教师还要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要重视弘扬科学精神。

 、延伸拓展

 在每节课的结尾时,让学生谈体会和发问。如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体会或感悟?还有什么疑问?既可以是知识方面的,联系生活实际的,也可以是科学方法、思想、观念方面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引发全体学生思考,相互讨论解答。因为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的,往往是他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所以辩论之热烈,参与之广泛,常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有些问题利用学生现有知识暂时不能解决,要合理引导,给有举的学生列出查阅的资料、预习的章节,或者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物理小课题探究”教学模式特点

小课题探究指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主题比较具体,切入口小,指向教学的某一个具体问题。开展“物理小课题探究”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有选择的发展。“小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改变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

“物理小课题探究”教学模式特点①有利于教材本土化。小课题探究直接指向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学生身边常见问题。并且,在实施小课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室就是实验室、研究室。②广泛性。探究的条件要求不高,人人都可以参与大众科研。③实效性。在开展“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必须为了达到某种效果。例如学生提出了“放射性的性质及其应用”、“极光能否出现在我们的上空”等课题作为“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的课题,就不是太合适。④微观性。“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关键是在“小”字上做文章,宁可“小”问题做“大”文章,不要“大”问题做“小”文章。小课题研究不求其全、其宽,而求其深、其远。

物理小课题探究的优势:切口小,课题主题选择的单一的内容,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小课题研究往往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展开,这个具体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所碰到的某一困惑,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现象等;研究方向就显得比较明确;小课题在研究周期上短,从确定主题到总结成果应该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三)分析教师在“物理小课题探究”中的角色和作用

1、教师是“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管理者

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教师是管理者和主导者。开展“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活动场所已经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课堂,学生分成了许多小组,分散在各处,各自进行课题的研究,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成分,也是教师最关注的领域之一。成为一个良好的管理者,教师除了认真教学外,还应做好课堂管理的设计。做好课堂管理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所期望的学生行为,并将期望转化为程序和规则,即为学生树立管理的目标并把它以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管理中给学生确立的行为目标是学会尊重,包括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

2、教师是“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平等的合作者

开展“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与学生合作,也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对绝大多数学生还只是刚刚接触这种活动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预料不到的问题和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技术上的困难,需要教师及时地发现问题,成为学生顺利进行课题研究的帮助者。但是,作为帮助者角色的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一切。

3、教师是“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的引导者

在“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引导者不同于主导者,教师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总结,引导学生交流、合作、共享。

4、教师是“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的促进者

要做一个在“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 教师是“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的仲裁者

教师评价学生工作及成果的价值、意义。教师引导学生作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作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的成果。教师要做好总结性的发言。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的基础上,知识的深化,促使学生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交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四)小课题探究的意义和功能

1、“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有利于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改变

开展“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提出的课题,令教师自叹不如。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活跃、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师相形见绌。通过“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师改变了对学生的认识,使以后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师生间的互动学习过程。

2、“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物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小课题研究”的源头是物理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和发展。例如同学参与“会直立的鸡蛋”是物体的平衡知识的应用,“悬浮在水中的鸡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广口瓶吞吐鸡蛋的实验”是气体知识的应用,“鸡蛋有多硬”、“生熟鸡蛋判断方法”是物理综合知识的应用。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了知识的内化、活化,实现了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培养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主动求知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努力开拓着未知的领域。学生可以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3、“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能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偏重记忆与理解,立足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探究式学习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

4、“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发掘了学生潜能及个性

在“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的表现与课堂中的表现判若两人,一些课堂中无声无息的人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而课堂中的活跃分子成了活动的配角,而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的人,无论是查找资料、采购器材,还是设计方案、动手操作,都表现得得心应手。面对这样的反差,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太注重了什么,又忽视了什么?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强调接受、继承和积累,忽视研究、批判和创造,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反而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学习过程中研究的问题具有相当的开放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不同形式的解答。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勇于发表独立见解,对权威观点提出质疑,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5、“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实现了跨学科知识整合

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惊人,学习对于每个人已成为终身的过程。接受正规教育仅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小部分,学会研究和体验研究成功的快乐是很必要的。在物理课题研究中,通过现代科技问题进行学习,既保留了传统物理课程中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主干知识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体现了物理内容的现代化。原来不能在物理课堂上出现的知识以课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如电冰箱对臭氧层的影响、温室效应、暗物质等的小课题研究。另外一些探究式课题的选择不但需要物理知识,还需要信息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加强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6、“物理小课题研究”活动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探究式学习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题内容,完成研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是学生的导师和伙伴。学生所研究的问题在许多时候不是教师所熟悉的,学科知识不再占有优势,师生是在共同进行一种学习活动,这对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成效分析

课题实践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理念是受欢迎的,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学改革的。

1.实验课得到专家、物理组其他老师、实验班学生的一致好评。

实验课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气氛热烈,任何创新的想法、聪明的方法、勤奋的美德得到全体的鼓励,每个人在这种合作的学习中得到启发,得到满足。

2.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班学生实验水平更高。

实验课中学生的注意力,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意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3.实验班的学生在教师评定中比对照班给予教师更高的评价。

4.使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新的教学理论,培养了他们的教研意识,了解了教学改革实践的方法和步骤。

六、今后努力方向

下一阶段将重点研究如何选择物理小课题探究的主题,促进学生在新的基点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研究物理小课题探究在各种课型中差异;物理小课题探究活动与中学生的性格之间的关系。课题组成员将更加注重文献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把握发展态势,从而受到启发,创新校本研究的方式;在教学实践和合作研讨中发展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八、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学会《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海教育1999年第6期。

2.聂衍纲:《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实施》广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3

3.郑其恭:《教学模式研究引论》教育导刊1996年第4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bead6dc866fb84ae55c8d6f.html

《高中物理课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