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54299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提高非言语沟通能力的方法

摘要: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有时非语言沟通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关键词:非语言 沟通 能力;

1 非言语沟通及其特点
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有时非语言沟通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非语言沟通的能力,以利于自身能够更好的同别人进行交流。

通常非语言沟通具有一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1.1 普遍性
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

在这个特点下,人们只是在生活种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来丰富自己的非语言沟通能力。


1.2 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决定了其特有的非言语沟通符号。例如,在我国的侗族,如果不会唱侗族大歌就几乎被人视为残废;比较典型的人际沟通例子是人们通过握手、拥抱和亲吻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欢迎和爱抚。在欧洲一些国家,亲吻、亲鼻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热情的表示,尤其是对女性而言。但中国人往往不太习惯,而更习惯以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感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去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多去接触并学习各个民族的非语言沟通符号,并使自己能够适应他们的各种行为。在去一个地方之前,先去多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才能提高自身的非语言沟通能力。

1.3 社会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人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都对非言语沟通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在对待不同的人群时,要采用不同的交流形式,使用不同的非语言沟通符号。

1.4 审美性
非言语沟通所表现的行为举止是一种美的体现。

人的外表有时会对人与人之间构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穿着得体,打扮适中,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

1.5 规范性
这种规范性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或一个民族受着特定文化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对非言语沟通所产生的社会认同。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着被大家承认的行为举止准则,在运用非语言符号时,要考虑沟通对象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心理因素、社会道德因素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信息,并被对方所接受。

1.6 情境性
非言语沟通一般不能够单独使用,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条件、环境背景、包括与相应语言情境的配合。只有那些善于将非语言符号与真实环境背景联系起来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93e87d770bf78a6429543b.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