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

发布时间:2011-01-19 16:53: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三、艺术特色

沪剧唱腔音乐来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广采博取,逐渐形成了其丰富多彩的曲调以及独特的风格。它既擅于叙事,也长于抒情。为了适应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演唱时巧妙地运用速度的放慢或加快,变化其节奏、节拍、调式与伴奏过门等,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板式,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 

板腔体唱腔包括以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辅以〔迂回〕、〔三送〕、〔懒画眉〕等短曲和〔夜夜游〕、〔寄生草〕、〔久闻调〕、〔四大景〕、〔紫竹调〕、〔月月红〕等江南民间小调。 

长腔长板包括一系列不同速度的板式,因其代表了沪剧的风格,应用广泛,所以一般称为"基本调"。在其演变形成的过程中已男女分腔,采用同调异腔方式。女腔为商调式,男腔为羽调式。 

另一类板式唱腔,是在沪剧发展早期即吸收"苏滩"的太平调、快板、流水等唱腔的音调、节奏,与沪剧曲调结合衍变形成的。 

曲牌体唱腔,多数是明清俗曲、民间说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另有从其它剧种吸收的曲牌,也包括山歌和其它杂曲。如[夜夜游][寄生草][四季相思]等。在传统戏中,多数情况下只应景应时作插曲性质的运用,有的只在翻牌点唱或电台广播中演唱。

沪剧的伴奏乐器,从对子戏时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锣,到40年代时较大的沪剧团已使用五至七、八件乐器伴奏。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属于江南丝竹类型配备,也采用支声复调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使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中。 

沪剧的表演艺术,没有那种配合虚拟夸张的程式动作及伴奏念白的各种锣鼓点子的运用,打击乐很简单,并有在静场及某些情节中奏一段民间乐曲作为气氛音乐的做法。建国后,有的剧团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的弦乐、木管乐(有时还有铜管),组成中西混合乐队;有的还设置电声乐器,应用复调、和声以管弦乐技法配器,向新歌剧及电影音乐借鉴,戏剧配乐和剧情紧密配合。与此同时,发展了前奏曲、幕间曲及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的运用。

五、现状 

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沪剧是上海的乡音,一百多年来,它一直以我们熟悉的亲切气息,激荡在田间水边,荡漾在弄堂剧场。那娓娓动人的朴实乡音曾经打动过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心灵。
伯承的这本专著堪称一部真正与时俱进的不断流动的活的沪剧发展史。从早期传统经典中期西装旗袍戏到现代展览厅,书中都有中肯内行的评论,从中可以看出沪剧艺术一百多年来走过的坎坷道路。
书中的人物篇,从老一辈艺述家到中年著名演员到新一代明星,对他们的人生历程和表演艺术都有条剖缕析、深入肌里的分析,形成了内在的的规模和气象。
乡音是积淀在每个人心中的文化,是一种关于故土的回忆。乡音有一种久远永恒的魅力。乡音的湮没,是一种文化的永远无可挽回的缺憾。
对艺术的挚爱和忧患,使他衣带渐宽终不悔,写出了如此之美的文字,使他为伊消得人憔悴,成为艺术的忠诚不懈的薪传者。可是蓦然间,那人还在烟火阑珊处吗?

沪剧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流行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它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

沪剧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其唱腔音乐来源于田头山歌,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曲调和独特的风格。沪剧唱腔既善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其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板腔体唱腔包括以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它代表了沪剧的风格,应用广泛,一般称为“基本调”。在其演变形成的过程中已实现男女分腔。曲牌体唱腔多数是明清俗曲、民间说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也有从其他剧种吸收的曲牌及山歌、杂曲等,但在多数情况下只应景应时作插曲性质的运用。沪剧的伴奏乐器以竹筒二胡为主,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将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

不同时期沪剧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对子戏时期一生一旦居多,同场戏时期有了生行、丑行的分别。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场小生、风流小生。旦行又名包头,分正场包头、娘娘包头、花包头、老包头、邋遢包头等。当时由于班社人手少,演员往往需要串扮。随着沪剧表演向文明戏、话剧靠拢,其脚色行当的分类日渐淡化,动作、念白均未形成行当程式,演唱也都使用真声。沪剧演出剧目丰富,既有《庵堂相会》、《杨乃武和小白菜》、《珍珠塔》、《孟丽君》、《双珠凤》等传统剧目,又有《秋海棠》、《家》、《雷雨》、《罗汉钱》等新编的现代题材剧目。

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沪剧是黄浦江水拍打出来的上海的心音!沪剧旧称申曲,是发源并盛行于上海本地的一种滩簧戏,故曾称本滩。它起源于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两岸民间传唱的山歌,地域色彩非常鲜明,是上海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20世纪初叶,圆片唱片和唱机便传入中国。自二三十年代起,百代、高亭、蓓开等唱片公司录制了不少本滩、申曲粗纹唱片。为了使这些代表着原汁原味上海乡土艺术的珍贵录音能够在它日新月异的原乡、在广大沪剧爱好者面前重现昔日的光彩,我们从中遴选了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唱段的录音模板,经数码处理后结集出版,以飨广大沪剧爱好者。

上海沪剧:你的西装,她的旗袍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
  沪剧的发展始终和上海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当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镇时,早期沪剧在它的四周乡镇孕育形成。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常年在市郊演出的花鼓戏艺人开始进入刚刚兴起的上海城区,曾先后改名为本滩申曲30年代是申曲发展的重要时期。民国30年,上海沪剧社成立,演出了根据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改编的剧目,并将申曲改名为沪剧。从街头卖艺、茶楼坐唱,到跻身于当时竞相开办的各种游乐场和剧场,这一发展轨迹和上海城市面貌的历史变化大体吻合。
  沪剧,主要唱腔【长腔长板】节奏渐趋缓慢,行腔婉转,产生了【慢中板】及【慢板】;伴奏形成以二胡、扬琴、三弦、琵琶四大件为主的乐队,并逐步发展配合气氛的伴奏音乐。舞台演出也逐渐脱离游乐场而转向中型剧场,剧场艺术逐渐形成规模。
  沪剧从发源之初起,就形成了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早期对子戏、同场戏以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描绘了清末市郊乡镇的世俗风情。进入市区后又演出了大量的时装剧,从不同的侧面相当完整而生动地表现了上海十里洋场地都市生活风貌。这类时装戏被称为沪剧西装旗袍戏。沪剧西装旗袍戏吸收借鉴了现代话剧电影的艺术手法,又从社会新闻和小说名著中捕捉题材,进行改编,适应了市民观众新的审美需求。它促进了沪剧剧场艺术和流派唱腔的形成,带来了沪剧的繁荣兴旺。在全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沪剧独树一帜,走上了一条以现代剧为主要演出样式的艺术道路,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剧种。
  沪剧作为上海优秀地域文化的代表,长期来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关怀。2006520日,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月季旅行网(www.yuejitrip.com)《景区活动》预告:开放30年来,沪韵之花在浦江两岸尽情绽放。1127日起,上海沪剧院的老中青名家新秀韩玉敏、陈瑜、马莉莉、茅善玉、孙徐春、汪华忠、徐伯涛、王珊妹等,将齐聚逸夫舞台,参加浦江沪韵———花绽放、颂改革沪剧专场演出。
   《被唾弃的人》《逃犯》《一个明星的遭遇》《璇子》《明月照母心》《金绣娘》《寻娘记》《风雨同龄人》《今日梦圆》《心有泪千行》《生死对话》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原汁原味的生动剧照和精彩纷呈的录像片花,经典选段邀您重温。
  

在文化部公示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中,沪剧榜上有名。沪剧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在这个特大型的现代都市里发源、生长、发展,它既具有吴越文化的品性,又带上了现代艺术和都市艺术的鲜明标记,是全国众多戏曲剧种中独具风采的一朵奇葩。

  沪剧起源于上海吴凇江、黄浦江一带农村中的山歌小调和俚曲,曲式短小,曲调朴实委婉,内容多表现劳动、爱情等,演唱者或在田野,或在街头演唱,被称为山歌东乡调。到清同治、光绪年间,这种民间说唱形式逐渐演变为戏剧形式的对子戏同场戏,当时曾称作花鼓戏对子戏由上手、下手扮一生一旦或一生一丑演唱,同场戏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剧目有《拗木香》、《拔兰花》、《卖红菱》、《陆雅臣》、《庵堂相会》等。一般在茶馆一角面对茶客演唱,或在农村庙会、草台演唱,称为唱高台。花鼓戏屡遭官府禁演,艺人们为了避免被禁,渐渐流入市区,走街穿巷或在空地演唱,并效学当时流行的苏滩,把花鼓戏改称本地滩簧,即本滩。光绪二十四年(1898),许阿方、庄羽生等8人组成的戏班首次进入市区四马路(今福州路)的升平楼茶园演唱。此后本滩戏班陆续进茶楼演出,逐步得以在市区立足。

  民国初年,本滩进入了大世界等大型娱乐场,1920年,著名艺人邵文滨等将本滩改名为申曲,二十年代后期,一批文明戏演员转入申曲戏班,编演了不少大型的时装戏、清装戏、古装戏,作为戏曲的表演形式日趋成熟。主要戏班有筱文滨的文月社、施春轩的施家班等。四十年代,又有从事话剧、电影的人士加入进来,从事编、导、舞美工作。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从此正式定名为沪剧。各剧团开始建立编导制,采用立体舞台装置,运用灯光、效果,在表演、音乐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沪剧编演了大量的西装旗袍戏,涌现出一大批名角,遂成为一种富有现代特点和都市气息的戏剧形式,在上海乃至江苏、浙江一带具有很大影响。

  全国共有360多种戏曲剧种,其中大多数以反映古代生活为主,而沪剧的剧目却以反映现代生活为主,并且以反映现代都市生活为主,这在众多的戏曲剧种中显现出了它独特的风采。

  沪剧在花鼓戏阶段,它主要在农村、集镇活动,其剧目内容也以反映农村集镇的现实生活为主,如《卖红菱》、《陆雅臣》等。进入上海市区后,观众对象、文化环境都有所变化,特别是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逐渐把反映的重点转移到现实的都市生活方面。早在1918年,刘子云的子云班就在花花世界率先编演了时事新戏《离婚怨》,此剧取材于民国初年发生在上海县城内的真实故事,开了沪剧编演时事新戏的先河。1925年,申曲又首次把电影《孤儿救祖记》改编演出。到三、四十年代,沪剧主要编演现代题材的剧目,其中有根据生活实事编写的,如写电影明星阮玲玉悲惨命运的《阮玲玉自杀》等;有现代题材的创作剧目,如《碧落黄泉》、《叛逆的女性》等;有根据文明戏、话剧、中外电影、小说改编的时装戏,如《秋海棠》、《雷雨》、《空谷兰》、《魂断蓝桥》、《铁汉娇娃》等。这些剧目绝大多数是描写现代都市生活的,内容上贴近观众,现实感和时代感强。改编外国作品,也注意使之中国化、现代化,如根据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铁汉娇娃》,改成了中国的故事,时间改在清末,教堂也改成了佛寺。另外这些剧目大多涉及市民家庭道德伦理、爱情纠葛,关注市民心态和城市弊病,多数为悲喜剧或悲剧。这些戏中的角色大多穿着西装、旗袍登场,故而称之为西装旗袍戏

  沪剧作为剧种的整体风格清新、明快、通俗。它的表演,根据其反映题材的需要,较多吸收和借鉴话剧的手法,显得通俗、写实、质朴、细腻。它的表演注重通过舞台动作、表情、神态、眼神、语气等刻画人物的性格,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沪剧的唱腔音乐清纯柔美,委婉动听,富于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听沪剧演唱时,往往会联想到优美的江南丝竹和漪旎的江南湖光山色。沪剧音乐属于滩簧腔系,以板腔体为主,主要有长腔类、簧腔类、小调类三类。长腔长板是最常用的曲调,紫竹调旋律明丽悠扬,而近似说白朗诵、长达一百多句的赋子板更是沪剧一大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沪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创新,沪剧进一步发挥和发展了表现现代生活的优势,在编演现代剧目方面作出了很多建树,成为全国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一支编演现代戏的劲旅。先后编演了《白毛女》、《罗汉钱》、《母亲》、《星星之火》、《黄浦怒潮》等,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拍摄成影片,影响遍及全国。传统剧目《庵堂相会》、《碧落黄泉》、《杨乃武与小白菜》及《雷雨》等经过重新整理而复演,成为优秀的保留剧目。上个世纪60年代初,沪剧又编演了反映抗战时期新四军和地下工作者斗争事迹的《芦荡火种》和描写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的《红灯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后分别被改编成京剧,更其风靡了全国。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荪、王盘声、筱爱琴、顾月珍、杨飞飞等艺术臻于成熟,并自成一家。新时期,又涌现出一批新的优秀剧目,如《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东方女性》、《明月照我心》、《寻娘记》、《清风歌》、《今日梦圆》等。在戏曲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沪剧仍拥有数量较大的观众群,不少剧目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使沪剧的影响力愈趋扩大。茅善玉、马莉莉、陈瑜、孙徐春、华雯、陈甦萍等在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等奖项获奖,成为观众欢迎的新的明星。沪剧还走出上海,多次组团赴香港演出。今年春节,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2006年中国新春音乐会上,由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伴奏,上海沪剧院著名演员茅善玉演唱了沪剧《罗汉钱》的选段紫竹调《燕燕做媒》,雷鸣般的掌声响彻金色大厅,沪剧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更多的国外的知音。

当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镇时,早期沪剧在它的四周乡镇孕育形成。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常年在市郊演出的花鼓戏艺人开始进入刚刚兴起的上海城区,曾先后改名为本滩申曲。从街头卖艺、茶楼坐唱,到跻身于当时竞相开办的各种游乐场和剧场,这一发展轨迹和上海城市面貌的历史变化大体吻合。
  沪剧从发源之初起,就形成了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早期对子戏、同场戏以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描绘了清末市郊乡镇的世俗风情。进入市区后又演出了大量的时装剧,从不同的侧面相当完整而生动地表现了上海十里洋场地都市生活风貌。这类时装戏被称为沪剧西装旗袍戏,约有250出,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沪剧古装戏和清装戏。沪剧西装旗袍戏吸收借鉴了现代话剧电影的艺术手法,又从社会新闻和小说名著中捕捉题材,进行改编,适应了市民观众新的审美需求,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演出的主流。它促进了沪剧剧场艺术和流派唱腔的形成,带来了沪剧的繁荣兴旺。   
 

在春寒料峭的一个午后,坐在天平路闹中取静的办公室里,已经成为上海沪剧院院长的茅善玉感慨地说:“从懵懂的喜欢开始,一晃那么多年就过去了。当时的许多同学和搭档都已离开了这个舞台,而我依旧还在这里。真没有想到,沪剧是这样适合我,而我也已经离不开沪剧了。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它形成于上海,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属滩簧系统。

    沪剧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初名花鼓戏,进入城市后改称本地滩簧,亦名本滩,二十世纪20年代始有申曲之称,40年代初又出现了沪剧称谓,至抗战胜利后才通称沪剧,是一个较年轻的戏曲剧种。

    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它源于民间,语言生动,音乐柔和,委婉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梅花吐艳、玉兰飘香,沪剧名家闹新春

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小时候,每当晚上入睡前,总会听到隔壁邻居浦东阿奶一边哄着摇篮中的孙女,一边在轻声吟唱这首脍炙人口的沪剧经典选段。因为听的多了,渐渐地,我也会唱上几句,并且对上海的地方戏剧——沪剧有了初步的了解。
          沪剧起源于吴淞江、黄浦江两岸的山歌俚曲,最初以民间说唱花鼓戏的形式流行于长江三角洲,是上海唯一土生土生的地方戏曲剧种。沪剧在表现内容上,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通百姓的家常琐事。可以说沪剧是靠说新闻、唱新闻起家的,它源自生活,因而,许多优秀大戏长演不辍。
         沪剧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但引起了封建满清政府的不满。1868年,沪剧花鼓戏在上海邻近的江苏被下令禁演。众多流入上海的艺人不敢再打花鼓戏的旗号,而改称为本地滩簧1900年,苏阿方、胡兰卿等一批沪剧艺人,在融合兄弟滩簧曲调和风格的基础上,在茶楼和书场首先上演沪剧,因而被沪剧后人称为祖师爷1914年,施兰亭等艺人对本地滩簧进行改良,并将本滩改名为申曲。为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经过改良的申曲改坐唱为站唱,内容不再限于传统的折子戏,而是移植改编了大量的弹词戏和连台本戏,不少艺人还进入市中心的戏院和游乐场所演出。1941年,筱文滨组织的文滨剧团正式将申曲改名为沪剧。此时,沪剧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剧场艺术,并以擅长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西装旗袍戏一时风靡沪上,使沪剧形成了空前的繁荣。上世纪50年代后,上海的市、区、县相继建立沪剧团,由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解洪元、邵滨孙、筱爱琴等演出的《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等一批现代题材的剧目深受欢迎,有的经典剧目还被改编移植成了其他剧种。
        “身在情酣处,乡音最动人。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沪剧的紫竹调是一种永久的魅力,娓娓质朴的乡音曾经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心。就说我的老邻居浦东阿奶吧,她虽然识字不多,也称不上票友,可她对沪剧的痴迷程度决不亚于当今的追星族。每当空闲的时候,她会找来一帮与她年龄相仿的沪剧迷,在底楼的亭子间里,一边嗑瓜子,一边对新近上演的新戏和她们所崇拜的演员评头论足,情绪高涨时,会即兴来上几段。有一年暑假,浦东阿奶和她的一帮戏迷还正儿八经地穿起戏服,在少年之家里摆起八仙桌,为即将奔赴新疆的支边青年演出呢。
         然而,在革命样板戏一统天下的特殊年代里,沪剧的不少演员和他们所演唱的经典唱段都成了专政和批斗的靶子。因为不能公开唱沪剧了,底楼亭子间再也听不到浦东阿奶和她那一帮戏迷的喧闹声。粉碎四人帮后,神州大地终于拨开阴霾,沪剧也获得了新生,上世纪80年代,沪剧的许多传统剧目经重新整理演出后,大受欢迎。最近几年,茅善玉、陈甦萍等著名沪剧演员又先后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将上海的文化特产——沪剧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欧洲观众的面前。今年6月,作为上海唯一的戏剧申遗项目,沪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疑,已过200多年韶华的沪剧已成为海派艺术的瑰宝。
         据我所知,在上海烟草,钟爱沪剧的戏迷为数不少。每次群众文艺汇演或重大庆祝活动,沪剧演唱是大受欢迎的一档节目。奉贤烟草金叶艺术团的沪剧演唱几乎达到专业水准,成为上海烟草群众文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原三产职工刘建新的沪剧演唱更是了得。听说她曾两次举办个人沪剧演唱会,有不少专业演员还赶到现场为她捧场呢。然而,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搬迁的缘故,上文中提到的老邻居浦东阿奶一家很多年与我失去联系。直到有次在路上意外碰到她儿子时,我才得知,浦东阿奶已于上世纪80年代末逝世。在老人骨灰下葬那天,儿子特意在坟前为母亲播放了沪剧《为奴隶的母亲》中的一段经典选曲。我想,这也许是小辈对痴迷沪剧的老人最好的一种告慰吧。

沪剧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地方戏,为了让我校的学生了解上海、了解上海的本土文化,同时也为了注重学校的发展内涵,让学生通过学唱沪剧来学说上海话,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沪剧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戏曲、理解上海语言的民族内涵,提升学生个人文化品位,从而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C

沪剧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剧种,越剧在上海则属于外来剧种,两者都在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这成长壮大。越剧能在上海立足并发展壮大,与沪剧也存在又竞争又学习的关系。 
    沪剧和越剧一样,在农村的田野中萌生,最初以民间说唱形式出现,在地域文化上同属于江南文化范畴。

 沪剧是上海的乡音。娓娓质朴的乡音曾打动过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心

沪剧是上海独具魅力的戏曲剧种,它的发扬光大,离不开新一代的薪火相传。连日来,春风夏雨润新苗

今年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节100周年纪念日,在世博会到来之际,周浦镇各村、社区的妇女同胞以各种形式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

    幸福社区五十多位妇女欢聚一堂,隆重热烈地表彰了社区内八位五好妇女(好婆婆、好媳妇、好母亲、好女儿、好妻子),进一步发扬尊老爱幼好风气,共同创建文明社区。中市社区八十多位沪剧爱好者欢聚在一起,过了一把沪剧瘾,沪剧表演唱、传统折子戏,你唱罢来我登场,活动中大家还学会了迎世博、庆三八沪剧唱段。汇腾社区组织从市区动迁过来的妇女居民组长及世博志愿者等五十余人,参观了周浦地区的工业园区、医药园区、万达广场、社区事务服务中心、棋杆村新农村建设、周浦公园及周浦规划馆,让大家走进周浦、了解周浦、感受周浦。东南社区组织社区妇女党小组长、居民组长、志愿者队伍中的女性骨干开展迎世博、巾帼展风采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宣传、普及世博知识和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妇女文明素质,进一步发挥妇女在迎世博中的作用。公元社区举行了以共筑平安世博为主题的联欢会,一个个有趣的世博实战演练题得到了大家的踊跃参与,一个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更是引起了片片欢声笑语,通过活动增强了广大女同胞在世博期间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自信。周东社区编结组的姐妹把自编自结的毛线围巾赠送给社区内的离休老干部,使老同志们非常感动。界浜村、瓦南村、沈西村也开展了妇女代表们参加的联谊活动,大家自编自导、自娱自乐,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和风采,也充分体现了农村的特色。

    汇丽社区、周东村走访了病重及生活困难的妇女,给她们带去温暖,带去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走出困境的信心。

奉献海派文化展现中国气质

  ——文艺界上海籍委员谈世博会文化建设

  距离上海世博会开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在全国两会期间,来自上海的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带着满心热望,对于世博的文化建设和展示,结合各自的专业发表了见解。

  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文教结合工程推进办公室副主任马博敏委员:

  交融文化 展现风采

  从时间上来看,世博会要举行半年;从参观人数看,上海预计要接纳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七千万,上海为此已经在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想这是一个宣传中华文化的最好舞台,对上海本土的文化来说,也是一个被更多人了解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世博会中国馆里将集中最精华的艺术形式,包括戏剧、音乐、舞蹈及书画等,预计会有两万多场演出献给观众,如何统筹安排,如何制定世博文化的质量标准和运作机制?我认为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上海世博文化应该借鉴各国世博的经验,做出自己的特色,各地域文化、中西文化的交融以及科技与文化的交会融通,展现独特

世博为人类精神生活增添新内容

  上海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让每个人共享这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认为这就是城市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意义,应该将这精神和意义发扬光大。

世博会是一个大节日,主宾双方都是为一个目标,就是让生活更美好。它也给了我们一个梳理人类文明道路的机会,再次提醒我们,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世博会即将来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份试卷由上海自己出题,自己回答。要求是明确的,那就是要给人类精神生活增添新的内容。

优秀的沪剧曲艺将呈献世博

  来参加两会之前,我还跟上海几家院团的领导一起去参观了世博场馆。开会这几天,我手头也还在改着沪剧《露香女》的剧本,准备回去以后再投入排练,世博会开始后,我们将在上海逸夫舞台表演。

  沪剧艺术和顾绣艺术,都是上海最早申报成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博会即将到来之际,上海沪剧院创作了《露香女》,这部戏以上海的顾绣艺术和艺人为题材,展现了上海本土的人文艺术精神。

  从世博申办成功起,我就在想,文艺工作者应该为世博做些什么?我们一定要展现有特色的、优秀的海派文化。而顾绣传人精湛的技艺打动了我,也启发了我。到时有那么多的国外艺术家到中国来交流,这是宣传国家文化、海派文化的盛宴!我们还新排了由李碧华的《胭脂扣》改编成的《胭脂盒》、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剧,希望到时能奉献出海派文化,展现出中国气质。

沪剧是上海本乡本土的戏曲,在沪剧的很多传统戏里都有反映上海民风民俗的内容,如〈庵堂相会〉、〈罗汉钱〉中反映的婚嫁习俗、端午习俗,〈女看灯〉、〈徐阿增出灯〉中反映的春节习俗。425日,《星戏会》将举办迎世博民俗专场,荟萃传统沪剧中反映本土民俗的片段,以乡音唱乡韵,也借世博的大舞台展示本土文化的魅力。

 

一是迎世博氛围浓厚。上海歌剧院《东方歌韵唱响世博新年音乐会》、上海宝山沪剧团《世博向我们走来》,以及由陈钢、杨学进、宋晓波领衔的《金虎迎新春 群星耀东方——2010“迎世博春节综艺精品节目》等多台节目的上演,为即将迎来盛会的上海平添了浓厚的世博氛围。二是民营剧团保持良好势头,儿童剧异军突起。除了沪剧、评弹等传统曲艺,民营剧团在儿童剧领域也颇有建树。上海樟树艺术剧团的互动儿童剧《龟兔赛跑》、上海小韦伯艺术团的贺岁音乐童话剧《太阳出来喜洋洋(虫虫班)》等节目的上演受到了儿童观众的欢迎。三是新开剧场展露新气象。新落成的上海城市剧院和改建后的上海笑天地(黄浦剧场)携两台大型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幸福指数》及汇集了老中青三代滑稽演员的《上海风情——经典独角戏荟萃》,为观众带来了欢乐。上海城市剧院的上座率达到75%。《金海岸超级喜乐会》也在改造后的金海岸演艺大舞台(杨浦大剧院)继续上演。

两会上的文化热

  文化转制:时代的机遇和呼唤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3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强调文化在当下中国的意义。随着今年两会大幕开启,越来越多的代表和委员热议文化产业在当下的发展,提出各种建议,而在这各种声音之中,对文化企业转制的讨论,无疑是一个热点。

  文化企业转制逐步深入进行

  2009926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产业迎来一次全新的改变。文化企业转企改制也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年底,我国出版社转企改制将全面完成。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说,改革最后要实现的目标是三个一批’——做强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

  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公布的半年里,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管制逐步放松,一些具体的政策出台,包括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有线电视收视费新一轮调价、上海文广制播分离改革试点等。尤其是国家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以后可以在2009-2013年继续享受所得税免税政策,这是对文化企业的最直接支持手段,目前出版传媒、时代出版、歌华有线以及电广传媒旗下的有线电视网络集团都按此政策享受了所得税免税。传媒业证券化也有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关键词。从两会传出三网融合有望5月获批、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年底A股上市等消息。

  改制让传统文化艺术焕发出生机

  截至20101月,全国已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已达108家。没想到实行市场化运作后,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感慨。20097月,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中心环节。改制后的江苏省昆剧院也推出了自己的创举:一部《桃花扇》竟然有青春版、传承版、精制版、音乐会版等八个版本,口味再挑剔的观众也能找到喜欢的版本:“改制叫醒了那些思想嗜睡的人们。思路活泛了,排出来的剧目自然好看。回想起以前大演大赔、小演小赔、耗尽心血排演剧目经常是获了奖就束之高阁的日子,柯军觉得简直就是恍如隔世。如今昆剧院的演出,免费的公益场人们争着看,需要掏钱买票的演出,老百姓照样捧场。改制让传统文化艺术又焕发出生机,我再累也快活。柯军说。国有院团正忙着转制,民营院团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北京、浙江、上海等地出现了一些民营小剧场,以低成本、低票价的特点,受到百姓欢迎。活跃在广大农村市场的民间戏班,不仅不要国家一分钱,自觉地活跃着农村的文化生活,也为农闲演戏的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各种表演团体达6800多个。

  文化产业转企改制不能一刀切

  已经担任过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赵丽宏今年关注的也是相关话题。他带来的是有关出版改制中纯文学期刊生存状况的提案。转企改制不能一刀切。赵丽宏直言,走精英路线的纯文学作品追求的是思想和品位,担负着展示优秀文化、培养文学新人的重任,可以说,这类期刊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出版物。而且,作为精英文化产品,纯文学作品的市场定位必然是小众市场,让它参与大众市场的竞争,本身是不公平的。

  赵丽宏提出,要解决目前大多数纯文学期刊生存堪忧的现状,一方面,其自身应当在坚持文学理想的同时革新求变,赢得读者。另一方面,他建议政府要像对待科技和少年儿童出版物一样,对纯文学刊物实行适当的扶持和保护性政策,比如在税收政策上对其实行免税或减税;同时,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队伍,论证确定哪些杂志和出版物应当受政府扶持;此外,国家和地方财政能够拨出专款用于扶持纯文学期刊。

  文化世博:奉献海派文化,展现中国气质

  距离上海世博会开幕不到两个月,在全国两会期间,来自上海的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对世博的文化建设和展示发表见解。他们表示,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将成为宣传中华文化的最好舞台,世博会中国馆里将集中中国最精华的艺术形式,2万多台的演出尽情展示传统文化精髓和海派文化特色,充分凸显中国气质。

  在两会上,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的世博会开幕式也揭开了些许神秘面纱,只言片语的介绍让人们更加充满期待。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世博会执委会执行主任万季飞表示:“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将以广阔的黄浦江为舞台,浦江两岸为背景,配以烟火、激光、声电,现场有几十万的观众。万季飞表示,精心设计、周密安排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虽然不会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分量那么重,但有它自己的特色。

  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委员认为,世博将为人类精神生活增添新的内容。上海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让每个人共享这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认为这就是城市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意义,应该将这精神和意义发扬光大。世博会也给了我们一个梳理人类文明道路的机会,再次提醒我们,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这份试卷由上海自己出题,自己回答。要求是明确的,那就是要给人类精神生活增添新的内容。

  上海市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委员表示,上海沪剧院以上海的顾绣艺术和艺人为题材创作的《露香女》,将在世博期间演出,以奉献海派文化,展现出中国气质:“从世博申办成功起,我就在想,文艺工作者应该为世博做些什么?我们一定要展现有特色的、优秀的海派文化。沪剧艺术和顾绣艺术,都是上海最早申报成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时有那么多的国外艺术家到中国来交流,这是宣传国家文化、海派文化的盛宴!

  版权维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仍是热点

  在两会热门的文化议题中,网络版权、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等等,都是委员和代表们十分在意的关键词。

  降低网络侵权立案门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张抗抗今年独自提交的提案就有两份,分别是《关于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提案》、《关于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建设的提案》。她表示,目前,我国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作品盗版网站数万家,中小盗版网站高达百万家。某些拥有强大资本、技术和人力优势的企业,视盗版为谋取暴利的手段,把盗版从散兵游勇状态变成分工有序、结构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她为此提出了几条具体建议: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代表、法律界人士组成的创意产业侵权行为认定委员会,强化对网络侵权的界定,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清晰、严格的网络侵权标准。发挥网络法律专家的作用,填补我国著作权法中目前有关制止网络侵权的法律漏洞。修订著作权法中有关网络侵权的处罚条款。建议司法机关降低网络侵权的立案门槛。法院可以发调查令要求网络主管机关提供侵权网站的信息。即使无法查清侵权网站的实际经营人,法院通过确认侵权并判决关停侵权网站,网络著作权同样可以得到适当保护。

  抢救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

  目前国家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和民居正在减少,大量传统民族民俗实物正在消失。代表委员们认为,由于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核心区范围较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建筑、传统生产生活用品等整体性消失速度日益加快。

  富春丽代表表达了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播的担忧:“我们建立了民族风俗博物馆,发展民俗文化和特色旅游,但是忽略了民族文化的本质是语言和文字。我们的锡伯族语言正在慢慢消失。傣族全国政协委员刀述仁也表示,下一代最大的问题是,对汉语掌握程度低,但本民族的语言又在逐渐消失。他指出,一些人口较少地区的医疗方法、天文历算、农耕习俗及优秀文化作品都是民族瑰宝,亟须抢救。

  相关链接

  乡村呼唤文化反哺

  (牛宝伟代表)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要向基层、特别是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建起新的住房,更要让文化科技滋润乡村,进行文化反哺。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当务之急要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文化资源向农村,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不断推出当代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新形式,不断推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为他们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服务。

让传统文化时尚化生活化

  (张国良委员,香港)

  传统文化时尚化、生活化,才更容易被世界、被年轻人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不能只让传统文化像古董一样摆放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要让它融入生活的每个细节。以服饰来说,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海外华侨华人喜欢在喜庆佳节时穿上唐装,还有国家领导人常穿的中山装,都可以作为中华传统礼服。政府可以提倡和引导,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中。

  建立动漫产业资金扶持机制

  (民建中央)

  动漫企业小、散、差、弱,缺乏品牌带动,产业链不完整;人才缺乏,产品营销能力较弱,尚未形成有序发展机制等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建议建立动漫产业资金扶持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动漫产业投融资体系。二是筹集并滚动增加动漫产业发展基金。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成立由有关领导及银行、税务、有实力的企业人士组成的动漫产业发展促进会,筹集动漫产业发展基金。本基金专门用于支持经专家评估的优势项目的研发、生产、宣传和促销,并确保资金和利息的回收,从而实现资金和项目的滚动发展,促使动漫产业做大做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2ec2c0316fc700abb68fcdd.html

《沪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