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南岩古寺

发布时间:2012-04-24 16:56: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普宁南岩古寺

普宁简况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毗潮阳市,南邻惠来县,西南连陆丰市,西北接揭西县。普宁市(县级市)由省直辖,托揭阳市代管,全市人口160多万。市区周边有完善的道路交通网,西距省会广州市430公里,东距汕头市60公里,北距揭阳市区40公里

普宁故城称“洪阳”(现仍有洪阳镇),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昆岗松韵、铁嶂兰芬、灵汇甘泉、钱湖渔艇、培风宝塔、洪寺幽探、南岩远眺、云石樵径“洪阳八景”,可惜这些八景胜迹中,现在只有培风塔、南岩、云石岩尚存。

培风塔在洪阳镇乌犁村西,俗称乌犁塔,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八角形七层宝塔,高36,为砖石框架贝灰三合土结构,塔内有内转石阶120级,建筑甚有特色。

附近还有清代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德安里——提督府,清代抗英禁毒钦差大臣林则徐忠魂归宿处文昌阁;周恩来同志在流沙主持召开的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彭湃烈士夫妇居住的“白马仔石屋”,徐向前元帅早年居住过的大南山红军野战医院旧址等史迹。

而在普宁市与揭阳市之间的南岩古寺,既是遗存的古代洪阳八景之一,也是近年重修落成的一处特殊景点。

南岩古寺历史源流

南岩古寺位于普宁市南溪镇登峰村飞凤岭,历史悠久。然而究竟古寺建于何时,自古来流传众多说法,却未有详明的考证,似乎是一个深邃的谜语。随着古寺拓建重修工程的进展,这一问题引起广大善信和各界人士的关注。

历来古寺周边村落代代相传,均言古寺历史远溯于商朝,原名“青牛洞”, 供奉燃灯古佛。唐朝时始建大殿,香火已非常兴旺。200589月间,工程队挖掘大雄宝殿地基时,陆续挖出八九截石柱。从石柱的大小,专家考其造型,断定为唐朝物品,可见唐朝时古寺已经颇具规模。并推测因古代地震变故致石柱折断,寺庙坍塌,深埋土中。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明朝初年由章日慎与唐伯元二人创修古寺。其时古寺有“南岩”、“青牛洞”二名并称。

章日慎(字汝淑,又字少峰,揭阳人,隆庆元年(1567年)任云南曲靖通判),与唐伯元为好友,创修南岩古寺的具体时间不详。章日慎有诗《题青牛洞壁·六首》传世。诗中有“古瀛文物从今盛”、“月台风榭此时兴”等句子,可知当年的创修工程有一定建树,对原有的建筑进行了翻新,并妥善安置、保管寺中的文物史料。

稍后的徐一唯(字宗会,号心溪,湖北蕲水人,万历九年(1581年)进士,万历十八年(1590年)任潮州知府),有《题青牛洞壁·二首》传世,诗中有“银山玉洞天生穴,美景良辰寿作朋”、“休谈岩穴非皋比,定得青山道益尊”等句,足证妙造天然的青牛洞至此时犹存。后来不知何时,洞天福地竟毁于历史沧桑。

其后,明朝天启元年(1621),普宁知县云文彩与物我顶(一称大顶)大师募建南岩古寺。古寺自此几经兴废,历三百八十余载沧桑至于当代。其时古寺大门匾额便为“南岩古寺”,可见在明朝天启年间的人看来,寺院的历史已非常渺远,须冠以“古”字,表难以考证之意。

明朝崇祯年间,普宁籍官员林铭球曾扩建寺院前座。林铭球(字彤右),为崇祯戊辰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右副,有《游南岩》诗传世。

明末清初的名贤罗万杰(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崇祯甲戌进士,历官吏部员外郎)曾到古寺游玩,赞叹有加,认为“不可无斯游”。

清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惠士奇(江苏吴县人,进士出身,官至侍读学士,“吴中学派”创始人之一)曾隐居古寺,并设馆办学,培养人才。这些名人行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时南岩古寺已名声远播。清末之后古寺逐渐衰落,道场之风随之凋零。清代著名学者惠士奇曾在寺内隐居。

南岩古寺近代复兴

1961年,古寺被普宁县人民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县政府颁发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牌匾,确定寺院四周保护范围。

2004年初,南岩古寺拓建重修工程是由知名人士罗炎武先生、邱柏源先生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发起组建南岩古寺拓建重修筹建委员会,对南岩古寺风景区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本着复兴佛教圣地、传承佛教文化、建设福利事业的指导思想,全方位推动拓建重修工程进展。

古寺左侧聚宝池原为柑园,20046建成聚宝池,筹建委员会计划到榕江搬运河泥,选购莲花栽种。不料至7月中旬,却见池发五色莲花,异彩缤纷。此事一时轰动,佛门圣地,祥瑞降临,遂传为佳话。根据莲种可历久不败的道理,“自发”莲花应是深埋于地下的古莲种,遇缘而生五彩睡莲。

2005106,建筑队于大雄宝殿地基中,挖出重81斤、数量7300多枚的古钱币,这批古钱币所属年代自汉代“五铢钱”至元,历经十代,种类异常丰富,足证古寺往昔的风光繁盛。

20071月,南岩古寺大雄宝殿、万佛塔、钟楼、鼓楼、飞凤亭、甘泉亭、四面佛亭、洒甘露观音、伯公宫等顺利竣工,第一期工程圆满完成。

2007126(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八),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地之间一派祥和,南岩古寺举行拓建重修首期工程落成开光庆典活动。

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嘉宾、善男信女近万人欢喜聚会,五台山灵鹫中峰大圆照寺监院大师、本寺方丈释海照妙空法师主持开光仪式。妙空法师率领众弟子,唱诵佛偈,洒甘露水,为佛像开光。仪式清净庄严,祈求诸佛菩萨大放光明、摄护众生。

20095月,省政府批准南岩古寺为广东省优秀文化旅游风景区,而且被省政府、省旅游局定为“千年南岩寺、东方玉佛国”。

大师功德

明朝天启年间拓建古寺的物我顶大师,清代的超一闻大师、弘赞贻大师都是真修实证的高僧;民国时期的住持“业师”(法号失考,仅遗村民尊称,),不仅道德高尚、佛学精湛,更兼武功高强,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声誉。然而,由于南岩古寺饱经历史沧桑,史料湮失,也由于佛家修行人多是默默自敛者,故而,享有“岭南禅宗”美誉的南岩古寺,历史上留名的高僧很少,实为一大憾事。

在重修南岩古寺,成就“东方玉佛国”进程中,功德无量的应属五台山灵鹫中峰大圆照寺监院大师、兼任南岩古寺住持释海照妙空法师。

妙空法师,俗姓周,名英园,1924年生于广东省潮阳峡山镇桥西乡一个中医世家。其六世祖周亭意文才出众,擅长医药,曾考中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明经进士”,授殿前“明经射策”。其子出于蓝而胜于蓝,弱冠之年也中“明经进士”。父子忠君爱国,御赐匾曰:“公符宣泄”,至今高悬于祖祠。周英园从小颖慧机智,性格静敛,常常独处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等经典,学识超然。

周英园的母亲温文尔雅,心地善良,崇佛敬僧,家里供奉观音菩萨像。英园受慈母影响,自小就熟悉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心经》和《金刚经》。

抗日战争期间,初小还没毕业的周英园辍学,举家外出逃难,随父以行医为生。他在父亲的教导下,研读《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千金要方》、金元四大家、明清医学等经典医书药史,学会了四诊八纲、辩证论治、药物配伍等中医理论和方法,背熟了祖传的单验秘方。这为他以后的行医生涯奠定了牢固基础。

1945年抗战胜利后,父子返回家乡。斯时他已娶妻生子,建立家庭,开始了治病救人的行医生涯。在行医过程中,他看到人们生老病死的痛苦,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并萌发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于是周英园皈依当地灵山护国禅寺住持释新曦金刚禅师,成为佛门在家弟子,法名光德。

当父母谢世、子女长大成人后,不觉已到了1980年。适逢国家改革开放,佛教事业兴起,周英园即发愿到五台山朝圣。在五台山,他参观了各大寺庙,访问了众多住持,见寺僧纯朴憨厚,虔诚供佛,和睦相处,戒律精严。又见“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朗朗天地静明,无追名逐利、勾心斗角的浑浊之象,真是一片罕有的净土,顿感身心清凉。

得知广宗寺的清海上师和老上师能海都是弘扬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高僧大德,能海老上师更宗喀巴大师的第二十八代传人,于是,他毅然到广宗寺,跪在清海上师面前,请求收为弟子。清海上师一见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温良恭俭,心举念动,脱口说道:“吾法有继了”。后为其剃发、披紫、受戒,赐法名“海照”,字“妙空”。从此,师徒二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清海上师言传身教,为妙空法师开示密法。他们还大力修复寺宇,先后修复扩建了广宗寺、圆照寺等。

1991年,清海上师端然圆寂。妙空法师以失怙恃,动身云游三大佛教名山和国内著名禅林,之后返回了广东省潮阳峡山镇故里,兴建了金刚道场妙吉祥堂,树起了五台山黄教法幢,弘扬能海上师密法,撰著《近代汉藏密宗高僧能海老上师、清海上师略传》、《赞文殊菩萨偈注释》等论述。在参研佛学同时,他继续施医赠药,治病救人。法师多年行医所得,兴建了五台山张法王寺,又在缅甸订造了大量白玉佛像,最终捐献给南岩古寺、阳西县净业寺,并在这三处圣地启建“万佛菩萨吉祥宝塔”,每座都高达28以上,雄伟庄严。尤以南岩古寺39高的万佛塔以及数量为全国之最的玉佛雕像,为佛门史无前例之殊胜壮观。

2005年,妙空法师出任南岩古寺拓建重修首任方丈,为古寺命名“玉佛国”。

法师于佛历二五五一年(公元2007年)七月二十五日示寂,世寿八十有四,荼毗得大量五色舍利子、舍利花。

玉佛之国

南岩古寺名闻遐迩,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之外,规模庞大、海内无双的佛教玉石雕像,更为其赢得“玉佛国”的美名。

说起这批白玉佛像的由来,颇有一段奇特因缘。所有玉佛均为妙空法师筹资在缅甸刻造,由于数量庞大,一直未落实道场安放,仍留于缅甸。2004年,古寺拓建重修工程发起人邱柏源先生、罗炎武先生与法师取得联系,八次亲往向法师陈述古寺历史佛缘,请求将这批佛像安放南岩古寺。法师鉴证了南岩古寺与佛结缘3650多年,确为佛教圣地,又见两位发起人的诚恳与热忱,由是决定玉佛菩萨等圣像赠送古寺。

2004117,第一批玉佛从缅甸顺利运达,此后玉石雕像分批逐次运来古寺。这些雕像陆续分置到古寺各个殿堂、景观,形成依山而筑、错落有致的整体风貌。

所有雕像,除万佛塔塔体佛像10008尊用汉白玉石雕刻外,其余一万多尊全部用缅甸玉石雕刻。其规模之大、名称造型之完备,均为海内仅有。玉石行业专家鉴定,雕像的玉石原料全部都是原始玉石,或洁白细腻,或净莹剔透,质地上优,并且,每一尊雕像都是用整块天然石料削凿而成。其中高度达11的观音像、长度达7.41的释迦如来吉祥卧像,高度达5.78的金刚圣母像,4.55的海岛观音像、4.3的千手观音像、4.2的释迦牟尼佛坐像,所采用石料体积之巨大尤为罕见。据统计,这批玉石雕像总重量约为4200多吨。

目前,南岩古寺共有玉石雕刻佛像24尊,菩萨、祖师像25尊,罗汉像516尊,诸天、护法神35尊,玉狮、玉象各一尊;排楼二十四天尊、巨幅九龙壁、玉狮、玉象等,共计665尊。另有万佛塔佛像浮雕20008尊,堪称洋洋大观。

从艺术造型看,这批雕像均为典型的缅甸佛教艺术造型,带有浓郁的异国格调,与我国传统佛教雕像有所不同。而从其特征看,却是异曲同工。造像衣冠华丽大气,饰以珍珠、玛瑙、璎珞形状的装饰品,显得异彩堂皇。佛像表情雍容祥和,目光静穆清湛,充分表达了诸佛菩萨对芸芸众生的大慈大悲,望之,圣洁之感油然而生。默默之中启示人们,要萌发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自性自渡、普渡众生的无上道心。

善信游人至此,于天光流丽、山河秀美之间,瞻仰佛国庄严万象,无不至心赞叹。徜徉于南岩古寺,瞻仰顶礼之余,细观众多的佛教雕像,当尘心尽息,引发无尽的虔诚之情、精进之心,走上正念正信的人生大道。

总而言之,南岩古寺的数量浩大的佛教玉石雕像,无论是在教理,还是工艺、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意义,都是深邃丰富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意义内涵,将越来越显得深远。

本篇文章来源于 应用文写作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35lw.cn/yingyongwen/201203/39102.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bce2260f5335a8102d220e2.html

《普宁南岩古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