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高考诗歌鉴赏题

发布时间:2019-03-25 23:29: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 )(2分)

A.《蒹葭》 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

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4、第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5、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分析】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一个哲理:桃花、李花喧嚣浮华者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平凡朴实者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恒久长远.(注:加粗刷红部分是“简析本诗对比手法”的答案。)

【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体裁的知识.《城南》是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蒹葭》是古体诗,《将进酒》是古体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属于七言绝句,《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属于古体诗.

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画面描绘题首先要找出关键意象以及特点,然后描绘整个画面,注意语言优美,加入自己的想象.

3)本题考查诗歌哲理.本诗后两句“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通过对桃李和青草的对比的过程即是暗含哲理的过程.

答案

1C

2答案: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

3答案:喧嚣浮华者网网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

4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5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恒久长远且难以摧毁的精神。

(二)暮春

(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①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①冉冉:也作“苒苒”,柔美的样子。

1.诗歌一、二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暮春景色的什么特点?

2.“春草池塘独听蛙”,“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2分)落花、绿阴;(1分,只答一点不给分)万木葱茏,充满生机。(意思符合即可)

2.在孤寂中,有春天花事消歇后的淡淡忧伤,也有一份笑对时序更替的从容和豁达

3、本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试作分析.

【答案】 本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春暮近夏时节的乡野景象。前两句通过视觉描写了无人问津的春花在门外纷纷飘落,青青的芳草绿遍乡野的情景; 后两句是从听觉角度来写春末夏初时大自然的变化——林间黄莺收敛了往日的欢歌离开山林,取而代之的是池塘青草丛那有着响亮叫声的青蛙。

4、本诗第二句中的“绿茵”有的版本写作“绿阴”或“绿荫”,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1 “绿茵”更好。“绿茵”与“冉冉遍天涯”的特点相符,与后文“青草”相呼应,有弃旧迎新、向往美好之意。

示例(2 “绿阴”或“绿荫”更好。增加意象“树叶”,与“林莺”的“林”衔接,使诗歌意象丰满,还避免了与后面诗句中“青草”的重复。

(三)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 []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1. 说说首句中“缓”字的表达效果。(3分)

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3分)

答案

1. 示例:缓,慢慢的意思。缓”字,表现出诗人因对山中美景的欣赏而生留恋之情,所以步履都慢下来了,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1分,诗句理解1分,表达情感1分。

2. 示例1运用衬托(侧面描写)的手法,借涧水之香突出桃花之香,写出了山间暮春的静谧美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示例2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落花之情景,实写涧水之香,写出了山间暮春的静谧美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3、《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4、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5有人说“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表现手法非常妙,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3、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4、《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5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这是运用侧面描写(虚实相生、侧面烘托),借涧水之香烘托桃花之香,展现出一种幽美静寂的意境。

(四)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

【注释】白日:指阳光。

1第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

2“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本诗借“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答案

1生命力旺盛(有活力),从容自信。

2、运用你人、比喻,借写青苔花虽小,却毫不自惭形秽,要充满自信,绽放自己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处于逆境中要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道理。

(五)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②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③浪淘:波浪淘洗。④簸:掀翻。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1.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牛郎织女的传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2.这首绝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 诗的开头两句中“吼”字和“触”字用的好,请简要赏析。

2.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近

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湍急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2、 对比、衬托,动静结合。由开头的动态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

门之后,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它的气概——波涛卷起的沙堆似座座雪堆。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来、触山回的壮观场面。

)越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3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1描写了一个沦落天涯、孤寂愁苦诗人(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魄困顿的倦客游子)形象。

2示例:“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3、(1)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此曲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愁苦。

2)写法:①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②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③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3)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 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塞上 柳开

鸣骹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②向云看。

注释:①鸣骹(qiāo),一种响箭。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1. 请简析“天静无风声更干”一句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2. 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5分)

3.第一、二句描写生动传神,颇具特色,请各举例分析。

4.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三、四句。

【答案】

1.(1)①“天静无风”交代现时的天气状况,“声更干”形容响箭的鸣声在辽阔宁静的塞外草原上显得格外干脆爽利,格外尖峭响亮。②干湿本是形容物体含水份多少的状态,这里借用来形容声音,比用其他直接形容声音词更耐人寻味。

2①画面感强,静中有动。“鸣骹直上”和“尽提金勒向云看”有强烈的动感,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②形中有声,形声并茂,引发人的想像。“天静无风声更干”用反衬手法凸现了响箭之声的尖锐,后两句则在描写众多胡儿一起勒马驻足、仰头观看的动作。

3、第一句中:“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或凌厉之势,或风驰电掣、腾空疾飞之态表现弓箭手非凡技艺。第二句中“天静无风”写出了草原的清明宁谧与寥廓无边。

4、【示例之一】细节描写,“尽提金勒向云看”表现了我军边疆将士英勇无敌的气概。

【示例之二】反衬手法,三、四句通过写三百胡骑尽被我军一支响箭所惊的场面,反衬出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

【示例之三】动静结合,“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以静写动:使人想象一群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驰骋的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看”,以动写静:拉紧马缰,抬起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具有一种静态的雕塑之美。

(九)与浩初上人①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割”字照应上句“剑芒”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愁苦之深。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贬谪之恨,思乡之愁。

(十)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一、二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全唐诗》选录此诗时,将“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了“在”,你认为“落”好还是“在”好?

3、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

5、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

6、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7第二句中的“冷 .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9、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参考答案】

1、①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来写的。“地白”、“树栖鸦”从视觉写;“冷”从触觉写;“露无声”从听觉写。②营造了澄澈、空明、凄清的意境。“地白”,给人澄澈、空明之感。 “树栖鸦”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进一步凸显夜之寂静。这幅凄清的写意图画,衬托了诗人孤寂的心境。

2、“落”字好。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

3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4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5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6本诗描绘了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抒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7、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抒写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8、月圆人缺、静寂孤苦。全诗抒发了作者的离别之情、思聚之念。

9、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十一)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

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3、请联系诗歌的意境,对诗句“空翠湿人衣”作简要赏析。

4、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参考答案】

1、是描写的深秋的景色,从“石出”“天寒”“红叶稀”可以看出。

2、诗中前两句,寥寥十字,就描绘出典型的深秋景色——清水白石,苍山红叶,色彩鲜明和谐,景物错落有致,很富画意;后两句添写绿树荫浓,翠色欲滴,使得小诗格外清新隽永,情趣盎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3空翠自然不会湿人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人行空翠之中,就如同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甚至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因此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

4本诗描绘由白石粼粼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

(十二)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注】(1 滞:留滞。 2)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3)况属:何况是。 4)高风: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1、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请简要分析该诗中的情景关系。(3)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3)

【参考答案】

1、情景交融,第二句直抒胸臆,一、三、四句融情入景。第一句用拟人手法,表达悲伤之情;三、四句用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悲”和“念”的心情。

2、本诗抒发的是诗人的旅愁归思。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诗的后半部分,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

《除夜宿石头驿》《玄都观桃花》《夜宿山寺》《溪居即事》《赠刘景文》

(十三)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参考答案】

(十四)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 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 流到前溪也不知。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有人说这首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其理由。

2、从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表现“闲适”的心情:沐浴着山雨溪风,怡然垂钓,篷底自斟自酌,醉来酣睡,无人打扰,任小船随波逐流,何等清静闲适。

2)表现孤寂无奈的情绪:诗中的钓者是在“山雨溪风”的凄凉氛围中垂钓的形单影只,借酒浇愁,“醉来睡着”、“无人呼”醒,只好听任小舟在山溪中漂流。这些无不表现出钓者的孤寂和无奈

2、诗人沐浴着山雨溪风垂钓,篷底自斟自酌,醉来酣睡,无人打扰,任小船随波逐流,由此可见诗人是一个随遇而安、闲适自在、孤寂的隐者形象。

(十五)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这是王维青年时期的诗作。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的地方。

1. 全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试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答案】(1)诗歌着力塑造了周亚夫骑着骏马,带着猎鹰,在朔风猎猎的草原上中拉弓射猎,满载而归,勒马回首,英姿飒爽意气风发,英武豪迈的狩猎的将军形象。

2)表达了诗人崇尚古代英雄,志存高远的情感。

2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3、 本诗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细节点染这首诗写了一场完整的狩猎活动,没有大场面的描写,只有细节的点染。“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将狩猎情景写得有声有色,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忽过”、“还归”抓住的是将军回营途中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让读者似乎感受到了将军飞驰而过产生的风。这样于细节的点染中展现了一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英武豪迈的狩猎的将军形象。

2对比。狩猎时风劲鹰疾,气氛相当紧张;猎后风定云平,猎手们意犹未尽,踌躇满志,在景物的变化中见出感情的消长变化,显得摇曳生姿,韵味十足。

3写景侧面烘托。“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特别轻快,于工稳精妙的对仗中又蕴含了冬末时节隐隐的春意,为诗歌平添了几分生机。

(十六)

山园小梅

北宋•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1林和靖即林逋 林逋北宋诗人。他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2)暄妍:明媚美丽。(3)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

蝶”相对。(4)合:应该。(5)众芳:百花。摇落:被风吹落。暄妍:明媚美丽。

6)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7)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8)微吟:低声地吟唱。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9)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此处指歌唱。 金樽: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1)首联中最能突出梅花特点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作简析。

2)中间两联是怎样写梅花之美的?

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起了什么作用?

4诗的颔联化用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只是变更了两个字,便成点睛传世之笔。请你说说其中的妙处。(6分)

5诗的中心意象为“山园小梅”,但诗人却没有简单的描写它,而是通过多种手法来突出。请分析诗中所用的主要手法,并概括写出作者想表达的心志。(5分)

参考答案

1 “独"和“尽”。 百花凋谢,只有梅花独自鲜艳美丽,在小园中占尽风情韵致。 “独”、 “尽”二字,突出了梅独特的生活环境,独有的天姿国色、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韵。

2A.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颔联直接写梅花稀疏、横斜的姿态和清幽的芬芳,写尽了梅花清雅高洁的气质风韵;颈联从侧面描绘梅花孤洁之美:霜禽想要在梅枝上停息,必须先偷眼看看,表现了霜禽对梅花不敢随随便便,既爱且敬的心理;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要高兴极了。这样,梅花的美就从其他动物如何对待她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了。

B.视觉、嗅觉相结合:颔联上句侧重从视觉角度绘其倒映在清澈水里的横斜、疏淡的梅影,下句则从嗅觉角度写黄昏月下暗中浮动的缕缕清香,传其神韵。

C.虚实结合:颈联上句霜禽欲下是实写;下句,梅花开放时并没有粉蝶,所以用“如”“合”这样假设猜度的语言,是虚写。

3)尾联以议论收尾,引出自己,托物言志,表达了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雅情趣,揭示了本诗主题。

4将江为原句中具象可感的“竹”、“桂”变为为“疏”、“暗”的模糊隐约,让人产生朦胧的美感,丰富了诗的内涵,营造了一个静谧清幽,令人神往的意境。从视觉角度写梅、影、月、水,又从嗅觉角度写梅香,二者巧妙结合,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

5)诗人借物来映衬,借景来烘托。(或用周围景物进行侧面烘托)虚实(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结合,对比(霜禽、粉蝶)呈现,色彩时浓时淡,环境动静相宜。诗人通过塑造“山园小梅”这一形象,表现了自己追求高洁的情怀,寄托了与梅花一样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的高尚节操。

(十七)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天上:指皇帝、朝廷。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和:带着,沾染着。日:太阳。

倚:傍着。芙蓉:荷花。

1)解说本诗第一、二句所象征的内容。(3分)

2)简析全诗的主要艺术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

1)得第者有所凭恃,特承恩宠,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平步青云。

2)手法:全诗采用象征手法(答比拟、比喻、对照,均可)。

思想情感:诗中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又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3分,答出1给点1分)

赏析

这是写给主考官高骈的诗,题又作《上高侍郎》。前两句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雨露之恩者不满,后两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进取态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赏识的意思。

(十八)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十九)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2)指出诗中所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赏析。

【参考答案】

1)登山前,诗人为春光逝去而感到遗憾;登山后,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又感到由衷的惊喜和宽慰。

2)示例:对比的手法。作者把人间“芳菲尽”与山寺桃花“始盛开”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发现山中桃花开放的惊喜之情。(意思对即可。如从借景抒情、拟人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亦可)

(二十)西归绝句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士曾参军。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1、此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4、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参考答案】

1、表达了作者奉召回京途中的喜悦之情。诗人被贬离京五年,今日奉召回京,感叹之余,满怀欣喜。途中收到朋友来信,此又一喜。

2、(1)展现了一幅洋溢着作者欢快心情的清新美好画面:诗人满怀喜悦,临水展读友人书信,正值岸上满山桃花盛开,嫣红灿烂,此情此景,生动明快,别具情趣。

2)作用: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的美好,自然生动地表达作者激动、舒畅之情。或:以欢快之境写喜悦之情,寓情于景。

3反衬(或衬托)

4(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68310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9.html

《技能高考诗歌鉴赏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