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2

发布时间:2020-05-05 02:21: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2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炫耀   云宵   急燥   销声匿迹    

B . 烦锁   温馨   取谛   大庭广众    

C . 私塾   博学   滞笨   趾高气扬    

D . 愧怍   劳禄   笸萝   煞废苦心    

2. (2分)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B .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C .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D . 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的结果。

3. (2分)下列属于冰心的小诗集是( )

A . 《斯人独憔悴》、《超人》    

B . 《分》、《繁星》    

C . 《春水》、《繁星》    

D . 《分》、《寄小读者》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4.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期以来,中国奥数队有着足以目空一切的实力,可近几年来,美国队却异军突起。是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还是美国队确实拥有大量的数学天才?①其实,美国队屡创佳绩,是与其培养的思想息息相关。在美国,奥数竞赛的目的不是一味追求快速做出答案,而是将竞赛看作一种满足学习兴趣、②让人享受思考的途径;③而在中国,奥数竞赛成为学生追逐名校的“敲门砖”。分析其中原因:④是中国家长与社会过于功利地对待兴趣和特长发展,这种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导致真正的数学人才无法脱颖而出。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空一切    

B . 息息相关    

C . 追逐    

D . 违背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5. (6分)古诗文默写。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2)荡胸生层云,________。(杜甫《望岳》)

(3)________ ,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4)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苏轼《浣溪沙》)

(5)________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说过,即使中国发展壮大起来,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正所谓“________ , ________”,换句话也就是我们不想被侵犯,也不想侵犯他国。(用《论语》中的话填空)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6. (6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我一边和________(人名)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语段横线处是________(人名)

(2)请列举文中人物的主要事件(至少两件)

五、 作文 (共2题;共6分)

7. (5分)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写出你对家的感受。

例句: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家是一夜星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次次抚平你行走的创伤。

8.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9. (16分)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

(3)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4)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

(5)说说第⑪段的作用,并以“贝多芬”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

10. (20分)阅读《应聘》一文,完成小题。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②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3)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

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4)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①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②。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巡,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儿子的媳妇。②馔(zhuàn):食物。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谒公            谒:拜见    

B . 觉饥甚而不敢去    去:前往    

C . 其人已心怪之      怪:怪怨    

D . 萧氏子颇骄纵      颇:非常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公约之饭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 . 意为公必盛馔         贤能为之用    

C . 觉饥甚而不敢去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    

D . 留其四傍             其真无马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请萧氏子吃饭,却故意很迟才开饭,又以简单的菜肴招待他,表现了他的吝啬与傲慢。

B . 萧氏子特意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以为能尽享豪宴,反映了他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性格。

C . 王安石拾取萧氏子吃剩的胡饼来吃,用实际行动批评了这个娇生惯养的萧氏子,让他羞愧离去。

D . 王安石对萧氏子之流非常反感,趁其拜访之际,有意地用约他吃饭的方式来教训他。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写景,描写的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

B . “霜满地”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

C . 边境秋天风景全异,飞离衡阳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D .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感情真切感人。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边关将士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4-1、

4-2、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5-1、

5-2、

5-3、

5-4、

5-5、

5-6、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6-1、

6-2、

五、 作文 (共2题;共6分)

7-1、

8-1、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

10-4、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

11-2、

11-3、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1、

12-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202044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c.html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