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县北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3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预科班)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07-01 15:20: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www.ks5u.com

河北省涿鹿县北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3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预科班)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word/media/image2_1.png

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

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

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答案】D

【解析】

燕国离周朝都城较远,分封到此地属于开辟荒地,周的贵族属于故旧移殖焉,符合题意。D正确;A属于第二类分封特点;BC属于第一类分封特点。

点睛:本题是地图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2.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制,故A项错误;西周没有实行郡县制,故C项错误;行省制属于元朝,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学生再结合分封制相关知识,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答案】A

【解析】

材料关键词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说明诸侯国的形成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故选A;BD是从分封制或宗法制单个方面而言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彻底 表述不当,排除。

4.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可以得出描述的政治制度,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与宗法制无关,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商周时”“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中的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分封制,故B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关于王位的继承制度,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制度,与题干时间不合,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紧扣商周”“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等信息,再结合宗法制、分封制、王位世袭制、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综合判断即可。

5.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答案】B

【解析】

解答本题时注意关键语句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合,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故B项正确;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宗法制虽然消亡,但这种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却延续下来,A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故A项错误;材料中信息未体现中央集权意识,故C项错误;安土重迁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选项。

点睛:拓展思路:宗法制的影响(在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对现在的社会的影响)。其出题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追根认族、家谱、祭祖、家族、祠堂、父辈称呼等。读到题干中有以上几种信息时,其正确选项与宗法制有关。宗法制曾长期维系封建统治秩序,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一与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与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另一方面,具有血缘宗亲特征的宗法制不仅对后世政治带来亲贵合一政治特征,也不利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相处。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姓氏、血脉和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没有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和专制王权强大,故AD排除;材料强调个人对宗法观念的重视,故C项错误。

7.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封制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排除A。其实是和皇帝制度密切相关的宗法制度才造成了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这个奇特的政治现象,B正确。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不会造成材料中所说的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的现象,排除CD。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8.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

A. 年龄长幼

B. 贤良优次

C. 出生贵贱

D. 血缘亲疏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立子以贵不以长,可排除A项;依据材料中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可排除B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周代王位继承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其依据的标准就是血缘亲疏,所以排除C项,选择D项。

9.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解析】

依据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结合所学可知,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中诸侯墓出现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故D项正确;宗法制度注重血缘关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述不准确,应排除。

10.《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

A.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 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 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故首先排除AD建侯卫 侯即诸侯国,应是指分封制。礼乐是维护等级制度工具,故B正确。D错误,礼乐制度并不是用于丰富周人的生活。综上,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1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 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 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C. 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 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说明王权与神权精密结合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B 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选C

考点:先秦时期政治的特点

点评:先秦时期主要政治制度包括世袭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度。这些制度的突出特征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2.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1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

14.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 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分封制不利于统一,故D正确。材料说明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故A排除。分封制不利于加强王权,故B排除。材料反映郡国并行不利于消除内乱,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

15.秦国灭东方六国后,建立了秦王朝。秦朝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就开始归入中央版图的是

云贵地区

西藏地区

岭南地区

中原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统一后在云贵地区设置郡县管理,岭南地区设置南海、象郡等关系,①③正确,西藏是元朝开始设立宣政院进行管理,中原地区在秦朝以前就已经开始管理,①③正确,选择B正确。排除ACD

16.秦朝以立国,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教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最终导致国家崩溃。秦朝的治国实践和权力运作,饱含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足资诫鉴的政治教训。汉朝统治者从中汲取的政治智慧不包括

A. 儒法相济的统治思想

B. 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

C. 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

D. 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秦朝以立国,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教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可知,秦朝皇权独尊,至高无上。秦帝国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严刑峻法,轻罪重罚。秦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所以汉朝统治者从中汲取的政治智慧包括儒法相济、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不包括强化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ABC项,都是汉朝统治者从秦朝汲取的政治智慧,排除。

【点睛】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朝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汲取亲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而郡国并行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 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 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秦汉时期,丞相统领百官,相权极重,能够与皇帝的君权相争,因此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对重要的矛盾,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D正确;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并非丞相位高权重,排除A;秦和西汉前期,丞相统领百官,位高权重,B错误;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C错误。

18.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映word/media/image2_1.png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B. 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C. 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D. 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从三公到三省六部,再到内阁、军机处,这反映了君主专制逐渐加强,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三公属于秦朝、三省六部属于唐朝、内阁属于明朝、军机处属于清朝,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9.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 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 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 丞相掌握大权

D.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官员不再世袭,没有封土,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了中央,故B正确。AC项不是从官员的任命方式上进行分析的;D项只是说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未体现官吏的选拔方式。因此ACD均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0.读表: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热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

表格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能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加强。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西汉王朝初期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此后王国势力膨胀,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基本解决王国问题,有利于实行大一统。本题的干扰项为A项,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应是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作用之一是有利于集中力量应对内忧外患,因此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21.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B

【解析】

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A错误;依据材料汉武帝时尚书’ 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正确;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

22.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

点睛:本题以察举制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契合高考改革的时代热点,也是海南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和主干知识,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概念、特点、选官标准、选拔方式以及各自意义都要重点掌握。

23.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魏征属于门下省,而根据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转程序门下省是可以参与决策程序的,是有权阻止最高指示下达的,所以材料中所描述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门下省本身的职权所决定的,即由于当时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已经制度化所决定的,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是不符合魏征时期的事实的。门下省是不可以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的,门下省并不具备此项职能。分割相权不是为了避免君主独裁而是加强皇帝的权力,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24.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word/media/image2_1.png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C

【解析】

三省六部原先是三个省之间权力相互牵制,材料中提到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尚书省地位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一直存在,并没有被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行政效率提高,故B项错误;门下省是负责审核的,故D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25.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强化君主集权

C. 分割宰相权力 D. 利于集思广益

【答案】B

【解析】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说明了宰相权力被分散了,其目word/media/image2_1.png在于为了强化专制皇权。

26.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A. 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 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C. 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 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现代性在政治上应该是指越来越进步,古代则指皇权专制的趋势逐渐减轻或者是出现类似于民主色彩的东西或者现象。B项皇室权威更趋强化是逆历史潮流的,所以说是逆现代性,故选B项。其它三项都是宋代现代化的表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名师点睛】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掌行政)和枢密院(掌管军政,只有调兵权,统兵权归三衙);三司(掌管财政)

2)选官制度:实行科举制度,国策是重文轻武,使文人阶层壮大,也使选官过冗过滥。实行恩荫制度,后来王安石变法时有所改变。

3)谏议制度:出现独立谏官机构——谏院。

4)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7.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从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明清皇帝直接编写起居注,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皇帝对史官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这表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B材料所述为唐太宗破坏了皇帝不能查阅起居注的规定,是皇权加强的表现,不是仁君的体现,不正确;起居注是对皇帝的日常行为进行记载,不具备劝诫功能,C不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趋势,即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加以回答,对起居注的态度的变化即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体现。

28.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女性地位低下 B. 婚姻讲究门第

C. 择婿方式独特 D. 大臣拉帮结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太尉选取女婿的对象为朝廷重臣王导家,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依然讲究门当户对,讲究门第,材料与女性地位高低无关,也不能说明方式独特,结成儿女亲家,并不等同于拉帮结派,所以ACD错误,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

29.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科举制度是自由投考是要考试的这样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到文化水平但并不涉及到道德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自由投,考试、读书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30.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C

【解析】

科举制主要是按照考试成绩录取,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是按照血缘关系选官;B是按照品德选官;D是按照门第。

31.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 加强对地方word/media/image2_1.png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说明刘邦推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在于去报皇位的稳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刘邦只是借鉴了西周的分封制,不是继承西周的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刘邦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还推行了郡县制,实行郡国并行制,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汉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

32.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科举制冲击到了贵族特权,而不是完全否定,所以A不正确,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皇权,所以B不正确,科举制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录取,重视的是知识和才能,而不是品德,所以D不正确,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科举制

33.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 地方无选举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34.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3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对秦汉政治的认识,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中心环节。由此,选CA只涉及表象,BD显然是错误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6.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

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下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9分)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9分)

【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8分)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9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9分)

【解析】

回答第题,要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第题关键是要理解顾炎武的话,根据所学知识疏通句意,排除文言文障碍。顾炎武这段话的主旨是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足,并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在评价顾炎武这一主张时要有辩证思维。第题回答新的变化时要注意直至近百年来这一时间限定,要在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考查的政治制度内容从周秦——明清——近现代,时间跨度很大,阐释了中国政治制度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这样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住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

——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答案】示例一

主题: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秦朝时期,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实现了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官僚政治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科举考试成绩,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

示例二

主题:财富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作为财富由奴隶主占有转为封建地主占有,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1953-1956年,新中国有计划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满足了广大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需求。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总之,财富的流动在不同时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示例三

主题:权力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秦朝统一后,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了贵族世袭掌握权力的局面,权力由贵族转向专业官僚,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汉代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举荐孝、廉突出的人才,有利于社会中下层向上流动。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改变了以门第出身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国家各级权力部门逐渐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人才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宋至清不断完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权力的逐渐开放,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其它史实论述,或提出其它主题,符合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得分。

【解析】

本题根据上述材料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例如: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再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即可从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改变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3b6ee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8.html

《河北省涿鹿县北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3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预科班)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