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44

发布时间:2019-08-11 07:41: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第120)

[识记基础梳理]

1.自然条件

主要有气候、土壤、地形等。

2.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有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农业技术等。

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理解要点突破]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农业区位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具体如下表所示: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科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农业的区位选择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①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地区。

水稻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气候凉爽的中温带地区

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

a.柑橘: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b.苹果: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③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

④渔业:主要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分析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9790102

1

2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①洪泽湖周边地区 太湖周边地区 沿江地区 ④沿海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①山地易排水 ②山地日照充足 ③山地风力大 ④山地云雾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D 2.C

考向2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3(2017·海南高考)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

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

(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1)D (2)B (3)A [(1)根据材料提示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由于种红米稻产量相对较低所以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第(2)乙村是观光农业类村落该村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第(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甲类村位置较偏僻乙类村坐落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横断山脉南部坡度陡地形起伏大丙类村地形起伏也大;当地商品粮以水田作物为主。]

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

(1)自然条件的描述

类型

生产优势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

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

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

地形

(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土壤

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水源

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的描述

市场条件

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交通条件

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农业技术

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国家政策

政策、价格、补贴、资金

劳动力

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考向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015·全国卷)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45题。

4.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5.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4D 5.A [4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故选D。第5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故选A]

考向4 农业的区位选择

(2016·全国卷Ⅱ)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67题。

6.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7.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6B 7.C [6从题目材料中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可知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故选项B正确。第7根据题目材料可知庄园经济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可使现代茶庄园产品更多效益更高故选项C正确;因庄园经济是依托知名品牌发展起来的因此品牌更多不是突出优势故选项A错误;现代茶庄园生产优质产品品价格较高故选项B错误;现代茶庄园是集约化、生态化经营往往投入更多故选项D错误。]

考点二|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对应学生用书第123)

[识记基础梳理]

1.原始迁移农业

(1)分布: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

(2)生产过程:

(3)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1)生产特点: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

(2)生产方式: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

(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

3.现代混合农业

(1)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位优势有:地形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温暖、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2)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具体如下图所示: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的优点

①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时间互补,忙闲错开;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

(1)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灌溉水源解决措施是东水西调。

(2)世界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还有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1.水利工程与水稻种植

由于夏季风的强弱或进退早晚差异使水稻种植区旱涝灾害多发故水利设施建设对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至关重要要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

2水源与绿洲农业

水源对绿洲农业影响较大。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冲积扇、洪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以及高山冰雪融水汇聚的山麓地带一般呈带状、点状分布。

[理解要点突破]

1.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分类

农业地域类型是在影响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及科技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1)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2)水稻种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商品谷物农业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①自然条件:

a.地形: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壤肥沃。

c.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d.水源:临近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条件:

区位因素分析

形成条件评价

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

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2)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①相似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水源灌溉;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②不同之处:

a.纬度不同:我国纬度高于美国。

b.气候类型不同:美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美国是家庭经营,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4. 畜牧业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对比分析

项目

异同

西欧乳畜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产品

相同点

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

不同点

牛奶及其制品

牛肉

市场

相同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不同点

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

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经营方式

相同点

集约型的专业化商品经营

不同点

规模较小

生产规模大

交通条件

相同点

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不同点

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与公路运输

需要依赖国际联系的铁路与海洋运输等方式

原料供应

相同点

牧草、饲料

不同点

种植牧草、饲料

以天然牧草为主

区位指向

不同点

城市郊区

优良的天然草场

科学技术

相同点

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的比较

区位比较

我国内蒙古牧区有着和阿根廷相似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盛、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

现状比较

阿根廷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使潘帕斯草原形成大牧场放牧业,其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我国内蒙古牧区普遍存在靠天养畜超载放牧的现象,草场沙化、牧区生态环境恶化,其畜产品的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

可借鉴之处

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推进

5. 混合农业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或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2)图解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农业地域的形成

(2018·河南十校大联考)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据此完成89题。

8.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9.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

【思维流程】

8B 9.A [8读图可知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较高为混合农业。第9由图中的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大面积种植橄榄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

考向2 水稻种植业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10.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B [乙地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稻作农业(水稻种植业)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有: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水利工程量大、生产规模小等。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

考向3 商品谷物农业

(2018·德州模拟)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导学号:29790103

11.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中展示的农业区属于(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12.影响上述农业区小麦种植共同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11B 12.C [11由图可知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和中国的东北部农业区都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第12美国中央大平原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都属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中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相对不足。]

考向4 畜牧业

13.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阿根廷地理简图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解析] 自然方面包括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人文方面包括科技、交通、管理、市场等。从文字材料中可获取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现代化程度高”、“交通发达”等信息。由“现代化程度高”可知该地“生产专业化高、机械化水平高、重视科学研究、培育良种牛”等条件。从图中可获取潘帕斯草原位于阿根廷中部东临大西洋铁路、海洋运输便利等信息。

[答案] 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

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口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1)命题角度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

①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②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

③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2)答题术语

①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术语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光照××昼夜温差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

关键词

答题术语

观点

有利/不利;

效益/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考向5 混合农业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1415题。

【导学号:29790104

14.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15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

14D 15.C [14读图可知该地农业生产既种植水稻、花卉、水果等又养殖鸡、鸭、牛、羊等即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且两者都占较大比重因此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第1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利用沼渣及动物粪便等有机堆肥作为肥料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因此农产品具有绿色优质的特点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判断

①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工程量大。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丰富热量、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区可以通过解决灌溉问题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因而多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半干旱区可利用天然牧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根据分布判断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下图是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判断A为大牧场放牧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

(3)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商品率判断

首先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如下面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4)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判断

判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把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季风水田农业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

谷物、牲畜

主要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混合农业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考点三|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127)

[识记基础梳理]

1.有利影响

合理的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2.不利影响

(1)不合理生产方式的影响:如砍伐森林、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造成水土流失、沙漠扩大等后果。

(2)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

①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

[理解要点突破]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在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田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塑造了农业文明。

(2)不利影响

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下表: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毁林开荒、垦山种粮

水土流失

修水库、修渠道、不合理灌溉

沼泽化、盐渍化

过度放牧、滥垦滥挖

草场退化、草场沙化、载畜力下降

过度采伐森林

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生态保护功能减弱、河流下游涝灾频发

滥捕狂捞、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鱼类资源大幅减少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危害人类健康

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

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

境外物种的引进

病源、生态灾难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18.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16.D 17.B 18.C

考向2 地膜对土壤的危害

19.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透水降解慢会阻挡根系的伸展生长和地下水的运动影响养分的搬运;土壤中的地膜较破碎对土壤温度的传导影响不大;废弃地膜与表土流失速度关系也不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e45c2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8.html

《[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4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