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 小数乘整数 - 苏教版(2018秋)

发布时间:2019-05-03 03:16: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数乘整数。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小数点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小数乘小数。

积的近似值。

小数除以小数。

整数除以小数。

循环小数。

商的近似值和实际应用。

乘法运算律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或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利用小数乘或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探讨并掌握小数点的位置变化与小数大小之间的关系。

3.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积的近似值。能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养成认真计算、仔细检查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4.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掌握小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通过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

5.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试题,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通过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及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7.让学生了解小数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巩固学过的面积公式等知识。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在理解、掌握计算法则和乘法运算律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练习。正确处理口算、笔算的关系。在练习中,要注意及时反馈,针对练习中暴露出的问题,组织辨析和矫正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突出转化思想和推理活动。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转化的价值经常表现在沟通新旧知识,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教材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体验转化策略。

3.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按照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有根据、有条理地去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4.要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 小数乘整数 1课时

2 小数点右移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1课时

3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课时

4 小数点左移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1课时

5 小数乘小数 1课时

6 积的近似值 1课时

7 小数除以小数 整数除以小数 1课时

8 循环小数和商的近似值 1课时

9 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1课时

10 整理与练习 1课时

11 班级联欢会 1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材第55、第56页的内容。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新知识,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投影仪,课件。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指名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乘数、乘数、积)

2.复习整数乘法中乘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复习题。

  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2栏与第1栏比较,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2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乘数乘10,第二个乘数没变,积也乘10)

3栏与第1栏比较,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3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乘数乘100,第二个乘数没变,积也乘100)

4栏与第1栏比较又怎样呢?(第一个乘数乘1000,第二个乘数没变,积也乘1000)

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1.谈话。

教师:西瓜是夏天消暑的好东西,大家知道西瓜的价格吗?让我们一起到瓜果市场看看吧!(出示教材第55页例1的情景图)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记住图中的主要信息,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主要信息。

学生:第一幅图显示的是夏天时西瓜的价格:每千克0.8;第二幅图显示的是冬天时西瓜的价格:每千克2.35元。

教师:回答得很好,把图中的信息完整地说出来了。

2.提问。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图中显示的信息,了解了西瓜在不同季节的价格,谁知道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呢?

先让学生在下面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3.讨论。

从“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实际问题出发,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出算式0.8×3(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乘法,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算法,教师注意观察)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名让两名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

学生甲:0.8×330.8相加,0.8×3=0.8+0.8+0.8=2.4

学生乙:0.8元是8,8×3=24()=24=2.4元。

教师:你们说得都很正确,只是计算的角度不同而已。事实上,还有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用乘法的竖式计算。

 0.8

×   

 2.4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2.4元。

这里我们运用了小数乘法的初步知识,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我们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竖式的形式和整数乘法的竖式很接近。由于一个乘数是小数,积一般也是小数。

4.巩固拓展。

教师:我们已经顺利求出了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用的钱数,现在大家继续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2.35×3,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

教材要求先用加法算,再用乘法算有两点意图:一是用加法启发乘法。计算加法是从最低位算起,一位一位地算,是向相邻的高位进位的,和里要点上小数点。这些步骤与方法启发乘法也这样进行,学生算过乘法后,又会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乘法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二是用加法验证乘法,结果是正确的,过程与方法是合理的,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选两个具有代表性做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他们分别是用小数加法和小数乘法计算。

通过教学例1,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乘整数可以列竖式进行笔算,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法基本相同。

5.补充新知。

教材第56页的“试一试”着重教学积有几位小数,即怎样在积点小数点。首先用计算器计算这三道题,得到它们的积;然后分别看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的小数位数,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明白“乘数里共有几位小数,积里也有几位小数”。

4.76×12=57.12 积里有两位小数

2.8×53=148.4 积里有一位小数

103×0.25=25.75 积里有两位小数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相互的收获,整理计算思路,明确计算方法,建构计算法则。

1.练一练。

2.5
× 4

0.39
× 5

17
×2.3

45
×0.12 

2.根据125×12=15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5×12=    125×1.2=    125×0.12=    1.25×12=

3.说说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0.86×92     0.45×81     0.076×48

2.14×63 0.13×26 1.8×34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0 1.95 39.1 5.4

2.12.5×12=150   125×1.2=150   125×0.12=15   1.25×12=15

3.0.86×92的积有两位小数   0.45×81的积有两位小数

0.076×48的积有三位小数 2.14×63的积有两位小数

0.13×26的积有两位小数 1.8×34的积有一位小数

教材习题

教材第56页“练一练”

1. 340.4 34.04 34.04

2. 18.5 0.9 59.8 8.4 竖式略

小数乘整数

 0.8
×   3
 2.4

2.35
×  3
  7.05 

注意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买西瓜”的情境,自然地引出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由于是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就是学习新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2.经历过程,体验算法。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而不单单是掌握计算方法这一结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

3.注重交流,理解算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展示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同时教师又是互动交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多样化的计算办法中,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并运用于指导后面的学习。

教材通过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购物”的事情为背景,分别给出夏天和冬天西瓜的单价,让学生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起来会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应该会很快。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显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a6f85f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9.html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 小数乘整数 - 苏教版(2018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