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总结

发布时间:2018-10-17 14:31: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

【摘要】“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建国初“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题材电影大量涌现,从内容到类型都表现出与时代命题高度契合的特征。本文从类型出发,分别分析了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四种主要类型的特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各自的不同与相同点,总结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电影的特征。

【关键字】农村题材电影;农村改革斗争片;农业生产建设片;农民生活片;少数民族片

中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根系于农村和农民。展现农村变化、反映农民生活的农村题材电影一直在中国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尤其农业有了许多开创性的发展。和平时代的人民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进步,电影成为国家宣传政策,普及文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建国初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中国农业农民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题材电影随之兴起,并进入繁盛。

()多种原因促使农村题材电影发展

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村题材电影兴起

新中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电影的商业化属性减弱,文艺属性增强。电影不再按照商业化运作,而是作为国家对人民进行改革宣传和教育的重要艺术形似出现。1949 年以后,电影类型衰亡,题材尊显,后者取代了前者,并且被赋予了前者所没有的意义和价值。题材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殊荣,是因为它不再是艺术性的商品,而成为计划性的宣教品。电影所表现的生活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工业部、农业部、国防部等诸门类相对应,于是就有了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等。另一方面,作为宣教产品,电影不但承担起建构‘革命历史’的任务,而且成为证明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和真理性的工具。于是又有了革命历史题材、革命战争题材、反特题材、反腐题材、献礼片、‘主旋律’、‘五个一工程’等。

2、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村题材的繁盛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人数众多,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农民人口达到5346135,占当时总人口的8674%,农民数量众多,且在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作用明显,当时的广大观众迫切需要通过银幕形象直观地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以及现在国家建设情况、人民生活情况。从党及政府的角度来说 ,为了巩固与强化新生的政权 ,也需要通过电影这种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体向公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计划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电影票价降低,甚至有放映队深入农村循环放映,也为广大农民观看电影提供了方便。电影不再是城市经济富裕阶层的专利,更多的工农兵成为电影的受众。“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的创作宗旨指引着此时期的创作方向,农村题材大量涌现不难解释。

(二)何为农村题材电影

农村题材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与农村、农民相关的电影,从纵向来看,包括农村历史题材片和农村现实题材片。从横向来看,包括农村革命斗争片、农业生产建设片、农民生活片等,少数名族题材电影也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电影1949—1966 年十七年期间共生产故事片728 部,其中农村题材影片(广义)176 部,年均占比达 24. 2%,最高的年份高达 58. 3%。在十七年电影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三)不同电影题材的特征研究

1、改革斗争片,善恶对比,忆苦思甜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生产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许多地方仍然贫穷、落后,但是与旧社会对比,人们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表现旧社会阴暗、落后,进步思想、进步人物的影片很恰当的切合了人们的心理,因此一些改革斗争片受到人们的欢迎。最明显的就是影片《白毛女》,即以对比异常鲜明的“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人公命运 ,昭示了时代的整体性变迁:喜儿“不幸”与“万幸”的遭际,均象征着至少一代人天壤之别的处境变迁。《白毛女》在票房(影片1956 年创下票房最高纪录) 与荣誉 (1957 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 上的双丰收 ,证明了其主题内容和创作思路受到当时观众与政府的一致喜爱和认同。

“苦难”“拯救”“改造”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的改革斗争片的主流。在旧社会人们受尽地主阶级、封建势力以及国民党残部的压迫,在苦难的边缘挣扎,后来多有进步的青年向共产党靠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的思想,或是共产党的出现拯救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农民,或是实行了分田地的土地改革等进步政策,为农民生活的提高、思想的进步带来了希望。例如《红旗谱》中农民朱老忠、严志和和进步青年江涛、张嘉庆与地主冯老兰和落后势力的鲜明对比,虽然农民生活艰辛,但是进步青年运涛、江涛、张嘉庆等人的出现和行为还是为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并愿意为之付出血汗。影片《暴风骤雨》更是凸显了1946年土地改革的种种不易,地主韩老六的破坏,但是在工作队和进步农民赵玉林的努力下,恶势力得到惩处,翻身农民积极参加解放战争。《白毛女》更是将地主阶级和穷苦农民的矛盾演绎到极致,也将喜儿前后生活的对比鲜明的表现出来。所有这些影片对旧社会的描述,都是为了在与现实的今昔对比中激发群众对新生活、新社会的热爱。忆苦思甜中更加坚定现在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

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改革斗争片“改造”和“拯救”的意味明显,改造不仅表现在社会层面,也表现在对人的改造上。通过落后势力的对比来显示新生思想的生机。使人们在观影过程中回顾过去,坚定现在,忆苦思甜。

2、农业生产建设片、在进步中成长

如果说十七年间的改革斗争题材电影表现的多是农民与落后腐朽势力的敌我双方矛盾,那么农业生产题材电影则多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进步与落后思想的斗争,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的矛盾。一些农民固守成见,一时间难以接受国家的新政策、新思想、新机器,或者在新的东西面前动摇怀疑,出现一点差错就断然否定,或者是忽略客观条件,一味贸然前进,后来在进步青年的劝说下,在村支书等人的带领下,或者是看到新政策、新机器带来的成果时,才决定加入进步队伍或是改变态度的故事。

这一时期著名的农业生产建设片《春风吹到诺敏河》、《不能走那条路》、《北国江南》、《神秧手》,一方面表现了农民高昂的生产建设激情,也反映了一些对新政策抵触、冒进的现象,《春风吹到诺敏河》中屯长崔成在合作社面前的冒进和动摇,《北国江南》中钱三泰、董子章对打井造林政策的怀疑甚至破坏,《神秧手》中曹顺才对插秧机等技术革命的排斥等,但是结果都是皆大欢喜,与农村改革斗争片片相比,农业生产建设片斗争的色彩减退,更多体现的是温婉的劝说,积极的引导,农民在走了弯路后回归队伍,更加坚定地加入建设队伍。

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建设片,无论是表现农村生产面貌的变化,还是表现农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对于“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与礼赞都是这些电影的重要表现内容,先进的组织和进步的人物是这些电影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人所共知的指向和引导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3、农民生活片,突破限制,个人感情微露

十七年期间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农民生活片,但是在十七年革命先行,政治为先的大背景下,单纯的农民生活片几乎没有。农民的生活多放在农村生产建设的大背景下,或是贯穿在与封建势力、迷信思想的斗争中。例如当时风靡一时的影片《李双双》,主人公李双双个性的展开,都是随着自己与丈夫的自私行为做斗争和自己对桂英自由恋爱的帮助中体现的。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与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提倡尊重个人感情、尊崇自由爱情的影片,典型的如《小二黑结婚》、《刘巧儿》等,主人公都冲破家庭和时代的压力,敢于质疑封建迷信思想,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虽然十七年期间表现农民生活的电影依然未能脱离政治属性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其对人性的挖掘扔难能可贵。

在十七年表现农民生活的农村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了许多重大突破,许多影片塑造了一批经典的女性形象,例如李双双、刘三姐、刘巧儿等,与旧时期不同的是,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成为与男性平等甚至觉悟高于男性的人物,她们敢于与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她们都敢于同自己的命运做斗争,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李双双更是全身心投入生产建设中,她不仅在生产建设中积极主动,而且也敢于同丈夫喜旺的大男子主义作斗争,最终用自己的真诚和生产队的喜人景象赢得了丈夫喜旺的尊重和爱情。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很大的突破,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4、少数民族电影,十七年电影的靓丽风景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是十七年电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方面,新中国平等开放的民族政策为其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欢迎,长期为“政治第一 ,艺术第二”思想所绑缚的电影艺术家们在这里找到了挥洒才情的一方天地 。另一方面 ,这类电影所表现的完全异于汉族文化的地域风景、民风民情也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光。而最难得的当属这类题材的作品对人性内容、尤其是爱情主题的大胆表现。十七年的文艺主导思想向来是将“革命”与“人性”置于对立的关系,前者是正大光明的,后者则是渺小的,甚至必要时可以做出牺牲的。但在少数民族影片中却很好的将二者结合。例如在影片《刘三姐》中,既有刘三姐对地主莫怀仁的反抗,也表现了刘三姐和阿牛彼此的爱恋。电影《五朵金花》更是以金花和阿鹏的爱情为主线,社会建设为辅线展开,经过曲折的经历和几次误解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对爱情故事的大胆开掘开掘 ,给沉浸在集体狂欢中的观众带来了一丝心理的满足,在改革、建设题材之外增添了几分温暖人心的气息。事实证明,许多当年红极一时的主流电影在时过境迁之后,已渐渐被人淡忘,而那些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却仍深刻地留存于观众的记忆当中。例如观众喜爱的《阿诗玛》、《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达吉和她的父亲》等。这些电影都在人们心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难以超越的银屏形象,除了历史价值,更具备珍贵的审美价值。

()十七年电影,美中也有不足

对于新中国十七年来说,农村题材电影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不研究这些农村题材电影,就不容易弄清楚这段历史。需要指出的是,“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反映的乡村充满了明亮的色彩,欢快的的生活场景,塑造了李双双、喜儿、刘三姐、阿诗玛等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再加上乐观、向上的农民形象和精神品格的塑造,总体来看,十七年电影中的农村世界是现实的,又是理想化的。当然,“十七年”电影所展现的乡村世界还不够全面和完整,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如对于乡村社会的苦难,除了一些历史题材影片外,农村现实题材影片基本上没有去表现。再比如片中坏人总能被及时发现,落后者总能迷途知返。革命群众即使出现一些矛盾、猜忌等不和谐的音符,在最后也往往被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的结局所掩盖。但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政治环境下,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依然具备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903e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b.html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题材特征研究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