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的锤炼和素材的积累

发布时间:2019-04-14 08:00: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作文语言的锤炼和素材的积累

  湖北高中新课改已经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两年,虽然门外汉调侃说“换汤不换药“,但作为老师,我们清楚自己的探索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的确是被引进了一些新元素,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作文这一块却依然是老大难。不管是传统教法,还是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都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每次批阅作文,总感觉学生的语言干巴巴,没有灵气,从而也就导致了在内容上的不生动。我们主张学生写真情实感,学生也有意在这方面尝试,结果总以失败告终。因为语言的艰涩,原本抒发的真情倒类似于流水账似的写日记了,非驴非马的东西,倒不如他们之前积累素材后写的套路议论文了,可是连套路的议论文他们也写不出亮点。平时我们都给学生开辟了固定的时间去阅读,可是他们看完了也就忘了,没有太多印象,就算部分同学做了细致的工作,把精要内容抄录下来,可是到了临场的写作,头脑还是一片模糊,什么都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于写作中。

  基于这样的一个现状,老师们甚至常常戏称作文这一块为“朽木”,认为是费尽心力也雕琢不了的。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就因为它是朽木,难以攻克,我们就放任自流、顺其自然、不管不顾吗?答案当然是不行。从现状来说,在高考卷中,作文分数的比重一直是最大的,对整个试卷的得分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做文章的功底有了,是可以受益一生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开动脑筋,多在这方面做具体入微地探索和研究。

  下面我主要从语言锤炼和素材积累两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想法,希望对学生的写作有些微的借鉴。

  首先,我们来说语言的锤炼。

  润色语言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功夫,走不得半点捷径。这个问题我具体从两个方面谈。

  第一,要重视“基本功”。

  我们从小学语言文字,至今也死揪住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标点不放,有些学生觉的死板,认为语文学习枯燥无趣,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切切实实地去掌握,殊不知,他们在无形中就缺失了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而这点底子的积累,开始没有,后来想弥补却也是不能了,这就好比建筑工人盖大楼,打不好地基,房子是不会牢固的。万丈高楼平地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平时我们梳理字词,重视每天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从直观上说是为了应付考试中的基础选择题,可是在无知无觉中,它对我们的写作也起了大作用。

  准确掌握了汉字与词语的音、形、义,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词汇量;而平时对病句专题的大量练习,也让同学们有了较好的语感,在写作中就会认真地推敲词句,啃啃巴巴读不通的语言也就少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对标点的使用也是有要求的,它首先要求标点不能误用,在此基础上,又要求我们的标点还要丰富多彩,要避免单一。

  由此可见所谓“基本功”的重要性。而我们往常倡导的锤炼写作语言也就需要先从这些方面着手。这是不能着急的,需要长时间的下功夫,然后才会收到循序渐进的良好效果,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了。

  在这儿我也插举一个例子。我曾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国庆节恰逢重阳节,九九那个艳阳天”,然后就发现这里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此“九九”(秋季的九月初九)不是彼“九九”(冬春“数九”)。词典上明明写着“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可我们的学生没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不去细致探究词语内在的含义,只想着遣词造句,从而闹了笑话。玩笑之余,真切地希望学生们进了高考考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更希望他们以后进入社会从事文字工作的时候不要因为这样的错误而闹了大笑话。

  关于这个“打地基”,我们知道方法还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学生能够坚决落实下来,手、口、脑并用地脚踏实地去做识记工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勤字当头,什么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摘抄工作的必不可少。

  当代著名散文家周晓枫被业内人士誉为“修辞爱好者”,称她是在“用马赛克盖大楼”,而她自己在访谈中也坦承自己热衷于句子建设,对比喻和词语混搭抱有特别的兴趣,而且对词汇和语句持有长久的雕琢耐心。的确,读周晓枫的文章,感觉很舒服,文字很有诗歌的风格,语言精准细腻,存在被“驯养”过的痕迹,唯美,强烈的书面感,就如同作家本身是个有文字“洁癖”的人。她的散文语言很适合学生拿过来阅读、欣赏,然后借鉴。

  她在讲座中也指导创作的初学者要重视词汇的积累。她谈到自己的几个厚厚的积累本,在学生时代,好的字词,有美感的句子,比喻排比句,优秀的段落,看过的好文章好故事,她都做了细致的摘录,摘录之后,反复的读和记,认真体会,从而也成就了自己优美的语言风格。她觉得这个好,所以提倡初学者学习,我也觉得这个好,于是在此也建议给我的学生。

  现在也有高考专家说,提倡质朴的语言,本色的创作,不能一味追求语言外在的华美。说得很好,可是没有好的文字功底,它的朴实又怎能打动人心呢?专家们的这一要求,我更愿意理解为,舍弃繁华后的升华。之前的繁华已经不具备,又何谈升华呢?

  所以我们要练就写作的基本功,就也需要下周晓枫那样实打实的硬工夫。天才毕竟少见,一扫而过总归没有深刻的印象,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的过程也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这也是我们要重视的。平时工作做到位了,最终,必然会有“厚积薄发”的效果。

  然后,我们来说学生面临的“积累素材”这个大难题。

  作文讲究厚积薄发,没有素材的积累,即使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写出来的东西也难登锦绣文章的大雅之堂。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并巧妙灵活地运用于文章写作呢?平时的每个星期,我们都会开辟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是和高中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可以是学生订阅的和人文阅读有关的学习报,可以是新闻周刊,可以是名著,亦可以是《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我们还让学生准备了摘抄本,每个星期,适当地抄录一些好的文章与段落。很遗憾,以上做法并没有什么好的收益。学生的作文依然平不邋遢,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人物可塑。他们看得多,忘得也快。怎么办呢?最好的最常用的作文素材从何而来,又怎么被我们发现呢?

  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三种渠道。

  首先肯定是源于生活,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学着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随时“记录”发生的一切点滴,并借着当时的情势把自己的思想感悟阐发开来;要善于留心生活中各阶层人物的语言,各地区的方言,从中来挖掘出各类人物的喜乐与心酸。比如廉租房、瘦肉精事件以及“官二代”飙车案,都能引起我们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思考;又比如,老舍《茶馆》中的一句台词“如今有了花生仁儿,可牙没了”,不知道就凝聚了多少老年人的心酸,又促使多少人产生过丰富的联想?诸如此类,等等。

  第二个渠道是优秀的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它们无一不在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我们要明白“博取众长”,让它们最终为我所用。这个方面我就不在这做阐发了,前面已经点到,就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师平时的做法。之所以收益不好,还是因为学生没有用心,走马观花的阅读,就导致了印象的不深刻,只是浮光掠影,过了则忘了。这也是我们通过教学要去反思的地方,有些问题我们不是想不到,而是没有切实去做。以后还是要学生养成边看边做记录的好习惯,记下来了,以后再翻来覆去地拿出来看,久之就熟练了,头脑里的印象也就根深蒂固了。

  第三个源头是我们的教材。语文课本就是一座素材的宝库,如果我们认真对待了每篇课文的学习,跟着老师赏析、体会,精准地把握了文章内在的骨髓,就会长期在头脑中存有清晰的印象,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头脑中储存的这个素材库灵活机动地随时提拣出来并运用于日常写作,从而使自己在写文章时文思如泉涌,有事可写。这在无形中也就提升了文章的“档次”,最终出现高考写作中“别有洞天”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熟练掌握课本,因为这不仅对文章的写作有益,而且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也是大有帮助的,毕竟高考的命题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课本,这是我们不能轻视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回望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吧。与恒心毅力有关的话题,我们可想到:《名人传》里面扼住命运的咽喉、即使失聪也能靠着顽强的毅力创作出《生命交响曲》的贝多芬;《我与地坛》里面因为双腿瘫痪而一度彷徨最终战胜自己成就自己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勾践灭吴》里面失败之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成就千古霸业的越王勾践。与豁达胸怀有关的话题,我们可想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里面对别人的诽谤、诅咒毫不在意并把它们当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没有一个私敌的马克思;《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仍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廉颇蔺相如列传》里面身为宦官,却能舍命举荐门下食客蔺相如为国效力,后来居于人下毫无怨言的缪贤。与爱情相关的话题,我们可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面可以超越世俗仇恨从而让爱情走向永恒的男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里面牺牲生命最终双双化作孔雀来捍卫爱情的刘兰芝和焦仲卿:《雷雨》里面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被物质玷染却依然存有温情的爱……

  静下心来梳理这些知识的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高中语文课本真是写作的一个活水源头,只要用心,素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第三点在我看来,是最便捷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渠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关于文章写作,对学生来说,存在的难点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如何审题,如何凸显中心观点,如何做到中心观点和素材的巧妙结合,如何最好的安排行文结构,这都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去探讨、研究并予以运用的。

  希望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越走越顺利,希望这所谓“不可雕的朽木”最终也有从腐朽化为神奇的一天,希望新课改的春风能够吹遍我们教育的每个角落。让我们与新课改一起成长,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最终能够成为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一个大舞台,使我们的语言文字成为于无声处滋润心灵的丝丝甘泉,香醇而且久远。

  

  敖林,教师,现居湖北南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23907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e.html

《作文语言的锤炼和素材的积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