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悲剧 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12-01 20:16: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读书报告

一、本书的相关背景

简介:

雷日科夫是苏联解体前的部长会议主席,亲历了苏联解体的全过程,对彼时的真实景况和内幕有非他人能比的了解和洞悉,雷日科夫的著述因而就多了更深一层的价值和意义。雷日科夫这些年写过不少书,但他对此书特别重视。他说:“这本书我写了十多年。”书的主题是苏联解体一这是对他震撼至烈的人生经历。书中除了叙述苏联发生在1989至1991年的各种重大事件外,更重要的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后果的反思。起初作者只是备忘,把一些重要的事件记录下来。可是后来,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的后果日益严重,他和整个俄罗斯思想界一样,开始了对一连串重大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深入思考。他把所有这些都写进了此书。他说:“我希望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能回答我心灵和理智的呼唤。”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拉开时间距离的观照可能更为客观、冷静、清明和超脱。痛定思痛之余,15年来,雷日科夫几乎没有一天放松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他曾同数以千计的本国和国外思想精英交换看法,促膝长谈;也曾无数次深入底层,倾听普通人的意见;他还曾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著作。此书基本按时间顺序,全面回顾了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所有重大事件,并清晰地梳理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法很多,以致许多资深的研究者也感到扑朔迷离,迷雾重重。

社会背景:

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如今,苏联的兴亡史、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论工作者研究社会主义前景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1993年9月28日起,俄罗斯爆发了反对叶利钦政府的群众大游行,并发生了流血事件。

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俄罗斯正式成为独立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俄罗斯呈现极为混乱的政治局面。当时,大约有30%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时代的生活,经常示威游行,要求恢复社会主义制度。而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则强烈希望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民主社会,他们认为美国就是自己国家的最好榜样。

至1993年10月5日,对叶利钦的武装对抗溃散。这十天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俄罗斯死伤最惨重的街头斗争。

人物介绍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自然垄断委员会主席。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29年9月28日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捷尔任斯基地区。1950年毕业于克拉马托尔新克机器制造学校,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任工长、车间主任、总焊接师、副厂长职。1956年加入苏共。1959年毕业于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1960-1970年先后任乌拉尔奥尔忠尼启则重型机器制造厂总工程师、厂长。1971年起任乌拉尔机器生产联合公司总经理。1975-1979年任苏联重型和运输机器制造部第一副部长。1979-1982年起任苏联国家计委第一副主席。1981-1991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82年11月--1985年任苏共中央书记,兼任苏共中央经济部部长。1985年4月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9月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90年12月辞去部长会议主席职务。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1991年6月竞选俄罗斯联邦总统职务,获14%的选票。

  雷日科夫曾是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九、十、十一届议员(1979-1989)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议员(1986-1990),苏联人民议员(1989-1991)。

1995年初重返政坛,领导竞选集团“权力属于人民”;任《真理报》编辑部公众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杜马竞选前任国际社会联盟“欧亚地区:消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果参加者”主席。为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二届联邦会议委员,俄罗斯人民爱国联盟协调委员会执委会主席,军转民和高技术委员会成员。国家杜马能源、交通和通讯委员会成员。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概述: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了70余年的苏联国旗被俄罗斯的三色旗取代。十五年后的2006,《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问世,作者雷日科夫以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的向本书读者详实的介绍了1989—1991年导致苏联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解体的前因后果。

作者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在苏联解体前苏联内忧外患的处境,经济上的一蹶不振、国内领导人的更替、执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民族主义和民族矛盾的爆发、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苏联矛盾冲突在苏联解体前已经实际已经达到一个顶峰,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看到的的一个矛盾冲突的气息弥漫在整个苏联的空气当中,然后如何爆发,最后如何崩塌。

章节:

第1章 乱从何来

第2章 阿拉木图:不妥当的任命引起的严重后果

第3章 第比利斯:颠倒黑白的审判

第4章 费尔干纳的黑色六月

第5章 巴库:谁是罪人

第6章 雪崩前奏:波罗的海三国

第7章 后果:仇俄浮出水面

第8章 后果:可耻的审判

第9章 “独立”乌克兰的怪现状

第10章 合二为一的乌克兰

第11章 苏联:从改革到解体

第12章 政权处于弥留之际

亮点:

本书亮点在于作者是在苏联解体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是苏联潜在问题逐渐爆发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陈述一个事件爆发的问题上,没有什么比亲身经历过的人更具有发言权,这也是这本书对苏联解体问题的描述具有不可比拟权威性的重要原因。

雷日科夫在叙述的时候,不仅对事实简单的抄写,而是在说出历史的真相,尽可能的将真相还原于世而不是做历史的奴隶,将大量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真相留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之中。

三:阅读的心得与启示

我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对苏联的解体有一些了解,斯大林独裁的模式对前苏联击败法西斯德国一跃成为唯一能跟美国抗衡的工业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却在和平时期渐渐腐朽。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所带来的巨大开支,和后来领导人盲目的改革,否定了共产党的地位,使得经济进一步瘫痪引发解体。然而

看完此书之后,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 1.无论何时都要坚持道德基本原则不动摇 2.任何一个国家,都不 能允许压迫少数民族的现象发生。

1.本书记录了苏联解体前后一批又一批的反法西斯战士被送上审判台的的事件。在外人看来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在独联体却真实地发生了。这些事情,挑战了人们的道德底线,否定了卫国战争的正义性,进一步造成了社会的混乱。无论何时,无论独联体的人民对前苏联红军有多么大的意见,对后来的苏联政权有什么看法,苏联战争中法西斯德国始终是非正义的,是反人类的,这一基本原则不能变,真实的历史不容篡改。

2.前苏联解体后,在独联体国家如乌克兰,立陶宛 爱沙尼亚出现了排俄仇俄情绪,俄罗斯族的人收到了迫害,针对俄罗斯人的打砸抢烧事件不断被报道,甚至是俄语也在学校和工作岗位上收到了排挤。难道对一个政权的不满就要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吗?难道这些身处大众阶层的俄罗斯族人民不是被压迫的一员吗?国家的强大,是离不开各个民族和睦相处的,每个人生来平等,都有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无论是少数民资还是主体民族,都是国家的一员。没有谁比谁高贵这一说,我们也没有权利去鄙视他人。正如果戈里所说,小俄罗斯人并不比俄罗斯人高贵,俄罗斯人并不比小俄罗斯人高贵,既然神让他们共处一个国家,那么他们就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cd37c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b.html

《大国悲剧 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