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自古演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4-11-19 07:48: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原大地自古演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三千多年的文化传承,有安阳的殷墟文化,震惊世界,是文明的发源地。有史以来开始文字记载的甲骨文的出现,其影响不亚于当今互联网。有省会郑州一肩挑的两头,一头是六朝古都洛阳,一头是闻名遐尔,文化名城开封。有新郑的黄帝故里,有因电影出名的嵩山少林寺,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有代表财富的康百万庄圆,有代表当代民族精神的红旗渠,有令人如痴入醉的豫剧.曲剧.....如颗颗耀眼明珠,迷人瑰宝。

  

   车窗外,辽阔大平原令人震撼。难怪历次战乱中原必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不是上帝赐以华夏儿女的天然粮仓吗?但改革三十多年来,中原农民抱着金饭碗过得并不福裕,地里种的是几千年传统作物,耕作方式没有大的改观。紧挨城镇面貌较好一些,远郊有些衰败破落。许多成了空心村,许多留守儿童,许多下地都是老人,许多年轻人出去打工。这不怪勤劳.善良.朴实的中原劳动人民。追溯几千年历史,封闭.贫穷.积弱。打开国们发现,落后愚昧。就急功近利,暴力发展。在政策制定上挤压农业,农民是世上最好的农民,他们克己.忍让.善良。解放初期,国家为了血淋淋的原始积累,又没有像样的工商业,在原始农业上打主意。所谓的剪刀差政策,残酷盘剥农民。收获的粮食多半是国家任务,定价每斤原粮九分钱,到后是一角二分半。种田人吃不饱,全国饿死千万人。改革后农业几近破产,只能解决温饱。国家教育改革,医改等一序列改革,刀刀劈在老百姓头上。所以,跳农门,改变命运是中国农民几代人的梦昧追求。多少人不惜傾家当产,拿出养命钱供子女读书.就业.买房,背水一战。他们怀揣梦想,冲破户籍篱笆。农村青年为了子女教育,为了生老病死背井离乡到城市做苦工,受尽人间酸甜苦辣。然而,事与愿违,须然对生存条件有所解善,但带来一绪列社会问题:最典型是留守儿童的心里疾病,农业投入不足逐渐衰落等。再就是当今已形成权贵经济,体制进不去,几大垄断集团把持国计民生领域。寒门再难出贵子,上升空间已被堵死。邪恶的货币政策对百姓财富疯狂掠夺,多印钞票好比蜂糖加水,稀释用血汗挣来的币值,通货澎涨,百姓财富被洗劫一空。举例说明:我零八年装修房子时,瓦工工资五十圆,小工四十圆,水泥十三元一包,木材三十元一根,现在瓦工一百二,小工八十,水泥二十三。农药.化肥.吃喝住用都翻了番,仅两年时间。也就说,零八年一元钱,今年只值五毛了。不想说了......说多了也不起作用,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愤青也好,反叛也好,都无济于事。只能适应,改变我们自己。王勇平说得好:不要跟国家作对,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言归正转,还是说说中原,河南人口众多,超一亿,就业.上学.发展困难,但机遇并存,今年引进富士康是一个良好开端。长远最看好的是中原几千年文化底蕴,地域辽阔,郑州需然年轻,但也千年。集行政资源,交通优势于一身,它将整合旅游资源,把历史文化遗产一线串起,那将是未开发的处女地,迷倒全世界。做好吃的大文章,粮食深加工,原料用之不尽,《因地年年产粮》长远看,吃是又大又深的好文章。天下谁人不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c6b48fadaef5ef7bb0d3c04.html

《中原大地自古演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