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蹒跚学步到展翅高飞的C919

发布时间:2018-05-18 23:46: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SCIENCE AND CULTURE112科技与人文中国经济报告 2017年第6期□沈海军从蹒跚学步到展翅高飞的C919有一个梦,中国人追逐了半个世纪,延续了五代航空人。经过近10年的攻关,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在中国,大型客机主要是指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飞机,也包括拥有150座以上的干线喷气式客机。目前全球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具有制造大型客机的能力,而垄断国际干线客机市场的只有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尽管如此,国际航运体系习惯上把300座位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差异决定的。成功试飞意义重大2017年5月5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生产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这架承载着亿万人梦想的中国大型客机顿时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一些媒体称该事件为“中国民航业最大、最显著的里程碑”。C919首飞成功之后,紧接着要开展的工作就是试飞定型和适航取证,再往后就是国产C919飞机后续升级中关键部件、子系统的国产化替代。C919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实现了民用机技术集群式突破,探索出了一条“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陕西、四川、江西、辽宁、江苏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的民用飞机产业链,提升了中国航空产业配套能级。推动国际航空企业与国内企业组建了16家合资企业,带动动力、航电、飞控、电源、燃油、起落架等机载系统产业发展。包括宝武集团在内的16家材料制造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陕西、江苏、湖南、江西等省建立了一批航空产业配套园区。C919及其后续的国产化为中国航空产业、特别是民机工业提供了机遇。“以中国商飞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产业链正在形成。首架国产大型客机的遗憾翻开尘封的历史,曾已完成首飞的国产运10飞机成为中国民机工业永远无法抚平的痛。1970年,毛泽东主席视察上海提出了“上海可以造飞机”的最高指示。同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试制生产大型运输机被纳入国家计划,大型客机代号为运 10。因为该任务是1970年8月下达的,故项目代号为“708工程”。随即,上海大型客机设计院(即后来的上海飞机研究所)成立;空军5703厂(即后来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直接下放给上海市管辖。为配合运 10研发,民航总局还专门调拨了1架波音707飞机交上海大型客机设计院使用。1975年1月,运10飞机的图纸设计基本完成。1976年制造出了第一架用于静力试验的飞机,1978年全机静力试验一次成功。1979年制造出第二架用于飞行试验的飞机,于1980年9月首次试飞成功。此后还进行了各种科研试飞课目,先后转场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地,并先后7次飞抵起降难度最大的西藏。从性能上看,运10客舱按经济舱178座、混合级124座布置,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已经达到了大型客机的标准,总体上达到了与当时波音707飞机持平的水平。平心而论,在文革干扰下,依靠中国薄弱的航空工业体系,运10飞机能达到这种水平,在当时算是成功的。此后,运10一直试飞到1985年2月。然而,完成了约一半试飞任务的时候,拨付的经费耗尽。由于经费及发展战略不清晰,运10项目很快下马。1985年之后,中国又先后希望和美国麦道公司、欧洲空客公司合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df6a8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b.html

《从蹒跚学步到展翅高飞的C91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