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2-11-30 06:41: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授课时间:198211

授课地点:湖北省宜昌市

授课对象:宜昌市五中(普通中学)初二学生

授课时数:2课时

观摩人员:湖北省中语会年会与会人员200余人

第一课时

    (上课)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课本第四册上面的一篇文章《最后一次讲演》。(板书: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取名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面的注释,准备回答上面的问题。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并提示学生:要聚精会神地看书,力求把内容记住]

    师:看完了吧?请举手回答问题![过了一会儿,有两名学生怯怯地把手举了起来。教师指定其中的一个答问]

    生:[把书上的注释念了一遍]

    师:你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很好,但不要照着注释念。我们要求看了以后,迅速记住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以后注意。

【评:这个提醒很重要,教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表述。】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对人民力量疯狂镇压,甚至采取极其卑劣的暗杀手段。1946711,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15下午,在云南大学礼堂召开追悼会。当时闻一多先主的处境也相当危险,大家都劝他不要去参加追悼会,但闻一多先生一定要去。本来没有安排闻先生发言,但是会场上混进了一些国民党的特务,当李公朴先生的夫人报告李公朴被暗杀的经过的时候,这些特务分子在会场上抽烟说笑,故意捣乱。看到这种情景,会场上的人都很气愤。闻一多先生更是怒不可遏。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立即走上讲台,拉过话筒,发表了这篇慷慨激昂的演说。会后,闻先生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在回家的路上,他被事先埋伏在路上的特务分子开枪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他的大儿子。因此,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因为是即席讲演,没有写讲稿,这篇讲演词是当时听讲的人记录下来的,题目是后来人们加上去的。

    【评:介绍时代背景,意在让学生知道闻先生演讲的来龙去脉,且兼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语言精炼,感情充沛。】

    这篇讲演词,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崇高的革命精神,我们要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讲演词。下面,请大家听我读一遍。

    【评:教师范读十分重要。这是教学生朗读课文的现身说法。】

    师:[表情朗诵全文]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前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杀害李公朴先生是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作者在痛斥敌人和赞颂烈士的时候,用了哪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表达他那憎爱分明的感情?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教师巡视并提示学生:最好看两遍,第一遍,了解这一部分的大意,顺手把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划出来,第二遍,边看边思考:为什么说杀害李公朴先生是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找出关键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成几点意思。]

    【评:细微之处见精神。教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随时予以指点。如此长期训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当指日可待。】

    师:看完了吗?(生齐答:看完了)好,现在按小组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相互议论,但声音都比较小,不十分热烈。教师鼓励学生:大声说话,敞开议论,不要害怕。]

    【评:鼓励学生,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为什么说杀害李公朴先生是最卑劣、最无耻的事?请举手发言。(有十多个学生举手)很好,要求发言的人很多。请你说!

    生:因为,他们杀害李公朴先生不是光明正大的,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的;还有,他们在杀死李公朴先生以后,还制造谣言,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

    师:答得很好,他答出两点来了:他们不敢公开地杀,不敢光明正大地杀,而是暗杀杀了人还要制造谣言诬蔑人。还有没有补充?(学生举手)好,你说。

    生:李公朴是因为参加爱国民主运动而遭到国民党杀害的。

    师:讲得非常好。我们把两位同学的意见综合起来就完整了,是不是这样几点:李公朴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不过是写写文章,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反动派居然杀害这样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不是卑劣无耻啊?(生齐答:是的!)②反动派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杀,而是采取什么手段啊?(生齐答:偷偷摸摸地暗杀)这更加卑劣无耻!’③杀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这尤其卑劣无耻!刚才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很有水平,说明很会读书,就要像这样学下去。

    【评:归纳学生讨论的发言,切中时机,过了这个村就是那个店;切中肯綮,使学生纷乱的思维条理化,进入深层的认识。】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作者在痛斥敌人和赞颂烈士时,用了哪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表达他那憎爱分明的感情?(学生纷纷举手)啊,举手的很多,很不错。请你说说痛斥敌人的有哪些词语。

    生:最卑劣、最无耻。

    师:对![板书:卑劣  无耻]

    生:偷偷摸摸,不敢光明正大。

    师:对![板书:不敢光明正大  偷偷摸摸]没有啦?请坐下。谁有补充?

    生:诬蔑。

    师:对![板书:诬蔑]大家看,这些词语感情色彩非常鲜明,痛斥了敌人。[板书:痛斥敌人]我们再想想,赞颂烈士的有哪些词语?你说。

    生:光荣,骄傲。

    师:对![板书:赞颂烈士  光荣  骄傲]还有没有?

    生:宝贵。

    师:对!  [板书:宝贵]作者就是运用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痛斥了敌人,赞颂了烈士,表达了憎爱分明的感情,对李公朴被杀事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板书:憎爱分明  对李公朴事件表明态度]

    【评:引导学生从痛斥和赞颂两个方面找出课文的关键词语,把学习语言落到了实处。】

    下面,我们来朗读这一部分,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哪位同学读第1自然段?(学生举手)请你读。

    生:[朗读第1自然段]

    师:好,读得很有感情。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这一句,读的时候要把重音落在哪里?

    生:()最卑劣、最无耻。

    师:为什么重音要落在这些地方呢?  (有几个学生举手)请你说。

生: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对敌人的痛恨。

    师:对!这两个词有力地揭露了敌人的罪行,又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痛恨。[示范朗读]下面,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这个问句是设问,还是反问呢?(学生举手)请你说。

    生:反问。

    师:反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举手)好,你说。

    生:设问。

    师:这就有争论了。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学生举手)请你说。

    生:反问句,就是不知答案,设问句就是事先知道答案。

    师:都同意这个意见吗?(学生举手)好,你说。

    【评:这就是教学艺术!教学犹如带领学生登山,山路弯弯,难免会有障碍,教师就要善于帮助学生清除路障,来一个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里的设问反问之争,教师顺势引导,何其自然!

    生:反问句,作者知道答案没有说出来;设问句答案说出来了。

    师:对!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共同点,都是无疑而问,就是明知故问。不同点,设问是有问有答,反问是有问不答,因为答在其中。这句,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后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部分学生答:回答了)回答了。他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他没有犯罪嘛,他是爱国嘛!可见这是个设问句。读的时候,要把质问敌人的语气读出来[示范朗读]再看下面这句话,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重音应该落在哪里?

    生:()讲,说,打,杀。

    师:为什么?(学生举手)请你说。

    生:李先生是用笔用嘴来说事实、讲道理,敌人没有事实可说,没有道理可讲,而采取打和杀的法西斯手段。

    【评:多次指导学生重读,重读运用得到家,就表明对文章透彻地理解。】

    师:回答得很好。李先生是摆事实讲道理嘛,他没有拿起武器来对付你们嘛!你们有事实就讲嘛,有道理就说嘛,为什么要打要杀呢?这里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罪行。读的时候要突出这四个字。这成什么丢这是个什么问句?(生齐答:反问)这句话包含的答案是这太话不成话!”读这句要读出痛斥敌人的语气。现在请同学们各人练读第l自然段。

    [学生放声朗读]

    师:集中。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学生举手)请你读。

    生:[朗读第1自然段]

    师:读得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全体学生齐读]我们再来研究第2自然段。××,请你读一下。

    生:[朗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只是读掉了一个字。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这里为什么改换人称,用个?

    生:(大部分)是对特务说的,会场上有特务。

    师:对!这时是面对面的斗争。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这句话后面有个括号,后头还有些话后面有括号,这是用来记录会场的气氛和闻先生当时的情绪的。厉声是什么意思?(生齐答:严厉的声音)对,这一句要读出厉声质问敌人的语气。[示范]“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读的时候,语调要特殊一点。[示范]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不这样读呢?【表演一种不正确的读法](学生举手)请你说。

    【评:这几句话的朗读指导恰到好处,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味细微的感情。教师示范实际上是教师给学生在传染语感。已成为指导学生朗读的经典例证。】

    生:因为桃色事件共产党杀共产党是敌人说的,是造谣的话,所以读的语调要特殊一点。

    师:对!这些话太荒唐、太无耻了,闻一多先生引用这些话的时候是很愤怒的。后面无耻啊,无耻啊,为什么连用两个无耻啊?(学生举手)请你说。

    生:为了加重语气。

    师:回答得对。我们还可以细致研究一下,听我读一下。  [示范]第一个无耻啊,是闻一多先生对敌人的卑劣行径表明自己的看法,读的时候要咬牙切齿,声音要低沉一些;第二个无耻啊,是闻一多先生愤怒地发出控诉,读的时候,要大声疾呼!下面,连续三个光荣,是对烈士的高度赞颂。要用最饱满的热情读出来。现在,请各人练读这一段。

    [学生练读第2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学生举手),请你读。

    生:[朗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但还要进一步体会感情。我们现在要设想,不是在课堂里读给同学和这些听课的老师听。我们要设身处地地想,闻一多先生,当时面对着敌人,这时的感情应该是很激愤的。

    【评:好一个设身处地!这就是要求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读在文中,想在文外,体验加深,感悟甚多。】

    [示范朗读]请同学们一起把第一部分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下课)

第二课时

    (上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前面三个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被杀事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痛斥了敌人,赞颂了烈士。而在表明态度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对这个事件进行深刻的分析。现在,我们来学习第45两个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第二部分。学习这部分,请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教师巡视并提示学生:看书的时候把跟思考题有关的语句划上横线;够用原话的,尽量用原话]

    【评: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入,就用不着老师教了。】根据思考题的要求归纳几点,能学生的学习有方法,就得其门而

    师:看完了吧?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相互议论,比较热烈。教师巡视、指点。]

    师:我们一起来讨论: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回答问题的时候,明确地说出一点,二点,三点。谁发言?(学生纷纷举手,有三十多人)呵,这么多举手的人,太好了!请你说。

    生:第一点就是:广大人民是打不尽、杀不完的;第二点就是: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师:请停一下,这两点意思是不是差不多啊?不能列为两条吧?我打断了你的话,请继续说。

    【评:随时指出学生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问题,引领学生提高。】

    生:第三点,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

    师:这一条跟上面的意思还是差不多。你再动动脑筋,请坐下。谁补充?(学生举手)请你说。

    生: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师:这一条是历史的证据,补充得好。谁能系统地归纳几条?(学生举手)你说。

    生:第一点: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自己在恐怖;(师:好,说得好。第二点?)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师:好。第三点?)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评:这就是师生合作!师生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师:(激动地):这三点概括得多好啊!这位同学多会读书啊!就要像这样读书。自己动脑筋,自己分析问题,这才能锻炼出真本事。我再把她的意思阐述一下。为什么说敌人快完了,我们一定胜利呢?闻一多先生是怎样透过这个事件,揭示这个事件的本质的呢?【板书:透过事件揭示本质]闻一多先生说出了三点:敌人制造恐怖,说明他们自己在恐怖。[板书:敌人在恐怖]因为他们害怕人民起来推翻他们,想用恐怖的手段把人民吓倒。杀死一个李公朴,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因为敌人的暴行不仅没有把人民吓倒,反而激起千百万人民的愤怒,使千百万人民看清了敌人的本质,自觉地起来反抗。[板书: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③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板书:历史证明]闻一多先生把

这件事情分析得很透彻,给我们的感觉是深刻有力。[板书:深刻有力]

    【评:概括升华,归纳小结,使其条理化,便于学生记忆,归档

储存。】

    下面,我们来朗读第4自然段。谁读?(学生举手)好,你读。

    生:[朗读第4自然段]

    师:读得有感情。我们来研究一下,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这句后面的括号里写的什么?(生齐答:捶击桌子)可见闻一多先生当时是怎样地气愤!他讲这些话是越来越激动。读的时候句与句之间要接紧些,情绪越来越激昂,最后要把拳头捶下去。

    [示范读]不要从形式上模仿我,要体会感情。只要体会了感情,这拳头是捶得下去的。下面,又是面对面的质问: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这句重音在哪里?(大部分学生答:想想,几)对。[示范读]“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了事重音应该落在哪里?(生齐答:了)是吗?[教师试读,强调]行吗?(大部分学生:重音在字上)![示范读]再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重音在哪里?(生齐答:吓)?我们试试看?  [教师试读,强调]行吗?  (生齐答:应该是)对的![示范读]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分析的,各人练读。

    【评:这一段实录是指导学生朗读,把语感传给学生的典型案例。练语气、练重音,甚至情之所激,  “练捶桌子,身临其境,获益甚多。】

    [学生放声朗读]

    师:读完了?谁把这一段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学生举手)你读。

    生:[朗读第4自然段,有感情]

    师:读得非常好。  [以上是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花6分钟]

    下面,我们来研究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被暗杀的事件,表明了态度,痛斥了敌人,赞颂了烈士。接着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事情的本质。最后,闻一多先生对青年发出了号召,同时表示了自己的决心。闻一多先生对青年发出了什么号召?他自己表示了怎样的决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最后一部分,准备回答上面的问题。

    [学生阅读第三部分。教师巡视并提示学生:这道思考题只要求笥略的回答,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意思,概括几句就行了。]

    师:就看完了?(学生纷纷举手,有四十人左右)请你讲。

    生:闻一多先生号召青年:第一、要发扬云南的光荣历史;第二、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让特务们这样横蛮下去;第三、要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师:很好。谁还发表意见?你说。

    生:闻一多先生向青年发出号召,第一点是,要用李先生的血换来政协会议的重开;第二点是,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第三点是,青年们要携起手来,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他自己的决心就是,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

    师:说得多好啊!看来同学们学会读书了,很会读书了。这部分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热情地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板书:发出号召  继承传统  争取胜利]坚定地表示决心,誓死战斗,不怕牺牲。[板书:表示决心  誓死战斗  不怕牺牲  热情坚定]我这都是同学们说过了的意思,同学们说的都对。不是同学们说的不对,老师的才对,千万不要这样想。要有自己读书的信心。

    【评:学生会读书了,这是老师指导的结果。真是教师指导一分,学生学习长一寸。】

    学习了这篇讲演词,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它非常激动人心,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这篇讲演词为什么这样感人、这样有力量呢?请大家总结一下两节课的收获,请从感情、道理和语言三个方面去归纳,用自己的话说。在各人思考的基础上,再相互议论一下。

    (学生认真思考,有的边想边写。一会儿,相互议论起来,比较热烈]

    师:请举手发言!(学生纷纷举手)你说。

    生:从感情方面来说,闻一多先生在讲演词里面,表现了对李先生的怀念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道理方面,总结出一条,人民的力量终究是要胜利的。语言方面,通过一些设问、反问、感叹句,表达了愤慨和激动的心情,所以这样感人。

    师:讲得很好。但我们不是固定一种答案,大家还可以讲,各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纷纷举手,情绪热烈,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教师放手让他们讲)啊,大家都想讲,好,一个一个地讲。

    生:这篇讲演旗帜鲜明,感情强烈,对进步力量和反动派的态度绝然不同,所以这样感人。

    生:一、这篇讲演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平,二、这篇讲演向人民谈述了国民党的卑劣无耻;三、……

    师:停一下,向人民什么?(生:谈述了)我跟你商量一下,这个词能不能换一下?(生:揭露了)揭露了,这个词换得好,往下讲。

    生:三、这篇讲演赞扬了人民的力量。所以能感人和鼓舞人。

    生:这篇讲演词,一、憎爱分明,热情坚定;二、分析透彻,深刻有力;三、通俗简短。

    师:他提出通俗简短,这是补充的新的内容。接着发言。

生:这篇讲演语言生动,感情逼真,道理深刻。

    生:这篇文章在感情上有两点:第一点,闻一多先生用贬义词表现出自己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痛恨;第二点,用褒义词表现了对李先生的赞扬,说明自己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

    师:停一下。说明这个词换一下好不好?

    生:(思考了一会儿)表现了。

    师:表现了合适些。说下去。

    生:在道理方面,深刻分析了这次暗杀事件,揭露敌人的罪行,指出敌人快完蛋了,语言方面,生动充实,而且有力量。

    生:这篇讲演还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评:这一段关于学习演讲词收获的学生发言精彩纷呈,发言面较广,发言的内容很有深度。老师随时指导学生纠正用词不当的语病,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师:同学们充分发表了意见,都很有见解。我要说的都被你们说完了。我只能把大家的意见稍微归纳一下。

    这是一篇讲演词。讲演就是把道理和意见公开向群众阐述。作者是怀着对烈士无比敬仰、对敌人无比仇恨的感情来作讲演的。爱什么,恨什么,都是很明确的。感情强烈,旗帜鲜明,所以能够激动人心。[板书:感情:憎爱分明  感情强烈]一篇讲演,仅仅有真挚的感情还不行,还要对所讲的事情作透彻的分析,讲出深刻的道理来,这样才能真正地说服人、鼓舞人。[板书:道理:分析透彻  道理深刻]这篇讲演词,紧紧扣住李公朴被暗杀这个事件,表明态度,分析事理和发出号召,我们回顾一下文章的思路:反动派暗杀了李公朴先生——这是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这件事是反动派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这件事不仅不能说明敌人有力量,恰恰相反,正表明他们在恐怖,他们快完了。这件事将激起千百万人奋起斗争。历史证明,反人民的势力一定要被人民毁灭的;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我们青年要继承革命传统,争取和平民主的胜利。一篇讲演,要使听众听得明白,听得亲切,语言要通俗,要口语化,句子要简短。因为短句容易听明白,也比较有力量。此外,还要适当用一些设问、反问、感叹等句式,加强语气、加强力量。这篇讲演词就有这些特点。[板书:语言:通俗简短  多用感叹、设问、反问等句式]

    总的来看,这篇讲演词,以憎爱分明的感情,犀利的语言,揭露了敌人,赞扬了烈士,鼓舞了人民,同时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毛主席曾经说过: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

    课后,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l24自然段。

    【评:这一段结束语提纲挈领、画龙点晴。让学生把课文学习所得加以梳理,由博返约,以简驭繁,既是学习的升华,又是方法的指导,一箭双雕,实在难得。】

(下课)

表明态度{妻曩慧全)憎爱分明

    r敌人在恐怖  、揭示本质{千百万个站起来I深刻有力

    【历史证明    J号召、决心{誊芜笺莩)热情坚定《<最后一欢讲>教学实录》总评

    宜昌,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加上又是秋天,满山红叶煞是可爱。这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丰收的日子。我们荆楚大地的语文教改精英聚会于此,探讨研究语文教改的问题,该是何等惬意!在会上,洪镇涛老师给大家奉献了一堂研究课——执教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课,体现了改革精神,上得潇洒风流,反响强烈,是我省语文教坛秋收的成果。由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成了洪老师的传统保留节目,以后全国许多地方都请他去上这一课。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22年过去了,重读《(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实录》,抚摩着沧桑,耳畔犹回荡着当年洪老师慷慨激昂的声音。用今天的视觉来观照,这堂课风采依然。

    1.教学生学会读书。洪老师教语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尤其教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洪老师一以贯之的教学思想。就本课文说,洪老师处处指导学生读书。上课伊始,他指导学生读注解,要求学生一迅速记住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前三段,思考为什么说杀害李公朴先生是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并找出表达爱憎分明感情的词语;等等,教师认真地指导学生读书,把读书当作是深入堂奥的重要途径。第二课时,洪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时,他在巡视中提示:“①看书的时候把跟思考题有关的词语划上横线;根据思考题的要求归纳几点,能够用原话的,尽量用原话。最后,课即将结束了,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这两节课的收获。怎样总结呢?“请从感情、道理和语言三个方面去归纳。这些指导极为具体细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读书。元代诗人元好问诗云: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而语文教改则不然,要把金针”“度与人,让学生自己用金针去绣出美好前程。把金钥匙教给学生,让学生去打开科学宝库,去攀登书山,去涉渡学海。仙人指路,教给学生点金之法,让学生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点石成金。联想到今天,全球都在呼唤教会学生学习,把教会学生学习当做是学校教育的头等重要的大事。本次新课程改革,把教会学生学习当做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志。然而,早在20多年前,洪老师在教改中已经艰难地起步了。这说明洪老师对教改思考与实践的深远价值。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教语文,就应该抓住文章的感情,以此去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浓烈的感情中学习语言,体悟人生。洪老师讲课,向来以感情投入、感情充沛著称,听洪老师的课无一例外地受到他高尚、积极、进取的情绪的感染。本课教学,洪老师以饱满的激情贯注于课堂,他开讲以悲壮的心情、激昂的语言,唤醒学生沉睡的意识,接着要求学生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篇演讲词。自始至终,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引情,以心换心,整个的课堂教学在接受闻一多先生高尚情操的熏陶。特别是教师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去设想当时闻先生讲演的现场,你就是闻一多,你就是反内战的民主战士,你就在当年昆明的讲台上,慷慨陈词,揭露敌人的卑劣伎俩,赞扬李公朴的献身精神。于是学生情之所至,竟不知不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约而同地捶桌子,表示愤激的感情。这点在当时被传为美谈,以至成为后来的学生学习这篇演讲的经典范例。今天新课程,要求阅读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说明体验是语文课程改革中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一个焦点,强调阅读课必须上成体验的课程。阅读的本质,归根结底是阅读主体情感体验的兑现,体验越多理解就越深,阅读时要提取读物的意义,主体就必须支付自己的经验、阅历、知识、情感和态度。这一点,洪老师的课堂教学至少已经领悟到体验之于教学的重要。

    3.指导学生语言实践。语文课究竟干什么?说到底,就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学中,洪老师始终把握这一航向,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对于像演讲词这样的课文,就尤其要学习语言。本课教学,他反复强调学习演讲词的语言。例如,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他先要求学生找出痛斥敌人的词语,如最卑劣、最无耻、偷偷摸摸、不敢光明正大、污蔑等,接着要求学生找出赞扬烈士的词语,如光荣、骄傲、宝贵等,让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词语是语言的基础,学生的词语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有自如的表达。否则就会词不达意,就会带来语言痛苦。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正确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如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回答时明确地说出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纷乱的思维条理化,学会连贯地、有层次地表达,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很快作了有条理的回答。接着,教师又予以示范,语言简洁明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表达中,用词不当,老师立即予以纠正。如,学生说这篇演讲向人民谈述了国民党的卑劣无耻,洪老师说:我跟你商量一下,谈述这个词能不能换一下?”学生立即改为揭露,这不仅用词恰当,而且也显示思维的严密。当学生说用褒义词对李先生的赞扬说明自己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洪老师说:停一下,说明这个词换一下好不好?”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换为表现,这就准确了。学习语言就是要这样对词语掂量轻重,辨别范围,区别情感色彩,等等,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表达就会出错误。洪老师教学,就是这样细致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逐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通顺、连贯、得体,这是多么值得今天的语文课借鉴啊,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呼唤的语文味儿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洪老师的这堂课永远定格在那个年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光荣榜上,历久而弥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b032714a300a6c30c229f76.html

《最后一课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