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影视声乐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31 10:01: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赵季平影视声乐作品研究—以1,2首为例

摘要赵季平曾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是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他的音乐作品风格多样,种类繁多,立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透露出强烈的民族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超高的艺术水准。本文通过对赵季平先生影视声乐作品的研究分析,从而探讨其创作理念创作风格及其创作手法,以求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赵季平先生的创作精髓。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赵季平影视声乐作品概述;第二部分主要从赵季平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地域性这两个方面对赵季平的创作理念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是赵季平影视声乐作品的分析。赵季平先生把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创作相结合,塑造民族音乐新形象,相信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我们进行作曲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赵季平 影视声乐 创作特征

赵季平影视声乐作品概述

赵季平先生在电影音乐、电视剧配曲、还有单纯的声乐作品都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纵观赵季平先生的影视音乐创作历史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1983年开始以他的第一部作品《黄土地》的完成为标志,这部作品可称得上是赵季平与电影音乐的“初恋”。在这部陈凯歌导演的作品中,赵季平为其配乐创作的电影主题曲《女儿歌》、插曲《黄土地放歌》都融入了陕北民间音乐《信天游》和陕北唢呐等音乐元素,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自这个阶段形成了音乐与影片风格一致。

中期创作阶段1987年开始,这一阶段是他音乐创作的繁荣阶段,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里程碑时期。这一阶段他为影视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标志性的作品为电影《红高粱》创作的《妹妹曲》、《酒神曲》被广为传颂,此部与张艺谋导演合作的电影,更是震撼了当时的电影界。这这个阶段他的特色逐渐鲜明,在民族音乐创作的基础上还进行创新发展。这个阶段音乐与电影已经融为一体。

新时期创作阶段1991年开始,代表作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主,另外还有《乔家大院》、《大宅门》、《笑傲江湖》等作品,这一时期他已深入挖掘民族的跟,巧妙结合运用西洋编曲融入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创新,其艺术性已经达到了新境界。

二 赵季平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1 影视声乐作品的民族性特征

赵季平从小受其父亲的影响,热爱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极具民族特色。赵季平在从西安音乐学院学习了专业系统的作曲理论和编曲技法后,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在这期间,他深入农民生活,在民间采风,向地方剧种的专业人员学习研究,从而为以后创作大量的民族性风格的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电影《黄土地》中,主题曲《女儿歌》极具信天游特色,并采用陕北唢呐作为乐器,这首歌也是专业院校音乐教材的歌曲。《女儿歌》哀婉动人的旋律更是把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赵季平在伴奏乐器上的运用也巧妙的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感,如在《黄土地》中大量运用了安塞腰鼓,电视剧《大宅门》中采用京剧中最具特色的乐器之一京胡,体现出了整个电视剧的京剧味道。另外在《好汉歌》中把山东方言的韵律运用到了歌曲中,在电影《红高粱》的插曲《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中运用了山东的地方戏曲茂腔和柳腔,还加入了秦腔花腔的唱法等等。可以看出从民族乐器的运用,地方取材,运用手法等方面都体现了他从现代音乐理念出发,对戏曲、民歌进行嫁接创新,使其作品极具民族性特征。

2 影视声乐作品的地域性特征

赵季平先生多年致力于对陕西地方戏曲的研究和对地方音乐和民族音乐的运用传承,他在戏曲研究院这期间,深入基层,积累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他的足迹遍布于关中、陕北及陕南,学习钻研了秦腔、碗碗腔、乾县的板腔以及老腔、眉户等其他省市的音乐剧种。通过21年的钻研,从中汲取营养,提炼精华,为后来创作风格的多样化打下了基础。

《黄土地》拍摄地在陕西,主题曲《黄土地放歌》和插曲《女儿歌》都极具地方特色。电影《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对大部分人来讲可能有点陌生,但主题歌《想亲亲》想必是大家熟知的,这些歌曲都是具有特色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在各地民歌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对于喜怒哀乐的表达是自然直接的但也不失美感。通过影视作品,越来越多的人对音乐文化有了新的了解。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题曲《远情》融合了山西民歌的元素,以真实质朴打动了无数观众,《远情》运用山西了民歌常见的四度五度跳进后级进的旋律结构来突出山西的地方风格,歌曲还运用了传统的民族调式(徵调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宫调式和羽调式的色彩来表现地域性的民族风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904310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e.html

《赵季平影视声乐作品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