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2.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素材 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8-18 01:27: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三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素材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社会财富分配和人们争逐股票利润的情况

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社会生产确实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手里。1925年,美国16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3%。国民收入分配日益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整个20年代,占美国总人口5%的大富翁攫取了全部国民收入的1/31929年时,大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能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一年2 000美元)或在这一水平之下。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不足24%。更为严重的有21%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到1 000美元,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这些都不能不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20年代,购买股票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投机而不是投资。操纵股市的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他们通过抬高股价而获取高额利润。例如,有一家证券公司,即美国与国际证券公司,用每股20美分的价格购买了某家公司的股票,然后让这种股票上市,在此期间,这家证券公司故意在股市上抢购自己的股票,哄抬股价,最后以52美元的高价抛出,大赚一笔。有些银行家为股票的利润所吸引,他们常常不顾风险,利用储户的存款炒股,谋取厚利。当时,纽约的股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股市,许多外国人把数亿美元投到这里进行炒股。因此,当192910月,股市崩溃时,一些银行在股市投下的巨额资金失去,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美国老百姓也大多认为股票投机能赚大钱,这是因为那些在幕后操纵股市的大投机商告诉他们,任何人只要每星期节省几美元,购买股票就可以有发大财的机会。这些加入股市的平民百姓,他们在股市兴旺时用自己的几乎全部积蓄购买股票。通常,他们在花100美元购买的股票涨到值1 000美元时,并不急于抛出,还等着再涨。但同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有1 000元储蓄了,因而可以分期付款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了,如汽车、家具等。可是,当股市崩溃时,手中的股票便变得一钱不值,而且也无法按期付款了。于是,他们就陷入了破产的境地。

股票

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股东不得向股份公司退股,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股票交易所是专门从事股票业务的证券交易场所,是买卖股票的市场,习惯上称为股市。股市的业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现款买卖,另一类是买卖证券所有权,待一定时期结算时,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进行股票投机的人就利用股市行情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但是,一旦预测失误,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

理论上讲,所有股东都有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管理,参与股份公司的盈余分配。但是,实际上,真正控制公司的是那些握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才能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的决策。一般股东只是为了分得股息。一般说来,股息要比存款利息和其他债券的利息高一些,但风险也相应大一些。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收益和当时的市场利率。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预期收益/当时利率。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股票价格是受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当某种股票供过于求时,股价下降;反之则上升。而股票的市场供求是变幻莫测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有,发展趋势无法预料。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股票价格的高低最终要受到这家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制约;而整个股市的行情则必然要受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如果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国家经济形势糟糕,虽然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股市暂时也可能出现一些活跃气氛,但好景决不会长久,而且升得越高,将会跌得越惨。

胡佛

胡佛(1874—1964)1895年毕业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此后,担任采矿工程师,在世界各地采矿,成为百万富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美国驻比利时救济委员会主席和商业部长等职。1928年,胡佛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获得成功。次年,就任美国第31任总统。就在胡佛担任总统后不久,经济危机爆发。胡佛信奉自由放任主义哲学,面对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他仍然依据自由放任主义经济观点,否认日益恶化的危机现实,拒绝采取重大的经济干预措施。只是根据自愿的原则,劝告地方政府、企业界和劳工界采取行动。后来,由于危机进一步加剧,胡佛不得不开始推行经济干预措施,但仍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1932年初,胡佛下令成立了金融复兴公司,签署了联邦土地银行法令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法,以挽救银行、铁路、建筑和贷款公司以及富有农场主、房产主免于破产。胡佛政府的经济干预主要是为了帮助富人,对提高普通大众的购买力、缓解生产过剩危机和失业救济作用很小。例如,到1932年底,政府只贷出了3 000万美元作为各州失业救济和以工代赈之用,完全是杯水车薪。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任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行政改革委员会主席。1964年在纽约去世。主要著作有《美国的个人主义》和《回忆录》等。

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

美国1932年夏天,全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下降了55.6%,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下降了65.6%96.3%不等。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情况更糟,下降了95%。农产品价格也从1930年春天起连续下跌,农民入不敷出,纷纷破产。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锐减。危机期间,美国有一万三千多家企业和一万多家银行倒闭,全国劳动人口的1/4,即大约一千三百万人失业,广大工人的实际工资比危机前下降了1/4左右。

德国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降低了40.6%,仅次于美国。农业生产下降了30%。财政金融状况极其糟糕,银行或者倒闭,或者合并,1931年,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3亿马克,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马克,整个信贷体系濒于总崩溃的边缘。由于当时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被剥夺了全部的殖民地,德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落千丈,据统计,19291935年,进出口总额分别降低了70.8%69.1%。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1932年,全国只有1/3多一点的工人能够完全就业,其余的人要么完全失业,要么处于半失业状态。每年毕业的2.6万名大学毕业生,只有大约一万人能勉强找到工作。

英国19301932年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跌了34%,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造成农业生产萎缩,英国不得不向国外大量采购粮食,当时人们称英国是“世界各国倾销剩余粮食的市场”。1933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16.5%,因为英国20年代的经济没有出现美国那样的繁荣,这种下降显得更加明显。1934年,全英国有超过总数1/4的工人失业。同时,英国的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巨额赤字,1931年,英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超过一亿英镑,大批黄金外流,黄金储备急剧下降,不得不宣布放弃英镑金本位。

法国法国经济危机开始较晚,当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1929年和1930年发生经济危机时,法国的经济却仍然很繁荣。正当法国朝野为自己的独家繁荣而倍感乐观时,193011月,法国经济危机开始了。大批企业和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对外贸易萎缩,工业生产下降。1933年,法国的工业生产比危机前下降了28.4%1933年,当其他国家开始从经济危机中复苏时,法国却陷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1935年,法国的钢和铁产量减少了1/21/3,棉花和汽车的产量也都减少了35%,此外还有1.3万多家中小企业破产。

日本经济危机首先使世界市场萎缩,日本的出口受到严重打击,1930年和1931年,日本的出口分别比前一年下降了32%53%,进口下降了30%57%。当时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丝的价格,1929年平均每捆为1 350日元,到第二年9月下降到每捆500日元。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外贸的缩减直接影响了工农业生产,一些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只有50%。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丰收,但是,由于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有些农作物价格甚至抵偿不了运输费,于是出现了所谓的“丰收饥馑”现象,农民普遍负债。

金本位

即金本位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黄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19世纪后期,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用金币本位制。一战爆发以后,许多国家纷纷放弃金币本位制,改行纸币流通制度。金块本位制又叫“生金本位制”,它指的是在流通中的纸币或银行券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名义上以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实际上并不铸造和流通金币,市场上流通的只是代表金币的纸币或银行券。纸币或银行券可在一定条件下兑换金块。一战中,英法等国相继采用。金汇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特点是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不铸造和流通金币,银行券也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是把本国货币同另一个金本位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使本国货币同黄金间接挂钩,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基金,以便随时出售外汇。采用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等方面必然会受到与其相联系的金本位国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在本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最早使用这种货币制度的是英国殖民地印度。一战后,德、意、奥等国也采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的货币体系,美国以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也是采用了这种货币制度。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市市长。在1932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3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新政”(New Deal)

19326月底,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是把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公道政治”(Square Deal)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新自由”(New Freedom)两个口号巧妙地结合。有人认为是借用了同年社会学家斯图尔特·蔡斯出版的新著《新政》之名。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193334) (节录)

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的坦率和果断来发表演说。现在确实尤其有必要坦白而果敢地谈一谈真情实况,全部的真实情况。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不去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情况。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在我们国 家生活中每一个黑暗的时刻,直言不讳,坚强有力的领导都曾经得到人民的谅解和支持,从而保证了胜利。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

……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

……

最后,在恢复阶段中,我们需要避免旧秩序弊端重新出现的两项保证:必须严格监督一切银行储蓄、信贷和投资,以制止利用他的存款进行投机的活动;必须提供充分而有偿付能力的货币。

……

我们对基本民主的未来并未失去信念。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在困难中,他们作为选民提出的要求是直接而有力的行动。他们要求的是有领导的纪律和方向。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实现他们愿望的工具。我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来担当的。

罗斯福新政期间对财政金融的整顿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是从股市崩溃造成金融业危机开始的。在危机期间,银行金融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许多银行破产,人们存在银行的钱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更多的人觉得钱存在银行不保险,纷纷到银行挤兑,反过来又使得更多的银行倒闭。罗斯福上台时,全国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倒闭或停业,整个金融系统陷于瘫痪。所以新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整顿财政金融。36,为了防止储户进一步挤兑,造成更多的银行倒闭,政府下令全国银行“休假”4天。9日,国会又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授权财政部检查银行资产负债状况;同时,为了支持大银行开业,发行30亿美元的新钞,并淘汰了失去偿付能力的小银行。312,罗斯福总统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向美国人民保证,他们把钱存在银行是保险的,以稳定储户的情绪。鉴于许多银行曾经利用存款进行股票等证券投机活动,在股市中损失惨重的教训,6月,罗斯福总统通过法令,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以阻止一般银行利用存款进行证券投机活动。同时,建立“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对5 000美元以下的小额存款,由政府保证其安全。1935年,政府颁布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州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于是人民对银行的信用逐渐得到恢复,银行制度得到稳定。在此期间,政府还下令居民和私人银行把黄金全部交售给联邦储备银行,银行停止兑换黄金,禁止黄金出口,实际上取消了金本位,并宣布美元贬值40.9%,以刺激生产和对外贸易。三、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制约措施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制约措施主要有: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

2.重划德国疆界。削减德国领土,德国的西部边界恢复到18701871年的状态。把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划为非军事区,德军不得设防。东部的很多领土划归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等等。这样,德国总计失去了大约1/8的领土和减少了1/10的人口。

3.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被英国及其自治领、法国、日本和比利时等国分得。

4.限制德国军备。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4 000人,解散总参谋部并不得重新成立。禁止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海军限定只能有主力舰和轻巡洋舰各6艘,驱逐舰和鱼雷艇各12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海军总兵员不得超过1.5万人,其中军官不得超过1 500人。德国还不能拥有陆海军航空兵力。

5.赔款和经济处罚。

希特勒

希特勒(1889—1945)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但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是如此。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军队的巴伐利亚团,军衔为下士,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自豪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希特勒受政府派遣,打入一个小党──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希特勒逐渐控制了该党。1920年,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从此走上了发展纳粹党,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道路。1923年,希特勒及其党羽在慕尼黑的一家小啤酒馆举行暴动,企图夺取当地政权,遭到失败并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反动种族论,主张德意志种族是最优秀的种族,应该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应该消灭犹太人和其他劣等民族,消灭共产主义。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开始取得德国国家政权,成为法西斯独裁者。他在德国国内实行法西斯独裁,对外大肆侵略扩张,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430日,在柏林被苏军攻克前夕,于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经济危机期间纳粹运动的迅速发展

纳粹党出现于20年代初,但是,在整个20年代,总的来说,德国的政治、经济局势还比较稳定,纳粹运动在德国没有太大的市场,发展相当缓慢。1928年,纳粹党在国会的491个议席中只占有12席,无足轻重。此后,随着德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广大中下层人民饱受失业和破产之苦,对魏玛政权非常不满,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纳粹党乘机在全国各地发动了强大的宣传运动,攻击魏玛共和国历届政府腐败无能,许诺自己执政后一定能振兴德国,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纳粹党的宣传蒙骗了很大一部分城乡小资产阶级和失业工人,支持率迅速上升。同时,纳粹党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工作,在19309月的大选中,纳粹党共得到了640多万张选票,获得了107个席位,从国会中原来位居第九的最小党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社会民主党的第二大党。纳粹党的党员人数也迅速增加,据统计,1928年,纳粹党党员人数只有8万人,19299月增至15万人,193011月再增至35万人。同时,纳粹党加强了同德国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联系,希特勒向他们许诺将坚决维护他们的利益;纳粹运动也逐渐得到军界、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庇护,势力进一步膨胀。而经济危机的冲击,又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现政府的不满,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日益强烈,纳粹势力迅速崛起。在19327月举行的新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了国会全部608个席位的230个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纳粹党党员人数达到近百万(也有人说是85)

德国陆军参谋长谈国会纵火案真相

1942年元首生日那天共进午餐之际,在元首周围,谈到了德国国会大厦和它的艺术价值。我亲耳听到,戈林(纳粹德国元帅,曾经是仅次于希特勒的纳粹第二号人物)在谈话中大声插话:“唯一真正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的!”说着,他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

消除人民与国家痛苦法(即授权法)(1933323) (节录)

1 国家法律亦由德国政府按照德国宪法规定的程序制定。

……

2 德国政府所制定的国家法律如不以国会和参议院的组织本身为对象,不得与德国宪法相异。德国总统的权力不变。

3 德国政府所制定的国家法律由内阁总理发布并在国家法律公报中发表。如无其他规定,法律于发表之次日起生效。

……

4 德国与外国所订涉及国家立法事务的条约,无需获得参与立法工作的团体的同意。德国政府发布履行此项条约的必要的规定。

……

德国国防法(1935316)

(1)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2)德国和平陆军包括业已并入的警察部队在内,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

(3)有关普遍兵役的补充法律将由德国国防部长拟定后请德国政府决定。

德国兵役法(1935521) (节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条  兵役是德国人民应尽的光荣职责。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在战时,除兵役以外,每一个德国男子和每一个德国女子都有为祖国效劳的义务。

第二条  国防军是德国人民的武装的训练军人的学校……

第三条  国防军的最高统帅是元首兼国务总理。

在他领导下,德国国防部长作为国防军的总司令实施对国防军的指挥权。

……

四、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和李顿调查团

中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又同日本统治下的朝鲜相邻,同日本的贸易联系密切,日本早就对中国东北地区抱有侵略野心。30年代初,日本进口货物中67%的豆类、64%的煤、46%的铁都来自中国东北地区;同时,日本出口商品中37%的机械、14%的糖,也都输往该地区。而且,日本在华投资的60%70%也在这里。但是,张学良在东北执政以后,打算更多地利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资本进行东北建设,日本的利益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另一方面,中国东北还是日本实现其北上侵略苏联和南下占领整个中国和东南亚的“跳板”。因此,日本对中国东北志在必得。于是,日本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并于次年31日炮制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中国政府的多次要求下,1931年底国际联盟理事会通过决议,决定派一个调查团到远东调查中日关系问题。在取得日本同意后,19321月,正式成立由英、美、法、意、德五国代表组成的调查团,英国驻国联代表李顿为团长。调查团在先赴美日,与两国政府交换意见后于4月抵达中国东北地区进行调查。当年10月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承认“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制造的,满洲国是不合法的,但同时又说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是“中日冲突的重要原因”。关于如何解决中日冲突问题,调查报告主张中日双方一切武装力量都撤出中国东北,在东北组织外国人控制的“高度自治的政府”,建立由外国军官指挥的特别宪警部队维持秩序。实际上是要由各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中国东北。1933224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李顿调查报告。日本拒不接受,为了给继续扩大侵略取得行动“自由”,327日,日本借机宣布退出国联。

广田弘毅

广田弘毅(1878—1948)出生于日本九州的福冈县。190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1906年,作为候补外交官到驻中国北平使馆赴任。1921年以后,历任日本外务省情报部次长、欧美局局长、驻荷兰公使。1930年出任驻苏联大使。此时,日本国内的法西斯势力日益强大,广田弘毅也得到升迁。19339月,广田弘毅进入内阁,担任外相,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9358月,广田提出了对华关系三原则,其实质是(1)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抛弃依赖英美政策,与日本合作;(2)中国要承认伪满洲国,借以促进华北与“满洲”的经济文化关系;(3)中国应与日本合作,“防俄”、“防共”,旨在绞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广田的对外侵略政策得到了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和信任,“二二六”兵变以后,在军部法西斯的支持下,广田弘毅出任内阁首相,从此,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正式确立。

广田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加强了军部的力量,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同时,还加强了对国内人民的专制统治,如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等。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积极进行扩军备战活动,使日本进入所谓的“准战时体制”。193611月,广田内阁同德国法西斯正式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1月,广田内阁下台。同年6月,广田出任近卫内阁外相。广田在任外相期间,积极主张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是发动“七七”事变,全面进行侵华战争的主谋者之一。1938年,广田丢掉了外相职务,被宇垣将军取代。广田下台后,曾经一度在19426月担任过日本驻泰国大使,多次出席日本的重臣会议,参与出谋划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广田弘毅因为在其执政期间,疯狂扩军备战,发动侵华战争,并积极推行向东南亚的扩张政策和对苏联的侵略政策,对人类和平和安全犯下了滔天罪行,被判处绞刑,是七名被处以绞刑的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19481223日凌晨,在东京被处死,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日本《基本国策纲要》(193687)

()国家大政的根本,在于根据大义名分,内则巩固国家基础,外求发展国运,使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的安定势力,确保东方和平,为世界人类的安宁和福利作出贡献,以体现建国的理想。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

1.排除列强在东亚的霸道政策,根据真正的共存共荣的主张,共享幸福,这就是皇道精神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我国在对外发展政策上应予经常贯彻的指导精神。

2.为希求国家的安泰,并拥护国家的发展,以确保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安定势力的地位,应充实所必要的国防军备。

3.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同时防范英美,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执行时,应注意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4.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对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

()以上述根本国策为轴心,统一调整内外各项政策,力求适应现在的形势而实现刷新国政。其纲要如下:

1.扩充国防军备

(1)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特别应充实在满洲与朝鲜的兵力,使在开战初期即能对其远东兵力加以一击。

(2)海军军备,应配备和充实兵力,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

2.我国外交政策,总的来说,应以不折不扣地完成根本国策为基本精神,加以综合革新,军部为了使外交机关能够进行有利而充分的活动,应努力进行内部援助,避免由军部出面工作。

()政治行政机构的革新改善,财政经济政策的确立以及其他各种设施的应用,都必须和上述根本国策相适应,关于下列事项,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1.指导和统一舆论,使在突破非常局面上能够巩固国民的决心。

2.为希求发展执行国策所必需的产业和重要贸易,对行政机构和经济组织进行适当的改革。

3.在稳定国民生活、增强国民体力、健全国民思想方面,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4.为航空及海运事业的飞跃前进,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5.加速制定国防和产业所需重要资源、原料的自给自足计划。

6.一面革新外交机关,一面充实情报宣传组织,使外交机能与对外文化活动得以充分展开。

五、学术动态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它的实施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如黄安年著《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4)

2.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一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的局面,它没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机。新政实施的结果,是巩固和加强垄断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对工人阶级让步的措施,不过是资产阶级对付工人运动的一种手段而已。新政实行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逐年回升的现象,并不是新政药方的功效,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自发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所包含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策,则对工人阶级和革命事业有巨大的危害。如黄绍湘著《美国通史简编》等。

3.对罗斯福新政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它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的结果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刻的危机。然而,不能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农民及工人参加革命行动,因为当时美国并不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如刘绪贻著《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dcb70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df.html

《高二历史下:2.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素材 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