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发布时间:2016-07-14 10:44: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5、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B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35、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 C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伊曼  D.洛克

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代表作是《 》。 (教育过程)

10、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新教育大纲)

1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在 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在 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伦理学或实践哲学、心理学)

12、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 》,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9、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 )。

A.普鲁士 B.奥地利 C.英国 D.美国

18、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 B )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1、1986年,我国颁布了(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同年7月1日实施;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同年9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2006年12月29日修订,2007年6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同年9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通过,同年11月1日实施

30、“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 A )传承的。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巴黎大学 D.哈佛大学

35、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形象是高大的,这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具有( C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38、“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D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2、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是,教育与 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 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5、义务教育,也叫____________,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强制教育

7、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____________表现形式。(外在

9、格塞尔的“单卵孪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 A )。

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个性

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B )。

A. 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结构的变化 C. 教育的性质 D.受教育权利

3、党的( A )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C )。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2、不属于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C ) (2012年浙江省统考题)

A.筛选假设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社会成层理论 D.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注释:20世纪70年代一些有关教育经济的新学说应运而生,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它们并称为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

3、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百年大计,___________。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教育为本

4、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在( A )。

A.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7、“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A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______年的教育方针。( A )

A.1957 B.1958

C.1985 D.1995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C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3、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C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

9、1912年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率先提出的课程理论是( B )。

A.实用主义课程论 B.综合课程论 C.结构主义课程论 D.潜在课程论

20、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 )。

A学科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2、西方古代所谓的“七艺”是指“前三艺”: 、 、 和“后四艺”: 、 、 、。

(文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天文、音乐)

3、美国二战后提出的所谓的“新三艺” 是指: 、 、 。(数学、自然科学、外语)

7、在我国中小学,学科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计划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现状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加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59c97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7.html

《教育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