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最经典的话

发布时间:2019-02-26 00:11: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宣太后最经典的话

【篇一:宣太后最经典的话】

以前我侍奉先王时,他如果只用大腿压在我身上,我感到很累;他要是全身压在我身上,我却一点也不嫌重。

说这话的人不是青楼女子,而是战国时期大秦国的王太后。听这话的对象不是嫖客,而是外国使节。讲这话的目的也不是总结床上的技巧,而是阐发外交的政策。

秦宣后以性交的体位来打比喻,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她所面临的外交困局,却根本没有这么轻松。

当时,楚国围困了它北面的韩国,韩国屡次向其西面的秦国求救,但秦国却不愿意施以援手。最后,韩国派出了一名叫尚靳的使者。尚靳把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的道理对秦昭王讲了一遍,意思就是韩国如果被灭,对秦国也没有好处。当时垂帘听政的昭王的妈妈宣太后,觉得这个尚靳挺有文化,就对他讲了文章开头说的话,原文是:“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大腿)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意为缺少不累”,双重否定);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宣太后没受过教育,话儿有些糙;但理儿(以其少有利焉)却不糙。其所言房中技巧实际上是现代物理学上的压强定理——压力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即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可惜,宣太后毕竟不懂物理学,因此她没搞明白压强的原理。她打比方的意思是想说,相比于全身,大腿要小,但压在人身上却更有力。所以,可以用的付出换取的效果。这里犯了一个科学上的错误。因为不管是用大腿撑在宣太后身上,还是全身趴在宣太后身上,压力都等于她那男人的体重,是一定的,也就是说投入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投入的形式和方法。用腿撑着的姿势受力面积小,压强自然大。但是,这无论如何不能推导出可以少花钱多办事的结论,而只能说同样的投入可以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少有利焉的结果是可能的,但这与宣太后不愿日费千金的想法没有必然联系。

芈八子似乎不是出身于楚国特别有权有势的家庭。这从她八子的封号上就能看出来。秦国后宫爵列八品,正嫡称后,妾称夫人,之下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八子的身份并不高。而当时楚国是大国,如果是王室宗亲的女子嫁到秦国,断然不会享受这么低等的待遇。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样一个没有背景的女子,不会是政治的媒介,所以她靠的应该是南方女子的姿色了。

芈八子嫁的人是秦惠文王,这位爷在位期间最大的政绩,是将曾经主持变法的商鞅五马分尸。秦惠文王主政二十七年,孩子也多,他死后太子继位,史称秦武王。尽管芈八子与先王有三个儿子,但秦惠文王一死,正宫王后就开始收拾后宫里的小妖精,芈八子的儿子赢稷立马被送到燕国当人质。所以,以芈八子的境况,这辈子本来是没什么指望了,能善终已是万幸。但这时,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秦武王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却不务正业,好角力。公元前307年的一天,他带着一群哥们跑到周王室所在的洛阳,要看看神州九鼎。周王室虽然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各诸侯早就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周王室当时最值钱的家当,也就是这代表天下九州的九座宝鼎了。可秦武王却把宝鼎当杠铃,非要与人比试。他不知道,这鼎不仅重达千斤,而且是神器。最后武王在挺举时,髌骨被宝鼎压折,并导致严重内伤,当晚就在洛阳驿站里吐血而死。

【篇二:宣太后最经典的话】

经典史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宣太后为人,自私率性而顾大局经典史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宣太后为人,自私率性而顾大局幻竹爱微微笑

百家号01-3014:29从上面的地图中也可看到,秦国地处西疆,不仅和中原大国有联系,就连游牧民族也有不断的接触,加上秦国先祖秦非子本来只是给周孝王养马的,因而向来秦国为中原所排斥。既然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那么秦国自然就没有经过「教化」了。

父子同室而居,儿媳也丝毫不在乎和公公发生关系,这就是当时秦人最真实的写照,后来商鞅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风气,从七十年代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里我们能感受到这一点。但一个社会的巨大惯性是难以一时改变的,这跟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秦制而导致民不聊生是一致的,尽管有了商鞅对性关系的约束,在当时的秦国依然存在着许多「未开化」的情景。

所以芈八子去了秦国,不但没有被束缚住自己的个性,反而因为种种原因而被释放了自己的欲望,对权力的追求、对性爱的渴望,这些全都真正集中地体现在了大权在握的宣太后身上。

这场景在《大秦帝国》里也有表现,这段话不仅表现出芈八子性观念上的开放和不羁,便连她的权力观和自私也尽数展现。

「外戚不得干政」,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说了很多遍,外戚问题也因此和权臣问题、宦官问题一样,成为最威胁皇权的因素之一。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戚干政,正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始于宣太后和她的弟弟魏冉。

外戚干政发生在秦国依然有其历史必然

正如上文所说,秦国的风气与中原不同,没有教化,因此也难以形成完善的宗法制,《战国策》里就有描写秦国国人宗法血缘意识淡薄的文字:「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因此纵观整个春秋战国史,虽然秦国也有宗族叛乱的情况,却往往难以形成规模,宗族势力本就不能算得上顽固,从而才有了他人来蚕食权力的机会。

此外,虽然秦国自古以来有着「聘用」他国能人的习俗,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李斯等客卿皆是如此,但我们看到,这些客卿的下场大都不是被弃用就是被驱逐,有的更是被直接斩杀,秦国统治者对客卿的不信任由是可见。《大秦帝3》开局就是丞相甘茂担忧自己被外戚魏冉嫉恨而弃秦奔齐。

恰巧在秦昭襄王初年,主少国疑,宣太后自己有政治能力,又有几个弟弟帮衬,自然外戚势力无可避免地扩张了。所以才有了范雎后来对秦昭襄王说的话:「今臣闻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华阳、泾阳佐之,卒无秦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这样的外戚势力,正以宣太后与魏冉为首。虽然史书上从来都没有专门关于宣太后的传记,而众多的别国史料也被秦始皇毁得差不多了,纵使如此我们依然能从史书里的寥寥数语中勾勒出宣太后的个人形象。

正如上文所说,也只有在秦国,她才得以走进史书,走上荧幕。我们不妨来看看编剧是如何通过其他细节来刻画这一人物的

在秦惠文王和芈八子初相遇的时候,不像其它后宫剧中描写的那样担忧,也不像耍心机谋求盛宠那样的龌龊,芈八子直接大声说:「我是来成亲的,倒成了囚犯了。他要是再不来,我就跑。」

而在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王位的时候,她又能真正表现出自己作为政治家的权谋,这时她说:「因为时候到了,稷儿要亲政了,该做个了断了。」

是的,儿子的王位。

结语 宣太后和秦昭襄王

虽然她是宣太后,虽然她的几个弟弟身居高位,虽然她大权在握,虽然她追求自我的释放,但这些都不会动摇她的合法性,只有一件事会动摇她的合法性,那就是她权力的来源。

如果她的儿子不再是秦王,那么她就不会有权力,换句话说,只要换了任何一人当王,她都会失去权力,无论那个人是她弟弟,还是她自己。

上文中,宁静饰演的宣太后如是说:「娘不在乎天下人如何评价于我。」其实那段台词里还有后一句话:「娘只在乎稷儿,和秦国的好坏。」

这样的宣太后才会对秦昭襄王说:「或许你终究不是我儿,只是借我肚子生出来的王。」

秦国好,她才能好;儿子坐稳王位,她才能坐稳。也许出于政治考量,也许出自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也许都有,也许这样才是宣太后的本来面目。

《史记》记载,昭襄王四十二年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郦山。四十四年后,秦始皇统一中国。

幻竹爱微微笑

百家号最近更新:01-3014:29简介:来这里,带你去看最新最好玩的资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7847ef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9.html

《宣太后最经典的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